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与经颅多谱勒对比评价

2011-07-18张新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吴 曼,张新华

(武汉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湖北武汉 430014)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之一,治疗效果一直未能令人满意,常遗留一定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以往的传统方法主要是溶栓、抗凝和降纤。虽然溶栓已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溶栓的时间窗、溶栓药物剂量不易掌握,溶栓过程中易出现出血、再灌注损伤、再梗死等并发症;抗凝和降纤治疗要求也非常严格,且也有发生脑出血和皮下瘀斑的危险,所以限制了临床工作的推广应用。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临床观察,并通过经颅多谱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观察病变血管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60例为治疗组,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3.50±8.76岁;60例为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2.80±7.85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既往史、伴发病、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 入选标准

(1)年龄 50~80 岁;(2)首次发病或以往发病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3)经CT/MRI证实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发病在1周内,排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无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者;(5)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6)无严重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7)发病前 2 周未用抗凝药物;(8)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0~30分。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凯时(北京泰德药业提供,批号2121B)10μ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Qd,连续 14d;(2)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武汉湖滨双鹤药业提供,批号53782)16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Qd,连续14d。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似,视病情给予20%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液脱水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

1.4 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生活能力等级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治疗前后应用德国EME公司Companion型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以2MHz多谱勒探头置于枕窗、颞窗或眼窗,探测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频谱形态、音频、搏动指数(PI)等指标。

1.5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卫生部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评分:(1)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 1~3 级;(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5)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6)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表1示,凯时治疗组显效率为7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48.33%,总有效率81.66%。2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的变化

表2示,2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等级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在治疗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生活能力等级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说明凯时组优于复方丹参对照组。

2.3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能力等级情况比较(±s)

表2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能力等级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

表3 凯时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s)

表3 凯时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s)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14d)血小板计数(109/L) 185.5±360.5 189.5±34.28凝血酶原时间(s) 12.8±1.9 13.4±2.2凝血时间(min) 1.71±0.36 1.74±0.27纤维蛋白原(g/L) 3.73±0.62 2.36±0.64

表4 治疗前后TCD参数比较

治疗前后的实验检查表明凯时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无明显影响,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表3示,对凝血功能亦无显著影响。

2.4 TCD各参数改变

表4示,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显著加快(P<0.05),血管阻力(搏动指数 PI)显著减小(P<0.05)。

2.5 不良反应

凯时组治疗期间1例出现皮肤潮红,2例血管刺激感,血压正常,坚持用药,症状自然消失,无其它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机制较复杂,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其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较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脑梗死发生后,梗死灶周围存在一缺血半暗带区,通过恢复脑灌注,使“缺血半暗带区”得以改善,限制了脑梗死的面积,使神经细胞恢复正常功能。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作用[3],前列地尔能增加神经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提高Na-Ka-ATP酶活性,增加神经内膜血流量,改善神经营养,修复损伤的神经元细胞,促进神经元细胞的恢复[4]。

动脉硬化引起脑血管腔内狭窄是引起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颅内血管狭窄以亚洲人最常见。TCD作为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无创、操作便利、可重复性好、费用低、可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等特点。通过检测颅底大动脉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形态、音频特点等能够准确地反映脑动脉的狭窄、痉挛、缺血等病理状态。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在于挽救缺血半暗带组织[5]。由于脑动脉闭塞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是有时间依赖性的,只有及时恢复缺血区血供才能有效挽救缺血组织。本组TCD研究发现患者应用凯时治疗后能明显降低血管阻力、提高病变血管血流速度、使湍流现象减轻或消失、明显改善和恢复缺血区血供,这进一步证实了凯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本观察显示凯时能够降低血纤维蛋白,改善脑血流,降低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凯时治疗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生活能力的改善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凯时对脑梗死有良好疗效,与文献报道一致[6]。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皮肤粘膜出血等,亦未见明显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表现,故认为凯时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高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陈清棠执笔.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田芳.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38 例分析[J].中国误诊杂志,2008,21(8):5227-5228.

[4]吕爱玲,阮爱兵.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3例临床观察[J].临床荟萃,2004,19(8):459.

[5]魏岗之,康德王宣,贾建平,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治原则和治疗进展[C].全国脑血管病的合理用药与临床科研论坛,2001.4-35.

[6]毛兆矩,毛晓华,王樟云.前列地尔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 112 例[J].江西医药,2007,42(2):134.

猜你喜欢

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