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与再生:民国时期浙江地区女性服饰的变迁
2011-10-15郑俊朋
杨 艳 郑俊朋
(1,2.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35)
服饰是时代的产物,呈现出时代的印记和特有审美倾向,同时服饰也是标识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符号。民国时期的服饰就是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下发生巨大变化的,而它的每一个变化无一不体现时代的背景与风尚。浙江地处沿海,受西潮影响比内陆更大。在西潮的激荡下,浙江女性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风气嬗变: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变迁
民国时期,在新的文化观念不断冲击和影响下,女性服饰伴随时代发展的节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
第一阶段(1912—1919年):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建立民国,为西式服装在中国普及清除了政治障碍。民初社会风气开化,上衣下裙和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装束,裤装大受女性的青睐,裤装外穿不分阶层,大家闺秀也乐意穿裤装,以便自己行动方便,合乎潮流。在1919年至五四之前,女装流行短上衣、裙、裤,倾向于用牡丹、海棠、梅兰、菊的大花纹布料。这时候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妇女的服饰趋向洋化,同处沿海开放地区的浙江当然也受到风气开化的影响颇大,追新求异成为部分市民的服饰时尚。交际花、妓女因为频繁接触社会各界,且思想上更少的受封建世俗思想的影响,能够毫无芥蒂的接受西方思潮的大胆开放作风,她们的服饰成了服饰潮流的风向标。受这些服饰潮流先锋影响,一些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熏陶的女学生纷纷效仿,掀起民初服饰变迁的序幕。
第二阶段(1919—1933年):自唐代以来,中国妇女的服制一直是采用直线裁剪,胸、肩、腰、臀完全呈平直状态,根本没有明显的曲折变化,更无美感可言。衣服对女性而言不过是御寒遮体之物而已。直至1919年之后,新文化运动作为文明开化的思潮,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天真轻松、愉悦的思想成为年轻一代的理念目标,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的重要性。对于衣服的认知不再停留在衣服本身的传统功能层面上,而是进一步追求剪裁上的美感。从着装层面上反映妇女渴望自由与自我释放的强烈愿望。
现以浙江地区旗袍款式的变化为例加以说明。受欧美服饰的影响,20世纪二十年代中叶以后,宽大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1926年,旗袍下摆一升再升,到1929年升至膝盖,女子大方地露出她们秀美的小腿,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到30年代,无腰身旗袍、有袖无袖、长袖短袖各式旗袍层出不穷,旗袍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一度成为“国服”。当时旗袍各种款式的变化如表1所示:
表1 1925—1949年间浙江地区旗袍款式演变图[1]
旗袍样式的变化当然不能简单的归结为只是女性对美的浅层次的追求,更应被视为新时代的女性不再甘于被封建思想牢牢束缚,进而想要以自身服饰的大尺度变化向世人去诠释其内心对自由平等的渴望与追求。同时更可称之为是当时女性争取解放的女权运动的缩影。
第三阶段(1933—1949年):考察一个时代的风貌,往往可以将服饰作为一面镜子。服饰文化变异在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表现的格外显著。伴随着抗日的硝烟,服饰走进了三、四十年代。战争使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尺丝寸缕也变的非常昂贵。此时人们深知抗战才能够生存,抗战才能够拯救中华民族。因为要全力以赴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大多数国民已无心于服饰的奢侈,在服饰上力求节俭。浙江这一时期女性服饰仍以旗袍为主,不过名称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凡日常便服、学生校服、工厂制服都可归为旗袍。这时的旗袍不再是三十年代的那种装饰多,腰身窄的奢靡风格,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领高降低,夏季无袖,原先繁琐的镶边由宽、大、窄到无,由于省去了种种繁琐的装饰,旗袍的雍容华贵变得简便、适体,穿起来素雅文静。
纵观民初浙江女性服饰自辛亥革命到1949年的发展历程,时间虽然不足40年,但此阶段却是中国服饰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彻底打破了中国古代服饰的体系,逐步形成了中西并举的现象。尽管该时期服饰有不成熟的过渡型特征,但对数千年中国服饰冲击之巨大,如霹雳发聋振聩,今天的服饰大幅度西化,实际上是它的余波。当然,这一重要转折不是一夜间发生的。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清朝晚期,中西文化的碰撞已经酝酿着这场划时代之变。但真正使封建朝廷的服制消亡的则是辛亥革命,这正是近代服饰发展以其为起点的主要原因。
二、 接受与再生: 民国时期浙江地区女性服饰变迁的特点
民初浙江女性服饰的发展变化,紧扣时代的脉搏,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大环境是相一致的,浙江地区女性的服饰出现了以下多种新特点。
1.多元化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风雨如磐晦无声的时代受到了开放的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是中国思想的一场大革命、大变动。这一时期满汉文化交错,中西文化共存,反映到服饰文化领域更是奇葩绽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最具代表性的旗袍如同空谷幽兰,吐蕊芳香,又如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将中华女性的曲线之美展露的淋漓尽致。
民初的浙江女性顺应了此社会背景,其服饰具有多元的特征。就女子服装而言,有的承袭前清的大裙衣裤,有的效仿西式服装,最为流行的还是上衣下裙,衣服较清末为短,后来发展成为中西合璧式的旗袍。一些追逐时髦的女子则往往打扮的不满不汉,不中不洋,真可谓是“不伦不类。”[2]
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服饰有:1.袄裙:这种衣衫在当时女学生当中较为流行。一般分为两类,一为上袄下裙。袄分长短,长的长到臀围下,短的短到腰围间。通常长袄是高领、窄袖,短袄是低领、宽袖,袖口宽大平直。袄的下摆有直角、圆角、半圆弧型等,其式样随流行而变化。这时的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下配长裙穿着,并常作彩绣装饰。二为“文明新装”,即上为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下为黑色长裙,但不施绣纹,裙子不绣花,上衣多用朴素的白、黑、蓝色。[3]2.旗袍:民国时期浙江地区流行两种类型的旗袍,分别是京派旗袍和海派旗袍。京派旗袍是纯粹的中国式服饰,其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裾都滚有宽阔的花边,着重强调衣服的装饰美。与坎肩、大拉翅或二把头、花盆底鞋一起搭配穿着。而海派旗袍则是兼具中西服饰的风格在都市妇女普遍流行,又称改良旗袍,它修身合体、作省收腰、装袖,由重装饰逐步演变为表现女性人体的自然美。从廓型看能适度表现女性的曲线,上下一体全身遮住,但侧缝开高衩,与京派旗袍相比,注重外在造型而轻手工装饰,有领无领、袖长袖短、开衩高低、衣身长短等随流行而变化多样。与之搭配穿着的是西式大衣、绒线外套、玻璃丝袜、高跟皮鞋、大波浪烫发、手袋等。可见海派旗袍无论是从裁剪结构,还是从服装审美都大大西化了。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对传统的标新,是中西结合的产物。[4]此外,当时还一度流行纯粹从外国引进的西式服装、西式大衣、西式礼服,这些促使中国女装开始向西式服装过渡,使中国女装开始呈现出国际化和现代化结合的多元特征。
2.时装化
服饰产生之初是为了御寒遮羞,后来发展为多种需要。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风尚展示的则是时装的出现,这一文化现象将服饰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顶峰。民国时期西方服饰流行元素传入中国,这一风气迎合了刚刚尝试思想解放的女性的着装口味,时装繁荣也就在所难免了。此时的中国人开始在服饰方面有了不同与以往的审美观念,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便成为全国甚至东南亚的时装橱窗。民国时期各大报纸、杂志都辟有“服饰专栏”,介绍各种新式服装,有的还请画家为其设计服装。当时的各大影片公司都雇有专门的服装专家,为影片中的女主角设计新颖别致的服装,因此影片播出后,其服装会立刻为社会许多女士所效仿。1930年1月9日,有关人士在上海大华饭店举办了一场“国货时装表演”,这可以说是中国首届时装表演。据当时的《生活周刊》杂志登载,表演的服装物品有西装、旗袍、婚纱服和礼服等九类。这次表演吸引了3千多观众,盛况空前。另外,主办方还邀请当时的各类明星,如胡蝶、阮玲玉、王人美等穿着各种新奇式样的服装出场展示,此次的时装表演在中国服饰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5]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受冲击时代的开始。
在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大变革的时代,几乎整个中国女装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只是相对的,服饰的繁荣大多数是在城市中,尤其在沿海城市如杭州、宁波等地,社会名流,普通市民引领着服饰潮流的变化,服饰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大都市的摩登女子,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大胆地走出闺房,奔向社会,投身于各种职业,改装换容也就成为必然之事。而这一时期乡村妇女的着装尽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变化却是极慢的,女性着装大多数是以粗布制成的上衣下裳为主。一方面与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关,另一方面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农村妇女那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3.个性化
明代美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人与衣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妇女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人相宜。”可见服饰只有与相适宜的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美感,而这也正体现了服饰的个性化。民国时期的开化风气使妇女们一改往日的服制教条,以大胆开放的姿态来表现她们的与众不同。烫发、尼龙丝袜、高跟皮鞋、手表、金丝眼镜等“舶来品”的搭配使用,花样繁多,处处体现着非凡的个性。
这一时期,在服饰个性化方面还有一种现象,即“女尚男装”。尽管这一风气包含女子希望通过穿男装来使男子认同其社会地位,以求男女平等的思想,更多的应该是一群另类的女子个性的张扬。女尚男装的出发点不一致,但当时确实成为一种时尚。女革命家秋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04年2月,浙江绍兴籍的秋瑾开始穿西装。那是她赴前门外欧阳夫人举办的绅宦妇女诗文座谈会时的事,日本女友服部繁子回忆中有这样的记录:人们起先误以为她是“一个俊俏的男子”。因为她满头的青丝呈“男式分头,斜戴着一顶黑色的鸭舌帽,盖住了半只耳朵,一套蓝色半旧的西装不尽合身,由于袖子太长,从袖口下只能稍稍看到纤细的素手,提着一根细手杖,又肥又大的裤子底下可以看见一双褪了色的茶色皮鞋,胸前垂着绿色领带。”[6]在秋瑾看来,她男性化的装扮是着意强调女性的社会地位,追求男性的阳刚之气,争取男女平等。她曾对服部这样说过:“在我们中国男人总是逞强,女人却懦弱,一直受压迫。我总想使自己树立起男子般的自豪感,所以想先把外形打扮成男的,进一步直到内心也是男的。”[7]这种极具个性化的见解,不论从外形还是从思想无不体现了女性要求解放,获得自由的心声。
4.自由化
民初的浙江社会,各类思潮并存,但西方的思想潮流对中国影响更大。因此,这时的妇女服饰的变化也是令人瞩目的。在爱国热潮的激励下,妇女们开始投入到革命活动中,她们为了显示与时代的同步,提出更新女子服式,简化传统女装的要求,以便于参政。1913年初在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政府才草议出女子礼服服式:“礼服照公布图样,长过膝一寸,袖宽六寸。衣带,已出阁者用紫红色,未出阁者不拘于颜色。便服齐膝,袖长齐手腕,袖宽四寸,腰前身稍宽,领高不过两寸”。[8]这一规定实际上并不严格,妇女们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力图要改变自身的形象,追求大胆奔放,不拘格式的服饰。孙中山先生指示“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9]这更加鼓舞了妇女在穿着上的自由发展。事实上,就民国时期整个女装的发展变化而言,本身就是一个自由化的过程。使民众在政治上实现了衣着的平等权,不分贵贱可以穿同样的衣服,民国服饰的变革打破了烦琐的服饰礼仪,“衣裳”作为“治天下”的工具特点被改变,区别高级等级观念逐步被改变,打破了长期以来服装对人的束缚性,是走向衣着自由化的转折点。与其说民国服饰变革是服饰穿着形式上的变革,不如说是人性上的一次解放。
民国服饰上的变革实质上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次正面交锋,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全方位渗透的一个结果。这一结果直接影响了中国近现代人在服饰方面的取向,使极具鲜明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格的中国传统服饰开始走向没落。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服饰到现代人的着装,中国特色几乎荡然无存。我们在对当代纷繁复杂的服饰现象熟视无睹时,应当需要有所警示,时时回顾一下祖先创造的衣冠辉煌,因为即使是对服饰而言最有民族性的就是最具有个性的。
三、 西潮激荡与内部裂变:民国时期浙江女性服饰变迁的原因
在中国近代服饰的转型中,女装的变化是巨大的,它突破了几千年以来服装对妇女的禁锢,这一转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鸦片战争之后,在洋枪样炮的威逼之下,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求强国是必由之路。洋务运动中,在洋务派开办的工业中就已经包括了与服装行业有关的纺织业,加上大批学生留洋,西方科技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通商口岸的开放,更使得各类洋货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其中日用品的数量也是十分可观的。“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门。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买,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10]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洋货冲击之下,中国人的服饰受洋风浸渗也是必然的。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衣冠大国在世界风尚潮流面前并完全出现西化的倾向,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洋风尚相结合,创造出了适合东方人的服饰,但其中也不乏有“崇洋”成分的搀杂。
受传统纲常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女装多半严密遮体,不露臂胫,而且平直宽松,不显形体。尽管唐代出现过较为开放的服饰风气,但也只是一个很短暂的时代,自宋代以后“理学”统治了中国的思想界,“存天理,去人欲”的禁欲主义思想很快波及到了服饰领域,保守之风重启。一直到民国成立之后才有所变化,而这些又都是受当时世界潮流的影响所致。中国人看到西洋服饰的简洁与开放,中国妇女在追求美的同时在心理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她们突破传统的穿着打扮,不再压抑身体的美,用来自西方的服饰灵感,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着装,这样做又不仅仅是为了取悦男人,而是为了展示自己。旗袍的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集含蓄与开放,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旗袍,使“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一种代表这个时代重要价值的基本服式,一种杰出的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既符合时尚又尊重民族特性。它象征着中国妇女的积极而进步的生活方式”[11]中国服饰与世界服饰业接轨,不仅使中国人的服饰观念冲出封建社会的藩篱,更使中国服饰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国人摆脱了宽衣博带的时代,进入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一个全新服饰世界,中国人在保持自己传统的同时,已经开始尝试用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
中国的统治者自传说中的皇帝开始,就倡导“垂衣裳而天下治”的思想,因此就使得传统的服饰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并且服饰不论穿着还是服制方面都是十分烦琐的,此外服饰还受礼的限制和等级约束。近代西方文明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之后,国人的穿衣戴帽,逐渐开始以个人喜好来决定。
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大机器时代使人类获得了以往难以比拟的物质资料,中国也深受影响。厚重、复杂的由手工制作的传统服饰已经不能满足快节奏发展的社会潮流了。国人开始学习西方人的穿衣打扮,注重衣服的使用效果,而轻便简洁的服装也更有利于款式的变化和创新。这也迎合了人们追求美的口味,近代化就像一个大熔炉,它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服饰的转型,女装变化尤为最大,突破了几千年以来服饰对妇女的禁锢,对20世纪后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自主创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以上几个方面不难看出,民国时期是中国服饰走向西化承前启后的阶段。在这期间中国经历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都处在激烈的斗争,动荡和变化中,旧事物没落衰亡,新事物诞生发展。而恰恰这时的服饰正是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旧的服饰形制正在消亡,新的服饰形制正在古今和东西服饰文化的碰撞,交替中形成,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是中国服饰走向西式化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3][6][11]黄士龙.中国服饰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02,200,206.
[2]金炳亮.民初女子服饰改革述论[J].史学月刊,1994,(6).
[4][10]徐清泉.中国服饰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84.
[5]张小卉.租界文化对民国时期上海女性服饰的影响[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7,(4).
[7]金炳亮.民初女子服饰改革述论[J].史学月刊,1994,(6).
[8]吕美颐.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J]. 史学月刊.1994,(6).
[9]转引诸葛铠.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