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都兰县羊胴体肉孢子虫病检验报告

2011-08-16郭正朴

中国动物检疫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肉样包囊肉眼

郭正朴

(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兽医站,青海都兰 816100)

为彻底摸清和全面掌握都兰县农贸市场上市销售羊胴体肉孢子虫病感染情况,笔者利用市场检疫于2011年5至8月份进行了该病的抽样调查。

1 材料和方法

1.1 被检的393只羊胴体从都兰县牲畜定点屠宰场集中屠宰的绵羊中随机抽取,全部是商贩从县辖8个乡镇(察汗乌苏镇48只、香日德镇40、夏日哈镇43只、宗加镇51只、热水乡55只、香加乡42只、沟里乡50只、巴隆乡64只)收购上市的商品羊胴体。

1.2 生物显微镜、手术刀、解剖刀、剪刀、玻璃器皿、载玻片、计数器等。

1.3 首先对羊胴体作详细的肉眼观察。主要观察膈肌两侧、心肌和咽喉肌有无肉眼可见的包囊,肌肉有无病变等。然后每只胴体采取膈肌、心肌和咽喉肌各1份(10~15 g)编号后保存待检。

1.4 剥去被检肉样上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各称取0.1 g,沿着肌纤维的方向剪成米粒大小的肉叮,分别置于两张载玻片之间,压薄至半透明状(透过检样能看见报纸上的铅字)的标本,然后在10×10倍显微镜暗视野下进行检查、计数。

1.5 凡是在任何一种被检肉样上发现住肉孢子虫包囊的胴体,即判定为阳性,否则判为阴性。

1.6 计算总检出率、每种肉样的检出率和0.1 g肉样中的包囊数,并对有关数据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差异性对比。总检出率﹦阳性胴体数÷受检胴体数×100%;每种肉样的检出率﹦该肉样的阳性数÷受检胴体数×100%。

2 检验结果

2.1 肉眼观察 在被检的393只羊胴体中发现1只在胸腹腔内外侧和膈肌两侧及咽喉肌有多量大些包囊寄生,腹内斜肌和膈肌感染最多,在40 cm2面积内,分别有包囊9个和15个,背阔肌、颈、胸、臀部肌肉感染较轻,但在同样面积上也有包囊1~3个,膈肌深脚层寄生较多,4 g肉样中有8个包囊。包囊形状有长梭形、卵圆形、蛹状形等,其大小为(5~24)mm×(2.5~5)mm。胴体全身瘠瘦,肉色晦暗。其余392只胴体无肉眼可见变化。

2.2 境检 在被检的393只羊胴体中,检出阳性胴体201只,阳性率51.15%(201/393),每0.1 g肉样的虫体感染范围0~234个,平均感染强度8.74个。境检结果详见表1。

表 1 各部位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统计表

2.3 卫生评价及处理 对1只严重感染(有大型包囊寄生,境检0.1 g肉样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包囊234个)、肌肉瘠瘦晦暗胴体作次品处理,其余392只不受限制上市销售。

3 分析与讨论

3.1 根据显微镜观察到的虫体大小、形态特点、包囊内结构与嫩肉孢子虫(S.tenella)相吻合,故确诊我镇藏羊感染的住肉孢子虫为嫩肉孢子虫[1-2]。

3.2 t-检验结果表明,咽喉肌的阳性率与膈肌的阳性率和心肌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性极为显著(P﹤0.01),说明我县上市羊胴体肉孢子虫的重点感染部位在咽喉肌上,其次分别在膈肌和心肌上。

3.3 本次调查发现,总检出率(51.15%)虽然明显低于咽喉肌(59.03%)的阳性率,但是,比膈肌(41.48%)和心肌(24.94%)的阳性率要高。

[1] 甘孟侯,蒋金书.畜禽群发病防治[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54-56.

[2] 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肉样包囊肉眼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葡萄皮提取物协同冰鲜对牛肉的抗氧化效果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图版
四川省若尔盖牦牛藏绵羊包虫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不同杀菌条件对酱牛肉品质的影响
羔羊对细粒棘球绦虫免疫抵抗力
星星们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