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清运动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述略*
——以江苏省句容县为例
2011-09-29王永华
王永华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江西 南昌 330003)
四清运动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述略*
——以江苏省句容县为例
王永华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江西 南昌 330003)
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史上,20世纪60年代前期农村社教运动中进行的党组织建设有着鲜明的特点:依靠工作队建立党的外围组织,党员教育贯穿于运动始终,采取群众评议与自我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生活,对犯有错误的党员进行组织处理,通过发展新党员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干部换血改选党支部。它既留下了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的深刻烙印,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它也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做法对今天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
社教运动;农村;党组织建设;实证分析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城乡开展了一次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作四清运动。1964年下半年,全国的社教运动进入到“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大兵团作战阶段。江苏省开始在句容、新沂、海安、太仓等七个县开展全面四清。其中,句容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①是全省社教运动的大本营。②句容县的重点四清,从1964年12月中旬开始至1965年7月底结束,历时7个月。对于研究者而言,通过对这一典型实例的分析,有助于厘清农村社教运动的真实面貌。目前,国内外关于社教运动已经形成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③然而,对于社教运动中党的组织建设,学术界甚少涉及,这已影响到社教运动的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重点四清县——江苏省句容县为个案,对农村社教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得出若干有价值的认识,为今天农村党的组织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一、建党路径:依靠工作队建立党的外围组织
按照中央“在每一个点上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都必须要有上面派去的工作队。整个运动都由工作队领导”[1]的精神与毛泽东“要有政治上强的懂事的人领导”工作队的指示,自1964年秋起,江苏省改变了过去四清试点中以县委领导为主的办法,改实行在省委、地委领导下集中搞一县,县以下都由工作队领导的办法,集中大量工作队员到点上进行四清。江苏省委在句容县集中了20618名来自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地、县(市)、公社、大队、部队、大专院校等系统的干部,此外还吸收了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回乡职工等三种人。
按照江苏省委“每个开展运动的公社,尽可能做到一个生产队配备一个工作队员;每个生产大队,至少要配备两名政治上坚强、有相当工作能力、能够开展一个大队的运动的科长级干部,或具备上述条件的干部,担任工作组的正副组长;一个公社的工作队,至少要有两名县委常委以上干部或者确实能够领导开展一个公社运动的其他领导干部,担任队长和指导员”[2]的要求,句容县在各个公社、大队、生产队都配备了领导骨干,以加强工作队的质量。当时,句容县每个公社配备6至7个处长级以上干部,每个大队配备6至7个科长级以上干部,每个生产队配备5至6个工作队员。这些指标已经远远超出了江苏省委对于工作队配备质量的要求,表明句容县的工作队力量是很强的。
这一时期党采用了派工作队自上而下地去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建立组织的方法,这是四清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因为农民在没有起来之前,他的依赖性是很强的,往往需要外力先给予援助,才容易起来。”[3]与1949年后那种自下而上,一个一个地在群众中去发现和培养的传统建党方式不同,它是自上而下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先成立贫协、妇女组织、民兵组织、共青团等中共的外围组织等,再从中去发现积极上进的活动分子,使其成为核心和骨干,条件成熟的便发展为党员。
工作队以“革命”输入者的姿态,入村即宣布自己“是由省委派来的,领导全大队的一切工作”,这样一来,大队、生产队干部的权力无形中就被剥夺了。工作队通过扎根串连、访贫问苦、“三同”,发现和培养贫下中农积极分子,为贫下中农组织及重建后的大队、生产队准备骨干。积极分子对象主要是苦大仇深的老贫、下中农,以及具有坚定革命信念的青、壮年贫下中农;不仅要具备成分好、立场好、思想好、劳动好、群众关系好、政治纯洁等条件,还须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对贫下中农积极分子进行细致的筛选后,最后由工作队审查,张榜公布,在生产队建立贫下中农小组,大队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建立大队贫下中农委员会。据统计,在句容县58249户贫下中农中,参加贫下中农组织的户数为51983户,占89.2%,参加贫下中农组织的人数占16岁以上成年贫下中农的77.2%。[4]这说明了工作队在运动中基本上实现了依靠贫下中农,组织阶级队伍的目的。
在中共领导的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广大妇女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清运动中,为发挥妇女群众积极性,工作队是很重视妇女组织建设的。首先,注意挑选和培养妇女积极分子。工作队以贫下中农妇女为基础,也在中农妇女及其他劳动妇女中培养积极分子;放手使用,大力培养,不断地进行教育,交任务,还教办法,帮助她们去进行工作,树立她们威信,尊重她们意见,并帮助她们总结提高。其次,为了建立一个有活动能力的核心,工作队整顿与健全了妇代会组织。妇代会组织要求政治上是贫下中农妇女占绝对优势,绝大部分是经过运动锻炼和考验的妇女干部和妇女积极分子,要求新老干部、能力强弱、文化高低的平衡。基层妇女在运动中基本上被发动起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纯化。句容县101994个成年妇女中,有积极分子17580人,参加贫协的有33332人,参加民兵的有45360人,被吸收入党的有147人,被吸收入团的有2345人。选出妇女代表10200人,成立了2886个代表小组,召开了大队、公社妇女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大队妇代会和公社妇联。[5]
工作队也注意选拔和培养各级民兵骨干。培养骨干,首先是选好苗子。按照民兵条例规定,从贫下中农积极分子和优秀的复员军人中,选出一批年纪较轻、适合培养民兵干部的人,作为培养对象,在优先配好领导核心的前提下,适当照顾民兵的特点和要求;其次是教育提高。干部选出后,一方面放在运动中进行考察锻炼,一方面积极进行加工教育,边学边用,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最后是工作锻炼。以第一期重点“四清”的六个县为例,运动前共430943名民兵,基干民兵数为222247名,武装基干民兵数为10713名;运动后,民兵总数增加到517296名,基干民兵数增加到252967名,武装基干民兵数为14720名,增加幅度分别为20%、14%、37%。[6]这表明经过整顿,民兵队伍扩大了,民兵的政治素质提高了。因为基干民兵,尤其是武装基干民兵是要求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的。在36186名民兵营、连、排干部中,新选拔的为25021名,连选连任的为11165名。运动后,撤换与落选的为8183名,在现有民兵营、连、排干部中占23%,这个不算低的比例表明,结合社教运动而进行的民兵组织整顿确实提高了民兵干部的任职条件。看来,通过运动,民兵组织建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配齐各级干部,排、连、营有较强的领导班子,健全政治工作人员,有政治思想工作;民兵组织纯洁,武器掌握在正直可靠的工人、贫下中农积极分子手里”[7]的任务。
由于刚经过三年“大跃进”和反右倾,60年代前期农村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着特殊的环境和条件,这使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不得不采取与其它时期不同的途径。这种从上到下动员群众,依靠工作队建党和发展党的路径,充分体现了农村四清运动中党的组织建设的特点。它能够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迅速建立起来,党员队伍迅速扩大,从而为适应形势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党员教育:贯穿运动中的各阶段
教育是整党建党的基础。党员教育受到了句容县社教总团、各分团、工作队的高度重视。按照“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精神,工作队员在进入社队之前,进行了一至两个月的集训。训练主要是学习“双十条”、“贫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划分农村阶级成分的决定”、“关于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二十三条”等文件。[8]通过学习解决工作队员的阶级斗争认识问题与放手发动群众的问题,使队员掌握阶级斗争的武器。工作队员进入社队后,针对运动中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以“怎样做一个好党员”为教材,对农村党员进行了全面教育。
在运动的准备阶段,组织党员学习“双十条”,帮助他们明确运动意义、目的和方针政策。在公社三级干部会议阶段,组织党员参加会议,接受教育,提高觉悟;着重把支部领导核心中的问题解决好;通过会议考察了解党员,把暴露出来的问题按人整理,对每个党员的表现进行一次排队。在学揭诉比阶段,让党员接受深刻的阶级教育,初步解决党员阶级观点和革命意志方面的问题。在“四清”阶段,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使犯错误的党员洗手洗澡,积极整改和退赔。在对敌斗争阶段,教育党员站稳立场,带头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进一步划清敌我界限。在“四个主义”教育阶段,提高党员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觉悟,划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思想的界限。在组织建设阶段,以思想建设为中心,对党员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进行民主集中制和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着重解决做一个合乎标准的党员还是做一个挂名的党员、是革命到底还是半途而废等问题。
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工作队采取了多种教育方法。首先,工作队员在党支部内表彰和宣传先进典型,组织党员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对“四不清”党员,用他们犯错误的事实进行实例教育,防微杜渐,防患未然。其次,鉴于“双十条”、“二十三条”等社教文件内容多、抽象且属于重大原则问题,句容县社教总团要求在向党员进行教育时注意做到“从群众的切身体验出发,由原则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原则,由近到远,逐步深入,反复贯彻”,采用回忆对比办法,具体生动地引导党员仇恨资本主义、热爱社会主义,从而使党员对中央文件的精神易于领会。再次,工作队员开展党员教育时除了一般的会议、上党课、走家、串门上户、谈心聊天外,还运用了广播、墙报、歌咏、展览、画刊、幻灯、戏剧、快板、标语口号等多种传播媒介。事实证明,党员教育中总是开会、上党课,会使党员疲劳;而结合多种群众喜欢的形式进行教育,会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通过这种系统、全面的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党员不仅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而且政治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不难看出,如果抛开阶级教育方面的内容,农村四清中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在今天农村基层党员文化水平仍普遍不高的环境下,对于农村党组织进行党内教育仍具有借鉴作用。
三、党员生活:实行群众评议与自我鉴定相结合
党员生活会,是党员在支部、党小组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一项组织活动制度,是中共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它在四清运动中受到了重视。为了解党员的情况和表现,工作队发动群众评议党员,党员进行自我鉴定。方法是:先背靠背、后面对面。具体地说,就是先召开条条会、小型座谈会和进行个别漫谈,创造各种条件,让群众说出自己对党员、干部的真实意见。再召开有党员、干部参加的汇报会。对大队干部的评议,召开有全大队代表人物参加的汇报会;对生产队干部与一般党员的评议,召开有生产队全体社员参加的汇报会。[9]在评议时,对好的或比较好的党员,一面实事求是地肯定和表扬其优点,一面按照党员标准严格检查不足之处。对问题多的党员除肯定其基本优点外,还抓住阶级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等重点问题,引导大家论危害,挖根子。
群众评议党员后,接着进行小组鉴定,以党小组为单位,邀请贫协代表、建党对象列席,帮助党员全面地认识自己。鉴定前,工作队一般都做两个准备:一是对每个党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了解党员和干部的情况:“本人的政治情况清楚;家庭出身清楚,社会关系清楚,所犯错误事实清楚,历史和现实表现清楚”;[10]二是发动党员写自我鉴定材料。在对党员鉴定时要求全面系统,又要突出重点。所谓全面系统,就一个支部来说,要使所有党员都进行一次鉴定,特别是一些经济问题不大,或者不是干部的党员,他们在四清阶段没有很好进行自我批评,需要补课。对每个党员来说,各方面的重大问题都要进行检查,特别是在四清阶段没有接触到的一些问题,如革命意志、思想作风以至共产主义道德问题等。所谓突出重点,就一个支部来说,抓住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骨干以及问题较多的党员,重点做他们的鉴定。就每个党员来说,抓住主要问题,对照党员标准,有重点地进行深入的分析批判,使大家都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改造的重点与方向。
今天,党员民主生活会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不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诚恳地帮助同志认识问题与克服缺点,而是凭印象打分。只要没犯大的原则性错误基本上都是合格党员,没有被评为不合格的。民主评议摆脱不了形式化、走过场的弊端。党员民主评议的结果是评优多,处置不合格党员少。[11]四清中开展的群众评议与自我鉴定相结合的党员生活,将党员自我评价、群众评议和组织考核衔接起来,对于探索一条从严治党、提高党员素质的路子是一种借鉴。
四、党的整顿:采取党员登记与组织处理方式
在1963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兴起之初,江苏省就开展了党员登记试点工作,从而为全面“四清”运动中进行的整党建党提供了经验。1965年4月8日,江苏省委发出《关于在四清运动中重新登记党员的通知》,要求“凡是系统地开展社教运动的地方,都应该按1963年1月中央批转的《组织工作会议纪要》中关于重新登记党员试点意见的精神,在运动的组织建设阶段,认真地进行重新登记党员的工作”。[12]
党支部大会是党员最高权力机关,党员的登记、处理,必须通过支部大会表决。召开支部大会前,队党委和支部领导对党员是否给与登记进行研究,做到心中有数。为取得贫下中农的帮助,邀请一部分贫下中农代表参加支部大会,在支部大会上,他们可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但不参与表决。党员的阶级成份、社会关系、个人履历,一般已在小组会上检查通过,支部大会上不再重述,主要是谈基本优缺点及其错误根源和努力方向。在大会讨论登记的程序上,先易后难,把好的、比较好的,小组准予登记的党员先行表决。同时,对准予登记的预备党员,结合进行转正手续。对不予登记或待处理的党员,放在后面讨论通过;讨论时抓住重点问题分析批判,进行思想教育。按照规定手续,分别上报批准或备案。
在登记党员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如:错误的性质、程度,既看经济方面的问题,又看政治思想方面的问题,既看数字,又看情节;一贯表现;政治觉悟;本质;群众意见。对于犯有一般错误或偶然犯了严重错误,已经改正而且本质好、交代态度好的即准予登记;对于错误情节严重,一贯表现不好,群众意见很大,开始变质但尚未完全变质,目前悔改表现较好的,给予留党察看处分;对于觉悟太低,不起党员作用而且本质不好,犯有各种错误,不愿悔改的,则劝其退党;对于犯有严重错误,本质和一贯表现都不好,态度恶劣,引起群众义愤的,则开除党籍。[13]
对于犯错误的党员干部,经过群众讨论酝酿和民主选举后,有多种组织处理方式:对于犯错误最严重的进行清洗,少数人需要逮捕法办。对于大多数党员干部给予党纪处分和行政处分。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在新的选举中,大多数要落选或者撤职,连选连任的是群众公认的好的党员干部。还有不少人在运动中因表现积极、能力较强而被提拔和新当选,这就补上了那些落选或撤职干部留下的空缺,为运动及时地补充了新鲜血液。句容县在运动中按照江苏省委1965年4月8日发出的《关于在四清运动中重新登记党员的通知》,对全县范围内的中共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根据党员登记条件给予准予登记、暂缓登记、不予登记三种处理方式。对于中共党员,如果暂缓登记,给予缓登或者是留党察看处分;如果不予登记,给予不登记、劝退直至开除的处分。对于中共预备党员,如果暂缓登记,就要延长预备期;如果不予登记,则是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其具体情况见表1。[14]
从表1可知,运动中准予登记人数占整党建党后实有党员人数的76.6%,暂缓登记人数占党员总数的5.6%,不予登记人数占党员总数的4.7%。在171名预备党员中,延长预备期的和取消预备资格的合计达118人,占原有预备党员数的69%。这表明大多数预备党员在运动中没有经受住考验。通过整党,使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离开或暂时离开了党组织,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共基层组织的纯化。
表1 重新登记党员情况③单位:人
四清运动中怎样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进行组织处理?江苏省委在1965年4月制定了《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对犯错误干部组织处理的规定(试行草案)》,主要对组织处理的政策界限做出了详细规定。鉴于该《(试行草案)》对组织处理的审批权限方面规定得简单,1965年5月江苏省委又制定出《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执行组织处理的审批权限和手续问题的补充规定》,就有关问题做了具体规定。句容县在四清运动中以上述两个文件为指导,对运动中的党员、干部进行了清理。“查明确系钻进党内和干部队伍的地主、富农分子,应该坚决清洗。其中有些人长期以来在工作中或劳动中表现较好,这次运动中又能主动坦白交代的,行政上可以从宽处理,但要开除党籍。”“对于查明确系钻进党内的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一律开除党籍。”“凡是站在敌对阶级的立场上,欺压群众,为非作歹的;或经受不起地主、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长期腐化堕落、屡教不改,给党、人民造成严重危害的。这些人在运动中经过批评斗争,仍然顽固不化,拒不悔改的,应定为蜕化变质分子,是党员的要开除出党,有的还要开除公职或逮捕法办。”[15]由这些规定可以看出,运动中清洗的对象主要是混进党内和干部队伍内的地、富、反、坏四类分子与不可挽救的蜕化变质分子。运动中一些“四不清”党员干部受到了纪律处分,具体情况见表2,[16]受到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占受处分党员数的59%,而受撤消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这三种严重处分的占受处分数的41%,从党员受纪律处分的错误性质看,贪污盗窃的比例是最高的。
表2 党员受党的纪律处分情况单位:人
五、发展新党员:补充新鲜血液
四清运动一开始,工作队就注意挑选建党对象。工作队通过排队摸底和分析研究,挑选觉悟高、热爱集体、大公无私、劳动积极、历史清白的积极分子作为建党对象。为了保证党员质量,各地在发展新党员时,对每个建党对象的社会关系、出身成分、政治历史、阶级立场、工作表现、思想意识等进行全面地审查考察。[17]在审查中如发现某一方面有怀疑或者是家不在本地的建党对象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外调。[18]
培养建党对象,从政治思想上教育,首先是阶级教育开始。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二十三条”为武器,结合当地阶级斗争的活教材,采取回忆对比的方法,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认清当前阶级斗争形势的特点,把他们的思想水平,从经济利益提高到阶级利益上来,提高到反对和平演变上来。对建党对象,除了让他们和群众一起受教育外,还进行加工教育,如上政治课,讲家史、村史,小型座谈,个别交谈,进行阶级教育和四个主义的教育,把他们从普通群众逐步提高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水平上来。[19]
工作队培养建党对象,采取一帮一的办法分工包干。工作队本身以三同、四清作风,不断地影响他们。同时还通过个别谈心,加工教育,教他们识字,向他们讲革命道理,教他们工作方法。以先锋队的要求进行培养,不断帮助他们总结提高。每搞完一段工作,就帮助他们总结一次,肯定成绩,鼓励进步。工作队给他们分配一定的工作,让他们到实践中锻炼,提高建党对象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并帮助他们总结提高。吸收他们听党课,学习党的性质、任务等党的基本知识和中组部规定的合格党员十条标准;让他们参加整党活动,对党员评议、鉴定,再次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通过小型座谈、个别加工、介绍人联系等方法,进行教育。总之,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入党,如何争取做一个共产党员,从而端正入党动机。在组织建设中,结合评议党员、干部,发动群众对建党对象指出优缺点,评议哪些人可以入党,哪些人不能入党,哪些人还要进一步考察。根据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坚持党员标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新党员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地方只看建党对象出身成分好的一面,忽视其思想觉悟的一面,以至把觉悟不高的或者“老好人”接收入党。有的只看建党对象运动中一时表现较好,不看历史表现如何就接收入党。有些地方接收新党员时没有贯彻群众路线,“三结合”做得不够,有工作队包办代替现象。有些党员反映:“发展新党员是工作队包办的”,“是工作队做好了饭给我们吃的”。[20]
句容县通过发展新党员及建立新的党组织来扩大中共基层组织。如表3[21]所示,运动中新发展党员1422人。其中1.2%的新党员是没有预备期的,他们是运动中的模范人物。从性别来看,新发展的男党员比女党员多出9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运动更重视发展男性党员,女性对于入党积极性没有男性高。从成分来看,贫下中农出身的党员占96.81%,而其他阶级成分总共才占3.19%,这么悬殊的比例,说明运动强调入党的贫下中农出身成分,别的阶级成分的人基本上被排斥于党组织的大门之外。从文化程度来看,新发展的党员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占4.1%,高小及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1.5%,而初小及文盲占74.3%,这表明新发展的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与入党条件只强调出身而忽视文化有关系。从年龄来看,2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19.5%,26-50岁的壮年人占79.1%,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4%,表明四清运动的主力是青壮年人,老年人既然不是运动的主力,自然也很难加入党组织了。
表3 运动中发展新党员情况单位:人
在党员队伍扩大的同时,运动后基层党组织数目也随之增加了,如表4[22]所示。运动后,句容县所有的大队都建立了党支部,没有党员的生产队也下降了52%。这样一来,中共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得到了加强和充实,有利于运动的深入发展;同时也表明了四清运动在农村的深入。
表4 运动前后基层党组织变化情况(单位:个)
六、干部换血:改选党支部
农村的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由于“四不清”问题从领导岗位上撤了下来,这需要重新改选党支部,建立新的党支部领导核心。按照中央“建立起一个好的领导核心”的精神,在工作队的主持下,运动中重新选举产生了党支部、大队管委会等基层组织,从而完成基层干部的“换血”:一部分接受教育改造并被工作队与贫协认可后继续留任或调整职务;问题严重、思想顽固、不可挽救者受到清理;重新选举与提拔一批干部,新鲜血液主要来自于贫下中农出身的工作能力较强的运动积极分子;如果领导班子彻底烂了,一般做法是从外部派人。
大队党支部是中共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同时也是农村的领导核心。一个合格的党支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组织健全,有一个好的‘班长’;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听党的话,能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能够联系群众,受到群众拥护。”[23]由于党支部必须对生产、生活等社会事务负责,因此新班子成员须具备阶级成分的先天优势,而且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应具有模范作用。这样一来,农村中的贫下中农积极分子,运动积极分子和根子成为党支部的主要人选。这保证了贫下中农骨干分子在党支部中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听党的话,能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经过干部调整后,句容县的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具体情况如下。表5[24]显示,落选的生产大队与生产队干部占参加运动干部人数的23.3%,而继续留任的和调整职务的占70%以上,表明了基层政权在重建中以原有干部为主的意图。新当选和提拔的有4862人,占37%,这样一来,一批老干部受到严重冲击后下台,为新一代基层精英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表5 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调整情况(单位:人)
七、瑕瑜互见:“清组织”留给后人的启迪
总之,为探索一条适应和平建设环境的党建新路子,农村社教运动中基层党组织在工作队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清组织”:建立贫协、妇女、民兵和共青团等党的外围组织,采取群众评议与自我鉴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党员生活,对党员的阶级立场、政治历史、思想作风和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审查和鉴定,对犯错误的党员进行组织处理,通过发展新党员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干部换血改选党支部。
“清组织”是四清运动的一个重要阶段,自始至终受到“左”倾指导思想的支配。在此期间,“使所有的党员受到一次深刻的阶级教育,使每一个党员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界限,划清敌我界限,”还要“把混入党内的地、富、反、坏分子清除出去”。[25]强调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样一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打上了阶级斗争的深刻烙印。事实上,这种通过政治运动、使用阶级斗争的手段维护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是很难做到的,其前提为绝大多数人是纯洁的、没有缺点的。然而人总有缺点。在体制没有改革的前提下,新提拔的党员干部未必比他们的前任洁身自好,江苏省句容县在四清运动刚结束就发现不少新的“四不清”,多数为新上任的党员干部。这样一来,运动中就会产生打击面过宽,撤换、处分干部过多等现象,挫伤一批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
客观地说,大规模的整党,也密切了干群关系与党群关系,改善了干部作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与组织基础,相应地提高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困难时期,由于饥荒和对基层干部作风的不满,社会相对比较动荡。四清运动的矛头除了针对基层干部与阶级敌人之外,也打击了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行为,巩固了国家对农村的控制。”[26]这个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创造的一系列方法,如切合实际的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整党,边整党边进行民主改造领导班子等等,对于今天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惩治党员干部的贪腐行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选择性地借鉴。
注释:
①据统计,句容县总人口为38.8万,农业人口为36.6万,33个公社,366个生产大队,3729个生产队,另有1个县属镇,1个社属镇,14个场圃,1个劳改农场。见江苏省委办公厅:《句容县农村四清运动单位统计表》,江苏省档案馆,永久,全宗号3011,案卷号463,1965年。
②开展重点四清运动的七个县中,除了句容县社教工作团是由江苏省委直接指导外,其余六个县的工作团都由其所在地区的地委指导,因而前者又被称为江苏省委句容县社教工作团。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欧阳惠林担任团长。为了抓好句容县四清运动,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江渭清在句容县天王公社蔡巷大队蹲点,指导全省运动。
③近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从四清的成因、四清的作用、四清中领导人的分歧、四清与“文革”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研究。见王永华《近十年四清运动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8年第3期,原载《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1][25]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34、259.
[2]江苏省农村社教运动大事记[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长期,全宗号3011,案卷号1194,1964.32.
[3]彭真.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134.
[4][5][14][16][21][22][24]句容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基本数字统计手册[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C8.6-79,1965.2、3、4、5、6、7、8.
[6]六个县公社整顿民兵组织情况统计表[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短期,全宗号3011,案卷号1493,1965.3.
[7]关于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加强民兵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见[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永久,全宗号3011,案卷号423,1965.12.
[8]关于组织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工作队的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长期,全宗号3011,案卷号1238,1965.10.
[9]东山公社以整党建党为中心进行组织建设[J].江苏社教运动简报,1965,(160).
[10]陈武公社各大队评议党员干部做的细致[J].句容社教工作通讯,1965,(54).
[11]李光辉.党员民主评议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改进[J].四川党的建设,2005,(5).
[12]江苏省委关于在四清运动中重新登记党员的通知[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长期,全宗号3011,案卷号1179,1965.11.
[13]蔡巷大队重新登记党员的做法[J].江苏社教运动简报,1965,(76).
[15]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对犯错误干部组织处理的规定(试行草案)[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永久,全宗号3011,案卷号433,1965.21.
[17]积极慎重发展党员,增强党的战斗力[J].句容社教工作通讯,1965,(74).
[18]石木大队重视建党工作[J].句容社教工作通讯,1965,(54).
[19]后村大队建党工作的一些做法和体会[J].江苏社教运动简报,1965,(120).
[20][23]关于目前整党建党的情况和意见[Z].南京:江苏省档案馆,永久,全宗号3011,案卷号435,1965.23、34.
[26]李若建.安全阀:四清运动的潜功能[J].开放时代,2005,(1).
(责任编辑:铭 尘)
D232
A
1672-1071(2011)01-0067-08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10年规划项目“中共处理党群关系的历史考察”(10DJ24)。
2010-12-10
王永华(1973-),男,湖南冷水江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当代中国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