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红四物汤在中医妇科病症中的应用举隅

2011-08-15李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4期
关键词:血块桃红四物汤

李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成都610500)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由桃仁、红花、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六味中药组成。功用:养血,活血,逐瘀。若有血热者熟地黄易为生地黄,有血瘀者白芍易为赤芍。主治:妇女经期超前,量多,色紫质黏稠,或有块状,腹痛腹胀者。桃红四物汤在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在很多中医妇科病症中能发挥其功效,现举隅如下。

1 月经病

1.1 病例资料 毕某,女,33岁,已婚,G2P1,就诊时间2010年9月13日,阴道流血1个月余。患者平素情志不舒,月经周期尚规则,但经期长,7~10 d月经净,量中等,色偏黯红,夹血块,经行下腹胀痛,血块下后腹痛减轻,经行前双乳胀。末次月经2010年8月17日,经期2~4 d,量中等,色黯红,夹小血块,后经量逐渐减少,淋沥不断至今,曾服多种止血药,效果欠佳,现阴道出血量少,色黯,有小血块,舌质黯,边有瘀点,苔白,脉弦细。妇科B超见子宫大小正常,宫内膜厚0.7 cm,双附件及盆腔未见异常回声。中医诊断为崩漏。治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生地、五灵脂、炒枳壳、川牛膝、郁金、三棱、莪术各10 g,当归、赤芍各15 g,益母草20 g。水煎服,日1剂。服药2剂出血即止,随后中药加减调理。

1.2 讨论 妇人以血为用,其经孕带产莫不由血所化,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加入桃红入血分而逐瘀行血,则经水得以流通,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补血的双重功效。本方在临床多用于妇女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经期前后腹痛及经行不畅腹痛、经色紫黯等辨证属于血行瘀滞者。本例患者素性抑郁,肝气不舒,血行迟滞,瘀血阻络,血不循经,遂成漏下。治疗漏下,不能一概投以止血药物,应调理气血,疏通血脉,瘀去而血自能归经,故选桃红四物汤加减取其活血止血之用。

2 产后阴道出血

2.1 病例资料 陈某,26岁,已婚,2010年10月17日初诊。人工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8 d。B超提示子宫后位,体积略大,宫内见有一大小约1.4 cm×0.8 cm实性回声,边界尚清楚;双侧附件未见异常,结论为宫腔组织残留。患者拒绝清宫,要求口服中药治疗。证见面苍白无华,精神欠佳,下腹时有坠痛感,出血量时多时少,色黯有块,舌淡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证属瘀血内阻,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生地、当归、川芎、生蒲黄、莪术、三棱各10 g,赤芍15 g,炒枳壳15 g,益母草20 g,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各30 g。水煎服,每日1剂,5剂。服药后较多血块,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至血止。1周后B超复查,子宫附件均无异常。服药时必须注意:出血时间较长、体质虚弱者不宜选用上方,患者出血偏多,B超示宫内胚胎残留较多时应及时清宫。

2.2 讨论 无论正产、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所致的阴道淋漓出血,经B超发现宫腔内有少量组织残留者,均可用本方加上引血下行及缩宫之品以加强排除宫内残留物。本方化瘀固冲,寓止血于化瘀之中,使血凝得以消散,血止而不留瘀,其作用相当于药物性清宫。临床实践证明本方加减对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有很好疗效;且阴道出血时间较长,多易发生宫腔内感染或残留组织感染,本方加减中加入清热解毒之蒲公英、败酱草等多可以预防其感染。本病因出血时间一般较长,病理为多虚多瘀,但瘀血阻滞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离经之血即是瘀血,其所表现虚象为因实致虚,故化瘀是治疗关键。

3 各种妇科癥瘕

3.1 病例资料 赵某,女,44岁,2010年8月27日初诊。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年。症见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纳可,眠差,二便调,舌质紫黯,苔白,脉象弦涩。月经周期尚规则,经行时量多并夹血块。妇检:子宫前位,增大如50 d孕大小,质稍硬,无压痛。B超示:子宫前后径5.0 cm,内膜厚0.5 cm,肌层回声不均匀,前壁探及2.8 cm×2.3 cm稍弱欠均质回声团,后壁探及3.0 cm×2.8 cm稍弱欠均质回声团,略向外膨出,余无异常发现。超声提示:子宫肌瘤。患者素性抑郁,肝气郁结,阻滞经脉,血行受阻,气聚血凝,滞于胞宫冲任,积结日久,结为肿块。经期凝血下行,则经血量多有块,色黯。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及舌脉所见,皆为气滞血瘀之征。故予桃红四物汤合逍遥散加减以活血化瘀,疏肝行气: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白芍、川牛膝、枳壳各10 g,柴胡15 g,王不留行、夏枯草、蒲公英各30 g,甘草6 g。水煎服,1 d 1剂,并嘱其注意情志调摄,坚持服药。2个月后复查B超示:子宫前后径4.5 cm,内膜厚0.6 cm,肌层回声不均匀,前壁探及0.8 cm×1.3 cm稍弱欠均质回声团,余无异常发现。提示:子宫肌瘤,随后继续坚持服药,门诊随访。

3.2 讨论 妇科各种附件肿瘤,无论囊性、实性及混合性占位,或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及乳腺增生症等均属中医的“癥瘕”范畴,本病的成因复杂,癥瘕多由机体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内侵而致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等有形之邪凝结不散而成,而以气滞血瘀多见。临床上子宫肌瘤较多见,中老年妇女多发,此年龄阶段妇女患子宫肌瘤者不尽是气滞血瘀为患,因此年龄阶段妇女肾气渐衰,天癸将竭,每致阴阳不和、气血失调,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精神方面变化。故在其治疗上应不忘调理开导等心理治疗,并可拟滋水清肝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补肾疏肝,活血化瘀。

4 盆腔炎性疾病

4.1 病例资料 李某,女,28岁,2010年8月5日初诊。诉反复腰腹疼痛2年,复发5 d。腰骶及下腹部胀痛,时刺痛,白带量多、色黄,有异味,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妇科检查:阴道充血,分泌物较多,色黄,有异味;宫颈轻糜;子宫后位,大小正常,活动受限,压痛;右侧附件增厚,左侧扪及约4 cm×2.5 cm×2 cm大小包块,欠活动,压痛。B超示:子宫左侧见一4.0 cm×2.3 cm不规则低回声区,提示左附件囊肿。证属湿热瘀结。治则: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柴胡、白芍、延胡索、枳壳、五灵脂、连翘各10 g,败酱草、蒲公英、红藤各3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经期若有经量增多则停药,服药3个月,诸症消失。B超复查附件包块消失。

4.2 讨论 本病属中医“癥瘕”、“带下”、“腹痛”等范畴,其发病或因急性盆腔炎失治、误治,损伤正气而成;或因妇科手术时因气血亏损之际,感受外邪,阻于胞脉、胞宫,日久不愈,滞留冲任,经脉凝滞,气滞血瘀而致。妇检或能扪及盆腔包块、压痛点,B超多提示有盆腔积液及混合性包块等病理改变。方中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盆腔局部的微循环和组织营养、调节合成代谢、促进炎症物质的消散吸收及包块的消散,并有松解瘢痕粘连的作用;红藤、蒲公英、连翘及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炎凉血;四妙散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止痛、软坚散结之良效。

综上所述,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并能气血双调、虚实并用,辨证准确、运用得当,则疗效显著,实为中医妇科临床一要方。

猜你喜欢

血块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临床研究进展
经血发黑还有血块,超过3天要警惕
Large eddy simulation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n argon thermal plasma jet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桃红又是一年春(同题散文两篇)
等一树桃红
松桃红石林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磕掉了牙齿
吸痰管替代尿管清除膀胱血块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