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09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2011-09-20李彦勋聂艳超张孟云
李彦勋 聂艳超 张孟云
(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周口 466000)
为了解周口市居民死因分布特点及对寿命的影响,找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评价人群健康水平和社会卫生服务状况,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周口市2009年全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死因资料来源于2009年周口市死因监测点(沈丘县、扶沟县)上报的常住人口的死因监测报告,人口资料由各监测点公安局提供。标准人口构成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
1.2 统计指标和方法
表1 2009年周口市居民主要死因分析
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标准分类进行死因编码,死因归类按国家卫生部(CCD-87)17大类归类,用DeathReg2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潜在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loss of life,PYLL)的计算只对1~69岁组的人群[1],并剔除死因不明的个案。PYLL=ΣAi×Di(Ai:各年龄组剩余生存年数;Di:各年龄组死亡数;i:年龄组);减寿率是PYLL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表示平均每人损失的寿命年数。
2 结 果
2.1 总病死率及主要死因
本市2009年居民总病死率为643.80/10万,标化病死率为590.83/10万,婴儿病死率为4.59‰,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5.94%。期望寿命为75.93岁,其中男性72.35岁、女性77.71岁。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居死因前5位,占全部死亡总数的89.48%,报告因病死率分别为:158.55/10万、144.79/10万、134.85/10万、80.65/10万、57.23/10万(表1)。
2.2 全死因性别、年龄病死率
2009年男性报告病死率为699.05/10万,标化病死率为670.39/10万;女性报告病死率为584.43/10万,标化病死率517.45/10万。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0.19,P<0.01)。各年龄组全死因病死率,0~岁组较高为4.59‰,1岁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至15~岁组降到最低为0.28‰,20~岁组开始渐渐上升,40~岁组以后迅速上升,85岁组最高为333.92‰。男性和女性病死率迅速上升期起始年龄不同,男性在40岁,女性在45岁。
2.3 各年龄组死亡特征
不同的死因在各年龄组分布的差异较大,0~14岁组致死原因主要是围生期疾病和先天异常,其次是损伤和中毒,占年龄段死因的78.04%;15~34岁主要死因以交通事故、意外中毒、淹死等意外死亡为主,占全年龄段死因的61.16%;35~59岁的主要致死原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损伤和中毒,占年龄段死因的84.97%;60岁及以上心脑血管疾病为首要死因,其次为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年龄段死因的87.22%。
2.4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分析
潜在寿命损失率分析前5位分别为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围生期疾病。损伤和中毒对早死的影响比较大,所致的寿命损失最为严重,男性损伤和中毒减寿年数为17259人年(减寿率为9.53‰),女性损伤和中毒减寿年数为5966人年(减寿率为3.30‰)。
3 讨 论
2009年周口市居民的病死率为643.80/10万,标化病死率为590.83/10万。居民主要的致死原因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和伤害与中毒为主,前5位主要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9.48%;与西安市、苏州市基本相同[2,3],但是死因顺位略有不同。1~34岁年龄段病死率相对较低,35岁以后进入迅速上升期,并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死亡为主。提示慢性病的预防重点应放在40岁以下人群。
伤害与中毒虽然在全死因顺位中排在第5位,但潜在寿命损失顺位中居第1位,是造成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是威胁周口市居民健康、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伤害与中毒死亡又以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意外跌落为主。1~14岁组以淹死和意外死亡为主,占62.86%;15~34岁组以交通事故为主,占50.79%。提示我们要注意伤害的防治。
目前,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是周口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损伤和中毒是造成周口市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预防应成为今后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慢性病防治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干预手段,使人们的慢性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发生改变,最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居民的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1]洪荣涛,祝国英,曹卫华,等.PYLL及其在劳动力人口健康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54-55.
[2]黄春红.2007年西安市居民全死因监测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4(25):388-389.
[3]王海涛,陆艳.苏州市2007年居民全死因监测结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12):58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