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与对策
2011-11-13张希亮
张希亮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与对策
张希亮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其均衡发展。县域内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表现为城乡差距、学校差距和群体差距。应采取的对策是树立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然后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的理念;教育投入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均衡师资配置;规范办学行为,关注弱势群体;树立自然主义教育观,避免儿童入学的拥挤等。
县域;基础教育;失衡;对策
教育均衡发展,不但是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从我国区域发展的特殊国情出发,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要在县域内实现其均衡发展,然后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如果县域内基础教育实现了均衡发展,就能够为市域、省域甚至全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一、县域内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
(一)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
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差距。
1.教育经费投入失衡,城乡中小学基础设施差距悬殊
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下,城乡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十分明显,市直、区直、县镇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很大。据甘肃A区教育局统计:
表1 2010-2011学年小学人数、办学条件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农村小学生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40.9%,计算机占全区总数的23.7%,人均0.019台;市直小学生占全区小学生总数的5.8%,计算机占全区总数的9.2%,人均0.053台。在计算机总体配置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市直小学人均计算机台数是农村小学的近三倍。另据该教育局统计,全区学校危房面积318589m2,城区学校危房面积122683m2,占38.5%,而农村学校则占到61.5%,甚至一些农村学校用活动板房作为教室。城乡中小学教学基础设施的差距,不仅表现在计算机配置水平和校舍上,还表现在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设施等教学配套设施上。
2.师资配备失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在整个教育资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但农村学校师资配备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学历水平、教学水平低于城市。近年来,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越是大城市,教师的学历要求越高。但是在农村中小学,全日制师范类本科生的比例相当小,教师的第一学历多半是专科以下,许多中老年教师的学历多年没有提高,特别是从民办教师转正的农村小学教师和少量代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历水平上,更表现在教学水平上。例如:甘肃A市教育科研网上介绍的全市中小学教学名师共有21人,基本上在城市中小学任教,而且是在城市名校任教。二是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差异。在城市学校中,近年来毕业的年轻教师较多,但是在农村学校,中老年教师比例较高,教师队伍老化严重。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大量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但城市、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差异依然存在,农村学校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教师依然匮乏。三是学科分布存在差异。城市的中小学,严格按照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设置学科,而农村学校,尤其是村级学校,英语和计算机缺乏专业课教师,体音美课程基本上都是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四是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城市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优厚,而农村教师福利偏低,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艰苦,年轻农村教师找对象困难等原因,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入城市学校。
表2 2010-2011学年度学校、班级、在校学生数统计表
3.人才培养观念不同,学生发展不均衡
进入新世纪,人才培养观念不断更新。城市中小学随着人才培养观念的不断更新,办学思想日趋成熟,对学生的生理、心理、能力、价值观念等都能予以重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各种手段,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成才搭建了各种平台。然而,农村学校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许多学校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城市孩子显得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农村孩子则适应社会的能力差,在能力素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
4.城市中小学大班额现象严重,农村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在班级授课制中,每班45-50名学生较为适宜,而在城市学校中实际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标准。据甘肃A区教育局统计(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所市直小学,班级数达到49个,学生2680名,平均每班54.7人,区直小学平均每班54.7人,农村小学平均每班24.8人。这仅是平均数,其实,城区一些重点小学平均每班人数都在70-80人,初中每班都在60人左右。城区学校不仅班额大,而且班级数越来越多。与此相反,农村小学则是一个年级一个班,多则30余名学生,少则十几名甚至几名学生,再加上辍学现象严重,出现“一师一校”、“一师数生”的尴尬局面。学校规模太大,班级人数过多,给教师教育教学带来太多无奈,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太少,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学校差距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这种差距与学校布局的失衡及学校等级评定制度有关。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都比非重点学校优越得多。校际之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例如,甘肃一市属省级示范性高中,2009年本部改造一期工程(包括教学实验楼、餐饮楼、学生公寓楼、图书楼等)概算总投资为6730万元,而位于同一市的A区教育局2010年共向上争取资金13149.695万元,前者改造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超过A区一年向上争取资金的一半。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经费和硬件上的差距必然带来软件的差异,师资力量配备则是软件的核心表现。“好学校”能够吸引好师资,“差学校”则面临如何留住优秀教师,面临着如何维持生存的挑战。
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差异,带来了生源的巨大差异。例如,某市属省级示范性高中2010年录取线609分,三限生分数线595分,而位于同一城市的区属市级示范性高中分数线为510分,而其它非重点高中的分数线则更低。生源的巨大差异必然使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无法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三)县域内基础教育发展的群体差距
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教育差距。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尚未成年,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只能依靠自己的家庭或监护人。家庭收入的高低必然会影响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在西北贫困地区,贫困仍然是许多人上不起学的主要原因,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读完初中就加入了打工仔的行列。尽管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往往不惜代价将孩子送入重点学校。甘肃“三限生”的收费标准:兰外省级示范性高中每生最高三学年不超过6000元,市级示范性高中每生最高三学年不超过4000元。择校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对于贫困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而言,则只能与高收费的重点学校无缘。高额的择校费限制了贫困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的教育选择权。
二、县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然后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的理念
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具有普遍性,它是全国范围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的失衡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失衡,为此,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应当是: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进而实现县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包括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为市域、省域和全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教育投入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改善农村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1.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是基础
对基础教育经费的分配,首先是要面向全体,要对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一视同仁,从根本上改变以“重点学校”为中心的不公平现象。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还应该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应当从制度上改变“重点学校”每年都可以获得数量不少的附加经费或专项拨款,非重点学校却无缘这些非正常经费的现状。
2.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普及先进教学设备
教学手段落后、信息不畅是制约农村和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要积极扩大农村和薄弱学校互联网的接入率,努力推动各种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拓宽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校际之间的共享。
(三)均衡师资配置,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是重点。均衡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首先,应当改革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的比例,把到农村支教一年以上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之一,放宽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教师职称评聘涉及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和职业认同感,改革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其次,落实国家规定的农村教师的各种补贴,让在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学校工作的教师工资水平高于城镇教师。再次,建立对农村学校师资培训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教师有机会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最后,对农村教师评优选模,适当实行倾斜政策,提高其职业荣誉感。采取以上措施,将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这对于农村教师安心执教,减少优秀教师流失,稳定教师队伍有积极作用。
2.建立和完善县(区)域内城乡、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校长和教师交流机制
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重点学校教师到非重点学校任教的定期轮换制度,建立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到名校进修学习制度,形成教师交流机制;强化校际之间的对口支援工作,重点学校帮助培养薄弱学校骨干教师。
3.建立提高培养机制
建立由教育专家、学者、教学名师及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导师团,定期到薄弱学校上公开课,举办讲座,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推进薄弱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及专业水平。
(四)规范办学行为,关注弱势群体
1.规范办学行为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教育管理部门要合理划分各小学、初中招生范围,严禁名校招收“择校生”,违规收取“择校费”,或者变相招收生源范围外的优秀学生。督促各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
2.关注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及“三残”儿童入学是目前学校教育工作的盲区,要特别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开通亲情电话、家校定期联系等措施,让留守儿童倍受关爱,健康成长。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小学“三残”儿童随班就读保障体系。
(五)树立自然主义教育观,避免儿童入学的拥挤
众所周知,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其实,喧嚣的城市并非理想的就学之地。纵观教育史,我国古代的书院大多设立于名胜之处,以便于清净潜修。在西方,著名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创设的盂都亚学校——“快乐之家”,环境优雅,附近有田野和公园。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主张把婴儿送往乡村,15岁以后才可以由农村返回城市。因此,不要盲目从众,让孩子远离喧嚣的城市,到乡村大自然的纯朴环境中接受良好教育,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面对失衡现象,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充满信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努力,科学而正确地解决。
[1]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4.
[2]黄爱兰.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赵正铭.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4]杨海松.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5).
[5]何海.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探析[J].考试周刊,2010,(13).
TheUnbalanceofBasic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ountiesand the Countermeasures
ZHANG Xiliang
(Pingliang Medical College,Pingliang,Gansu 744000)
To promote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a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counties should be firstly achieved.However,an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counties exis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gap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ies,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schools and 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Th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to foster an idea that to firstly achiev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counties, then gradually promoting it in wider regions;to give priority to the country schoolsand needy ones;to balance the allocation of teachers;to standardize school-running behaviorsan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vulnerable groups;to establish naturalism education and to avoid"herding effect"in children'senrolment.
counties;basic education;unbalance;countermeasures
G522.3
A
1674-831X(2011)05-0029-04
2011-05-28
平凉市教育科学及地方文化重点课题(PLZ[2011]J006)
张希亮(1967-),男,甘肃平凉人,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和基础教育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葛春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