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11-09-21张赛飞

城市观察 2011年4期
关键词:高技术广州企业

◎ 邓 强 张赛飞

一、广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广州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二是广州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步提高;三是已经形成以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广州国际生物岛为中心,以电子信息和生物产业为龙头的多个特色功能区;四是高技术产业集聚和扩散效应开始显现。但是,广州高技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城市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对经济体系中的传统产业改造未能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

1.高技术产业成为广州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目前,广州市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经济主要增长点之一。2005~2009年,全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6.42%迅速增长到32.80%,提高了6.3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2009年,广州市高技术产业产值达4423.1亿元,约为2005年的2.5倍。2005-2009年,广州市高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约19.9%,广州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约16.4%(图1)。

2.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

目前,广州已有软件、生物、信息、新材料和高技术服务业基地等五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08年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国比重为7.13%,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在一些重点领域培育出了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

图1 1998-2003年广州市高技术产业产值与增加值的增长

截止2009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链条日趋完整,拥有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8家。

2009年广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达2000多家,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10家。有120多家动漫及相关企业,年产值累计达100亿元,从业人员1.5万人,形成了一个以原创漫画出版为龙头的动漫产业集群,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涌现出网易、毅昌、大业、达安基因等一大批本土高技术服务业龙头企业,微软、英特尔、IBM、百事高等一批世界顶级高技术研发中心进驻广州。

3.高技术产业结构呈高行业集中度特征

2009年,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在全市4423.1亿元高技术产品产值中,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品总产值的30.1%;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值1150亿元,占高技术产品总产值的26%;新材料产品产值比上年增加30%;节能与新能源在相关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生物技术中一批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水平不断提升。

4.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趋向集中

2009年,广州市高技术产品实现进出口15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进出口总额20.26%。其中,光电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出口增幅较大。出口主体市场集中在香港、美国和欧盟,这三大市场占出口总额的77.21%。出口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仍占主导地位,占85.21%,一般贸易占12.52%,其余为其他贸易所占份额。

5.企业成为技术市场的交易主体

2010年企业吸纳技术121.3亿元,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的88.7%,企业输出技术121.2亿元,占技术合同成交的88.6%。企业参与技术创新与技术交易的能力增强,是技术市场重要的供给与需求方,成为技术市场的第一交易主体。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合同成交项目和金额居各类技术领域之首,占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43.5%;现代交通技术合同位居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第二,占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22.7%;先进制造技术合同位居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第三。

二、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高技术产业对推动广州经济发展发挥了日益突出的贡献。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广州高技术产业也日益暴露出诸多问题。

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规模较低

2008年,广州在高科技产业规模上与经济总量靠前的国内主要城市比相对落后,特别是与统计口径相似的深圳相比差距明显。总体状况是低于深圳、上海,高于北京。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深圳低近20个百分点。此外,剔除北京、上海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统计口径,比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统计出的数据有较大偏差以外,通过发展经验和技术产出水平仍可估算出上海、北京的高技术产业产值应远远高于广州(图2)。

图2 广州市与北京、上海和深圳高技术产业产值规模比较

2.高技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在广州的高技术产业中,其产品大多处产业链低端,多数属于产业链中的下游产品或最终产品,中间投入消耗大,附加值不高。据统计,2008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中,北京、上海、深圳分别为4.73%、8.86%、5.69%,而广州仅为2.70%。说明广州市工业大中型企业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偏低,竞争力不强,与经济总量排国内城市第三的地位不相称,高技术产业未能起到提升整个工业企业市场竞争的引擎作用。比如,新兴信息产业在集成电路、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基础性技术尚未突破;生物医药产业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技术与装备;装备制造业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等。

3.高技术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高技术产业主要承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高消耗、劳动密集、资本适度的高技术。这种承接主要体现在广州高技术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二者之间高度重合,发展高技术产业所必需的核心技术、资金、原材料、管理、客户与市场等关键要素资源,基本上控制在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手中。在多数情况下,广州本地企业主要依靠廉价的人力资源和辅助性的生产要素(如贴牌生产、物流配送等)参与国际分工,从而导致广州高技术产业大多数产品没有真正的的核心技术,许多产品存在着技术“虚高”。2009年,广州市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分别占当年出口总值的85.21%和12.52%,说明高技术产业中出口企业及其产品依然是“三资企业”为主,本土企业及其产品的国外市场竞争力依然未有明显改善。

4.技术创新及有效需求不足

2009年广州地区吸纳技术74.26亿元,低于天津(138.19亿元),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北京的六分之一,反映技术创新及有效技术需求仍然偏低。从产业结构看,广州目前产业结构依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广州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四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长和集聚效应不明显,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产业间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尚未能对多个产业降低成本作出贡献;从企业规模构成看,广州的企业规模结构是以小企业为主,小型工业企业占广州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比重近90%,小企业普遍由于规模较小,技术结构层次低;从经济结构看,广州GDP构成中近五成来源于公有制机构,一般而言,公有制机构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从创新主体看,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企业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系统集成能力,核心技术创新、产业链衔接、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等能力还较薄弱;从创新模式看, 2008年广州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的支出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支出之比为21.9:1,远高于北京(3∶1)、上海(8.7∶1),说明广州技术进步主要是依靠技术引进实现的,而通过消化、吸收再进行创新的比例较低,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

三、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广州要建设成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枢纽地位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基地,亚洲领先的信息化都市和智慧城市。而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实现上述目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任务

根据广州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要求,对广州“十二五”时期以及未来发展而言,我们认为,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围绕着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需求,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重点地发展广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打造能够聚集和扩散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链,提升高技术产品附加值,使高技术产业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均能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具体而言,一是要通过推动产业高级化、经济适度重型化,集中财力、人力发展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的装备制造业,以此提升广州高技术产业的整体质量;二是推动大型骨干企业,尤其是国有骨干企业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在先导产业的发展上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在重大装备制造业和关键技术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三是以解决广州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带有全局影响的问题为发展导向,如重点解决广州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大的问题来推动广州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具体落实广州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以解决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引进能力强、开发环节弱,产业规模大、关键技术领域不足为突破口,通过组织协调、产业配套、人才培养等方式,重点提高广州高技术产业的二次开发乃至三次开发的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广州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五是提高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组织协调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积极落实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扶持发展一批技术领先、品牌响亮、特色鲜明、环境友好、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提供支撑。

2.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发展目标,结合新近颁布的《广州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要求,广州市未来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产业的优势,不断增强产业竞争核心力;重点突破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充分发挥高技术服务业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用。

按照上面讨论的发展思路,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拼人力、拼资源、拼投资”的传统路径,绝不能再依靠劳动力密集项目来推动经济发展,一定要大力发展高技术、高产值、高效益的高端产业,坚持科学发展、环境优先,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即逐步形成体系完整、人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劲,能够全面支撑广州产业发展,建设“低碳广州、智慧广州、幸福广州”,并辐射引领珠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在加快发展广州高技术产业的同时,以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为载体,走国际合作道路,促进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借鉴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转移的先进理念、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从整体质量上提升广州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推动和支持本地企业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逐步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技术、资金、原材料、管理和市场上形成以内源为主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格局

(3)通过大力培育本土高技术骨干企业,形成以大中型骨干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构成的既有国有高技术企业、也有大量民营高技术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组成的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而全面提升广州高技术产业的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贡献力量,并通过提高广州高技术产业对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落实广州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广州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与措施,应紧紧围绕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来展开。在总体上,政府主要通过对全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推动全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有很好的成长性、拥有高素质的员工,能够通过技术扩散和溢出对相关产业部门产生正的外部性。或者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人才、资金和制度三者的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目前,广州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本地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低、人才不足、资金缺乏,以及相关产业政策与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不完全适应。因此,政府需要根据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满足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和促进措施。

1.协调政府资源,强化政策引导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量经验表明,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符合本地区合理产业政策从不同方面支持推进本地的技术进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

(1)不断完善产业鼓励政策、投资促进政策、贸易便利政策、人才政策和政府服务,深化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的改革,逐步将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科技管理职能和高技术产业管理职能协调归口,改变管理职能分散、相互分割的局面,从而提高广州市高技术产业政策的一致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建立“一站式”的电子政府服务体系,实现高效、权威、透明的高技术产业信息服务,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2)开发广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信息系统。开发面向国际高技术产业发展潮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信息系统,编制包括产业导向、企业激励、服务设施建设、集群效应提高、信息服务、培训和研发、协作体系建设等规划,建立广州市高技术产业数据库、信息平台、产品交易平台等,为广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管理体制。

(3)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管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和资源共享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政府各部门积极推动资源协调,建立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作开发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

2.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伴随着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干中学”的逐步积累,在驱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变迁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低技能陷阱”现象。所谓“低技能陷阱”现象,指本地区竞争力主要依赖低成本的劳动力,从而在低水平上不断重复,导致本地区技术停滞不前,难以提升。跳出这个陷阱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致力于教育和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本地区劳动者的整体技能和学习能力,使本地企业能有效地吸收、掌握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紧紧盯住国际发展的最新潮流,将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水准、生产的工艺与标准、产品的销售市场分布等,逐步纳入国际化发展轨道,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1)加大自主创新的投入,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推进广州科学城北区及中新知识城、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等重大创新平台和中科院广州生物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华南超级计算中心等项目建设。

(2)选择一些具有前瞻性、原创性、战略性,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企业又难以投入研发的技术以及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性技术等,实施政府主导投资的创新模式;重点支持对本地区产业高端发展起重要引领作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石油化工、重大装备、生物和新材料等重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促进形成产业特色明显、配套体系完备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整体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主导产业能创造更加广泛的受益面,它们对本地区技术和知识的外溢效应更大,会对本地技术能力的提升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3)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资源高端供应的主体作用。尽管广州是华南科技中心城市,拥有全省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绝大部分科研机构,集中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国家级研究院所,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流研究型学府,技术创新资源极为丰富。但是,目前广州地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成果不适合市场需求,技术输出能力不强。而且全社会研发投入积极性不高,以2009年为例,广州R&D投入占GDP比重仅为1.87% ,远低于北京(5.5%)、上海(2.81%)、深圳(3.41%)等城市。因此必须加快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提升其作为技术资源高端供应者的主体地位,促进优质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大量进入市场,实现“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方式。

(4)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与全国高等院、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重点发展一批国家级及世界领先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扶持一批技术领先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延伸技术创新链,实现战略性主导产业的重大突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加快高技术产业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和高技术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应用,以加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转移速度,甚至可以通过加大政府采购等需求政策为技术创新产品创造引导性市场,从而帮助创新者克服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过程。

(5)逐步形成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多层次合作参与的技术创新链。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经验表明,企业是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的主体,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要通过制度改革积极培植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内在激励机制,并为企业的研发创新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服务。调研数据表明,反映地区技术创新成果商业化的技术市场交易额中,广州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市场化程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企业成为技术买卖双方交易的绝对主体,且呈内资、外资与境外企业三足鼎力之势。同时也表明本土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参与广州技术交易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因此,必须强化本土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大力提升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更多的技术溢出效应。由于全球80%的高技术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任何国家和地区发展高技术产业如果没有跨国公司的广泛参与将是难以做到的。根据国外咨询机构的调查,跨国公司在选择进行技术投资、外国资本在选择进行高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时,主要考虑的投资因素包括东道国的外部环境、产业政策、政府效率、人力资源和市场潜力等5个方面。因此,广州在吸引跨国公司进行高技术投资方面,应重视和加强这五个方面的建设。

3.加快政策立法建设,优化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

尽管广州市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但高技术产业发展离不开包括政策扶持在内的各种要素资源的相互作用,才能进一步促使其成为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强大基础和支撑。因此广州应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和环境建设方面着手,打造出有创新氛围和进取精神的良好环境。

(1)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广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鼓励和引导政策,着力建立法制完善、廉洁高效、运作协调、行为规范的“小政府、大服务”行政管理体制,以立法形式鼓励全社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制度创新等更高层次的创新活动,在市场准入、企业减负等方面实施强化服务和惠商政策。

(2)设立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基金,促进风险投资。一是要充分利用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争取国家支持,联合设立若干创业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二是积极引进风险投资。高技术产业领域中,由于市场与速度的要求,风险投资成为高技术产品转化的最有效的方式。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政府应该逐步减少对风险资本的直接经营,拓宽风险资金的融资渠道,积极吸纳民间资金和境外资金,寻找专业风险投资公司作为合作投资人负责经营,而政府则转为承担监督管理职能。通过风险投资对技术进行筛选,并为新兴企业提供管理、财务、营销等方面的帮助,将科研成果中有潜在市场价值的成果转化为实际价值,促进高技术快速地规模化发展。

(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一方面要提高高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加大力度,在知识产权抵押、担保方面也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真正形成使用知识产权必须合理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重点是治理以非法手段侵害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权和制造、销售假冒伪劣技术的行为。同时要建立知识产权、专利管理、科技服务和法律保护体系,制订和完善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保护和促进政策,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形成广州市的实施细则,建立广州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保护网络。

(4)推动高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过程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风险投资机制,构筑技术和知识共享网络、健全技术创新扩散链条、加强多方合作,对于广州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根据科技创新活动从研发到产业化不同阶段和不同性质的资金需求,积极将社会资金、金融信贷等引入高技术研发及商品化、产业化过程中,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来源;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探索和鼓励具有广州特色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尝试对重大科技专项实行证券化融资等。

[1]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年报.2009.

[2]历年《广州工业统计年鉴》和《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3]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科技竞争力指标》研究报告.

[4]根据《广州日报》“张广宁昨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高新技术企业调研”,2011,5,15.

[5]蔡兵等.市场机制与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人民出版社,2002.

[6]陈传夫.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7]崔劲松.促进高技术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清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2,5.

[8]历年《广州科技发展报告》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罗文章.星城策论(2005-2006).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10](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11]丁旭光等.广州自主创新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珠江经济,2007,6.

[12]中宏数据库.200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分析,2007,7,4.

[13]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5]胡筱舟.深圳高技术产业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2,5.

[16]栗娜,曾晓萱.对台湾吸引海外人才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7]吴敬琏.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制度重于技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报2004.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高技术广州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