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策略使用调查

2011-11-04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元认知自主性学习策略

陈 哲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网络环境中自主学习策略使用调查

陈 哲

(湛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湛江524048)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形势下,国家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大学进行试验,探索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最佳教学模式。本文从学习自主理论出发,使用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对本校1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学习者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策略指导,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建议。

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学习策略;策略指导

一、引言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成为当前大学外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特别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但是由于传统英语课堂课时少以及受大班教学条件的限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特别是提高语言听说能力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尝试,传统的听力课由语音室转移到计算机室,倚赖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听说训练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这种模式以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为主,在发挥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自主的学习环境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却可以给予学习者更多实践自主学习的机会,为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而教师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Holec(1981)认为,学习自主是一种对学习负责的能力,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实现目标的方式、使用资源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开展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而Little(1991)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给学习自主下定义,“(学习)自主是一种分离、批判反思、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能力”。Leslie Dickinson(1987)认为,学习自主性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负责的态度。总之,学习自主意味着学习者对学习负责,主动开展学习活动。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学习自主需要慎重地对待,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地,要以学习者的培训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为前提。DICKINSON,L.(1992)在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ing提出,对学习者的培训主要是对学习策略的培训。Cohen(1998)认为策略培训能够帮助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鼓励学习者找到自己成功的途径,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我导向性。Dickinson(1992)提出,老师应该通过帮助学生培养语言学习的策略来训练他们学习独立性。因此,自主性学习首先要求学习者主动对学习负责,同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积极有效使用学习策略则直接制约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

近二十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定义和分类。Rigney(1987)提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对信息进行获取、保存、提取或运用所采用的方法。这个定义成为后来其他语言学习策略定义的基础。Oxford(1990)把学习策略的定义进一步扩展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学习过程更加简单、高效、愉快、自主和灵活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出于研究目的的考虑,本文把语言学习策略定义为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策略。Oxford(1990)认为,具体的语言学习策略归为四大类:1)对学习材料进行理解、储存、提炼和使用;2)通过反思和计划对学习进行管理;3)控制学习的情感;4)创造与别人使用目标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Oxford(1990)从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因素的角度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直接学习策略(direct strategies)和间接学习策略(Indirect strategies)两大类。直接学习策略指跟语言学习直接相关的策略,具体包括三种策略:1)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储存信息,对学习内容作出联想和回顾;2)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推理、分析、综合语言材料;3)补偿策略(Compensation strategies)——填补知识和技能的空白,如猜测词义等;间接学习策略指的是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支持的策略,也包括以下三种具体策略:1)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计划、协调、评价和管理学习的过程以及监测错误;2)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ies)——控制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和端正学习态度,包括激励,消除焦虑和自我鼓励等;3)社交策略(Social strategies)——通过提问,合作和提高文化意识,与别人进行沟通,促进学习。

两大因素将对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语言学习策略产生重大的影响--学习者本身因素以及学习的环境。计算机网络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外语学习环境,学习者是否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资源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取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运用。

三、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策略使用调查

作者通过问卷方式对在湛江师范学院参加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的10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展开实证性研究(由于经过一年的网络自主学习,这些学生已逐步地适应网络课程学习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语言学习策略)。研究调查问卷采用译成汉语的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并根据网络学习内容把个别项内容具体化。调查表设置了50个项目描述策略使用的具体情形,共分为六大类:1)记忆策略(项目1-9);2)认知策略(项目10-23);3)补偿策略(项目24-29);4)元认知策略(项目30-38);5)情感策略(项目39-44);6)社交策略(项目45-50)。要求学生分别在各项上作出五选一的选择。在对调查表结果分析以前,将对学生各项所做的选择分别进行等级评分,即“一直或几乎一直做”(5分)、“经常做”(4分)、“有时做”(3分)、“通常不做”(2分)还是“从来或几乎从来不做”(1分)。然后把每一类策略下的项目得分加总求平均值,就是学生使用该策略的得分。把其得分与以下标准进行对照,就是学习者使用某一策略的情况。

Table 1.Key to identifying the participants’learning strategy preferences

使用SPSS 12.0软件对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来了解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Table 2.Participants’Learning Strategy Preferences(Descriptive Statistics)

以上表格列出了接受调查的100名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方差。数据结果表明,策略使用平均值数据都在2.5~3.4之间(中等水平),其中语言学习策略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补偿策略、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学生使用补偿策略(M=3.26)和情感策略(M=3.13)的频率最高,而使用认知策略(M=2.78)和记忆策略(M=2.96)的频率最低。相比较而言,间接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高,直接学习策略使用频率较低。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与其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密切。O’Malley和Chamot(1990)指出,对于自主性学习来说,元认知策略最为重要。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元认知策略使用的频率仅排在第三位(M=3.10),表明学生还不能对学习过程进行主动有效的管理。问卷调查结果主要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没有清晰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课后很少对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尽管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意识不高,学习自主程度有待加强。另外,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属于直接的语言学习策略,决定了学习者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学习材料来进行独立的学习。但是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使用认知策略和记忆策略的频率最低,均没达到中间等级(M<3),说明学生对有效开展具体学习活动和完成具体学习任务存在一定的困难,学习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而这将直接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记忆策略要求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联想与回顾。就语言学习而言,认知策略是语言学习中的主体策略。Chomsky(1965)指出,语言学习过程的本质是通过思维活动所进行的认知学习。认知心理学强调语言学习的思维过程,要求学习者参与知识的重构、信息的吸收和技能的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抱怨在经过一个学年的课程学习学不到什么知识,记忆策略和认知策略的缺乏从一方面解释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另一方面,调查发现计算机网络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负责的学习态度方面,和在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O’Malley(1990)曾经调查发现,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情感策略的使用要远远少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甚至不到1%。但是,本次调查发现,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情感策略使用在所有策略使用中排第二位,甚至高于元认知策略使用。在语言学习中,情感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习者调节学习的态度、动机和情感,如缓解焦虑、自我激励以及寻求帮助。同时,计算机网络使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和自由。所有这些都对学习者克服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障碍、培养持续健康的学习态度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调查结果发现,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和培养对学习负责的态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并不能保证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主要体现为学生学习自主性意识淡薄,处理具体的学习材料和任务缺乏技巧。尽管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但是自主学习的有效展开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培训和积极引导。因此,教师在充分认识和继续发挥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优势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意识的培养和通过策略培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要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入手,帮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特点和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对于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他们已经习惯被动接受知识,习惯于对教师的指令性要求作出反应。因此,当进入到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的环境时,不能及时调节在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当作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消极地对待。要改变学生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自主学习专题讲座帮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作学习报告或写日记的方式计划并反思学习的过程,教师还可以从中挖掘自主学习成功例子进行示范,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困难。

第二,对学生进行直接学习策略的培训。学习的自主性不仅体现在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管理,也体现在对具体学习任务处理的技能。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获得大量贴近现实生活的视听说语言材料,既增加了学生语言的输入,也给学生反复训练语言交流技能提供了机会。而有效展开学习活动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学习资源获取知识,则有赖于语言直接学习策略的灵活运用。尽管学生已经在长期的外语学习经历中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学习策略,但是缺乏明确的指引和理性的归纳。因此,尤其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首先对常用的直接策略进行系统的讲解介绍,如果能够结合实践中具体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说明,帮助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使用各种策略,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信息技术功能创造有利的自主学习环境。计算机网络强大的信息功能使得教师随时可以把最新最热门的语言材料与学生分享,网络的沟通平台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加活跃,有利于建立平等、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本次调查的问卷和采访情况看,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努力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途径,引导鼓励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六、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作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本次调查表明,要实现学生的学习自主,只有硬件环境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学习者的培训以及教师的支持和引导。我们应在肯定并进一步巩固新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教学成果的同时,及时发现新的教学形势中存在的挑战。除此之外,语言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风格都有可能对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自主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待于以后进一步研究调查。

Chomsky,N.(1965).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The Hague:Mouton.

Cohen,A.D.(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Dickinson,L.(1987).Self-direc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lec,H.(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ttle,D.(1991).Learner Autonomy1:Definitions,Issues and Problems[M].Dublin:Authentic,Trinity College.

O’Malley,J.&Chamot,A.U.(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xford,R.L.(1990).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Wenden,A.(1991).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Prentice Hall.

2010-12-25

陈哲,女,广东湛江人,文学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元认知自主性学习策略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