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对英语写作能力促进作用实证调查*

2011-11-04张德凤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评估作文

张德凤

(北京农学院外语教学部,北京102206)

形成性评价对英语写作能力促进作用实证调查*

张德凤

(北京农学院外语教学部,北京102206)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堪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评估手段,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用实证方法来证明形成性评价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

形成性评价;写作能力;促进作用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外语教学的“瓶颈”(吴锦,张在新2000)。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其中,英语写作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交际能力。然而,写作往往是教学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学生也往往被作文困扰。因此,如何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值得英语教师不断尝试解决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如何评估学生的作文是一个重要环节。评估是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式评价,是学习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曹荣平,张文霞,周燕2004)。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估两种。终结性评价主要指通过期末考试一次考试来评估学生。而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也被称作课堂评估(classroom evaluation)、成绩档案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郭茜,杨志强2003),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以及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随时向教与学提供反馈的评价方式,它的优越性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形成性评估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老师可以不断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或方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王华,富长洪2006)。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使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研究方案及实施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围绕两个问题进行:(1)如何在写作课堂上利用形成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的是北京农学院动物医学专业和法学专业2009级的118名学生,笔者担任他们的英语教师。在开学初对他们的高考成绩进行统计,其中动物医学人数为58人,平均分为94.86分,而法学人数为60人,高考平均分数为98.75。从高考成绩来看,法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稍好于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中,动物医学班为实验班,法学班为对照班。

2.1 研究方法

在每两周一次的写作课上,笔者就给定的作文题目布置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写作任务。所不同的是,对照班写完作文就当场交给教师,教师课后批发作文,给学生评定分数和书面

评价,最后在课堂上统一评价。在实验班,笔者要求学生按照笔者给定的表格,按百分制先给自己打分并评价,再找一位同学给自己评价,最后再交给教师批改,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内容由学生自己保管。通过为期一年的实验,学生共写作文32篇,通过两次期末考试来检验两个班的写作能力提高情况。具体表格如下:

自己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内容结构词汇语法综合印象

2.2 数据采集

对两个班两学期期末考试的卷面写作成绩和总成绩分别进行统计,找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别。期末考试中的作文由同年级的两位教师进行复核批阅,作文分数应该比较客观。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一年的学习,成绩相对好一点的班级在考试结果方面还是有相对优势。两个班级的高考入学成绩虽然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但总的来说,差距在明显缩小。从表二可以看出,控制组的高考平均成绩比实验组的平均成绩高出3.89分,在第一次考试中,实验组以1分的优势超过了控制组,第二次考试中以3.06分落后于控制组,但两次考试的平均分相差只有1.03分,显示两组的差距也明显缩小。

(表一)

通过形成性评价,实验班同学的作文成绩有明显提高。实验组的作文分数分别高出控制组5分和3.75分。这充分说明,虽然实验组入校前的基础相对于控制组稍微有差距,但写作能力可以通过更好的评价体系得到提高。

(表二)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即使是英语基础稍差的学生,在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下,写作能力也能得到更快的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也有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形成性评价不仅是一种评估手段,也是一种反思性的教学手段。具体程序如下:

3.1 学生通过自评(self-assessment),他们可以学会反思性写作,可以主动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从文章内容、结构、语言各方面来提高自己。Black&Williams主张一种成功文化,相信所有学生都能进步(郭茜,杨志强2003)。学习通过对自我的评价,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找出相应的提高途径。无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的同学,都相信只要自己努力,都能进行有效的学习,都能成功。另外,在短时间内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对于他们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很有帮助。同时,通过反思式写作,学生能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评,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罗小茜2003)。的确,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的策略,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相应增强,就会主动学习,就会成为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的自主学习者。自主性学习者更可能实现学习目标,至圣先师学习的成功(郭茜2004)。这样他们对待写作才会持有积极的态度,才会认真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3.2 学生通过互评(peer-assessment),一方面可以学习别的同学的长处,学生阅读比自己好的作文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他们的文章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是语言精练,结构清晰,还是立意新颖,自己以后是不是也可以模仿。通过取长补短,学生能更快地学习好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同学间相互评价,学生可以提示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不去犯同样的错误。如果阅读与自己水平相当或者比自己差的文章时,既可以发现别人的问题,帮助别人进步,同时也是帮助自己进步。另外,他们通过相互帮助,增强了相互协作学习的能力。

3.3 最后,语篇层面上的教师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高。众所周知,英语教学的现状是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面临大班教学,作文批改量大,因此,许多时候教师给学生改作文时比较简单,挑几个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给个分数,写个简单的评语,就算批改完毕。而这里是让学生自己、同学先评价,他们可以基本上解决拼写和语法问题,教师就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语篇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与此同时,教师批改作文明显错误的工作量减少,能减轻教师的压力,从而让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能获益更大。

四、结束语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树立他们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他们的协作学习能力,辅以教师高层次的反馈意见,最终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本研究调查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由于研究对象是笔者自己教授的两个班级,研究样本较小,因此研究结论有待于进一步验证。还有一些相关问题有待于研究。如,是否还存在更好的形成性评价形式?实验周期更长的写作练习会不会产生更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如何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曹荣平,张文霞,周燕(2004).形成性评估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教学(5)。

郭茜,杨志强(2003).试论形成性评价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5)。

郭茜(2004).利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

罗少茜(2003).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华,富长洪(2006).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外语界(4)。

吴锦,张在新(2000).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3)。

2011-03-01

*本文为北京农学院基础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为:210601600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评估作文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