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智亮:“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解读

2011-09-19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22期
关键词:纲要建筑业管理系统

清华大学教授 马智亮

今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性文件,对建筑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为该文件内容覆盖面宽,涉及的新技术多,大家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很有必要进行解读。目前解读资料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在这里,作为该纲要的参编人之一,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我的汇报分为三个部分,即纲要出台背景、纲要内容以及纲要出台的意义。

纲要出台背景

我认为有这么三点。

第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在2003年发布了“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目前该纲要已经到期,需要新的纲要作为指导。应该说明的是,当时信息化刚刚起步,各方面对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入,企业中没有实施信息化的具体经验,各方面都在进行摸索。该纲要针对工程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企业提出如下目标:具有国际工程承包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达到国际上一流工程公司的应用水平;具有特级资质的施工总承包企业,达到国际上一流施工企业的应用和管理水平;并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网络平台、应用系统、数据库和数据中心。目前看来,该纲要目标的实现仍然需要付出努力。

第二,建筑业信息化进入新阶段,也需要新的纲要作为指导。主要标志是:经过了“十五”、“十一五”,部分工程总承包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实现国际接轨,比如中石化建设。一些施工总承包企业自发实施信息化,并取得成功。例如福建安装,2003年就在全公司实施了ERP系统并取得了成功。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首次提出信息化要求,目前全部特级企业都已经实施了信息化。另外,设计企业在普及应用CAD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实施信息化管理,设计企业信息化迈上了新台阶。

第三,经过“十五”和“十一五”,我们对建筑业信息化的认识提高,更有条件提出指导意见。“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包含了“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课题和“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包含了“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其中包含了“建筑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及“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课题,每个课题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另外还包含了一系列由建筑业企业主导的示范工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对建筑业信息化的了解更为深入。

纲要内容

同前一个纲要一样,该纲要由四部分组成: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保障措施。我感到,大家对纲要最感兴趣的,不外乎三点,即内容框架,内容要点,以及新技术和新要求。以下我就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讲,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读原文。

关于内容框架,我制作了一张树状表,全面反映内容构成。大家自己应该也可以制作。接下来,我就按照这张表来介绍内容要点以及新技术和新要求。

第一,是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用几句话来描述出来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三句,即,“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第一句讲的是理念,第二句讲的是工作,第三句讲的是目的。

第二,是发展目标。首先是总体目标。关于总体目标,主要是5个关键词,即“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信息化标准建设”、“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以及“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水平的建筑企业”。看到这5个关键词,大家就知道总体目标的关键内容。例如,在座的代表,如果你们公司还没有应用信息系统,那你应该意识到,“十二五”期间必须用上。

然后是具体目标。分为三部分,即,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标准。大家可以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按工程总承包类、勘察设计类和施工类分别展开的。在大家看到这些要点的同时,值得注意一些新技术。主要有: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集成化与智能化、协同工作平台以及ERP系统。专项信息技术应用中同样提到了一些新技术,包括: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无线射频技术、4D项目管理技术等。信息化标准则强调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相关信息化标准。这里我们可以拿出三个典型的新技术来看看。

信息资源整合,是对已经累积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使之便于利用。目前企业用了很多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在积累的信息中,有利用价值的才称作是信息资源。应该意识到,信息爆炸和信息孤岛阻碍了信息的有效应用。为了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使之便于利用,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识别信息资源、对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建立信息资源之间的关联以及使用专用的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系统的集成化和智能化。信息系统越来越多,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格式,相互之间没有接口,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集成化可带来系统的易操作性,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智能化使系统可以辅助人或代替人进行一些操作。其中,实现集成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是信息的标准化,系统接口的开放。

ERP系统。现在ERP系统的概念非常混乱。其实,ERP系统的关键是一体化管理、系统高度集成性、数据的动态关联、具备高可配性以及高可靠性。实现的关键是工作流程的优化再造和系统的配置。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发展目标实际上是对建筑业信息化的新要求。

第三,是发展重点。也分为三个部分,即,建筑企业信息系统,专项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标准。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

建筑企业信息系统按工程总承包类企业、勘察设计类企业和建筑施工类企业展开。对于工程总承包类企业,重点建设一个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八大应用系统——设计与施工集成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文档管理系统、材料与采购管理系统、企业运营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与智能企业门户。

对于勘察设计类企业,重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包括:对现有系统进行集成,建立BIM技术应用系统、协同设计系统、集成设计系统、企业门户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数据中心、企业资源数据库等。

对于拥有总承包特级资质的建筑施工类企业,重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以及应用系统,包括项目综合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重点实现人力资源、财务资金、物资设备、工程项目等管理的集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企业商业智能和决策支持系统和企业间的协同工作平台。在该纲要中,对于总承包一级资质、二级资质以及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也给出了具体的发展重点。

专项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重点按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分别展开。设计阶段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BIM技术、高性能计算、虚拟现实技术等;施工阶段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BIM技术、虚拟现实技术、4D项目管理技术、工程测量与定位技术、健康监测技术等。

信息化标准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和完善建筑行业信息编码标准、数据交换标准、电子工程图档标准、电子文档交付标准以及建筑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化标准。

第四,是保障措施。纲要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三个方面指出针对建筑业信息化有关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这部分的表述很易明白,限于时间,这里不做展开。

纲要出台的意义

首先是对企业。对已实施信息化的建筑企业起到指导作用,使他们信息化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对即将实施信息化的建筑企业起到促进作用,企业能够知道现在行业信息化发展方向,使用更先进的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本纲要为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尚方宝剑”,他们可以去以此说服企业领导重视信息化,或者支持某类具体工作的开展。其次是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他们负有为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责任。纲要为他们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猜你喜欢

纲要建筑业管理系统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建筑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