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
2011-10-21孙志洁
□孙志洁
关于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
□孙志洁
社会对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看法不一,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到底如何,需要有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说话。从企业、学校、学生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顶岗实习中所追求的不同利益出发,设计了一套顶岗实习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必要性
学生顶岗实习是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形式,是企业选择录用员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虽在持续地开展,但拓展不开,实习岗位排在前几位的总是推销员、市场推广、营业员等岗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较难找到对口的岗位实习。分析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发现其存在以下问题:岗位不对口,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实习单位唯恐躲避不及,如国贸类专业很难找到对口的岗位实习,大多在营销类专业岗位实习;学校管理不到位,实习准备不充分、制度不完善、过程管理难度较大等造成实习效果不好,如实习单位不提前联系,或临时编个实习任务应付检查等现象大有存在;企业参与配合的积极性不高,稳定的实习单位不多,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不是企业直接的追求目标,这样容易导致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能保持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不多;学生期望值过高,心理落差大,如连锁专业在大型超市的实习,很多学生觉得岗位技能太简单,学不到东西,工作辛苦,待遇差,被当廉价劳动力使用等,造成学生中途离岗,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进一步造成实习分散,加大学校管理难度;重形式超过效果等问题,重视实习形式,而忽视实习效果,不管学生是否达到实习目的,只要学生参与了,把相关的实习表格填写完毕,有实习单位的公章,就算实习任务完成了。以上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对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众说纷纭、看法不一、甚至有的持否定态度,到底效果如何,需要有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说话。
就目前来看,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研究少,企业与学校的合作随意性大,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学校有点“一厢情愿”,企业则当走走过场,履行形式,学生则期望值过高,心理落差大。企业、学校、学生是顶岗实习不同的利益主体,各自追求不同的利益,三者就顶岗实习的利益目标实现情况如何,也需要有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说话。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顶岗实习效果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内容
顶岗实习是学校培养人才、企业择录员工、学生就业历练的平台,是产学研、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企业、学校、学生分别是顶岗实习的主体,三者在顶岗实习中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标和利益,各自目标实现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顶岗实习效果的大小。本文主要从顶岗实习主体各自追求的利益目标来设计顶岗实习效果评价的内容。
(一)以企业为主体的评价内容
1.实习基本情况。这一指标主要考核企业所接受的学生实习到岗率、专业对口实习率、实习离岗率、实习转就业率、企业对学生实习满意率等这些方面的内容。
2.经济效益。实习生在企业不会有大的经济贡献,但实习生直接转化正式员工能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培训费用等,而实习生在正式工作岗位也能创造一定的价值。招聘成本比较率和实习生贡献率是反映企业顶岗实习经济效益的指标,其中招聘成本比较率是实习转就业的人均费用与实际人均费用的比较率,实习转就业的人均费用是指企业在实习中所花费的指导老师费用、培训费用等的总和与实习转就业人数的比。实习生贡献率是实习生人均收益与实习生人均成本的比,其中实习生人均成本是实习生的工资、津贴等总成本与实习生人数的比,实习生人均收益相对难计算出来,不同岗位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营销人员就可以根据其业绩来计算。
3.培养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附属在利润最大化这一目标下的次要目标,通过顶岗实习能培养适合自己岗位需求的人才,实习转就业能将自己所培养的人才减少给他人作嫁衣的可能,并能有效改变企业的人才资源结构。这一目标主要通过实习转就业率这一指标来评价,实习转就业率反映了实习后学生和企业的双向选择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培养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
4.产学研。企业通过顶岗实习能加深与高职院校的合作,能接受专业老师的技术服务、参与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改革等校企合作的内容,有利于与学校共同培养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
5.社会效益。企业通过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有助学的声誉,并能在学生中、学生家庭中扩大其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以学校为主体的评价内容
1.实习基本情况。这个部分主要考核经贸类某一专业学生的实习率,包括专业对口实习率、实习合格率、实习优秀率等。
2.就业率。提高就业率是学校顶岗实习的目标之一,主要考核实习对就业的贡献的大小,包括实习转就业率、实习对就业的贡献率、实习对专业对口就业的贡献率等指标。
3.满意率。顶岗实习要力争各主体满意,各主体对实习的满意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实习的效果。
4.产学研。产学研是学校在顶岗实习中追求的另一主要目标,通过顶岗实习加深校企合作,主要从技术服务、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等几个内容进行考核。
5.社会声誉。顶岗实习能扩大学校在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影响力,有利于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带来比较好的生源。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内容
1.实践经验的丰富。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能真实感受社会、企业对用人要求的认识,能扩大视野,增加社会经验,积累工作经验。
2.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将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减少眼高手低的情况。
3.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丰富实践经验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是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在就业机会面前有自己的优势。实习能直接转就业,实习经历丰富了学生的阅历,能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求职成本和求职风险。
4.实习待遇。学生在实习中能享受企业一定的实习待遇,包括工资、住宿和伙食补贴,对实习待遇的满意情况也能从侧面反映实习效果。
5.实习成绩。学生顶岗实习有学分和成绩评定,成绩能反映学生实习表现的好坏。
6.对实习的满意情况。对实习整体情况,包括企业方面、学校方面和自己的所得所失,学生有自己的一个心理评价,这一评价结果同样能反映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1 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企业用)
表2 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学校用)
表3 顶岗实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学生用)
根据以上所分析的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评价内容,设计企业、学校、学生三个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说明
以上指标体系中有些是定量指标、有些是定性指标,由于各指标单位不同,必须采用归一化方式处理。对于定量指标可采用公式直接计算,而对于定性指标则必须量化,才能使各指标具有运算上的可比性。因此,对于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最有效的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确定各属性指标的评价等级和评价标准。评价等级可采用三级或五级,本指标体系主要采用v={增加,不变,减少}和{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级作为评价等级,各等级标准值若采用十分制,其中肯定层、中性层和否定层分别记10分、5分和0分,是非两层级的分别记10分和0分。
企业、学校、学生三个评价主体对顶岗实习的整体效果所起作用大小不同,笔者认为企业、学校、学生按0.3、0.4、0.3的权数比较合适。在统计的过程中,可采用一些数学方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统计,以控制评价的人为因素,减少评价的主观性。上表中各一级指标后的数字表示该一级指标在所有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各二级指标后的数字表示该二级指标在所属的一级指标中的权重,各三级指标后的数字表示该三级指标在所属的二级指标中的权重。企业、学校、学生三个主体的评定效果分别记为A、B、C,实习总效果记为 J,则 J=0.3A+0.4B+0.3C,A、B、C分别等于各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的加权平均,最后按照J的大小确定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75到90分为良、60到75分为中、60分以下为不合格。
[1]胡伟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2]田玉珍,薛保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3]刘诗安.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提高顶岗实习质量[J].大众科技,2010(1).
[4]陆善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
孙志洁(1968-)女,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与管理学。
G712
A
1001-7518(2011)32-0065-02
责任编辑 夏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