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与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1-09-15赵瑞斌徐士平严丽郭松翔吴祖舜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5期
关键词:达拉脑血管病进展

赵瑞斌 徐士平 严丽 郭松翔 吴祖舜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起病6 h后,因脑梗死缺血的进展或组织坏死加重而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一类脑梗死,病情进展一般发生在发病后6 h~1周[1]。它是由多种原因,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状态,目前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预后存在难以预知性,个体差异也极大。寻求有效地治疗方法甚为重要。现就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病程为1~3 d,发病10 h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所有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界脑血管病手术会议制度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进展性脑梗死诊断以发病7 d以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下降超过2分作为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的量化指标,并排除继发性脑出血[3],患者随即分为2组。①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5岁,平均58.5岁。②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9~75岁,平均57.2岁。2组性别、年龄伴发症状功能缺损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舒血宁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 1次/d和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并根据病情给调脂、降糖、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价 在治疗前和治疗7 d、14 d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效: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减少46% ~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⑥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后14 d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出现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轻度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未给予特殊处理,一周后恢复正常。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4]:①血栓因素:血管内血栓的延长、扩大、阻塞侧支循环;血管狭窄部位的斑块增大,阻塞血管;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造成动脉栓塞,短期内多发;心脏内附壁血栓多次脱落,栓子入脑;灌注压下降,出现循环末梢区域或分水岭区的梗死扩大。②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为自由基的过度形成和自由基的“瀑布式”连锁反应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和酸中毒。③脑水肿进展。④其他:水电解质紊乱,发热,出血性转化等,针对脑水肿的脱水治疗和全身性的支持治疗,临床易于做到,出血性转化少见,能够及时识别即可做到相应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核心治疗是针对血栓性因素和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疏血通注射液内水蛭、地龙等动物中药提取而成,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水蛭素和蚓激酶。现代医学证明,水蛭素为凝血酶特效抑制剂,防止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抑制血液凝固,还抑制凝血酶与血小板结合,抑制血小板聚集,释放,降低血液粘度,溶解已形成的微血栓;而蚓激酶具有抗凝和纤溶作用,可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激活纤维蛋白酶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具有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通过清除缺血周边缺血半暗带部位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抑制脑神经细胞的过氧化作用,减少炎症介质白三烯的生成,抑制迟发型神经元的死亡[5],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塞的面积。

本组资料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为14 d,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改善,治疗组出现1例肾功能轻度异常,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均无给予处理,一周后正常,显示良好的安全性。故疏血通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刘国锋,徐文俭,郑建新.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8-11.

[2]中华医学会神经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重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张东菊.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预测与治疗.广东医学,2006,27(12):1924-1926.

[4]松值大辅著,张东霞译.进行性脑梗死的治疗.日本医学介绍,2001,21(14):16.

[5]陈金梅,田发发,秦琦,等.腔隙性脑梗死后脑血流动力学研究.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0):723-724.

猜你喜欢

达拉脑血管病进展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