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肝血虚论治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理论探讨

2011-08-31成冬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1年5期
关键词:阴血肝血血虚

成冬生

陕西省中医医院 (陕西西安,710003)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其发病率高,病情复杂,极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核苷类药物的问世,西医在抗病毒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对病情的阻断发展、病毒的耐药、生化指标以及患者的症状改善等犹未尽然。资料研究及大量的临床证明中医药治疗该病发挥了的一定的优势,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临床辨证分型较多,且认识不一,方法各异。目前临床上多遵循1991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委员会提出的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等5型辨治。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难以取得满意疗效。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完全是单一证型,由于病邪的侵入,使脏腑间功能与物质的消长变化,而出现兼证或混合型证型较为见之。临床中观察到,在此阶段患者出现肝血虚或肝血亏虚等表现,症见疲乏无力、两胁不适、头晕目眩、烦躁不安、少寐多梦及纳食不佳等,若采用上述传统的辨证方法,疗效不佳。故我们临床提出运用养血柔肝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就其理论基础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临床推广应用。

1 肝藏血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中医学中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及“虚劳”等范畴。临床表现除消化道症状如纳差、厌油腻、腹胀、泄泻或便秘,以及胁痛、黄疸等外,常见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爪甲苍白及烦躁少寐或多梦等症状,特别是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上述症状愈加明显。对于消化道症状,中医遵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理论,通过调理肝脾,健脾和胃等辨证治疗,症状亦可改善。但倦怠乏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继续采用上述疏肝健脾方法治疗,效果甚微。

肝为刚脏,少阳生气寓于其间,既有敷和又有收藏之生理特点。体现出肝脏具有调节气血的功能,动则血运,静则血藏,说明肝脏藏血对机体有着很重要的濡养作用。而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等,多与肝脏气血受损或不足,筋膜失养有关。中医学认为,肝为风木之脏,居于胁下,胆附于肝,具有“体阴而用阳”,主疏泄,性喜条达舒畅,又主藏血,滋养全身等生理功能。其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即肝脏的生理功能可在双目、筋膜及爪甲等方面体现出来。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肝生筋”,《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藏筋膜之气”等,均说明筋的活动依赖于肝血滋养,正所谓“肝为罢极之本”,也实际上是指“筋”为机体疲劳的根本,如肝血受损或不足,不能濡养筋膜,势必引起身困乏力。此外还可见双目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及爪甲苍白等肝血虚表现。只有肝藏血功能正常,肝阴血充足,筋膜得以柔养,身困乏力自除,诸症自消。由此可见,肝藏血功能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密切相关。

2 肝血虚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机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大多数医家遵从《金匮要略》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把健脾运脾放在首要位置。关幼波[1]先生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外因为湿热疫毒,内因为正气亏虚。正虚是缘于“肝为罢极之本”,肝血虚则不耐劳作。《金匮翼·胁痛统论》说:“肝郁胁痛,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通过临床观察,我们按照肝脏“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提出了肝血不足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机。肝“体阴”是指肝属阴脏,主藏血,所藏血液能濡养肝体,保持肝体柔和,血属阴,故称肝体阴。同时又指肝为刚脏,非柔润不和,必赖阴血之滋养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肝“用阳”是指肝的功能活动为阳,肝主疏泄,其性喜条达,具有调畅气机,通利气血,促进脾胃升降的生理功能,主升主动,内寄相火,其功能活动属阳。肝脏“体阴而用阳”是肝本体与功能间关系的概括。肝藏血,血养肝,肝体为肝用的物质基础。肝体柔和才能制约肝用,防止其升动太过,维护疏泄功能的冲和条达。而肝疏泄冲和,又有助于肝藏的阴血调节自如。肝阴肝阳共存于一体,对立统一,消长平衡则肝不偏不倚,不亢不卑,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在病理情况下,肝阴阳失衡,疏泄失度,出现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病理改变,临床症见胁肋胀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胀头痛,眩晕肢麻,肌肉抽搐等。在证候上,肝气、肝火、肝风、肝阳是肝用异常的4种病理表现形式,常归纳为肝的实证。至于肝体不足则出现肝阴亏虚,肝血不足的病理表现,临床常见倦怠乏力、头晕耳鸣、双目干涩、烦躁少寐或多梦、指甲苍白易折、肢麻、关节屈伸不利、女子月经量少、经闭等,常归纳为肝的虚证。由于病理状态下肝阴、肝血易于亏虚,肝阳、肝气易亢、易逆、易郁,故有“肝阴肝血常不足,肝阳肝气常有余”的特点。综合分析,说明肝血虚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病机。

3 肝血虚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理产物的关系

肝血虚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发展的基本病机,与中医“肝居胁下”、“肝为罢极之本”、“肝体阴而用阳”等理论相应。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因病机复杂,病程缠绵,虚实夹杂。多数学者认为可概括为“湿热毒邪残未尽,肝郁脾肾气血虚”。我们认为其不外乎邪气的亢盛和本脏的虚衰及体用的失调。湿热疫毒是致病的外因,而正虚是发病的基础,两者相搏,病乃滋生。慢性病毒性肝炎,湿热疫毒久留不去,或久病失治、误治,邪毒时消时长,势必损伤正气,耗伤阴血,致肝血虚,形成本虚标实之证。同时影响脏腑生理功能,形成以肝为中心、肝胆脾胃肾功能的失调。肝血不足,肝失柔养,疏泄失职,脾失健运,湿浊内生,久而化热,湿热内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血内停而形成湿热、气滞、血瘀等病理产物,进一步加重脏腑损伤而致其虚损,从而导致慢性病毒性肝炎肝血虚,肝血亏虚与病理产物湿热、气滞、血瘀有着内在的联系,可出现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或是某一过程,从而表现为正虚邪实、正衰邪恋等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

4 肝血亏虚的成因

造成肝血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因病致虚及失治或误治等几个方面。①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肝主疏泄,其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凡精神情志之调节功能,与肝密切相关。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缠绵难愈,久则情绪不畅,致肝失疏泄,气机不调,肝气郁结,日久不解,可直接化火伤阴,致轻则为肝血虚,重则因乙癸同源病久及肾,出现肝肾阴虚或虚火亢盛表现;②慢性病毒性肝炎常由湿热疫毒之邪留于肝脏,热为阳邪,最易耗气伤阴 (血),可直接耗伤阴血,造成肝体失养,肝用失常,肝血虚,甚至子病及母,导致肝肾阴血亏虚,表现为阴虚邪恋之候。即《关幼波临床经验选》提出的“肝胆湿热,肝阴劫灼”;③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初期,经常可见肝郁脾虚的表现,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虚;④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关键是在肝血不足的基础上,存在湿热、气滞、血瘀等病理产物,自当采用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及活血化瘀之法治疗,而且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大多用药周期较长,亦有伤脾之嫌,且有理气药物大多辛温香燥,不利肝体,过用理气、渗湿、破瘀之法均能耗气伤津,致肝血亏虚。

5 养血柔肝法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治法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机是肝血虚,湿热、气滞、血瘀相互为患,虚实错杂。初期多实、多郁、多火,久则多肝血虚。钱英教授[2]提出“体用同调”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性。强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重在滋养肝肾之阴。因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相生。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有一分阴存,便有一分生机。阴血耗伤病机发展快,易致耗血动血;阳损发展慢,多为水肿水鼓。由此,在本病的治疗中,应随时注意滋养肝血,养血柔肝法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治法,以养血柔肝为主,兼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6 临床用药特点

养血柔肝养肝以滋肝“体阴”,《内经》有“以辛补之”、 “以酸补之”等说法。清代更具体提出“以辛补之,是补其用。以酸补之,是补其体”的理论。肝体之病,以阴血不足为多见,肝血不足又称“肝血虚”,临床常选用补血、柔肝、养肝之品。选用补肝汤加味,方中四物汤滋养阴血,木瓜、酸枣仁、甘草酸甘化阴,更加山萸肉、何首乌、枸杞子、鸡血藤、沙苑子、菟丝子等平补肝肾加强疗效。符合肝肾“精血同源”理论。

在养血柔肝的基础上,针对湿热、气滞、血瘀等病理产物,临床多采用随证加减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及活血通络之品。临床清利湿热宜用甘寒之品如蒲公英、垂盆草、叶下珠、白花蛇舌草等;疏肝理气常选用辛味轻清之品,如玫瑰花、月季花等;活血常配用养血活血之品如当归、丹参等及血肉有情之品如阿胶、鳖甲等。避免辛温香燥及破血之品耗伤阴血。

养血柔肝法是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深入研究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有助于完善中医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理论体系。

[1]关幼波,齐京.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医药治疗体会[J].华人消化杂志,1998,6(7):58-59.

[2]章红英.钱英教授肝病治疗学思想探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1):43-47.

猜你喜欢

阴血肝血血虚
从“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探析卵巢早衰的中医病机治法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女性护血养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这些信号提示肝不好
肝之气血理论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探讨
血虚≠贫血
血虚≠贫血
漫话中医之十二经络的值班表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我家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