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水平的有效机制研究*

2011-09-29季丽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机制农民政治

季丽新

(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水平的有效机制研究*

季丽新

(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5)

农民对党政治认同问题可借助传统农民——新型农民、非执政党——执政党、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三条线索构建的分析框架进行梳理,借助这一分析结构,提升农民对党政治认同度的机制设计应当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促进机制的有效性;二是促进机制选择的民主法理性;三促进机制选择的伦理正当性。具体而言,就是构建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机制;构建党在农村执政权行使过程的认同机制;构建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效果的认同机制;构建农民对党执政理念的认同机制。

政治认同;机制;政治合法性

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程度,关系到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党的执政地位,更关系到我国政治秩序的维护。近年来,学界就农民对党政治认同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学者们在农民对党政治认可度、影响农民对党政治认同因素以及提高农民对党认同程度的对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而,在对策研究方面,学者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制度层面,尚未触及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水平的机制问题。通常认为,制度指比较根本性的规则,比如政治和经济制度;机制则一般指制度的实现方式、方法,是比较微观的制度,是可以人为设计的。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相应的机制去实现,也只能是摆设。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党和国家供给了大量的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但是,与这些制度相应的机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这些制度仍然难以发挥作用。可见,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程度的机制问题,是微观层面的对策研究,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对策研究,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分析框架与机制构建的维度

多数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感,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认同由主体、客体和环境三要素共同构成,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也同样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政治认同的主体是农民。农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乱则天下乱,农村宁则天下宁,这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条规律。有的学者曾指出,随着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体制内占优势的集团必须转变自己的支持基础,并赢得农民的效忠。[1]那么,关键问题是,我们要了解农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农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传统的乡土社会,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家族势力和传统礼俗在农民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传统中国农民表现出浓厚的平均主义倾向、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在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农民通过与现代因素的接触开始逐步抛弃原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农村社会转型的加快,农民的物质渴望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民依然看重土地的同时,希望享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充足的就业机会,同时,温饱基本解决的农民还迫切希望增加生活的意义,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家族文化和家族主义精神弱化,但家族主义影响尚存。传统礼俗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式微,但仍发挥一定作用。新时期农民的社会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农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农民不仅希望通过手中的选票选择村民委员会,更希望能对实际掌握政治权力的党组织人选产生影响;农民开放精神初步形成,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农民竞争意识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熟悉市场竞争和村庄选举竞争规则;农民的求知意识已经萌生,学知识、学技术成为大多数农民的共识。总之,农民的传统性在减弱,现代性在增强。当然,中国农村幅员辽阔,各个地区所承袭的传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程度不同,农村和农民的变迁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农民自身的变化表明,暴力威胁和思想教化在农民政治认同中的作用日渐衰弱,新型农民更看重利益的满足和权利的保护。

农民政治认同的客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就是从非执政党成长为执政党。作为非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与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争取农民,就必须要从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而国民党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出发,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政治认同的重要参照系就是国民党的表现。而作为执政党,党的角色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党行使公共权力,要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和巩固执政地位,不仅要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需求,而且要协调各个利益群体的矛盾。农民是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也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党不仅要重点满足农民的利益诉求,而且要不断缩小农民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差距,改变经济社会二元结构。这一时期,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的参照系发生了变化,农民不仅把国民党与共产党进行对比,同时,随着农民知识水平和开放意识的增加,新时期的农民把不同时期党的政治行为进行比较,把党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政策进行衡量,甚至把党的农业政策与西方国家的农业政策进行对照。此外,中国共产党还面临权力的考验,某些党员干部滥用权力,影响了农民对党的信任。因此,研究新时期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要时刻铭记党的政治角色变化,并意识到党得到农民认可的难度比执政前更大。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的外部环境。按照丹尼尔·勒纳的观点,“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是两种相互对应、性质不同的社会系统,而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一端向现代社会一端全面转变的过程。中国现代化是外源性现代化,在强大的外力压迫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艰难起步,蹒跚向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得不采取了赶超型发展战略,这就引起了三个后果:一是政治权力在推动这一变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带来了党和政府权力的膨胀和过分强大;二是为了支援现代化,农民做出了巨大牺牲,中国形成了经济社会二元结构,新农村建设以来这一趋势受到遏制,但没有彻底改变;三是中国现代化被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冲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各级政权更看重经济赶超、城市化速度以及盲目的破除传统等等,而对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及其对传统的延承则缺乏充分的了解,致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的效果却不乐观,传统文化失去了吸引力,现代文化又无法扎根,一些农村成了文化沙漠。虽然党和国家正在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但长期积累的痼疾难以在短时间内治愈。新时期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中进行的,因此,与西方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相比,中国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局面不仅非常复杂,而且具有独自的特征。

综上所述,农民对党政治认同问题可借助传统农民——新型农民、非执政党——执政党、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三条线索进行梳理。应该注意的是,它们在农民政治认同的实践中交织在一起。农民的转型对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行为等提出了新的课题,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也在不断塑造着农民,而这一切都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实现的。这些线索分别或共同、明显或潜在地形成了一个影响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的框架。

以此为分析框架,提高农民对党政治认同的机制构建应当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以较小的执政成本投入和良好的执政业绩取得农民对党归属感的切实提高,促进机制的有效性。二是考虑农民公平公正意识和社会力量的成长,促进机制选择的民主法理性,使民主法理成为党获得农民认同的重要基础;三是考虑伦理的影响力和农村社会场域的实际状况,构建先进的执政理念和切实有效的传播方式,促进党执政的伦理正当性。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机制构建的具体内容

(一)构建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机制

相比西方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党,党组织在选举后并没有回到幕后,而是直接行使公共权力和领导权力。在乡村,乡镇党组织和村党组织是事实上的“最高领导机关”,通过直接行使公共权力以及通过党组织对政府和自治组织的领导控制乡村社会,而且中国国情决定了这种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既然党的农村基层组织事实上正在直接行使公共权力,那么这种权力就要获得农村社会力量的认同,得到农民的赞同。随着人民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政治权力最根本的政治合法性基础被认为来自人民的依法授权,韦伯就认为,在现代国家中,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必然要求是法理型的,即通过法律程序实现合法化。[2]李普赛特更明确的表示:“投票是民主社会中达成共识关键机制。”[3]具体而言,政治权力的获得必须建立在规范的选举制度为核心的程序性规则基础上。在乡村政治实践中,随着村民委员会选举不断走向程序化和规范化,一些新的选举机制已经开始形成。一是村党组织产生方式变革。近年来,“两票制”在不少省份村党组织改选中开始推广,并逐步发展成为“两推一选”。有的地方还在小范围内进行直选村党支部的试点。二是乡镇政府产生方式变革。近年来,“直选”、“两推一选”、“直选乡镇长候选人”、“公选”等选举形式开始在一些地方试行。例如:1998年四川省步云乡举行了乡镇长的直接选举;2003年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举行了7个乡镇的乡镇长直选;2003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县用公推竞选的方法产生了37名乡镇长,等等。三是乡镇党组织产生方式变革。四川省、江苏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公选”、“公推公选”、“公推竞选”乡镇党委书记及其成员的改革试点。这些创新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对于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提供了有效机制,打破了基层党和政府组织领导人由少数人决定的现状,提升了农民对党的认同程度。下一步,要根据实施的效果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规范这些选举机制和办法,形成正式的法律规范。

(二)构建党在农村执政权行使过程的认同机制

党在农村行使政治权力的过程主要体现为党制定农村政策和执行农村政策的过程。农村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民主化程度是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而这种民主化程度是通过一定的民主机制和程序实现的。

农村政策要获得农民的认同,首先就要使农民参加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因为农民才是农民利益的最好代表者。1999年,温岭市委首创了“民主恳谈”,这是一种协商式决策形式。这种形式意在把群众组织起来与干部进行公开、平等的对话,进行基层重大公共事项的决策。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且有助于体现农民的要求,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提高了农民对政策制定的认可度。目前,这一机制只是个案,程序上还不够完善。因此,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充分体现协商式决策的基本规律,包括:平等参与,即参与者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协商参与,即参与协商的主体主要通过对话、讨论、商谈等协商方式参与政治;知情参与,即参与者要在了解情况的条件下公开参与协商;规范参与,在协商民主恳谈过程中,参与各方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对话和商议;有效参与,即参与结果能够作为决策付诸实践。

农村政策制定后,政策实施过程能否让农民参与,成为农民对党在农村行使执政权能否认可的关键。所以,一方面,要培养农村社会力量,提高农民的自治能力,实现农村治理模式由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统治向上下互动的双向治理转变,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治理的新局面。另一方面,对党组织在农村行使权力的全过程进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可以考虑利用现有农村的政治资源,即进一步完善乡镇人大和村民自治制度,具体而言,就是把法定的乡镇人大监督权落到实处,建立乡镇人大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村务公开,形成民主理财机制。此外,还可以建立网络监督机制、民情收集机制等。

(三)构建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效果的认同机制

党的执政效果探讨的是党执政的有效性问题。政治有效性是指政治权力的实际作为,指政治权力行使的实际业绩。只有当人们对政治的有效性满意时,政治权力的执掌者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在乡村,民主制度还处于确定和巩固时期,还没有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民主、法治因素无法成为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权认可的现实性基础。在这种时候,经济业绩和公平因素的作用就凸现出来。经济业绩显著,社会公平度提升,有助于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维护农村民主制度;如果相反,则会造成农村社会乃至全社会的动荡。为此,首先,要建立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任何执政者都要把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农村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进步,就无法凝聚群众。其次,要完善农民就业服务机制。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和农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远未完成这一历史进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农民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为此,要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以及附着其上的医疗、住房、教育和就业等歧视性待遇,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的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再次,建立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增长机制。农村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供给严重短缺,削弱了农民对工业品的购买和消费能力,引起农村消费品市场萎缩,制约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提升,降低了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工业品、信息、科技等要素向农村的扩散,影响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必须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让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得到真正的实惠。最后,尽快建立城乡统筹机制。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既包括乡村又包括城市。在这个大系统中,城市系统深深影响着乡村系统,形成了乡村系统的外部环境。在我国乡村系统与城市系统的相互关系中,乡村系统处于弱势,经常受到城市的侵扰,乡村为城市作出了巨大牺牲,乡村系统的稳定受到威胁。为了乡村的生存与发展,要求实现城乡系统关系创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逐渐突破城乡经济社会二元体制,提高城市支援农村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另一方面,加快乡村城市化步伐,科学规划小城镇。

还应注意到,党在农村执政的有效性与执政成本有着密切关系。在农村经济活动中,成本收益理论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动中,政治目标往往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这种方式带来的往往是无增长的发展。例如,经济发展背后付出极其昂贵的环境代价;高压控制下的农村政治稳定背后忽视了农民政治参与渠道的建设;农村中小学快速发展的背后忽视了农民对教育的总需求量,造成大量资源闲置,等等。从长远角度看,不顾及执政成本的政治业绩是得不到农民长远认同的。

(四)构建农民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认同机制

党的意识形态表现为党的执政理念,是党对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和怎样执政的理性认识。尽管党掌握着政治权力,但要稳固党的统治地位,还要重视意识形态的力量,构建伦理正当性。一位学者说道:“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和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上的。而这些条件主要与认同、价值观及同一性和法律有关。”。[4]也就是说,一种政治权力,仅具有有效性是不够的,还要确定价值,即政治权力的信仰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存在内在的一致性。

党的执政理念要获得农民的认同,就要解决党的执政理念与农民的基本价值观念相一致的问题。首先,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农民的利益。党的执政理念只有体现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才能真正认同、相信和接受党,党才能整合农民群众,从而为党制定的目标共同努力。因此,要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党的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机制,对于那些侵犯了农民利益的决策,要及时纠正。其次,充分发挥党的执政理念的经济和社会功能。执政理念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不仅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应,而且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目前农村的情况看,党的执政理念要使广大农民充分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理性,相信党的先进性,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党的执政理念要把发展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通过提高执政的经济业绩实现农民对党领导地位的认可;党的执政理念要向农民灌输法治观念,使农民自觉依法办事,维护农村社会秩序。最后,构建党的执政理念在农村有效传播的机制。党的执政理念获得认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以广泛传播。当前,党的执政理念在农村的传播遇到了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截留、负面信息的冲击、传播渠道效率低下等问题,这一方面造成党的执政理念在农村传播的低效,而且容易使负面信息在农村传播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进一步削弱农民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认同。因此,要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增强农民对党执政理念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农村培养政治精英,使他们在党的执政理念传播中发挥引导和带头作用;促进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使农民有机会全面了解党的农村政策;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引导大众传媒的政治方向,不断拓展农民易于接受和喜欢接受的大众传播方式。

[1][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267.

[2][3]权伟太.执政党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64.66.

[4][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9.

(责任编辑:家 芳)

D267.2

A

1672-1071(2011)01-0062-05

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建党九十周年以来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研究”(10JDJNJD177)的阶段性成果。

2010-12-20

季丽新(1965-),女,黑龙江青冈人,山东工商学院政法学院政治学理论学科带头人,教授,研究方向:农村政治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机制农民政治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饸饹面“贷”富农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