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G技术与纪录片视觉艺术化

2011-08-1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视觉艺术娱乐纪录片

佘 为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CG技术与纪录片视觉艺术化

佘 为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纪录片呈现出娱乐化倾向,CG艺术运用于纪录片,使纪录片在创作手段上有了一个飞跃,视觉表现上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为纪录片的视觉艺术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CG技术;读图时代;娱乐化;视觉艺术表现

一、视觉文化语境下的纪录片娱乐化

早在 20世纪初,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其著作《电影美学》中就曾预言:随着电影的兴起,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1](P20-27)如今,不仅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美术设计、建筑、多媒体、动漫、游戏等都司空见惯,以电视、电影、报纸、书刊、互联网、广告等为代表的大众媒体所制造的各种各样的视觉符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空间。当今每一个敏于文化风向变化的人,都可以切身体会到,我们正处于一个由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型时期。图像在不断地挤占、征服甚或凌越文字,视觉文化或图像文化已逐渐成为现代文化的主导形态。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认为的:“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2](P154)随着 CG技术的兴起,成熟,Photoshop和 3DSmax等软件的普及更是在平面和三维空间里让人们的视觉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不再是复杂的文字阅读的过程,而是一种轻松的、直观的、廉价的瞬间图像的消费娱乐活动。图形图像包围了人们的生活,图像成为比文字更为直观的,更有优势的媒介,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形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戏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读图时代”。

约翰·伯格早在《看的方式》中写道:“过去是人们接近图像,比如到美术馆里去欣赏各种绘画作品,现在则是图像逼近我们,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被图像所包围的世界里。”“图像的逼近”已经让五光十色的视觉符号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至于人们不再怀着敬畏和景仰的心态进行审美活动,而是娱乐、游戏、消费、享受着艺术作品。[3]娱乐化特征是当前文化的趋势,娱乐化席卷当前文化的各个方面。在这个大趋势下,对纪录片创作形式的革新要求纪录片的创作应该突破传统的形式而走向纪录片娱乐化的方向。所谓纪录片娱乐化,就是借鉴故事片等其他叙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用讲故事的方式,综合利用各种电视手段生动活泼地把纪录片呈现给观众。如在创作时注重对记录对象采取情感化、情节化表现,大量运用悬念和揭秘等叙事手法,追求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对声画元素进行唯美处理,把严肃的历史,科技知识进行娱乐化包装,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电视手段讲叙给观众。[4]

二、CG技术——纪录片视觉艺术的呈现

CG技术在记录片中的运用为纪录片视觉艺术的丰富呈现开创了一条道路。在视觉文化时代,成熟的 CG技术已经成为视觉表现的一支利剑。目前,利用 CG技术,艺术家已经可以随意把自己的想象挥洒在计算机中,利用 Photoshops,Coreldraw等绘图软件,人们可以在电脑上绘画,甚至随意修改照片。利用 3DSmax,May等三维软件,艺术家们还可以任意雕塑出数字模型。在Zbrush软件中,用 Zbrush的雕刻笔触,艺术家们甚至可以使用传统的雕塑手法来对虚拟的模型进行雕刻。另外,还有虚拟现实软件,例如 Virtools、Vrp平台等软件,数字艺术家甚至可以创建出任意的动画场景,让人们可以与之实时交互,使虚拟与现实可以随意替换。在今天,传统意义上的所有视觉艺术创作都可以用 CG来完成。CG艺术家们利用技术上的高超技艺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视觉世界。

CG艺术运用于纪录片之后,不仅使纪录片在创作手段上有了一个飞跃,还在视觉表现上使纪录片的视觉呈现得到了提升。例如由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制播出十二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第一集中,导演的设计是蒙古铁木真大汗指挥千军万马向中原进军,要实拍这一场面是比较困难的,简单的搬演也会让画面毫无震撼力。而导演在实际制作中借助三维软件,群集动画,创作了规模庞大的骑兵和战马,并利用后期合成软件,经过调色和合成,为我们塑造了一副大漠狼烟,数万铁骑横扫北方草原的规模宏大的场面。由计算机集群动画产生的千军万马合成在实景拍摄的大草原上,极具震撼力,这种震撼是传统的视觉艺术难以表现的。再例如,在 CG技术出现以前,在纪录片中表现灭绝的动植物,往往都是用图片来说明。然而静态的图片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无法形象地表现这些动植物的特征,缺乏影像说服力。CG应用于纪录片之后,创作者可以凭借历史资料记载的特征,通过 CG技术创建虚拟角色,于是,已经灭绝的动植物,在影像中奇迹般地复活了!BBC的自然纪录《与恐龙同行》(Walking With Dinosaurs)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恐龙,还有电脑模拟的恐龙生存的远古环境,其视觉表现力是空前的。

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场景,也有许多是传统视觉艺术手段无法表现的。例如浩瀚的外太空和微观的世界,这些借助于 CG技术也可以轻易实现。在纪录片《人体漫游》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体血管中的细胞,还可以看到整个银河系的宏伟景象。虚拟的摄像机由于其自身可以不受传统摄像机运动方式的束缚,可以在运动速度、运动幅度上极度自由。纪录片《地球水之旅》(Earth Ride)中,在一个镜头中,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观众自己的一滴汗珠,然后这一滴汗珠带着观众的视线突然落入河流,河流蒸发上升,从云层中降下倾盆大雨。倏忽之间,雨水又摇身一变,一股巨大的龙卷风挂着胜利品卷过。暴风雪瞬间凝结成冰河,冰河转眼之间天崩地裂,雪块四处飞散。视点的快速转移给我们创造了一段如此生动写意的影像,再次让我们的视觉感官震撼不已。CG影像突破了现实世界的常规,在 CG创造的影像中,时间不再按照常规进行,空间也可以随意变换,独特的时空处理使 CG影像可以突破传统,大胆创新,在在纪录片《时间机器》(TimeMachine)中,山脉从无到有,迅速崛起在地表。人体面部眼角皱纹逐渐生长,狮身人面像像沙砾一样被风带走,CG影像可以把时间随意扩展和浓缩,一朵花可以在几秒钟开放,人类也可以几分钟类从猿进化到人。时间的无序变化使人们对本已熟悉的世界另眼相看。其视觉吸引力无法想象。BBC制作的纪录片《金字塔》中,用电脑虚拟为主的镜头来重现大金字塔的建造过程。片中运用了大量的 3D动画技术来辅助展现金字塔的建造过程,3D动画的制作班底是《角斗士》的原班人马,使得纪录片场面恢弘壮观如同好莱坞大片。CG技术又一次在纪录片中展现它的巨大视觉魅力,为我们制作了一部故事性的纪录片。

总之,CG技术运用于纪录片创作,为纪录片创作开拓了一条新路。为读图时代的记录片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1][匈牙利 ]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郑晓敏,林路.数字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与图片编辑[J].硕士学位论文.

[4]杨莉.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探析 [J].纪录片空间,2005,(2).

J901

A

1003-8078(2011)02-064-02

2011-01-04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2.19

佘 为 (1979-),男,湖北黄石人,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硕士。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视觉艺术娱乐纪录片
不只是拼贴的视觉艺术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手机UI界面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电视综艺节目宣传中视觉艺术的创新思考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