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晏几道词中体悟词人不可为而为之的痴情

2011-08-15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歌妓歌女临江仙

鲍 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150025)

从晏几道词中体悟词人不可为而为之的痴情

鲍 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150025)

晏殊之子晏几道传承其父的“花间”传统,抒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其词中的思恋对象很明确,即表现他与四位歌女之间的情感往事。晏几道词感情真挚、执著痴情,把自己对过去温馨场面的回忆和现实的苦闷相思这两重今昔不同的情感世界融汇在词中。在深感词人无奈的同时,也深深敬佩他的痴情与执著。

不可为;为之;今昔对比;痴情

有“古之伤心人”之称的晏几道传承了五代“花间”传统,继续用小令开创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写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1]89。

黄庭坚曾称晏几道有四痴,而他对于“莲、蘋、鸿、云”这几位歌女体现出的痴情却尤为明显[1]90。小山词中处处流露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和几位歌女共度的欢快时光,明明知道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不可能再与这几位歌女重逢,但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流露出一如既往的怀念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痴情!

这种知其不可为却不得不为的复杂而矛盾心态贯穿词的始终,其中“不可为”体现的则是今非昔比的情感落差。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词人自身的今昔对比、歌女的今昔对比以及词人和歌女之间感情的今昔对比。

首先,通过词人自身的今昔对比体现不可为。

《临江仙》中“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回想起往事不禁感伤落泪,朋友有的亡故,有的离散,自己也是垂暮之年,由于唐代诗人王建长写宫女生活,这与作者常作歌妓舞女之词有共通之处,所以词人用王建自喻,不仅容颜上白发苍苍无法找到从前风流倜傥的影子,就连周围的环境也物是人非,而这些都不是词人自身的力量能够改变的,只能徒留伤悲。

其次,歌女自身的今昔对比。

繁华落尽终将一片虚无。《清平乐》:貌美得宠之时“丹杏墙东当日见,幽会绿窗题遍”无论是“丹杏墙东”还是“绿窗”之下,到处都留下了相约幽会的痕迹,而如今时过境迁,容颜不在,“眼中前事分明,可怜如梦难凭”一切都如同春梦一般无法凭信,“都把旧时薄幸,只消今日无情”更看透了人与人之间的薄情,世态的炎凉。

词人和歌女自身,无论是形象还是情感都存在着诸多“不可为”,容颜无法回到从前,情感没有皈依,有的只是曾经“酒筵歌席”上的一时快慰,而如今眼前的悲伤、空虚和曾经的热闹繁华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心理落差更增添了词人和歌女对过往轻松、幸福生活的怀念。

在各自都有各自的无奈之时便引出了第三点,通过词人与歌女之间的感情的今昔对比体现“不可为”。

《临江仙》中的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便是梦后酒醒时对歌妓小蘋无尽思念的真实写照。燕子姑且成双成对,而“我”却孤孤单单矗立在细雨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这种情与景的完美结合,凝聚时空的艺术境界,从而使得清人谭献把它称赞为“不能有二”的千古佳句[2]。

《鹧鸪天》下片“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往事已然风消云散,如今碧玉、红琼诸人漂泊异处,宛如流水分向东西流淌,永远不会再汇聚到一起。今非昔比,往事不堪回首,旧梦前尘,空惹满眼凄凉[3]54。

当各自的命运都无法掌控的时候,又怎能互相给以慰藉呢?这种无法轮回的幸福和无法复制的快乐,正是词人的“不可为”,有的只是不尽的感伤与无奈。

这种种的“不可为”其实词人心中都明了,但就是这份固执的“痴情”让他明知不可为却偏要为之,这在小山词中有多种不同的体现,这里主要阐述醉酒、梦境、书信这三点。

首先,在醉酒的状态中有“梦里相逢酩酊天”《鹧鸪天》的大醉场景;有“浅酒欲邀谁劝”《临江仙》的小酌微醉;也有“酒醒长恨锦屏空”《临江仙》的黯然神伤。虽然情景不同,但想念的心是相同的,这种无法自持的思念和触景生情的感伤,怎能不叫人为之动容!

其次,晏几道的词中有大量对梦境的描写,梦中的美好相逢从侧面反映出了词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于是把情感寄托于梦中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蝶恋花》第一句就道出了自己的苦楚“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即使在梦中也不断地寻觅,期待能与心中的那个她再相会,可惜寻遍了江南路也不见离人的踪影,一场春梦也能空惹消魂之苦[3]41,足见用情之深、相思之切。

最后是想用书信的方式来寄托相思,而这里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种是,欲写不知寄向谁的失落。

依然是《蝶恋花》,下片写道“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想用书信的方式表述思念之情,但立即又推翻了这个想法,相思的人如今到底流落何处?无凭无据、无着无落,纵有浮雁沉鱼,最终也无法传递。这种有意想为之而又终将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实现而告终。

第二种是,没落笔但眼泪早已滑落的悲伤。

《蝶恋花》“欲写彩笺书别恨,泪痕早已先书满”,此时词人已然陷入了深深的相思之苦和离别之怨中,这种苦楚想用书信的形式来排遣,但还没等落笔泪痕早已洒落在信纸上,写不成书信了。这种有意为之的行为再次体现了晏几道的浓浓深情,而这种欲发却终将无法排解的情绪已经通过他细腻的笔法传情地表达出来,深深地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位“古之伤心人”内心极大的悲伤。

第三种是,寄出却迟迟没有回信的等待。

《南乡子》“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明知今昔不同往日,想念的人也不知流落何方,但还是忍不住要寄信来诉说相思之苦,可迟迟没有收信人的消息,更等不到回信,转眼间已是深秋,这信还能等来了吗?

综上所述,晏几道的内心是悲苦的,他深知歌妓的悲惨境遇,对她们表现出了莫大的同情,但共处的快乐和分别后的痛苦一直萦绕在词人的内心,这种明知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的痴情让人顿生怜惜,同时也让如今的我们慨叹这种无奈,敬畏这份执著。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璋.历代词话[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

[3]叶嘉莹.晏几道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

The Analysis on Yan Jidao’s Poets and his Infatuation-Knowing the Impossibilities but Persevering

BAO Yu
(Graduate School,Hai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Yan Jidao,the son of Yanshu,inherits his father’s tradition“from the glimpse of the flowers”,who is adept in describing the most soul-stirring passion-grief at separation and joy in union of male and female.In his poems,the author longs for the four singsong girls and is immersed in their past memories.The poem is rich in sincere feelings and passions of love;the author makes an comparis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emotional worlds:the past warm memories and present realistic anguish and lovesickness.By blending these feelings into his words,we can fully comprehend poet’s helplessness and appreciate his infatuation and persistence.

impossible;persevering;compare the present with the past;infatuation

I207.23

A

1001-7836(2011)12-0108-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2.043

2011-11-02

鲍宇(1987-),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硕士,从事古代文学唐宋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歌妓歌女临江仙
临江仙·送王缄
临江仙·庆祝建党百年
稼轩词与宋代家庭歌女的书写
近二十年歌妓与唐宋词关系研究述评
蚯蚓·地龙·歌女
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唐代歌妓与唐诗传播的联系
旗亭画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