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教育现状与学生就业分析

2011-10-30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职业技术 2011年12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中职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中职教育现状与学生就业分析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通过系统、全面的思想文化和专业技能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初、中、高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举足轻重。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有针对性地从多方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职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服务于生产、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一)就业前景广阔

中职生凭着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赢得了广泛的就业市场,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宽松的就业政策,良好的就业环境推动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

(二)政策支持到位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了详细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加快和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自2007年起,国家给予职业学校学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用于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由于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中职教育迎来了美好的明天。

1.职校数量过剩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数量过多,办学层次参差不齐。社会力量办学条件很差,有的租借场地办学,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管理不规范。近两年招生数量少,教学质量差,政府取缔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资质,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2.经费投入偏少

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不同于普教,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其动手能力,学生有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靠强大的实训设备的支持。许多职业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陈旧,无力更新,不能够满足正常教学需要,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生源状况

(一)生源数量递减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中热的逐年升温,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出现了学校生源滑坡的现象。就河北省来说,自2006年开始,每年以10万人左右的数量递减。

(二)生源质量不高

1.文化基础较差。就读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没有考取普通高中的,文化课成绩较差。

2.综合素质偏低。独生子女多,家庭娇生惯养,吃苦精神不够,娇气太重,特别是城市学生尤为严重。讲哥们义气,易冲动,不顾事情的后果。法律意识淡薄,不受约束,自控能力差,综合素质偏低。

3.学习兴趣不浓。由于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毫无兴趣,以致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目的是让学校帮助照看孩子,怕孩子因年龄小,过早地进入社会而产生其他问题。

三、中职教育模式改革

要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必须摒弃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办学封闭、管理过死、技能欠缺等弊端。中职教育要把提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尤其要综合考虑择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素质的培养;加强忧患意识、责任心与使命感、就业观的教育和承受挫折能力、生存竞争能力、就业创业能力教育。

(一)校企合作携手共赢

1.引进企业。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在校园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了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2.校企互动。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教师到企业跟班培训,增强技能。

3.工学交替。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学生集中授课一学期后,利用假期时间,整建制到企业顶班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学生在劳动的同时也得到一定报酬。我校今年春季招收的“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到印刷企业进行实习,收到了预期效果,反映很好。

4.订单培养。变招工为招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能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生是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开设为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课程,企业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获得人才,学生获得技能,学校获得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但是,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无缝接轨,困难还很多,路还很长。

(二)教育集团作用重大

教育集团就是把多个学校(含高校、中职学校)、企业联合起来,在科研、生产、信息等方面资源共享,实现校校、校企、学校与行业协会信息互通、共同探讨、师资共享。深化专业建设,深层次的密切合作,形成共赢。

通过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优化整合职教资源,探索联合办学、订单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探索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运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达到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扩大办学规模和效果。

搭建就业工作平台,创新校企互动模式,加强与企业沟通研讨,把握市场脉搏,掌握企业发展趋势和用人需求信息,为学生顶岗实习和顺利就业提供良好服务。如企业“冠名班”办学模式,为提高毕业生稳定就业率打下坚实基础。

但是,现在也出现了名存实亡的教育集团,也就是说,教育集团虽然成立了,但没有真正发挥教育集团的作用,形同虚设。

(三)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中职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必须根据社会、企业需要。只有满足了社会、企业需要,才能得到支持。有了支持,学校发展才有坚实基础。中职学校学生除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职业道德、社交能力等多种能力,关键还是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四、中职教育就业观及就业前景

中职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其实就是鱼水关系。换一句话说,中职教育对学生的就业起着决定性作用。

中职教育就是培养企事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行业的生产第一线工作,这就决定了中职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密切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正确的就业观会使毕业生的就业之路顺畅、广阔,不正确的就业观会导致毕业生就业之路狭窄。中职学校应把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切实加强就业指导。

1.选择就业岗位量力而行。

选择就业岗位切勿好高骛远。就业,是一种双向选择行为,既有我们对单位的要求,也有单位对我们的要求。只有双方的条件都被对方接受时,才能实现就业。所以大家在选择单位时,要实事求是地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号入座。

2.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再择业。

先就业,再择业,切忌一步登天。任何单位对招聘的员工,总是让他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在工作中考察他的品行、能力、素质。根据他的表现、能力和公司需要,逐步安排合适工作,晋升并提高工资待遇。这个过程,既是单位对员工的考查,也是员工自我表现的机会。有的同学刚到单位工作,就想着做轻松而工资又高的工作,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二)就业前景

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在大学生们大叫就业难时,具有一技之长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却成了“抢手货”。近年来就业形势的转变让家长的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社会和家长对中职学校刮目相看,中职学校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了重要地位。

1.读职校升学,深造有机会。就读中职学校,相对来说,学生在文化课方面是“软肋”,但当前各中职学校均有多种途径能够实现学生继续深造,如“对口升学”、成人高考、函授等。

2.与市场对接,就业有保证。中职学校将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等作为就业工作的助推器,与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互助关系,形成了互利互赢的模式。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毕业生广开了就业渠道。

3.技能大赛好,就业前景广。这里说的“大赛”,是指每年一度的全国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不但能够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而且还能检验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也可以检验学校的管理水平。

近几年,学校参加河北省中职学校计算机、会计电算化、汽车运用与维修、钳工等专业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设计(CAD)比赛等均取得较好成绩,很多企业争先恐后与我校学生签约,由此也推动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中职教育的外部环境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练好内功。中职教育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中职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政策支持必将推动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

(编辑 王旸)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中职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