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四”型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机制的构建
2011-10-24熊惠平
熊惠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二三四”型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机制的构建
熊惠平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高技能人才作为“中国制造”的生力军和“中国创造”的必要力量,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构建一个市场政府“两手并用”、企校社“三方联动”以及素质培养、科学评用、成长拓展、合理流动“四环齐抓”的动态调配新机制,为破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瓶颈,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和新的解决路径。
“二三四”型;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机制;构建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发展目标:要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从2008年的24.4%提高到2015年的27%、2020年的28%;高技能人才总量到2015年和到2020年分别要达到3 400万人和3 90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达到1 000万人左右)。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纲要》的正式发布,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于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也为国家“十二五”时期高技能人才发展奠定了基调。
高技能人才作为“中国制造”的生力军和“中国创造”的必要力量,其集聚的能量和发挥的效力,事关经济可持续成长的大局。以更宽阔的视野、多元的视角,审视“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而有效破解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瓶颈”这一严肃又严峻的命题,必须进行机制的创新——如何以“调节+调控”之手而举全社会之力、调全社会之资源,则是其中的核心议题;而构建“二三四”型动态调配机制,即市场政府“两手并用”、企校社“三方联动”以及素质培养、科学评用、成长拓展、合理流动“四环齐抓”的动态调配机制,就构成这一核心议题的中心内容(如下图所示)。
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机制图
一、两手并用: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的主线
(一)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的理论渊源
高技能人才的调配问题,实质是关于人力资源中的特定指向者——服务于企业或其它组织的、具有较高的知识或技能的劳动力——的调配方式与机制问题;高技能人才调配的动态问题,则是如何适时又优化地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成长和发展提供制度平台或环境氛围的问题;而“调配+动态”的协力运行会形成高技能人才的动态调配的机制。
关于高技能人才调配机制的研究,必须回到它的源头即资源的配置上来。资源的配置即为资源的调配,有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两种基本的方式,由此也形成了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两大运行机制。亚当·斯密经典的“看不见的手”,将市场调节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而由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所催生的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毅然打破了这一神话——“市场失灵”使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该出手就出手”。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和后起的社会主义经济,都是在这“两手”不断“排斥—摩擦—结合”的动态调适中得到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则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演化史:计划与市场的地位和功能在不断变化,而市场在资源调配中越来越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当然,无论是市场调节机制还是政府调控,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总是“人”。以自由放任为精髓的市场调节[1],助推工业革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也将人的逐步技术化推上了历史舞台;如今的知识时代,又使这些“技术人”插上了知识的翅膀。人,作为劳动者,是传统的生产三要素之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伴随社会文明的进步,人,已上升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特别是已跃升为一种资本——人力资本;并且,人力资源或资本与不断精湛的技术的融合、与不断更新的知识的交融,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选择。从此,人,不再是简单的生产要素——拥有现代技能和知识的人才,越来越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显然,高技能人才是其中的重要成员,因而对这一群体的培养与任用问题,就亟待由市场与政府联“手”解决——对于“融合”或“交融”带来的“副产品”,市场自身无法“出清”,本作为“守夜人”的政府就义无反顾地充当了“调控人”。
(二)“鲜活”的市场与“活泼”政府本身就是动态性的生动呈现
毋庸置疑,高技能人才的调配,由政府的计划调控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主是必然趋势。这是由依据生产及其要素由市场需求引发并受其制约的基本经济学原理所决定的。首先,没有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就没有对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要素的需求;没有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的需求,就没有对生产这些高质量产品的较高级劳动者(这里主要指高技能人才)要素的需求。其次,市场需求又是动态的,正是由于这种需求的动态变化才有了对较高级劳动者要素资源进行调配的动态性。在此,市场之手的“鲜活”性浑然毕现。
然而,由此而忽视政府的作为,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实践上也是危险的。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市场的供求状况,会在制定与实施长中短期相结合的调控计划、建立健全以法律法规手段和产业政策为主导的调控体系、出台并实施以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收入政策为核心的调控政策等方面,促成高技能人才供求的动态平衡,以补市场之缺之不足。在此,政府之手瞄准市场又不拘于市场的“活泼”性全然凸显。
(三)以“三性”原则进行“三大调配”
对于较高级劳动者要素资源的调配,较之物质资源调配更重要、也更困难,原因在于两种资源调配的能动性与被动性、双向性与单向性的差异性[2]:前者调配的主客体都是人,后者则仅仅是调配的对象,完全服从调配主体(人)的安排。
这种能动性与双向性表明,“人”始终是调配的核心要素——由一群人(调配者)对另一群人(被调配的较高级劳动者要素资源)实施调配;这种动态性又表明,这些“人”正在依“市场需求→生产→劳动者要素资源调配需求→较高级劳动者要素资源调配需求”的适时变化,对调配进行“计划+体系+政策”的优化组合。在此,较高级劳动者要素资源即高技能人才的动态调配,就会通过“三性”原则得到张扬:调配的人本性,以人为本;调配的柔性,以市场为导向并充分彰显政府的服务本色;调配的地方根植性,以植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石。而这“三性”的具体实施,又会化解为周期性调配、季节性调配和临时性调配这“三大调配”的基本行动。
经济周期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客观现实决定了高技能人才的周期性调配,因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都必须遵循“顺周期性”:基于结构优化的总基调,在繁荣期加大配置力度以增加供应量;在萧条期积极储备以应复苏之需。这就要求建造高技能人才的“调控(节)器”和“蓄水池”。一般在经济繁荣期,“引水”和“放水”较之“蓄水”更紧迫,但往往会忽视“水”质;在经济萧条期,由于需求趋弱,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局面会有所缓解,而这正是“晴备雨衣”而迎接经济复苏和繁荣再次“光临”的良机。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变化和市场的瞬息万变又决定了高技能人才的季节性调配和临时性调配,这两种调配同样有建造“调控(节)器”和“蓄水池”的要求,而且更灵活。由于在我国较长的时期内,“技工荒”仍将是一种常态,必须根据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要求、生产经营的季节性特点和时点变化,以“调控(节)器”为工具、以“蓄水池”为载体,进行高技能人才的这“三大调配”。
建造“调控(节)器”是政府的责任、市场的天然功能;建造“蓄水池”显现了政府的政策导向、市场的内在导向。政府能否真正当好“调控”一角,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好有为无为的“度”——其“缺位”固然要避免,但尤其应防止其“越位”和“错位”,就是越市场之位、错市场之位。
二、三方联动: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的保障
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的背后,实为各方力量的一种整合,其成效取决于各方力量博弈的正效应;企业、学校(主要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组织所构成的企校社三方,正合力形成以“市场调节+政府调控”为主导、以企校联动为基础、以社会培训组织的积极参与为补充的理想格局。
(一)企校联动是一个“自蓄”与“他蓄”收放自如的调配过程
众所周知,无“水”(这里指高技能人才)无以“引水”和“放水”,也无以“蓄水”。市场和政府掌控着“引水”和“放水”的“调控(节)器”;企业与学校是两个重要的“蓄水池”,但主次有别——企业是“水”的最初和最终的需求者即需求主体,虽“自蓄”一部分,却无“他蓄”之责;学校是“水”的基本供给者即供给主体,专事“他蓄”。
基于高技能人才的特性,企业出于经营成本和后续成长的考虑,既要求其上手快、留得住,又寄望他们有一定的发展后劲。于是,企业以外部招揽为主、自我培养为辅,解决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问题。企业的需求又驱动了学校的生存、改革和发展。学校具有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职能,必须处理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短平快”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根本关系——一方面,基于就业导向,学校要外走校企合作之路,为企业培养“无缝对接”式的人才;另一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学校还要内练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等综合素质,为企业输送后劲足的人才。然而,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建设实践表明,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在理论上是明确的,在实施上却少有成功;其难点是,在具体操作上,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而左右摇摆的结果往往是“倒”向“‘短平快’能力”这一方。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一个不太成熟的商业社会,功利化已经是真切的现实。
由此可见,企校联动,对高技能人才所进行的“自蓄”与“他蓄”收放自如的调配,包括企业的岗位性培训、学校应企业急需开展的定向性培训和企业的“储备性”培训、学校的学历教育以及校企合作进行的职业(执业)能力提升活动等,都是为应对高技能人才的周期性、季节性、临时性需要所做的努力;而这种努力能否取得实质性成效,既受制于环境制度状况的改善,又依赖于企校利益的整合。
(二)社会培训组织是联动的“第三方力量”
在企校的主导性培训以外,社会培训组织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培训组织多为社会民间力量,其实质是政府、市场以外的“第三方力量”。[3]这里,“不可忽视”的内隐之意是:社会力量支配的社会性培训与基于“市场调节+政府调控”的企校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但高技能人才资源的社会性调配是市场调节、政府调控的有益的和必要的补充,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性培训也是企校培训的不可或缺的补充。
可以预见的是,社会培训组织这个“第三方力量”在我国公民社会建设还任重道远的背景下,其独立运作的空间固然仍然有限,但其成长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三、四环齐抓: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的抓手
创建一个以“市场导向+政府服务”型调配为主线,企校共生互赢,社会鼎力相助的开放式的、社会化的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机制,要通过着力于四大环节——素质培养、科学评用、成长拓展、合理流动——来落实。
(一)要创新素质培养模式
素质培养环节,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人才来讲,其内涵和要求是有差异的。对于技能型人才而言,则主要是指技能素质的培养、提高。要培养具有较高技能的人才,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市场、政府的“双调”之下以及社会力量的配合之下,通过校企合作,创新培养模式。借鉴国际劳工组织的MES、北美的CBE、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单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GNVQ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我国探索建立了一些有一定特色的培养模式,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模式的简单复制——与“中国制造”如出一辙,都仍然在模仿的层面上低水平地、重复地徘徊。这使得我国技能型培养模式至今没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公认的“品牌”。下一步如果能在模式创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必定大大推动高技能人才动态调配机制建设。
(二)要形成科学评用机制
基于职业技能与工作业绩相结合、国家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专业评价与岗位认可相结合的“三结合”基本原则,要加快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业绩和贡献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并逐步建立职工凭技能和职业资格得到使用和提升,凭业绩贡献确定收入分配的使用待遇机制。“三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瞄准岗位的使用和转换的动态过程,由此做到(岗位)使用中评价、评价中使用。
(三)要拓展成长路径
要通过“三通道”建设和环境建设,拓展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
竞赛选拔、技术交流和表彰激励,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三条基本通道。一是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奖励制度。二是对获得各级技术技能比赛大奖的职工,要给予奖励并作为薪酬、福利改善、职称评定的重要参数。三是要制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办法。四是要研究和解决高技能人才绝技绝活代际传承问题。环境建设则要“软”“硬”并举。“软件”建设主要是要营造重视和爱惜高技能人才的环境氛围和良好风尚。“硬件”建设主要是提供资金、经费的保障,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如何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以政府性投资来撬动社会性投资[4],即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和建设机制。一是在企业培训经费的筹措上,要形成和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职工个人出资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二是在教育培训事业的投资建设上,要鼓励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各路资本”同台竞技。
(四)要实现合理流动
流动环节体现最典型的调配活动,核心是构建规范而有序流动的机制。一是加强高技能人才的统计与需求预测,定期发布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需求导向目录,以提供信息保障和咨询服务。二是按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要求,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储备机制,实现统筹管理。三是定期发布供求信息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引导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四是建立健全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和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方式发挥作用。五是建立“绿色通道”,加大引进力度,形成吸引并留住高技能人才的长效机制。
[1]颜鹏飞.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述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2]李强.劳动力市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78-80.
[3]燕继荣.引入第三方力量,打破利益博弈格局[J].南风窗,2009(1):12-13.
[4]刘晓午.破除民营投资的思想和体制障碍[N].中国经营报,2010-08-07(2)
Abstract: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is as newforce made in China and necessary force created in China,it is important content of National long-term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It provides a newinterpretation and a newway tosolve for breakingthe bottleneck ofthe shortage ofhighlyskilled,constructs a newmechanismfor dynamic allocation which market and government use both hands,businesses,schools and community tripartite joint,as well as four links Involving quality training,scientific assessment,growth development,the rational flow do side by side.
Key words:type of“two,three,four”;highlyskilled personnel;dinamic allocation mechanism;constructing
Dinamic Allo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ng on Type of“Two,Three,Four”for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Xiong Hui-ping
(Zhejiang Business Technology Institute,Ningbo 315012,China)
宁波市软科学课题“人口红利与宁波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A10045)
熊惠平,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G710
A
1674-7747(2011)05-0009-05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