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011-08-21王媛媛霍墨菲孙瑞华
王媛媛,霍墨菲,孙瑞华
(中日友好医院 科研处,北京 100029)
1956年Oakley首先提出糖尿病足一词,1972年Catterall将糖尿病足定义为 “已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称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的总称,因合并感染引起肢端坏疽称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1]。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和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截肢率高达40%。
目前对糖尿病足的治疗还缺乏规范的指导原则,主要治疗包括:控制糖尿病、防治感染、改善血液循环、治疗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和外科处理等5个环节[2],其中在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方面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前列腺素E1、654-2、巴曲酶等。脂微球前列腺素将PGE1选择性地与病变部位结合,提高了治疗效率,降低了给药剂量,减少了患者用药时的不适[3]。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②研究对象:符合美国糖尿病学会(ADA)、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不受糖尿病类型、年龄、性别及种族的限制,有糖尿病足临床表现。③干预措施:试验组为饮食治疗、控制血糖、降血脂、抗感染及溃疡引流清创等综合治疗(comprehensive treatment,CT)基础上加lipo-PGE1(凯时、脂微球前列地尔);对照组为与治疗组相同的CT或在CT上加其它治疗糖尿病足的药物。④随访时间:3周及以上。⑤结局指标:糖尿病足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
排除标准:①作者相同,数据几乎相同,疑为重复发表。②对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描述不清的文献。③未提及使用lipo-PGE1的文献。
1.2 检索策略
中文文献检索以凯时、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PGE1和糖尿病足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1999年~2010年1月)和万方数据库(1990年~2010年 6月); 英文文献以 Alprostadil、Prostaglandin E1、Lipo PGE1和 Diabetic foot 为主题词检索OVID-LWW(截至2010年6月16日)。
1.3 评价方法
1.3.1 资料提取
按照本研究制定的资料提取表由2名评价员独立地根据预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如遇分歧,采用讨论的方式解决。提取资料项目主要包括研究和提取人的一般信息、方法学质量(随机化分配方案、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盲法等)、对象(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基线资料可比性等)、干预措施及对照(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结局指标(测量时点和统计效应)。
1.3.2 质量评价
根据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分配方案隐藏、盲法应用、退出和失访的报告进行偏倚评估。
1.3.3 资料分析
Meta分析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采用卡方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P>0.10说明没有异质性,同时I2对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无异质性资料的合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有异质性的资料合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表1 纳入研究的一般特征
表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统计量以95%CI表示。按照不同的干预措施和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若入选研究的数量>10篇,则采用漏斗图分析可能的发表偏倚[4]。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获得221篇文献,其中英文7篇,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不符合纳入标准和符合排除标准的文献207篇,最终纳入14[5~18]篇文献。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研究例数最多者118例,最少者40例,共921例,其中因不良反应或死亡等失访6例,完成试验共915例,试验组510例,对照组405例,纳入研究的具体内容见表1,方法学质量评价条目等级见表2。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症状改善总有效率疗效分析
14篇文献的疗效指标均为症状改善情况(包括wagner症状分级下降,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溃疡处颜色、肉芽生长情况、溃疡深度变化,溃疡面积改善)。14篇文献的异质性检验:χ2=6.20,P=0.94,I2=0%,同质性很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915例受试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例数分别为463例和260例。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的效应统计量 OR 及其 95%CI为 5.98(4.10,8.72),试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图1。
2.3.2 不同干预措施亚组分析
对照组只采用综合治疗的有 5 篇文献[9,12~15],异质性检验结果:χ2=0.47,P=0.98,I2=0%, 显示同质性很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例数分别为133例和54例。2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的效应统计量OR及其95%CI为8.37(4.55,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篇文献95%CI均在无效线的右侧。
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其它治疗糖尿病足药物的有 9 篇文献[5~8,10,11,16~18]。 异质性检验结果:χ2=3.86,P=0.87,I2=0%, 显示文献的同质性很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330例和206例。2组间的总有效率比较的效应统计量OR及其95%CI为4.89(3.03,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3 不同随访时间的亚组分析
有 4 篇[9,14,15,17]随访时间为 3 周,异质性检验结果:χ2=2.06,P=0.56,I2=0%,显示其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186例和78例。试验组在治疗3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有 7 篇[6,10~12,15,17,18]文献的随访时间为 4 周,其异质性检验结果:χ2=4.04,P=0.67,I2=0%, 显示同质性很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207例和149例,试验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4 不良反应分析
14 篇文献中有 3 篇[10,14,15]未提及不良反应情况,有 5 篇[6,7,11~13]只介绍了试验组发生的不良反应,6 篇[5,8,9,16~18]报道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这6篇文献的同质性较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分别为25例和35例。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见图2。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穿刺静脉有红线形成的8例,头晕5例(伴血压升高1例),面部发热8例,注射部位轻度发红、疼痛1例,手颤2例,皮疹1例。随着报道规范性的增强和报道文献数量的增加,此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2.3.5 发表偏倚分析
发表偏倚(publication bias)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收集相关资料时,易收集到有阳性结果的资料,或者说阳性结果的文章容易被发表,从而造成的偏差[19]。潜在的发表偏倚采用“倒漏斗”图示分析(funnel plot analysis)。本研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对称性尚可,但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3 讨论
根据上述纳入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改善糖尿病足症状及体征方面,综合治疗基础上加lipo-PGE1的疗效要明显好于只用综合治疗或综合治疗加其它治疗药物。按干预措施和不同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结论相同。
有关lipo-PGE1不良反应方面,张倩等报道有休克、注射部位出现发红、血管炎、加重心衰、腹泻,腹胀、偶见面色潮红、心悸、食欲不振、呕吐[20]。王明媚等报道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可好转[21]。本文结果显示应用lipo-PGE1治疗糖尿病足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过少,此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质量不高,对于试验的随机化方法、盲法、退出失访和分配隐藏的描述不详细,14篇文献中均未提及是否对测量人员和患者采用的盲法的试验设计。加上纳入的样本量有限,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分析和评价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还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高质量的RCT,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1]史国珍.糖尿病足的内科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492.
[2]刘继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6):375-377.
[3]余翠琴.凯时的制剂特点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11):691-692.
[4]李亚,方弟晋,高霞等.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6):405.
[5]赵通洲,曾龙驿.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初步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2):108-109.
[6]葛常爱.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7(2):122-123.
[7]于健.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1,16(22):1018-1019.
[8]冯玉欣,逄力男,张奕.脂化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17-320.
[9]陶璐,周淑君.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05,20(2):130-134.
[10]蒋岚,朱建华,欧阳芳.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05,20(1):133-134.
[11]陈小雨.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5,16(11):46.
[12]辛颖.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糖尿病足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3):64.
[13]丘红梅,李薇,沈国清.凯时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7,3(3):19-20.
[14]刘非.凯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2):158-159.
[15]张扬.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5):69-70.
[16]苏伟,柳林,李丽.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05-2606.
[17]余韩波.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J].现代医院,2009,9(3):30-31.
[18]刘春梅,陈兰英,沈骏.脂化前列腺素E1和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93-94.
[19]李河,麦劲壮.Meta分析中漏斗图的绘制 [J].循证医学,2007,7(2):101.
[20]张倩,李榕彬,梅俊辉.凯时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6):62.
[21]王明媚,马建丽,周亮.凯时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1例[J].感染、炎症、修复,2009,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