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场所学习的二重情境探析

2011-10-26

职教通讯 2011年3期
关键词:二重性新手场所

陶 丽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工作场所学习的二重情境探析

陶 丽

(华东师范大学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62)

情境学习理论从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中形成发展至今,逐步受到学习论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丹麦的伊列雷斯教授发展区分了学习情境的二重性。基于工作场所学习视角,分析了学习的二重情境,并尝试建立工作场所学习的二重情境模型,以期对情境学习理论及工作场所学习情境有更深入的认知。

工作场所学习;情境学习理论;情境二重性

工作场所学习一直以情境性为其显著特点,当今情境学习理论已开始探究多样态的情境本身,区分情境的两重性质。工作场所学习同样置身于交互的两重情境中。

一、学习情境的二重性发展

(一)学习理论的发展:从心理维度走向社会情境维度

学习理论从发展伊始至今,大致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种理论范式。从以巴普洛夫、桑代克和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习流派,强调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形成,侧重技能的机械形成,到布鲁纳、奥苏伯尔和加涅等为代表的认知加工流派,着重探究学习者的内部理解过程,形成思维和理解的一般策略,再到以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为基础的个人建构主义流派,人类学习范式还是作为孤立生命体的个人同自然环境在心理层面的竞争。直至社会建构主义流派盛行,学习浓郁的个人主义偏好才得以缓解,心理维度和社会境脉维度的分裂得以逐渐弥合。

诚如克鲁兹·伊列雷斯教授(Knud Illeris)对学习过程的基本理解,所有的学习都包含两个过程:个体内部心智获得加工的过程及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1]。如果说早期的学习理论更多囿于学习的内部心理获得过程,那么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流派,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思想的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在真实活动中与情境的互动建构过程,情境已经成为学习的要素,在此意义上,学习完全是一种情境性的活动。

(二)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情境的二重性

情境学习理论是在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中逐步发展的,学校实践往往以注重知识一般性,使其脱离具体情境,抽象为上位概念的表征,以便适用各种下位的可能。然而,正是这种过于高位的抽象,使其被运用时薄弱得几乎毫无意义,忽视抽象原理背后的真实情境,才真正地阻碍着知识的迁移。没有完全一样的情境,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总是在运用中再创造着,一致性并不存在,脱离了特定环境的抽象缺乏意义。学习若脱离了实际使用情境,就无异于一场面对抽象符号而进行的乏味游戏[2]。学习呼唤情境的丰富性。

学习的情境极具多样性和变换性,而克鲁兹·伊列雷斯教授更是区分了这种情境性本身的二重性:作为学习者所处的直接情境和潜在的一般社会情境。前者是指学习者所处的物理情境或即时人际交往情境,后者则是受当前社会规范与结构张力影响的潜在社会情境,个体在与这二者构成的互动情境中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互动建构[1]。

二、工作场所学习的二重性情境分析

(一)工作场所学习理论情境二重性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工作知识、职场技能实现着迅速变更,工作场所学习以其显著的即时性和绩效性,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3]。工作场所学习,经历了从结果观向过程观的发展,结果观注重学习者在工作情境中习得作为客体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而过程观则开始关注学习的社会形成性,发掘学习者所处的直接情境背后潜在的一般社会情境。工作场所学习理论的这种发展,体现了其二重情境性的发展趋势。

(二)工作场所学习的二重情境性分析

1.工作场所学习的直接情境。对于雇员而言,工作场所学习的本质是以任务活动为导向的情境性实践,他们在参与完成任务的实践中,发展着常规任务执行能力,积累着非常规任务解决经验,其操作工作任务的过程即其学习过程,其完成任务的工作范围即其工作场所学习的直接情境。对于这种情境的分析,包含了客观物质情境和技术人际交往情境两个维度。(1)客观物质情境。工作场所学习的客观物质情境,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空间,相对于教室甚至是实习场,这种真实的物理空间无疑更具直观性和可迁移性。此外,其提供的可视线索,如制成品、半制成品,呈现着任务进展过程;如工具、设备,体现着任务进展方式[4]。但是这种物质环境有时是不连续甚至割裂的空间,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工业领域的过度分工导致了生产物理空间的极度分割,员工重复着单一的工作任务,无法参与延续的生产流程,工作描述狭隘,自身工作场所学习的任务目标不明确[3]。轮岗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这种任务描述障碍。(2)技术人际交往情境。工作场所学习促成了学习者从新手向专家的技术成长,新手在和专家组成的项目活动共同体中学习、实践。这种学习既包括专家对新手的直接指导,也包括新手在实际操作中对专家以及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观察、模仿。在双方基于任务的技术交往中,学习者逐步按行业标准行事,更好地理解任务目标,更多地承担工作责任,工作任务更为复杂,更需解释性[4]。随着专家及共同体提供的支架逐渐隐退,新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专家,能够承担常规任务,并在面临不同程度的非常规任务中经验递进。原来的新手甚至可能替代专家,成为新的技术权威,指导后来的新手,延续着共同体的学习。从技术角度维度,学习者的这种技术成长途径不仅适用于新手,也适用于进入新领域的专家。

直接情境中的人际交往主要关注学习的技术成长层面,然而,作为受到社会、组织和文化系统环境影响下的工作场所学习,无法脱离其背后的社会形成性。工作场所学习及其直接情境都受到其潜在的一般环境影响。

2.工作场所学习的潜在情境。工作场所学习受到社会文化情境的渲染,工作场所的内部竞争性和绩效优先性透过这种社会文化情境,投射出工作场所学习潜在的博弈情境:边缘性参与紧张和雇佣关系紧张。工作场所学习正是在这样一种张力环境中进行。(1)边缘性参与紧张。伴随着从新手到专家的技术成长过程的,是其背后潜在的文化适应和特定实践共同体身份认同过程,莱夫(Lave)和温格(Wenger)将这种过程描述成“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体现着一个新手成长为实践体核心成员的历程。[5]然而这一进程并非是畅行无阻。工作场所处在一种高度竞争的紧张氛围中,处于潜在紧张情境下,新手的参与会受到来自共同体的专家或其他成员的阻抗。这种阻抗主要源于专家或特定部门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技术垄断,也有可能源于共同体成员负面的价值取向。当然,这种阻抗程度会因新手背后的社会文化境脉,如学历、阶级、雇佣状态的不同而产生能级的差异。新手面对具有阻抗的潜在紧张情境,进行的合法参与必然具有边际性质。初学者处在学习环境的边际,合法地获得观察、模仿以及少量参与的机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经验积累,这种合法的机会范围会拓展,边缘也会逐渐向中心扩张。对于新手来说,边缘性参与绝对不是枯燥的低级实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争取着获得着自身的发展机会,这是新手与共同体在紧张张力下博弈的成果。(2)雇佣关系紧张。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使雇主和雇员在工作场所学习方面有了共同的利益——雇主提升雇员素质以获得经济意义,然而双方在工作场所学习方面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工作场所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商品和服务,工作场所学习直接与绩效相关,雇主往往荣誉聚焦于当前的进步而忽视了更广的发展趋势[1]。而学习作为个体倾向性发展,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学习行为的长效性和经济行为的时效性相冲突,所以当压力情境出现时,工作场所学习往往会让位于当前的短期需要。由于生产行为对工作场所学习的即时性影响,工作场所学习某种程度上不稳定甚至是偶发的,学习机会的获得缺乏组织计划性。

以雇佣方利益为代表的管理机构,拥有着权力部署,雇主与雇员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双方利益冲突情况下会限制员工的学习,特别是限制出于低生产水平员工的学习机会获得。此外,管理方受制度化教育的价值判断影响,更倾向于以去情境化的标准范式评估员工绩效,以书本式抽象思维判断员工能力,间接使员工扭曲了工作场所学习目标。

工作场所学习的二重情境模型图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益于工作场所学习开展的人力资本开发倾向,还是阻碍其开展的短期效益趋向或去情境化评估倾向,都是依托于雇主的雇佣权力关系的。针对权力拥有者的雇方控制策略,雇员有其抵抗策略,如何在雇佣紧张环境下与权力端博弈,抵抗以短期绩效为导向的压力情境下学习机会的缺失,获得自身及组织长远性的发挥,是工作场所学习潜在情境下的一大难题。

3.工作场所学习二重情境模型。基于对工作场所学习的直接情境和潜在情境分析,笔者构建出如图所示的工作场所学习二重情境模型。图中以直线表示的为工作场所的直接情境,而以虚线表示的为工作场所的潜在情境。作为物的客观物质情境和作为人的技术交往情境相互交融,共同形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直接情境。在工作场所内部竞争影响下的边缘性参与紧张,渗透在直接情境内部,表现为新手和专家间的博弈,形成了学习的内部潜在情境;而工作场所对绩效的短效追求所造成的劳资双方雇佣紧张,使员工的工作场所学习笼罩在权力关系的控制中,雇员在与雇主同异并存的利益追求中博弈,形成了潜在情境的另一维度。

工作场所学习处于复杂环境中,作为物质空间和人际技术交往的直接情境,与作为边缘参与性紧张和雇佣权力紧张的间接情境交互作用,形成了二重性情境。剖析探究此二重性情境将有益于我们拓展对工作场所学习的认识,以期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

[1][美]克鲁兹·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8-103,240.

[2]李洁,高志敏.“成人情境学习”探略[J].成人教育,2006(1):3-7.

[3]陶丽.工作场所学习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分析[J].职教通讯,2010(4):31—35.

[4]Stephen Billett.Learning in the Workplace: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practice[M].NewSouth Wales:Allen&Unwin,2001:81-82;104-107.

[5]张振新,吴庆麟.情境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8-1):125-127.

Inquiry into the Duality Situation in Workplace Learning

TAO Li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Adult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The theory of situated learning,which has formed in the criticism of institutionalized education and developed so far,has

the widespread concern from th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ers gradually.The professor Illeris form Denmark developed and distinguished the duality of learning situ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uality situation in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kplace learning,and tries to construct the duality situation model in workplace learning,expectingto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as well as the learningsituation in workplace.

workplace learning;situated learningtheory;the dualityofsituation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成人工作场所学习机制与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KA070205)

陶丽,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G710

A

1674-7747(2011)03-0034-03

[责任编辑 金莲顺]

猜你喜欢

二重性新手场所
臣道与人道:先秦儒家师道观的二重性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对新时代宗教二重性问题的再认识
远离不良场所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恋爱场所的变化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