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轮驱动、全程监控”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

2011-08-15戴卫民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督导教学质量

戴卫民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基于“双轮驱动、全程监控”的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

戴卫民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介绍、论述了东软学院“双轮驱动、全程监控”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实施过程及成功经验。

高职院校;双轮驱动;全程监控;质量保障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各类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入的不断增多,社会各界理所当然地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教育质量又是社会关注和评价的重中之重。东软学院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于 2002年创建的一所新型专业 IT院校。作为学院的投资母体——东软集团,在世纪之交国际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面前,没有像很多人认定的那样去扩大经营规模,而是联合东北大学、大连软件园创办了东软学院,主要原因就是当时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有欠缺,成为制约以软件外包为主要业务的东软集团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东软集团痛定思痛,从一开始就要求学院把教育质量摆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富有远见地建设了“双轮驱动、全程监控”的独特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学院的创新举措与办学特色之一。此外,东软学院还设定了以培养“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专业 IT人才为目标的“1321”+“SOVO”的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了“数字化校园”、“Neu-CAFE英语实训咖啡屋”、“SSC大学生服务中心”、“青年创业园”、“第一堂课”、“新生导师制”等教育教学平台,推出了“东软 CXO大讲堂”、“东软自由课堂 ”、“校园文化论坛 ”、“IT文化艺术节 ”、“每周校园之星”等校园文化品牌。

东软学院能在创校短短几年间不断有创新,跟东软集团、东北大学、大连软件园的办学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东软学院办学的初衷在于对中国软件人才与国际人才的差距认识非常深刻,并认为中国大学生先天素质及知识面并不差,差的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差距仅靠高校或企业任何一方都是有缺陷的。为此学院的办学三方及三地学院联合成立了“东软教育委员会”,集合了企业、高校乃至政府的专家和高管,每年定期召开会议,针对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行业分析、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方案实施、专业评估、质量保障、国际接轨”等八要素进行讨论分析,将最新的思想、信息、经验与方法引入到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从而保证了东软学院工作的持久活力与创见性。

一、社会导向实践模式、教学质量“双轮驱动”

为了使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由“自我监督”向“他人监督”或“第三方保障”转变,在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正式创建之前,学院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东北大学、成都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及一些企业的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对我院的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为我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工作提供了较为科学、系统的评价思路、方法与依据。

然而,学院日常性的评价与监督工作还必须自己来做,独立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根据“东软教育管理委员会”的指导要求,学院为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在组织外部专家自主评估的基础上,借鉴企业质量管理经验,学习国际高等教育先进思想,改变传统大学“教学”、“质量”教学副院长一人抓,教学系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格局,独立创建了“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形成了与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共同推进的“双轮驱动”。这一体系的具体要求是,与主管教学副院长相对应地设置一名质量副院长;与教务部相对应地成立质量保障部;与教师队伍及各专家委员会相对应地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学监委员会”、“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小组”,“就业信息评价委员会”等,建立了教学督导队伍与各专项质量小组;与“教务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相对应地建成了“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系统”,与以教学为中心、学院整体资源相配套、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五项能力全程职业教育体系”相对应地,建设了“双轮驱动、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二、能力为本“全程教育”、质量保障“全程监控”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学历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具体的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我院转变学科本位的质量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特征,树立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当然,这里的能力不是狭义的岗位技能,而是指学生就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而这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养成,绝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所能做到的,它涉及到学院整体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师资影响、科研管理、就业指导、社会服务、校园文化等等,只有这些因素均达到一定水平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为此,学院于 2006年提出了以“知识与专业能力、社会融合能力、抵抗挫折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再学习能力”等五大能力为目标的“全程教育体系。”

与此相对应的,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标准不仅仅关注质量的结果,而更重要的是关注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关注结果评价指标到关注人才培养过程质量标准,从分割的质量保障措施到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从“结果应变文化”到“过程改善文化”,形成全新的“全程监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文化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360度监控全面保障教育质量 在人才培养全程教育体系中,中心工作是教学。相应的教学过程监控也成为学院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为此,学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操作规定、工作流程、管理办法等。具体内容涉及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教材教案、电子课件、试讲、课堂教学与总结、课程实验教学、实习 (实践)、毕业设计 (论坛)、课程考核、教学例会等。质量管理与保障系统针对每个环节都拟定了工作规范与质量标准,组织督导、学生、同事、领导形成360度环形监督评价网络,定期不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听课、评教、指导课、示范课等,加强对学院教学全过程进行管理与促进。同时,对学院其他教辅、职能部门直至干部、领导,也用同样的方式考察其教育教学的服务质量。所有这些评价数据和意见,都将与教职员工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其加薪、晋升、职称、股权、福利等要素结合起来,使高质量工作有奖励、低质量工作遭淘汰,整体质量工作有提升,形成非常有效的监控、指导与激励机制,

(二)信息平台助力质量评价系统 作为一所专业 IT学院,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当然也会被应用到质量管理与保障工作中。为此,我院自行研制开发了网上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系统平台,开通了督导、同事、领导与学生的网上评教端口,将 360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与评价行为转化为网络评价行为。以往用人工操作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动辄十天半月也往往难有结果,导致很多部门怨声迭起,影响到后续质量工作的开展。网上质量管理与保障系统平台开发成功后,由于全院师生人手都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借助这个平台,纷繁复杂的 360度质量评价工作顿时转换成非常直观、简单的操作,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评价活动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各项评价数据也不容易丢失。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部还可以随机很快进行数据筛选、整理和分析,为学院领导了解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状况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三)丰富的质量管理活动强化质量意识在日常性的课堂教学监控之外,为做好课程教学示范和深化课堂教学,学院组织了由专家、教师及资深优秀教师主讲的“新生第一堂课”活动;实行了院领导亲自听课制度,使学院领导对教师教学状况有深入把握并进行适时指导;和教务、学工部门一起共同组织了“教风、学风”检查;设立了 505教学质量热线电话,并将热线电话张贴在教学课程,随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可能出现的教学事故隐患预先加以解决。针对以上活动的实施状况与效果,教学质量保障部与相关部门联合组织实施了“新生第一堂课”、“学生笔记本学习使用状况”、以及“新生导师制”、“教学岗位教师质量评价情况”等专项调研。这些调研活动为学院的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建设督导队伍,保障质量水平 学院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之初,就非常重视督导队伍的建设,从中山大学聘请了多位督导专家,指导并带出第一批学院自己的教学质量督导队伍。然后多次组织质量督导到中山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参观学习。目前,除继续从中大、华工、广外等校聘请督导外,学院督导组内部督导队伍也建立起强大的阵容,涉及学院五系二部,督导队伍过硬,专业覆盖全面,都是从平时教学评价优异的师资队伍里面选拔出来的专家、教授及资深优秀教师,其中约一半是具有双师型的教师,因为对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及学院教学都很熟悉,督导们的评价意见都很中肯并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受评教师受益匪浅。

(五)强化外部质量考核与参照 创校前两年,我院曾外请了一批专家来校作人才培养水平自主评估。近两年,我部与教务部联合又组织了两次外部考核工作,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测评各专业及各核心课程 (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以便从企事业单位的角度对比了解我院近几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执行效果,并要求各系及专业教研室在考核结束后与校外专家进行不少于一小时的沟通与交流,以了解我院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加强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教学的指导作用,进而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依据。

“就业是学院质量的最终检验。”亚洲博鳌经济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先生在视察我院时,对我院将办学质量与就业质量密切结合起来的做法深表欣赏。东软学院创建伊始就提出了“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认为学院的价值应该由学生的价值来显现,而学生的价值就看其被社会认可和欢迎的程度。为此,学院非常重视社会各界对我院学生的看法和评价,学生实习和就业状况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质量保障部每年都会和各系部一起对学生实习状况进行跟踪访问,了解我院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实习工作中的对位性以便发现问题和找到成功经验;同时还会和就业指导中心一起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形成分析报告为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提供反馈信息和重要意见、建议。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以来,效果明显,关注度高,每年参与评价的教师、学生都在 80%以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在逐年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分数就由最初的 80分左右居多、70多分不少,到现在已经上升到以 90分左右居多、70多分基本绝迹的局面。2009-2010学年度实践学期,我部组织督导进行了南海、禅城、广州三地的校外学生实践情况调查,调查情况良好,实践专业对口率较高,企业对我院学生评价也普遍较高。

累计从已毕业 9000多名毕业生情况看,每届的就业率均在 90%以上。特别是面对 2009年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我院 2000名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仍达到 92%。香港汇丰银行、HP公司、微软文思创新、SAP公司、日商电子、广州亿讯科技等跨国企业以及广东著名 IT企业批量 (一次10名以上为批量)大量录用我院毕业生。还有一些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或研究生。与此同时,学院的招生规模也平稳增长,由最初的 1300人,增加到 2010年 2250人。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新生高考平均分数由 350分,提高到 430分;新生报到率由 53%提高到 81%,新生质量已经达到广东省高职院校的前列。

“质量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习惯。”亲任学院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院长杨利博士多次在讲话中这样说,我院的质量管理与保障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对教育的创新,是具有东软特色的全新的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得以快速发展的一种保证。

G71

A

1003-8078(2011)02-121-03

2011-01-14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2.37

戴卫民 (1972-),男,湖北红安人,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质量保障部部长,硕士。

责任编辑 袁小鹏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督导教学质量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