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合作面点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4-04-17王全利
王全利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企校合作面点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全利
(武汉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本文通过对企校合作的现状以及面点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校企合作面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企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面点专业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面点专业培养学校和企业通过企校合作培养专业面点人才进行了深思和研讨,并提出了有效地实施方法。
企校合作;面点人才;实践探索
当下,是一个注重实践的时代,是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学校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知识型人才,而是更注重于对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实践型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常出现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以至于学生难就业,企业缺乏专业性人才。因此,企校合作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有效办法。企校合作面点人才培养的实践也势在必行。
一、企校合作和面点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企校合作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企校合作发展越来越迅速,但实际上企校合作的政策机构还不够完善,企业与学校间的联系也并不紧密,企校合作的成效也不明显。企校合作的办学机构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从企校合作观念上来讲,学校还无法深刻的认识到企校合作的必要性,错误理解企校合作就是象征性的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但仍是注重于课堂上的教学,从而无法达到企校合作的真正意图,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而作为企业的那一方,其也未能真正体会到企校合作所带来的益处,认为对学生的培养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导致企校合作的重要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从企校合作的实际运作问题来说,一些教育管理模式仍旧受传统管理模式束缚的学校无法满足企校合作的要求,只有在学校创新教育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企校合作,最大发挥企校合作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掌握顶岗实习能力,只能从最基本的开始,企业对此现象的准备不足,使得学生只能学到浅薄的知识。目前企校合作中,肩负重任的是各大学校,其作为企校合作的策划主体负担过于沉重,这种单方面的维持很难持久下去,合作关系不稳定。
(二)面点人才培养的目前状况。面点人才的培养只着重于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因此,学生在走进岗位的时候,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未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面点专业的教学还处于传统形式,缺乏创新,只注重对点心种类进行传承而忽略了对其品种的创新。由于些许面点专业学校设备不完善,教学不够科学和实用,使得面点专业实训教学不够深入。
二、基于企校合作面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思
(一)面点专业学校与企业企校合作的基础是人才需求。面点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具备专业技能,是一个需要专业人才的行业,它与从事这行的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企业需要学校为其提供专业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面点专业学校需要企业提供岗位,给学生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人才培养这一方面,企业和学校是有着共同利益的,其目标一致。因而学校应该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可同企业签订培养订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二)面点专业学校与企业企校合作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面点专业学校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一般来说,企业注重于面点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但往往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面点专业学校的学生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能掌握娴熟的面点技巧,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样一来不仅企业拥有了资历深厚的面点大师,学校也可以特邀其为导师,教授学生更多的专业技能,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三)深化面点专业学校和企业的企校合作,必须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能将面点专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联。课程建设可与企业的一些骨干人员和专业面点大师共同完成。
面点专业毕业生出现就业尴尬,无法坚守岗位的情况,其原因是由于课程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不足,缺乏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使得学生因技术不精而无法竞争岗位或是上岗后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持续的工作下去。
学校的老师大部分只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术 ,但缺乏面点工作经验,因此,学校可选择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资历深厚的面点师傅亲自参与课程建设,提出宝贵意见。充分发挥可用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课程,以此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的专业人才。
三、面点专业学校和企业的企校合作模式
在我国,企校合作的方式种类繁多,从大方向来说,有紧密型的合作方式和松散型的合作方式。所谓紧密型的合作方式就是通过产权将企业和学校连为一体,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资金充足实力强大的学校自我投资,建立实训基地并对其进行经营和管理,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案;经济实力强大的企业可自行办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和企业可进行双方合作,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创办股份制企业,可以原企业为基础进行改造,也可重新创办一个新的企业,学校进行参股。紧密型的合作方式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体系的建立。而松散型的合作方式是我国目前企校合作最常见的合作方式,此种合作方式是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制定合同,固定实训基地。这种合作方式需要学校能了解企业的人才类型,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培养能适应企业岗位的优秀人才。
企校合作的传统模式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与某些需要特定人才的企业单位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签订人才委托培养合同,学校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企业提供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新时代下,此种单一的模式已无法满足今天企校合作的需求了。因此对于面点专业学校来说,可尝试新的企校合作模式,采用“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不是仅限于单一的企业,而是集合了行业里的所有企业,它更侧重于为某行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面点专业学校可让从事面点行业的企业提供资历深厚经验老道的面点师傅加入学校的教学课程中,可以兼职的形式呈现。如此一来,学校可和多家企业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学生实训基地也可成为毕业后的工作地点。
面点专业学校和企业实现“制定式”企校合作模式,既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要培养专业型人才,在注重专业培养的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其综合能力,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既具有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在对学生进行操作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进行职业资格的培训。
四、面点专业学校和企业企校合作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创新面点项目课程内容新体系。企校合作对学校的教学内容有了新的要求,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面点专业学校应进行教学改革,以求培养出适合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在新的要求下,面点专业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将传授专业的面点知识,对学生进行面点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这三点结合起来,可有所偏重,但不能不涉及。因而,在改革后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在教授面点技术之前,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考察,检查学生的卫生状况,在学生实际操作后让其进行简单说明,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改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企校合作的不断发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改进工学结合的人才模式,才能达到新环境下的新目标,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五、结束语
企校合作,已成为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下,应用型人才已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因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依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来制定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计划,以实现新突破。面点专业学校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更应培养其职业道德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其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坚守岗位,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企业也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来发展企业。
[1]蒋心亚,裘俊彦.企校合作的政策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2]于云霞,蒋海霞.新形势下企校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30).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stry talents training
Wang Quan-li
(Wuhan Business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56, 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astry training,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explore the adaptation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think and discuss to train professional pastry talents through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method.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stry talent;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C961
A
1000-9795(2014)05-0172-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3-10
王全利(1977-),男,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从事餐饮管理及烹饪理论方向的研究。
2013年度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行企校合作的西式面点人才培养研究--以武汉仟吉食品有限公司为例》编号201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