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光华:我为祖国“打地基”

2011-11-06康营刚

科学中国人 2011年14期
关键词:本构光华广义

本刊记者 康营刚

杨光华:我为祖国“打地基”

本刊记者 康营刚

一幢幢千姿百态的空中楼宇、一条条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各类建筑物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支撑起这些地面建筑物,靠的是坚实的地基,而研究地基是一个很传统的学科——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工程中的许多奥秘需要“打开来看”。岩土工程的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和成熟,被称为是一门半经验半理论的学科,工程风险和浪费都大的一项工程。

踏遍人间千里月,最是难得有心人。为了克服各类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困难,近百年来,全世界的广大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积极研究与探索,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杨光华博士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土的本构模型的建立被视为现代土力学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杨光华从1988年开始探索建立土的本构模型的新理论,历经20多年艰苦的努力,最终从数学角度上建立了本构理论的数学基础。并通过广义位势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传统理论的数学实质,证明传统理论可作为广义位势理论的特例,由此把以往互不联系的各种理论建立了统一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本构理论新体系,被同行专家认为是一个创举。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土体本构模型,被应用于三峡工程二期深水围堰和其他工程的计算,结果证明,广义位势理论模型能更好的符合实测结果。

广义位势理论目前已被业内同行所公认并受到广泛引用,成为了新学科—广义塑性力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该成果已被编入我国多本高校研究生教材。

在理论探索的同时,杨光华教授善于结合工程开展研发,积极实践着“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用于实践”的工程科研思想。一个个不眠之夜,杨光华都在对地基工程的钻研中度过。在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小屋里,他苦心研究。深基坑工程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方向,早在1989年参加广州珠江过江隧道当时广州最深的基坑工程(深17.8米)设计咨询时,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增量计算法等一套系统实用的计算法。如今,增量法已应用于广州地铁和许多高层建筑基坑工程的设计;并已成为我国基坑工程的主要计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水平。最近几年,他又带领学生向着一个又一个科学高峰发起冲击,在地基沉降计算和滑坡工程这些古老而又经典的科学难题中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分别提出了地基沉降计算的新方法和变模量强度折减滑坡分析法,为解决这些长期困扰岩土工程学科的难题开辟了新的途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研之余,杨光华喜欢与自己的学生交流心得,谈到自己多年来进行学术创新研究的体会时,他鼓励他的学生们要“多听、多看、多实践、多疑问”,指出进行学术研究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同时,他告诫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IQ+EQ+阿Q,既要有聪明才智,更要有合作精神,遇到挫折时还要学会自我安慰、度过难关。

鉴于杨光华在岩土工程领域的突出成就,他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茅以升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青年奖,同时,他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水利部首批5151人才工程部级入选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多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盛名之下,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为祖国“打地基”的普通科技工作者。

猜你喜欢

本构光华广义
动态本构关系简介*
金属热黏塑性本构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根土复合体三维本构关系
中国想象力:以自我成就众我
The Last Lumberjacks
金属切削加工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点亮生命的光华
一类特别的广义积分
任意半环上正则元的广义逆
珠翠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