中小学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
2011-11-19
(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数字化德育资源是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一类。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是开展信息化、网络化德育教育的基础,也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化条件下的学与教已成为一大趋势,因此,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德育则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总体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而数字化德育资源更是凸显不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德育越来越得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因此,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势在必行,从而更好的服务素质教育,发挥最大效益。教师对学校德育的教学与科研也会因此而得到极大的便利,数字化德育资源的优势也得以有力的彰显。
一、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的可行性
德育资源是指涵盖了特定的德育教育信息,能创造出一定德育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数字化德育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德育材料。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即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建构德育资源。包括以德育为内容的课件、视频、音频、网络课程等等,还有网上德育交流传播平台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来调取相应的德育资源,方便教师查找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网上德育交流平台则能提供师生与家长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随着信息化浪潮逐步席卷全球,各国政府都是极其重视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而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1]目前,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如火如荼,但主要用于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获得,而数字化德育资源还比较匮乏。特别是在中小学,数字化德育资源主要表现为各学校网站上所建有的德育版块,其内容陈旧,教育意义不大。其次,拥有较高教育价值的数字化德育资源(如相关视频、音频等)还不成体系,在实际中使用率也不高。因此,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显得尤为必要。
教育技术已作为一门学科日益成熟,这为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数字化德育资源不仅仅是德育资源的数字化,更是数字化与德育资源的有效融合。传统的德育教育重在口头说教,而缺少生动形象的介绍。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形象生动的德育资源涌现课堂成为了可能。而硬件条件的成熟愈凸显出德育资源的匮乏。目前,全国都在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各地都在建设网络“校校通”工程。其中江西省提出:加强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水平和质量。发展多层次、交互式网络教育及培训体系,方便公众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公众信息素质。[2]这些方面也都需要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
二、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的内容
数字化德育资源需在现阶段或今后能为德育教育教学服务。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的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其划分方法也比较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产生不同的类型。笔者通过阅读柯清超先生的《基于专题学习的网络资源建设》一文,感悟深刻,受益良多。从而对数字化德育资源做出两种分类:如表1、表2所示。
表1 按照德育资源的基本类型分类
表2 按照德育资源的应用目的分类
其中数字化德育教学资源库中的音频、视频资料分类如下:
由此可见,数字化德育资源是一个庞大的德育资源库。其中的德育素材是丰富多彩,容量巨大的。当前教育的趋势不仅仅对学生进行直接的德育教育,而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当前强调德育与学科的融合。笔者认为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另一种分类就是按照学科类型进行分类。
三、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的方式
李克东教授曾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实质是要让学生学会进行数字化学习。而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数字化学习的必要条件。[3]笔者认为数字化德育资源的适用对象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要适用。资源的共享是一个显著的特点,当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数字化德育资源建构的方式主要为两种,即为建构静态的数字化德育资源库和建构动态的交互式德育学习群。
1.建构静态的数字化德育资源库
对于静态的数字化德育资源库则包含着德育视音频文件、德育教学案例、德育书籍等内容。
首先,德育资源库则如上面所讲述的那样包含着音频和视频类。教师需要哪一部分的音频或视频资料时就可以这个库中去查找。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中的《诚实与信任》一课上,[4]任课教师就可以到数字化德育资源库中去查找介绍一些名人大家讲信用的视频播放给学生们看,这样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则更加有效。
其次,德育教学案例则为一些比较典型的道德案例,如:一些道德败坏、道德缺失事件的时事报道等等。这些案例集中放在一个库中,教师则方便使用。比如:讲到尊老爱幼,则可查找出社会上一些“不孝案例”,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第三,德育书籍方面。读书是我国所提倡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建构一个德育书籍库也是理所当然。这个书籍库有名人史传、道德观察、课堂学习的课外补充书籍等等。比如: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课堂上讲到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教师就可以据此推荐学生所能理解的介绍环境危机方面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2.建构动态的交互式德育学习群
动态的交互式德育学习群即以动态为鲜明特征,可以实现即时交流互动,可以最快的看到德育资讯。动态的交互式德育学习群的建构方式主要有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利用BBS、利用博客、微博等。
首先,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如我国腾讯公司(Tencent)的QQ,美国的MSN等。其中QQ在目前使用率较为广泛,据腾讯公司统计显示:目前QQ注册用户已达到10亿,在今年3月5日同时在线人数也突破一亿。[5]而QQ在学生中的使用率更高,几乎人人都有。目前,较多的班级都建有班级群,在这个群中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交流。该虚拟群中有公告栏、群共享等栏目。对于班级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即可挂在群公告栏上,先进事迹材料也可放在群共享中,供大家下载学习。同时,不仅学生和老师共在一个群中;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也可以建立一个教师群,教师之间可以交流经验,共享资源等等。QQ群的使用还不仅如此,群空间也是一个可以容纳较多德育资源的“宝地”。随着该聊天工具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德育资源可以利用QQ群传播给每一位学生。其次,利用博客(Blog)和BBS(电子公告板)建构交互式德育学习群。博客目前使用率也较高。教师可以开通德育相关内容的博客,并将博客地址告诉学生,学生通过留言与老师进行交流。BBS目前在大学使用率较高,但在中小学还几乎没有涉及到。BBS在大学的备受欢迎就可以看出利用BBS进行德育资源开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BBS建有专门的德育讨论板块,比如:对一个社会上所发生的道德事件的评述。学生通过跟帖发表意见,并不断碰撞思维从而使得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不断提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创造情境,[6]利用Blog和BBS则为学习者创造一个宽松的德育情境,从而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是在以往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而增添了其对教与学活动的新特征,具有系统化、个性化、开放性的特点。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改进了用教师口述、书本、黑板、粉笔等作为教育资源的德育教学,也改进了信息技术仅限于演示工具的教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也应当走在前沿。中小学德育日益重要,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数字化德育资源的建构还需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完善,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尽一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http://news.qq.com/a/20100729/002511.htm,2010-7-29.
[2]江西省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R].南昌:江西省发改委,2007-12-20.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9).
[4]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金朝力.腾讯QQ完成1亿质变10亿注册用户遍布全球[N].北京商报,2010-3-10.
[6]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