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初中师资均衡发展实践评价研究

2011-11-17肖占君盖妮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队伍素质校际哈尔滨市

肖占君,盖妮娜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系,哈尔滨 150301)

哈尔滨市初中师资均衡发展实践评价研究

肖占君,盖妮娜

(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社会服务系,哈尔滨 150301)

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实践要从政策理念和政策效果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研究。对哈尔滨市各项实践进行理念分析,通过学历、职称、年龄及师班比等指标,比较“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情况和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情况,分析哈尔滨市初中师资均衡发展态势,以期为政策完善和进一步实践提供借鉴。

初中师资;均衡发展;实践;理念;效果

师资是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师资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之一,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一些重要的教育热点问题,如择校、择班等,其实质都是对优质师资的选择。哈尔滨市的初中师资配置处于均衡化进程中,提升初中教师队伍素质,优化初中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初中师资的均衡发展,是推进哈尔滨市初中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对策与实践理念分析

为促进初中师资均衡发展,哈尔滨市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如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等,提升初中教师队伍素质和优化初中教师资源配置齐头并进。对这些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厘清哈尔滨市促进初中师资均衡发展的政策理念。

师资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各项办学条件中唯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师资蕴涵于教师个体之中,师资的均衡配置其实就是对教师个体的配置。目前的师资不均衡,其实就是教师个体间的师资素质不同的结果。仅仅对现有的教师个体进行配置,能够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师队伍整体上的均衡,但是教师个体间的差异是没有变化的,实质上仍然是不均衡的,并没有实现所有学生平等地享有师资资源这一均衡目标。没有师资提升的师资优化配置,仍是不均衡的。因此,初中师资的均衡配置必须以师资发展为前提,通过提升初中教师队伍素质、尤其是弱势师资的素质,才能实现初中师资均衡发展的目标。

必须以提升弱势师资为纽带,把提升初中教师队伍素质和优化初中教师资源配置统一起来,服务于建设人民满意的初中教师队伍的目标。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一是配置现有的师资资源,通过教师流动实现师资的均衡化;二是补充新的师资,吸引优秀的毕业生加入师资队伍,将其充实到相对弱势的学校,达到增量均衡的目的;三是退出低素质的师资,减少教师队伍中不合格人员的数量,相对增强教师队伍的实力。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并依靠教师自身的发展。一是要让教师自主发展,主动寻求发展,使教师成为发展的主人;二是教师间互助发展,以优势师资带动弱势师资,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助推教师发展,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要求、鼓励、帮助教师进行发展,明确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

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在于教师,教师的实践活动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教师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外在的影响。首先是教师需要发展目标,既有个体的自我发展目标,也有学校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并且个体目标服务于总目标。其次,师资素质提升需要一定的资源,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需的资源。另外,教师作为社会个体,首先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也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因此,需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支持。

二、对策与实践效果分析

(一)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提高初中教师学历到本科水平,是哈市初中教师队伍学历建设的新目标。通过鼓励教师进修、脱产学习、参加自学考试等措施,哈尔滨市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率逐年提高,由 2006年的53.58%提高到69.36%,提高了近 13个百分点。

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初中师资均衡发展的的目标之一。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周期性,中青年教师处于职业生涯发展高峰,工作绩效最高,提高中青年教师队伍所占的比例,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通过录用毕业生,实施老教师内部退养、病退及不合格教师转岗等措施,哈尔滨市初中教师队伍的中青年教师比例增长很快,由 2007年的53.99%提高到 2009年的59.29,提高了近 6个百分点。从整体上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师资均衡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均衡,因此,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就是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学校之间进行师资的合理配置。

1.区域师资均衡

本研究抽取了南岗区、香坊区、阿城区、五常市、巴彦县和延寿县作为样本,对区域间的师资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学历、职称和师班比为指标,衡量了 2006—2009年间六区县 (市)初中师资的均衡发展状况[1]。从图 1中可以看出,区域间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差距较大,最大相差近 50个百分点。在 2006—2009年间,各个区域的学历比例基本都逐年有所提高,相对而言,原来比例低的区域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南岗和五常的学历比例差距由相差近 50个百分点缩小到近 40个百分点。同时也能看出,虽然曲线的斜率仍然较大,但却是逐年减小的,表现出了均衡发展的趋势。

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的变化较为复杂,从图 2中可以看出,整体都在逐年提高,但提高幅度各不相同,五常市从2006年到 2009年,提高了近 13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缩小了与其他区域的差距。虽然其他区域也有大幅增加,但整体差距却在缩小,这从曲线的变化趋势也可以看出,对策与实践有一定效果,区域间的职称水平是朝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师班比的发展趋势较为明显,各个年度均略有增长,但是整体间的差距并未缩小,反而有加大的趋势。从图 3可以看出,这样的发展状况主要是由于阿城和延寿的基础比例高、发展较快造成的,其他四个区域间的发展是相对均衡的,差距不大。相对生师比而言,师班比对于初中师资的均衡发展更有意义,制定合理的师班比是今后的对策与实践中需要关注的。

2.城乡均衡

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在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城乡间师资差异也是初中师资发展不均衡的最明显表现。

图 4中的曲线分布和变化趋势表明了 2006年到 2009年城镇和农村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比例和师班比的差异方面变化趋势[1]。可以看出,城乡之间的学历差异最为明显,城镇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比农村高出 15个百分点以上,并且从 2006—2008年间,差距逐渐增大,2009年略有下降,表明虽然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整体提高,但城乡之间的差距没有明显缩小,城乡间初中师资的学历均衡进展不明显。城乡教师间的职称差异也很明显,基本在 13个百分点左右,从 2006—2009年间,逐年略有下降,但不明显,表明虽然初中教师队伍职称水平整体提升,但城乡间的差异基本并未改变。在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方面,城乡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一直在 5个百分点以下,但是从 2006年至 2009年这四年间,却逐年有所增加,表明城乡间初中教师的年龄差距在增大。而城乡之间师班比的差异,接近于 0,并且这四年也基本无变化,表明城乡间师班比基本均衡,发展良好。

分析表明,哈尔滨市在促进城乡初中师资均衡发展方面,虽然师资整体提升效果明显,但均衡发展趋势不明显,甚至在年龄方面有加大发展差距的趋势。

从目前哈尔滨市促进城乡初中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实践来看,主要是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进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但同时城镇教师队伍素质也在提升。并且通过对口支援等形式短期配置到农村的下乡支教的教师,仍然属于原学校,相关师资数据统计仍在原学校。因此,今后的对策与实践上,要加大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力度,并且加强城乡之间教师资源的配置,缩小城乡间的师资差距。

3.校际均衡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首先要在学校层面进行。本研究根据学校的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从香坊区抽取城区四所初中学校,从学历、年龄和职称三个方面对校际间的师资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

从各年度曲线的分布和变化中可以看出 (见图 5),从2006年到 2009年间,四所学校间的学历差距在逐年缩小,并且学历比例低的学校的提高很快,年度曲线渐趋平缓,呈现均衡发展态势,表明促进校际间的学历均衡发展方面,对策到位,实践有力。

在职称方面,从各年度曲线的分布和发展趋势上可以看出 (见图 6),中级及以上职称比例变化明显,特别是 2008和2009年度的曲线,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步相对平缓,表明了职称方面良好的均衡发展态势。同时也能看到,这一趋势是由于职称比例低的学校在提高,职称比例高的学校在降低,两者共同作用形成的,说明存在着人员流动。

相对而言,校际间的年龄发展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从各年度曲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上可以看出 (见图 7),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从 2006年到 2008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2009年变化较大,整体比例明显提高,各校间的差距也明显缩小,表明了良好的均衡发展趋势。由于影响年龄比例的因素只有自然成长和人员流动,因此其均衡发展只能通过优化配置教师来实现,这是今后实践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综合分析来看,校际间的初中师资均衡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出了明显的均衡发展趋势,表明了这方面的对策与实践是比较成功的。

三、结论

“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得到提升,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均有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进一步适应了义务教育的发展要求。初中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配置进一步优化,发挥了师资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推动作用。

在“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市要完善、调整现有的各项措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初中教师队伍素质和优化初中教师资源配置,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质量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优质的师资资源。

[1]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统计资料 2006—2009[Z].2010.

Analitical Research into Balanced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Jun ior High School Teacher in Harbin

XI AO Zhan2jun,GA INi2na
(Department of Social Service,Harb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301,China)

The measures and practic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of teachers should be researc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con2 cept and policy effect.By analyzing the practice conceptof Harbin in termsof education,job title,age and class divisions and other in2 dicator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πquality and opti mal allocation of teacher resources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2Year and analyze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trend of Harbi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li2 c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actic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balanced development;practice;concept;effect

G635.2

A

1001-7836(2011)05-0056-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1.05.023

2010-10-19

肖占君 (1979-),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盖妮娜 (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从事职业心理研究。

2006—2009年初中师资发展情况[1]

2006 2007 2008 2009学 历 53.58 59.85 65.45 69.36职 称 53.61 55.24 57.39 60.03年 龄 51.22 53.39 55.98 59.29

教师职称水平的提升,表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通过实施城镇教师评聘中级职称必须有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等措施,既提高了支教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助推了任教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师资水平,发挥了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初中专任教师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比例逐年提高,由 2006年的53.61%提高到 2009年的60.03%,提高了近 7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

队伍素质校际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天丰工具研究所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出版队伍素质建设研究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扎实开展四轮培训 全面提升队伍素质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