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对比研究

2011-09-23凌文燕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语类潜势语料

凌文燕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中美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对比研究

凌文燕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近年来,语类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 asan的语类结构潜势(G 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G SP)理论为框架,量化分析40篇突发灾难报道,推出它们的语类结构潜势;然后通过对比研究,归纳出中美突发灾难报道在语类结构上的异同点,并从传播学、新闻学、文化差异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灾难报道;语类结构;对比研究

当今社会,人们被不断更新的信息所包围,新闻报道作为最常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己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灾难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反映客观世界变动的新闻种类之一。灾难事件是与生存、死亡密切相关的话题,人们在本能、好奇心、同情和潜在的自危心理的驱使下,对于这些话题都会给予非常多的关注。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历史,灾难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之一,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不可或缺之地,在人们心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语类研究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语言学家们对很多语类都做过研究,如Swales[1]研究了学术论文引言的语类结构;Hyland[2]研究了非母语英语硕士论文中致谢的语类结构;姚文俊[3]研究了英文求职信的语类结构。但目前鲜有学者研究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同时迄今为止,在进行语类研究时,也鲜有学者对同一语类中不同语篇的异同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中美突发灾难报道各20篇为语料,总结此类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并对中美突发灾难报道语类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并解释产生这些异同的深层原因。

一、语类和语类结构潜势

(一)语类

语类(Genre)是一个法语词,来源于拉丁语的Genus,意为“种”、“类”。Hasan[4]P229将其定义为“语篇类型”(type of discourse)。Martin[5]更明确地将其定义为“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社会交际过程”。Eggins[6]也把语类看作是“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种已经被承认的社会行为就有多少种语类”。张德禄认为“语类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个言语社团所共有的常规”。[7]P60虽然语言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语类的定义达成共识,但他们一致认为,语类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某种文化特有的产物。

语类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辩论、诗歌和戏剧的研究,但这种研究通常集中在对文学语类的研究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研究逐步由语法研究向语篇研究转移,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社会语言学家、人类(人种)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哲学家以及语言教育学家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代表语篇整体的语类研究上来[8]。目前,在语类与语类分析研究方面有三大主要流派:以Miller为代表的“新修辞学派”(New Rhetoric School),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特殊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和学术英语学派(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AP)以及Martin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Australian School)。[9]

(二)语类结构潜势理论

Hasan于1985年提出“语类结构潜势”理论,并把它定义为:一定的语类包含的所有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以及它们的顺序关系。[10]

Hasan认为人类的文化是由一个言语社团可选择的总体意

H^D^L^[(SR)·(CD)·(BI)·(RP)·(J)]

此表达式中,()内的成分为可选成分,其余则为必选成分,^表示前后成分顺序固定,·意味着前后成分可以互换位置,[]内的成分在其限制的范围内重复出现,表示成分的重复。它说明:一篇突发灾难报道必定是以相关的标题开始,而后在标题之后提供电头,接下来用导语言简意赅地勾勒出报道的主题。以上三个部分是必选成分,图式结构中它们出现的顺序是固定的,且不可以重复。接下来,它可能通过情景重现来展开的对灾难的细节描述,或者介绍在此灾难的背景信息,或描述社会各界对这一灾难的反应,或表达记者对当前记者对灾难的看法。它们可以重复出现在标题、电头和导语之后的任何位置。

这个语类结构潜势旨在涵盖中美突发灾难报道所有可能的语篇结构,它标出了此类语篇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指出了各成分在语篇中可能出现的位置。它呈现了描述该语类结构的元语言,在教学与写作中,我们可以据此生成新的语篇。

(四)中美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对比分析

下表对比了各结构成分在中文和英文突发灾难报道中出义组成的,称为符号潜势(semiotic-potential),包括做事、说话和相互联系的方式(ways of doing,ways of saying,ways of being)。语言的意义系统是文化的符号意义系统的一部分。人们对意义的选择是由语篇产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支配的,这种决定语篇意义选择的外部和内部因素称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11]

情景语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旨(tenor of discourse)、语式(mode of discourse)。语场指的是所发生的事件、谈话的题材等。语旨指的是讲话者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的角色关系、地位、态度、感情等。语式指的是交际的渠道和媒介。

方琰将“语类结构潜势”理论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归纳为:语类服务于社会的某个特别的目的;语境配制CC(Contextual Configuration),即“实现语场、语旨、语式的值”,可以预测语篇的结构成份、成份出现的次数与顺序;每个语类都有语类结构潜势,包含语篇的必要成份(obligatory elements)和可选成份(optional elements),其结构遵循一定的次序。

二、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

(一)语料收集

本文从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光明日报》与《纽约时报》中选择了中英文各20篇突发灾难事件报道为语料。这些新闻报道被世界各大媒体广泛采用,由此可以保证所选语料的代表性、可靠性。中文语料均选自《光明日报》第8版国际专版,而英文语料都下载自《纽约时报》官方网站world板块,所选取的新闻报道网页下方均标注了纽约时报报纸的版面。所有语料都是这两个媒体对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6月30日期间国际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社会等各方各面的重大灾难事件的第一时间报道,所选语料均为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事件、与中美两国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国际突发灾难事件的报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项研究的客观性。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结合了van Dijk[13]和Allan Bell[14]对新闻语篇结构的研究框架,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它包括标题(Headline)、电头(Dateline)、导语(Lead)、情景重现(Scene Representation)、后果描述(Consequences Description)、背景导入(Background Introduction)、反应呈现(Reaction Presentation)和评价(Judgment)。标题是新闻报道的题目;电头是对报道播发的新闻单位、地点、时间的说明;导语是报道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情景重现是对事发当时状况的细节性描述,它包括3个子项:伤亡(Casualties)、灾难现场(Disaster Scene)和调查结果(Findings),分别是对人员伤亡、事发现场的悲惨状况和灾难起因的描述;背景导入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与环境的说明,它包括灾难发生之前的状况(Circumstances)、事发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Background)和类似的灾难事件(Similar Events);反应呈现是灾难发生后各方对这一事件的回应,它包括救援工作(Recue Work)、官方反应(Official Response)和平民反应(Civil Response);评价是对事件影响、轻重、孰是孰非等的评估。具体层次结构如下图所示。

然后利用此框架对所有语篇进行个体结构分析,找出突发灾难事件报道语篇的所有潜在成分。在定性和定量研究之后,采用归纳法归纳出一个可以描述所有突发灾难事件报道的语类结构潜势,找出其中的必要成分、可选成分和它们的展开顺序。继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中美突发灾难事件报道做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从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文化语境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三)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潜势

下表为各结构成分在突发灾难报道中的出现概率,旨在确定此类语篇的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所以,当某一成分在同一语篇中重复出现时,只算此成分出现一次。

从上表可以看出,H、D和L的出现概率为100%。所有报道都含有这三个结构成分,所以它们是构成突发灾难报道的必要成分。这三个必要成分总是以固定的顺序出现在报道的开头部分,且不重复出现。其它为突发灾难报道的可选成分,它们在报道中以任意顺序出现,大多数情况下重复出现。由此,根据以上分析归纳出的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潜势为:现的概率,通过对比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中美突发灾难报道在语类结构方面有以下相似与不同。

表1各结构成分在突发灾难报道中的出现概率

表2各结构成分在中文和英文突发灾难报道中概率对比

首先,中美突发灾难报道都很注重情景重现,此成分的比例分别达到了100%和80%。这说明它们都很注重细节的巧妙运用,用细节来强化和提升主题,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真实可信。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Itule和Anderson曾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价值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将其归纳为时间性、接近性、冲突性、显著性、人情味等等要素。[15]中美突发灾难报道都倾向于将事件发生的细节加以客观详细的报道,主要是由显著性决定的。报道通过关注细节,重现了灾难发生时的场景,给读者的心灵带来冲击和震撼。对事发当时的描述如同一部好莱坞灾难大片,通过对灾难细节的充分展示来展现事件的显著性。

第二,上文中已经提到,有些结构成分包括几个子项,表3对比了CD的子项在中文和英文突发灾难报道中出现的概率。

表3CD的子项在中文和英文突发灾难报道中出现的概率对比

可以发现,美国的突发灾难报道更加注重后果描述,其比例高达80%,而此结构在中文报道中仅占40%,这说明前者更加关注灾难事件的后果。进一步而言,英文报道对其3个子项的关注大致均衡,其比例分别为35.2%、32.4%和32.4%。而中文报道基本聚焦在调查结果方面,其比例为80%。相比而言,美国的突发灾难报道更加关注个人,更接近新闻价值的人情味,中国的突发灾难报道更加在意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一差异是由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引起的。中国文化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面对灾难,集体主义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进行有组织并协调一致的救灾行动,从而战胜自然,延续生命。因此,找出灾难发生的原因是当务之急、众望所归。弱化对伤亡及灾难现场的描述,也可避免引起民众不必要的恐慌。在美国,人们信奉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重要性,一切价值均均须人为中心。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美国的灾难报道更加关注灾后人们遭受的痛苦和人员伤亡情况,因为它们与个人悲伤、怜悯的情绪是密切联系的。

第三,通过表2可以发现,美国突发灾难报道中背景信息的导入达到了100%,而在中文突发灾难报道中背景信息的出现频率为60%。前者更好地突出新闻事实的接近性,它不遗余力地将新闻事实的前因后果、发生发展的特定环境和历史条件介绍给了读者,从而成功地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帮助他们清晰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有机联系。而中国的突发灾难报道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新闻事件的接近性,以弱化其关注度。Shoemaker和Reese的等级模式[16]可以用来解释这一现象。

影响媒体报道的因素有微观层次的因素和宏观层次的因素。微观层次的有媒体工作者个人因素,与个人的价值观念有关,媒体操作规程和组织结构因素,指的是媒体的专业精神、政策和所有权等因素;宏观层次的因素包括政治和经济环境、广告商等影响因素,位于最外围的宏观因素是意识形态因素。

中美突发灾难报道对背景导入的处理不同主要是由两个媒体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造成的。市场化下的美国媒体有其独立和稳定的经济来源,可以自由地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他们的报道也更加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背景信息的导入是吸引读者的方向之一,进而满足他们资本增值的需要。在中国,党报发挥着主流作用,充当着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政府通过对言论的督导来主导社会正义。光明日报是党报之一,是党的喉舌。在报道突发灾难时,阻隔它与其它新闻事实的联系,实际上是过滤掉了一些危险信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定人心。

第四,表4对比了RP的子项在中文和英文突发灾难报道中出现的概率。

表4RP的子项在中文和英文突发灾难报道中出现的概率对比

可以发现,美国突发灾难报道中反应呈现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突发灾难报道都对官方反应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的比例分别是78.6%和56%。与等级模式较为接近的一种理论是社会力量学说[17],它认为媒体在报道过程常常中受到来自社会、赞助商、合作伙伴和受众的相互冲突的要求。以上两种关于影响媒体报道内容的因素实际上是基本重叠的,将这些因素重新分类,可大致归纳为三大类:来自媒体自身的影响因素,如理念、操作规程和专业精神;来自官方的因素,如官方所倡导或推行的意识形态、新闻政策和体制;来自社会的因素,如广告商和读者等。尽管政治体制不同,但中美两国同属民主国家,媒体起着监督政府的“第四权力”的作用,其第一要务就是监督政府行为。而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媒体,同时政府和媒体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政府需要媒介来帮助宣传有关政策主张,制造有利于开展工作的舆论氛围和民意基础,而媒介在信息来源方面也有着某些先天的局限性,不少信息是为政府所垄断的,这些新闻的采访与播报都要靠政府提供信息。虽然本文中的所有研究语料都为第三方报道,但描写官方反应已是两国媒体的惯用手法,合理突出政府主导舆论作用的同时也同时增加了他们报道的可信度。

最后,中国的突发灾难报道中评价的出现频率为5%,而在美国的报道中达到了55%。事实证明,美国的突发灾难报道中存在更多的主观介入成分。虽然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性把握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但实际上新闻报道很难做到绝对客观。读者对报道诉诸情感和更深层面的需要,使记者在报道中既要恪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也会应当适宜地渗入自己的主观认识和

情感。因为与读者相比,新闻记者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新闻事实并能更精确地解读新闻事实。现如今,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停留在对新闻信息的被动感知,他们不仅想知道客观事实是什么,也想知道第一现场的记者们看法是什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闻报道要去煽动读者的某种情绪或强行引导其改变某种观点,而是应尽可能地为受众提供可供其思考、解读新闻事实的参照因素。

三、结语

本文基于40篇中美突发灾难报道归纳出了适用于所有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潜势,同时还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突发灾难报道的异同,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在新闻写作与教学中尊重、理解这些异同,有助于建立规范的新闻报道框架,从而使新闻报道能够以最佳方式传递信息,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读取新闻的方法。由于语料数量有限,所得结论难免会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中美突发灾难报道的语类结构对比研究还需要更广泛、大量和系统的分析。

[1]Swales,J.M.GenreAnalysis:EnglishinAcademicandResearch Set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01.

[2]Hyland,K.Graduates’Gratitude:The Generic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cknowledgements[J].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2004(23):303-324.

[3]姚文俊.体裁分析在英文求职信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3(4):47-50.

[4]Hasan,R.TextintheSystemic-functionalModel[A].InDressler, W.U.(eds.)Current Trends in Text Linguistics[C].Berlin: Walter de Gruyter,1978.

[5]Martin,J.R.,Christie,F.,&Rothery,J.Social Processes in Education:A Reply to Sawyer and Watson[A],In Reid,J. (eds.)The Place of Genre in Learning:Current Debates[C].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7:45-57.

[6]Eggins,S.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tional Linguistics [M].London:Pinter,1994.

[7]张德禄.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5):60-65.

[8]张德禄.语类研究的范围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02(8):95-100.

[9]梁文花秦洪武.我国近十年“体裁理论”研究概观[J].外语教学,2009(1):44-48.

[10]Halliday M.A.K.,&Hasan,R.Language,Context,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 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5.

[11]张德禄马磊.论实用文体语类结构潜势[J].山东外语教学,2002(1):1-5.

[12]方琰.语篇语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增1):15-21.

[13]van Dijk,T.A.News Analysis: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ews in Press[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88.

[14]Bell,A.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Oxford:Blackwell, 1991.

[15]Itule,B.D.,&Anderson,D.A.News Writing and Reporting for Today’s Media[M].Beijing:China People’s University Press,2003.

[16]Shoemaker,P.J.,&Reese,S.D.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M]. New York:Longman,1991.

[17]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For the StudyofMassCommunication[M].NewYork:Longman,1996.

A Contrastive Study on Generic Structure
of Sino-American Breaking Disaster News Report

LING Wen-y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Jiangsu)

In recent years,genre study has gradually been one of the hot topics of linguistics.Taking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 Hasan’s 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 as framework,the present thesis aims to conduct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40 pieces of breaking disaster news reports and formulate their GSP;then 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is,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generic structure of Sino-American breaking disaster news reports will be figured out and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heories,journalism,cultural differences,etc.

breaking disaster news reports;generic structure;contrastive analysis

H 314

A

1671-5004(2011)01-0070-04

2011-01-14

凌文燕(1985-),女,江苏盐城人,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08级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语类潜势语料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临涣选煤厂浮选效果评价与尾煤再选潜势分析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语类教学法:理论基础与改进策略
Martin语类理论视角下英语体育新闻的语类分析——以里约奥运会赛事报道为例
“适者生存”?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语类翻译探究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