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2011-09-20夏侯国论钟琳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6期
关键词:酶原纤溶体外循环

廖 芳 夏侯国论 钟琳玲

(1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 赣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CPB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纤溶系统异常亢进,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等[1]。抑肽酶(aprotinin)由于其抗炎、抗纤溶的作用,在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等心脏手术中曾得到广泛应用,但自从抑肽酶会引起患者肾功能衰竭的潜在风险被报道后[2],世界范围内都相继停止了抑肽酶的临床应用,寻找新的替代药物成为心脏手术界的当务之急。在诸多抗纤溶、保护血小板的药物中,氨甲环酸(TA)以其价廉、安全有效等优点越来越收到临床医师的青睐[3]。本研究以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4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TA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其中女25例,男15例。风湿性心脏单纯二尖瓣病变24例,行二尖瓣置换术;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7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风湿性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5例和感染性心内膜炎致主动脉关闭不全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肝肾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内抗周内为使用过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用双盲法进行实验研究。

1.2 方法

治疗组,术前1h静脉注射TA 12mg/kg,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5mg/kg(总量累计超过1g者,按1g计,2/3g静脉注射,1/3加预充液中);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静脉注射和加入预充液中,两组在年龄、体质量、转流时间、最低温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方差分析,成组资料样本均书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配对资料用t检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小板聚集率

见表1,转流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之间无差异(P>0.05);转流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

表1 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结果

2.2 血小板计数

见表2,转流前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转流后对照组低于转流前(P<0.05),且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转流前后无差异(P>0.05)。

表2 两组血小板计数测定

2.3 输血和出血量

见表3,治疗组术后24h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输血量和出血量结果比较

3 讨 论

TA是一种人工合成赖氨酸类似物,与纤溶酶原或纤溶酶的赖氨酸结合区有高度亲和力,能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原或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剂对纤溶酶原激活,同时抑制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产生止血作用[4]。1994年Blahut等[5]首次报道它在体外循环中有抗纤溶的作用,并且能保护血小板、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和输血量。

我们的研究中发现,转流后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均有下降,说明CPB机械性损伤和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水解作用,均会造成血小板功能损伤和数量减少。转流后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TA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研究还发现TA能有效减少术后24小时内的出血量和输血量。本研究证实了TA能减少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出血量,建议可以在术前给予合适剂量的TA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但是本研究的样本量比较小,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实验研究探明TA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各种影响。

[1]Maryam Y,Richard CB.Coagularion and fibrinolytic protein kinetics in cardiopulmonary bypass [J].J Thromb Thrombolysis,2009,27(1):95-104.

[2]Umscheid CA,Kohl BA,Williams KA.Antif i brinolytic use in adult cardiac surgery [J].Curr Opin Hematol,2007,14(5):455-467.

[3]Weissman A,Levin D,Ravhon A,et al.What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timing natural cycle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J].Reprod Biomed Online,2009,19(1):66-71.

[4]Mengistu AM,B&hm KD,Boldt J,et al.The inf l uence of aprotinin and tranexamic acid on platelet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blood loss in catdiac surgery[J].Anesth Analg,2008,107(2):391-397.

[5]马松峰,乔峻,张立生.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作用[J].中华胸心外科杂志,1998,14(2):99-100.

猜你喜欢

酶原纤溶体外循环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人微小纤溶酶原cDN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检测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的临床疗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尤瑞克林与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