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柳永词中的新女性形象

2017-12-08王爱竹��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文学价值歌妓

王爱竹��

摘要:柳永在北宋词坛独树一帜,他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慢词曲调,更开创了文学史上新的女性形象。他的词作和其他文人同类题材的词相比较,改变了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的通常形象(自我消化、隐而不发、掩盖内心的真实愿望想法),创造出一些大胆、率真的女性形象。同时他还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歌妓作为抒情女主人公,对她们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真实地展现她们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新女性形象;歌妓;文学价值

柳永词中的闺秀形象和同时代的文人们相比有鲜明变化,词中的女子不再是温柔善良、逆来顺受的性格,而以个性鲜明、风采鲜明、性格鲜明的崭新女性形象出现,这使他的词作给当时的文坛,吹来股股新鲜的空气。这种词作世俗化的倾向在内容上则表现为对平民阶层情感的大胆抒发,特别是柳永以平等地位,理解的目光叙述着发生在自己和歌妓之间的悲欢离合、相思爱恋。这种直白与坦诚的写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流于低俗,但它更多的是改变了士大夫矫饰而浮华的审美取向,创造出更为大众所接受的审美真实。同时柳永词中的女性大都以全新的、饱满的形象获得了独立的文学价值。

一、 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

与柳永同时代或较早的文人,在词作中对女性情感的表达上一般采取含蓄、委婉的方式,这些女性大都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而柳永词中女子则不再如此,多是直白地表达对心中的恋人思念、渴求,她们不再羞羞答答、欲语还休,而是勇敢地直陈胸臆,主动地表达自己的爱情。

如《定风波》一词直接表现世俗女子的相思心理,开篇就以女子的心绪阑珊的精神状态落笔。此词中的女子不知为什么觉得事事都不顺心,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在她的眼里都成了“惨绿愁红”,哪怕艳阳高照,美景如画,她都不加理睬,只顾埋头大睡。美好的韶光就此流走,她也渐渐形容憔悴,不加修饰,一任自己蓬头散发。是什么事情让她如此颓唐呢?原来是心上人离去后书信都没有一封。悔当初没有把恋人留在自己的身边。接着她设想,如果当时把他留下来,就可以每天看着他读书、写字时,自己闲捻针线伴着他,两厢厮守,这样的光阴才不虚度。

柳永的这首词中女子形象与传统礼教不相容,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责难,被贬为“俗”,然而柳永正是以这种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毫不掩饰的热切恋情。柳永的词,是传统词作的通俗化表达,但正统的文人认为这样的词太过直白,而且庸俗气太浓,故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但不管如何,柳永的词却以鲜活的生命状态在坊间流传。

二、 表现命运多凄凉的民间女子

柳永的词有别于同时代文人词对女性的描写,不仅体现在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上,同时也体现在对抒情女主人公身份的变化上,以往的及同时代的文人大都是对身份高贵的闺秀进行描写,而柳永则将笔触伸向平民女子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悶。

如《慢卷绸》(闲窗烛暗)一词突出的特点在于以白描的手法、口语化的语言直抒胸臆,将女主人公在相思情绪的折磨下的行为、心理刻画得如在眼前。长夜独眠,女主人公“欹枕难成寐”,辗转反侧之中,开始“屈指寻思”,这种种动作将一个处在相思煎熬中的痴情人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自己苦恼的同时,她又感受到对方也处在烦恼的境地。两情牵系的相思之苦,更使人体会到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痛苦,也更令女主人公追悔不已。词的结尾更是表达了有情人对平凡幸福生活的向往,极为恳切。

三、 品格高贵的风尘女子

歌妓们为了生存,不但要有美丽的外貌,还要有一副能够唱出天籁之音的歌喉,同时还要有新曲好曲来演唱。因此歌妓们时常会找一些文人为她们作词。由此许多文人就创作了大量的词作,柳永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柳永心中始终认为,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多是由于生活所逼,她们身在风尘,身不由己,但她没有失去纯洁的本性。所以柳永也曾应这些风尘女子所求而为她们填词作诗,以供她们在为生计而于茶坊酒馆、勾栏瓦肆演唱,求得些许生存的薪资。正是由此,柳永对这些风尘女子多是以平等的身份对待的。

他在词作中对风尘女子的描写,往往让读者忘记其身份,而更多的是对人物的神韵的描绘。如在《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一词重在描绘风尘女子的身姿窈窕,如花容颜,善良品德。这样的美丽善良的女子不在深闺,却沦落风尘靠姿色卖笑以求苟且偷生,这自然会引观众的怜悯、欣赏、敬意!

虽然歌妓们渴望得到幸福的家庭生活,爱人的呵护、爱恋,但是在等级观念、道德礼教比较森严的封建社会之中,她们的命运大都是不幸的,如《少年游》:“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

柳永的词作中的女性被赋予了崭新的形象,她们不再是受人鄙视的下流女子,她们是一个个有健全人格的、鲜明个性的、渴望自由幸福的女子;她们不再是不能言、不敢言的传统女子,她们是想说就大胆地说、想做就大胆地做的女子;她们不再是自卑于身份而沉默寡言的、欲语还休的痴情的懦弱女子,她们是敢于勇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愿、敢恨敢爱的女子。柳永开创了一代诗风,更是开掘了一代崭新的女子新形象。

参考文献:

[1]王兆鹏,姚蓉.柳永词[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歌妓
近二十年歌妓与唐宋词关系研究述评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唐代歌妓与唐诗传播的联系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喧闹深处有寂静
重读《子夜》再论其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
谈“女书”的文学价值
论秦观“女郎诗”的文学价值及创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