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1-08-15尹文华
尹文华
(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忻州 0340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像技术,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很好地显示直径在200μm以下的血管及小病变,测定血管狭窄程度和范围,观察血流的动态图像。但它是有创性检查,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现将忻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自2008年至2010年所做的36例DSA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为本院就诊患者,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5±10.5)岁,其中是男性24例,女性12例。经临床诊断为脑梗死2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1.2 检查方法
使用北京WINMEDIC 2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麻下造影,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孔巾后,取右下肢股动脉腹股沟韧带下1~2 cm处为穿刺部位,采用 Seldinger法[2]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将5F的Pigtail导管置于主动脉弓处,选择碘伏醇造影剂更换Pigtail导管沿动脉鞘置入5F椎动脉造影管,分别行左右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动态及静态观察血管壁是否光滑,有无狭窄、造影剂滞留及充盈缺损。造影完毕拨鞘,压迫止血15 min,1 kg沙袋压迫6 h,患肢制动24 h。
2 结果
2.1 DSA 检查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发现颅内外血管病变者24例,阳性率66.7%,其中脑梗死17例,短暂性脑缺血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术中发现血管病变37处,其中狭窄29处,闭塞7处,动脉瘤1处。狭窄及闭塞血管中,颈内动脉病变19处,占病变总数的52.8%,椎动脉病变11处,占30.6%,基底动脉病变1处,占2.78%,颈总动脉病变5处,占13.9%。动脉瘤 1例位于大脑中动脉,大小约5.0 mm ×40 mm。
2.2 并发症
术中1例出现脑血管痉挛,停止操作,自行缓解。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加大,脑血管病逐渐成为常见病,其死亡率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3]。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给疾病提供了多种诊断方法,如MRA、CTA、TCD等,但由于这些技术的局限性,使其在诊断的准确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DSA则克服了它们的缺点,能清晰显示动脉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而且还能确切反映血管动力学的改变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再加上数字减影技术,使造影图像更清晰,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但DSA属有创检查,常见并发症为穿刺部位血肿、脑血管痉挛、缺血性脑卒中等[4]。
本组36例中,阳性病变24例,狭窄及闭塞23例,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颈内动脉病变占病变数的52.8%,这表明了颈内动脉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而颈内动脉病变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内膜表面粗糙,极易形成血栓及斑块脱落,形成微栓子,造成脑动脉阻塞,这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如侧支循环及时建立,可能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另一种情况是当栓子碎裂并向远端移动时,缺血症状消失,因脑动脉血流有一定的方向性,脱落的微栓子总是沿着一定的方向进入同一动脉,故反复出现同一部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若栓子较大,不易碎裂且侧支循环没有及时建立,则形成脑梗死,若多个栓子脱落,则形成大面积脑梗死。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增大,导致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则形成低灌注脑梗死。同时颈动脉病变时,由于侧支循环的代偿,血液分流使椎基底动脉供血相对减少,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此,治疗血管病变时,应提醒医务人员对颈动脉病变的治疗。
本组36例中,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出血性疾病,其最常见原因为动脉瘤自发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DSA可清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但微小动脉瘤脑血管造影不能显示,有文献报道微小动脉瘤可能是脑血管造影阴性的原因之一[5]。鉴于此类情况应结合临床再做其他相关检查或于定期复查。
本组36例中,1例患者术中推注造影剂时见造影剂明显滞留,考虑为脑血管痉挛,立即撤下导管,痉挛自行解除,术后给予药物治疗,未留后遗症。考虑为导管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频繁的机械性刺激所致血管痉挛。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于脑血管疾病的病因诊断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它可对血管及其病变进行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的观察,能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医疗信息,体现出其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马廉亭,潘 力.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7,7(5):413-415.
[2] 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午.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粟秀初,吴保仁,黄运桂.新编神经病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4] 马廉亭.介入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3.
[5] 齐秀莲,徐 军,杨道理.内皮素及其受体研究与心血管疾病[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15(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