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确管理的传染病统计报告改进措施
2011-09-22陶诗凯
陶诗凯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科 四川广元 628000)
1 加强传染病统计报告管理的重要性
1.1 疫情控制的要求
一方面做好疫情报告既是国家法定的制度,使传染病防治工作全面符合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做好疫情报告、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分析疫情资料,也为制订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2 传染病防治的要求
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对疫情进行报告,能够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通过传染病报告对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为政府制定和评价传染病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1.3 防治措施的要求
如果灾区发生传染病,为了制定适应灾区流行疾病的特点的防护和救灾措施,需要及时而又准确的传染病报告。灾区的传染病报告和是在常规疫情报告的基础上,对灾区疾病的流行发生规律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作为评价防治效果的依据。灾区传染病报告的管理工作是救灾防病需要的一项特殊工作。
2 目前传染病工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不够完善
传染病的防治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法律义务,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医院的领导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疏忽,法律义务意识淡薄,对医院的传染病的防制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的规定过于抽象,管理规范缺乏具体性和操作性,政府的相关投入也很少。有的医院没有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和管理机构,没有独立的传染病管理科室,在传染病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现象;有的医院虽然设立了专门的传染病管理机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主管部门分工不清,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有法不依、无章可循,和传染病漏报现象
2.2 传染病漏报现象严重
专家上门诊时间紧,患者就诊量大。遇到诊断传染病时,填写传染病卡信息量大费时间,加之门诊日志地址不详尽,患者又有顾虑不肯提供真地址等诸多因素,而将传染病改写为非传统病或慢性传染病。另外,报告艾滋病,血样检测需要三级筛选,HIV阳性病人需要现场流行病调查。由于患者不肯提供地址,致使有的病人以假姓名假地址报告或不能报告。而对于梅毒、淋病等性病,患者多用假姓名假地址就诊,存在一人多个姓名就诊,使传染病报告数量有一定的伸缩性。比如对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进行传染病门诊治疗的报告情况进行了统计,情况不容乐观(表1)。
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百分比进行了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根据上面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传染病报告管理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方面的完善和漏报制止工作的改进,以此为出发点特提出改进措施如下。
3.1 管理改进
3.1.1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考核制度 坚持长期的、严格的自查制度,专职人员每月定期对全院传染病统计报告进行自查,务必做到门诊日志、登记卡、报告卡的一致性,如发现漏报、错报、迟报的现象要及时纠错进行追报;及时报告者奖,漏报者罚。漏报行为情节比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改进不力,继续违犯的,给予一定数额得罚款;由于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的,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对于后果严重的交付相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3.1.2 加强医防结合的工作理念 以卫生部下发的《全国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为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卫生部的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操作规程,针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各级医疗和预防部门要不断树立新的理念,以医疗和防疫相结合为工作宗旨,探索有效地医疗和预防工作模式,保证医疗机构和预防机构的有效联系和相互协作;在医院内部面对相关的医护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传染病防治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传染病防治队伍。
表1 近年来传染病漏报情况统计
3.2 漏报现象的治理
3.2.1 建立传染病报告管理网络全员成立传染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领导由一名业务院长担任,保健科、统计科主持执行和监督工作,并下派两名专职统计人员与门诊部、住院部、床各个科室有关人员进行共同的系统化管理,建成网络管理。要求门诊各科、急诊室按时填写门诊日志,对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例,要详细填写疫情报告并及时送至保健科备案;各门诊日志,每月统计1次,于月底将统计数目送保健科和统计科,由专人负责统计,并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院领导和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具体、明确的分工,对疫情报告、疫情登记、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等工作均有专人负责,作到了各司其职,严明赏罚。
3.2.2 报告时间规范化 对传染病管理科及其相关人员、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医师制订了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根据我院制定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非典”、“禽流感”等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2h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于6h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2h内网络直报,同时于12h内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于24h向区CDC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总之,传染病统计报告是传染病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传染病报告的目的是掌握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及时采取对策,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所以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增强法制意识,加强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被传染病报告管理水平,使传染病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1] 潘淼,冉萍.综合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1).
[2] 潘恩春.从SARS流行剖析我国现行疫情报告系统[J].疾病控制杂志,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