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2011-09-25刘小龙
刘小龙
(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耒阳 4218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的老年病,它是呼吸内科临床最常见的机械通气病种[1],常常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综合措施予以抢救,本文主要探讨运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提高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本文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6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随机抽样分有创组、有创与无创序贯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表1 有创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比较(±s,n=30)
表1 有创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比较(±s,n=30)
观察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P RR(次/mm) 34.2±7.1 22.0±4.22 <0.05 HR(次/mm) 119.7±9.5 88.2±8.5 <0.05 MAP(mmHg) 96.6±5.4 94.5±5.0 <0.05 SaO2(%) 76.4±8.7 96.7±4.4 <0.01 PaO2(mmHg) 48.5±7.6 86.4±5.1 <0.01 PaCO2(mmHg) 49.3±4.3 44.0±4.0 <0.05 pH 7.3±0.1 7.4±0.1<0.05
表2 有创与无创序贯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s)
表2 有创与无创序贯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血气(±s)
观察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P RR(次/mm) 35.2±7.0 21.0±3.2 <0.05 HR(次/mm) 115.7±8.5 89.2±7.5 <0.05 MAP(mmHg) 94.6±5.5 92.5±5.0 <0.05 SaO2(%) 74.4±8.6 97.2±4.4 <0.01 PaO2(mmHg) 47.6±7.6 88.4±5.1 <0.05 PaCO2(mmHg) 48.3±4.2 42.0±3.1 <0.05 pH 7.3±0.1 7.4±0.1 <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5±5.5)岁,其中包括:慢阻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24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6例。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有创组20例,有创与无创序贯组20例,进行机构通气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变化。
1.2 方法
(1)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模式除插管当时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A-CMV),主要采用压力控制通气,即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呼气末正压(PEEP)为主。呼气末正压(PEEP)一般为4~6cmH2O。采用建立人工气道的方法有利于痰液的充分引流,并可保证通气效果。
(2)动脉动血气分析出现明显酸碱失衡,达到呼吸衰竭标准[1],Ⅰ型呼吸衰竭PaO2<60mmHg,Ⅱ型呼吸衰竭PaCO2<60mmHg,合并PaCO2>50mmHg。
1.3 COPD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和参数的调节
辅助模式主要包括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双相气道正压(BIPAP)、比例辅助通气(PAV)等,其中应用SIMV+PSV和PSV模式已有较多实践经验并受到提倡[2]。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初始呼吸机参数设置:呼吸频率16~20次/min,呼气时间1~1.6s,呼吸比例1:1.5~2.0,潮气量8~10mL/kg,
氧浓度60%~100%;双相气道正压(BIPAP)实始参数设置:吸气压力(IPAP)14~16cmH2O,呼气压力(EPAP)2~5cmH2O,呼吸频率18~20次/min,吸气时间1~1.5s,氧流量5~8L/min。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末稍血氧含量(SaO2)及血气分析参量进行调整,保证SaO2>90%,PaO2>60mmHg,如遇人工机械对抗,首先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必要时予以镇静剂。
1.4 观察指标
观察有创通气、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2组患者临床记录动态监测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指血气饱和度(SaO2),通气前后动态血气分析。
1.5 撤机指标
当患者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呼吸频率16~24次/min,心率<100次/min,当吸气深度(FiO2)降至30%~40%仍可保持末稍SaO2>90%,PaO2>60mmHg,便考虑逐步脱机。
1.6 统计数据
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处理,2组之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通气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紫绀消失,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血氧饱合度,氧分压明显提高,2组治疗均有效,无明显差异。表1有创、表2有创与无创序贯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见表。
3 讨论
对于早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既解决了通气障碍,又能够通过人工有效引流气道炎性分泌物,缓解呼吸肌疲劳,达到有效呼吸支持的目的。但由于气道状态和呼吸肌疲劳,自主通气功能尚不能满足机体需要,仍需依靠机械通气,使机械通气的时间延长,而在延长的机械通气过程中,由于存在人工气道,易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使感染复杂化,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加重、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和撤机困难。实际上,超过3d以上的气管插管通气,VAP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近年来提出了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
采用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技术,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后脱机过渡中的应用,顺利完成撤机,疗效显著,成功率高,可有效地解决人工气道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和呼吸机相关肺炎问题。有创,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低氧状态。本文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60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随机抽样分有创组、有创与无创序贯组治疗,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有创组20例,有创与无创序贯组20例,进行机构通气治疗,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变化。2组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明显减慢,SaO2及PaO2明显提高,有创、有创与无创序贯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低氧状态,是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辅助治疗,且有创与无创序贯治疗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病人耐受性好,撤机成功率高。
[1] 陆再英,钟南山,谢毅,等.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7.
[2] 王得国.实用呼吸机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9.
[3] 毛宝龄,钱桂生.呼吸衰竭[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