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自控镇痛的安全与差错研究
2011-07-18吴涯雯李步龙张双全肖生红谭秀华
吴涯雯 ,赵 妍 ,李步龙 ,张双全 ,肖生红 ,谭秀华
(1.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麻醉科,广州 510150;2.广州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 学生科,广州 510150)
对于某些患者来说,手术后疼痛是他们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疼痛[1]。传统的术后镇痛方法是根据患者需要间断肌注镇痛药,它的缺点包括:(1)镇痛药的血药浓度波动大;(2)由于不同患者对镇痛药需求差异大,故肌注镇痛药通常无法满足个体差异。为此,近年来使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给药装置,不仅克服了上述的缺陷,而且患者无需求助他人而自行缓解疼痛,现已广泛用于各科临床镇痛[2]。我们对本院近2年术后采用PCA的5686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对PCA应用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3 月~2011年3月,我院外科、妇科共5686例手术患者术后使用PCA,其中男2748例、女2938例;年龄13~86岁,平均38.62±8.6岁。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静脉给药(PCIA)2935例(51.62%);硬膜外给药(PCEA)2751例(48.38%)。 PCA 用药有芬太尼、吗啡、氟哌利多、罗哌卡因及咪唑安定。
查阅5686例术后使用PCA患者的病历、PCA登记表及麻醉医师填写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登记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PCA差错情况
5686例病例中发现了36例PCA差错,差错率0.63%。其中24例(66.7%)为设备操作错误,12例(33.3%)是编程错误。
设备操作错误导致剂量过量14例(38.9%),剂量不足10例(27.8%)。
编程错误包括:浓度错误5例(41.7%)、剂量错误 1例 (8.3%)、剂量和浓度均错误 2例(16.7%)、错误锁定 2例(16.7%)、无停止输液命令 2例(16.7%)。
36例PCA差错,由护士发现23例(63.9%)、患者本人发现 9例 (25.0%)、家属发现 4例(11.1%)。
2.2 ADR情况
本研究调查中,共发生363例次ADR,无PCA相关的死亡病例。表1示,ADR主要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痛、眩晕、嗜睡、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尿潴留、皮肤瘙痒。其中消化系统表现共168例次,占46.3%。
3 讨论
PCA是一种有效、实用、简便、损伤小的新型镇痛方法,其特点是镇痛药物血药浓度稳定、持续效果好、给药准确迅速,临床镇痛效果确切。术后应用PCA既可以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痛苦,又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3,4],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随着PCA的广泛应用,与之相关的差错和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加,提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并实施PCA相关的安全性干预。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浓度编程错误是最常见的PCA差错,PCA泵安装错误是另一个常见的PCA差错。药物过量可引起患者呼吸抑制,所以不能掉以轻心。在本项研究中,未发现因PCA差错引起的死亡报告。Vicente等[5]估计,因PCA编程错误引起的死亡率在 1/33,000~1/338,800之间。如果估计准确的话,那么死亡风险的测算需要更大的样本量。
表1 不良反应统计
本研究中,PCA差错由护士发现的比例只有63.9%,提示需要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和教育。包括讲解镇痛药、镇痛泵的应用过程以及异常事件的发生前兆和应对措施;对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理论知识的培训,尤其是术后镇痛的新观点、新方法等。另外,本研究结果中PCA差错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发现的占36.1%,提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可以提高PC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前可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使用PCA泵可能出现镇痛药的不良反应、镇痛效果等,解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提高术后镇痛的满意度。
由于PCA采用的药物主要是药理效应较强的阿片类药、麻醉药及苯二氮卓类药如芬太尼、吗啡及咪唑安定等,这些药物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与毒副作用,其中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此类药物在镇痛同时兴奋迷走神经,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便秘、眩晕、嗜睡、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6]。可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适量氟哌利多或昂丹司琼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另外,使用纳洛酮等可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等症状[7]。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结果所发现的不良反应中,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律不齐等,考虑多数是由于PCA用药量不够导致疼痛而引起,但不排除由于外科的其他情况或患者本身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引起,临床工作中需仔细鉴别。
为减少PCA差错,防范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建议:(1)在PCA泵上设置编码,指导医务人员正确PCA泵操作;(2)嘱患者家属不要随意给药,需要止痛时才给药;(3)注意药物剂量的输注。
总之,本研究资料有限,还欠完善,在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PCA差错遗漏记录的情况,今后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入探讨。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573-2603.
[2]杨岗,徐永中,藤树燕,等.0.12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08,16(1):35-37.
[3]朱斌,叶铁虎.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1):6.
[4]Joseph TD,RoheaLT,Gary CY.Pharmaco-therapy[M].4th edition.MCGraw-Hill Companies InC,1999.1019.
[5]Vicente KJ,Kada-Bekhaled K,Hillel G,et al.Programming errors contribute to death from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case report and estimate of probability[J].Can J Anaesth,2003,50:328-332.
[6]昝莉莉,金鑫,嵇富海,等.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4(2):81-83.
[7]万丽,赖永东,黄焕森,等.0.125%左旋布比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手术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3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