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审美现代性焦虑的知识学起缘

2011-08-15林国兵江玉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波德莱尔学科知识康德

林国兵,江玉娥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论审美现代性焦虑的知识学起缘

林国兵,江玉娥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美,由日常语言中泛指令人爽口爽目爽心的对象及主体感受之词,转向美学学科中指感性认识的完善,后来又指主体对对象形式所映射一切的感受,转向中充满了审美现代性焦虑。这种焦虑,源于西方社会近代以来较为广泛的心理变革运动及随之而来的以知识细化为基础的美学学科兴起,人们在对由学科知识所确立的美的传统的坚守与突破中产生了一系列焦虑。

审美;现代性;鲍姆嘉通;康德;波德莱尔

言及审美现代性,人们无疑会联系到波德莱尔,因为正是波德莱尔在艺术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了“现代性”范畴。形式上也许如此。但如果对波德莱尔此论的心理动因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波氏此论实际上是西方社会较为广泛的心理变革运动及其外显的一部分。不仅审美“现代性”隶属于这一历程,美学学科的诞生也不游离于这一历程之外,审美现代性焦虑的生成更不必言。

现代人在审美问题上表现出一种焦虑倾向。这种倾向,有外部症候,如艺术领域内诸多流派尤其是现代主义不断超越传统;也有深层体现,如在心灵不断细化过程中建立的各种部门美学知识。从学科知识角度看,审美的现代性焦虑源于美学学科的诞生。自从作为学科的美学诞生以后,受学科知识影响,人们在审美问题上的焦虑倾向一直很明显。从更深层次上看,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历程从心灵深处促成了审美的现代性焦虑产生并使之以各种越演越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审美的现代性焦虑伴随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历程而来。何谓“现代性”?它始于何时?韦尔施认为,“‘现代的’(modern)这个形容词,由于它的时间因素以及它和各种不同内容的联系,必然引起人们持续不断的争论。”[1](P69)人们在“现代性”范畴含义上的分歧,必然带来关于“现代性”时间边界问题的争论。从知识、思想史角度看,“现代”,以言说者——“我们”所处的当下为基准,不同于过去和未来。这种划分方式,不同于坐标轴上数学意义的点的绝对性,而是以客观时间为基础,相对较为宽泛,有人主张的广义“现代”,即指笛卡尔以来直到海德格尔为止的西方思想,它在时间和思想本身上都与“后现代”区别开来。在思想史上,“革命比我们想象的要少,而连续性比我们想象的要多”[2](P2),“后现代”,更可能是“一项未完成的设计”[3](P1),因此,我们采用更广义的界定,统称西方近代以来的思想为现代。

17世纪的西方社会曾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一时期因此“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的黎明”。[2](P2)这些变革,集中于知识、思想领域,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内伽利略、牛顿等所取得的新成就,也包括哲学领域内培根、笛卡尔等人所采用的新方法。它们促使人类心理发生变化,更新关于世界、事物成因及宇宙运行模式的知识: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思想以及万物统一观念被动摇,有机世界观念被与人不同的机械世界观所代替。在较为严格的学科知识层面,人和宇宙、大自然和精神首次被有意识地分开。这些变革,使欧洲步入快速发展的现代。

心理层面的变化及其在知识领域的成就与影响使理性的地位日益上升,并在18世纪科学家、思想家的研究思考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它早已脱去柏拉图和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理性”特色,更倾向于指牛顿科学。从人类心灵看,前二者鄙弃肉身等感性现实世界,要求人们追求所谓更高尚、靠近世界本源的生存境界,因此具有形而上特色,后者却关注经验现象本身,并把经验现象的规律之源置于自身、而非超自然的造物主。上帝虽然仍存在于人的内心,但它显然不再是科学家们从事具体观察、研究、总结自然现象及规律的根据,而变为仅仅是“信仰”中的宇宙万物之源。

在牛顿式科技理性的高歌猛进中,人类心灵迷恋于役使“物”,客观自然物以为人类所用、被人类征服和改造的面目出现,在人类心灵中处于和主体对立的位置。对立之中,客观自然物及人自身,都被科技理性予以内容和形式、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角度层层分解,力求被更准确地把握。高昂的科学、哲学精神背后,隐藏的是人类心灵前所未有的分解和细化。这种细化,在产生丰富的现代学科知识之时,也为多门现代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学学科正是在这一运动中产生的。1750年,鲍姆加登出版《美学》著作,标志现代美学学科诞生,它很大程度上是审美现代性的标志,同时也是整个现代性历程的标志之一。美学领域现代性影响之大,致使有人认为,“现代首先是在审美批判领域力求明确自己的”。[3](P8)

随心灵分解和细化而来的现代性,不仅仅给人们带来喜悦,也带给人们各种各样的烦恼。17世纪以来,建立在常识和经验基础上、无处不在的科技理性,改变了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人们沉浸在以心物对立为基础的各门自然科学所带来的种种物质生活便利的喜悦之中;精神世界因主要思想家关于有机世界、目的论思想的瓦解而表现出“思想的脱魅”。[4](P4)另一方面,在各种“科学”研究中,人们也时常充满各种苦恼、焦虑。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完整亲切关系,随着整一性思想的瓦解而彻底分裂。这种分裂,折磨着思想家、乃至一般民众的心灵,并几乎反映在当时及后来的各门社会科学中。在美学学科领域,这种源自心灵细化的现代性焦虑症尤其明显。

在鲍姆加登的《美学》出版之前,从山顶洞人的红铁粉装饰,到欧洲岩洞的壁画;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关于美的问题的对话,到孔子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等,无不显示了人类对美的关注与思考。但在这漫长的时期内,美泛指令人爽口爽目爽心的对象及主体感受,几乎不给人带来痛感。目的论及万物一体观念影响下的西方心灵,以整一性观念体察一切。宇宙万物(包括人)都以体现道、显现上帝旨意,以归于整一性为终极目标。在此背景下,与宗教、伦理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美,在悦目形式中引导心灵超越当前,到达与神、上帝合一的境界,柏拉图以及中世纪神学家思想中的感性现实世界,其积极作用不过如此。所以,中世纪及以前的西方世界,很大程度上没有给人带来痛感的美,那些的确存在的美的形式,带给人们的是达到与道、上帝、神等同在的、充满神圣感的喜悦之情。

由鲍姆加登创立的关于美的问题的新学问——Aesthetica,在以学科知识形式显示人类心灵细化新成果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打破了人类心灵在美的问题上的和谐状态,为人类心灵可能会由此而走向自我分裂的无尽深渊作了客观上的理论预设。作为笛卡尔、莱布尼兹和伍尔夫一派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千方百计不断地把对于科学的考察分得更细”。[5](P240)他认为,作为人的心理活动之一的认识,并非一开始就如伍尔夫的逻辑学那般清晰,之前还存在一个朦胧阶段,它有类似认识活动的心理能力,但又不能用传统理性的方法进行推论,于是他创立Aeshetica,专门研究人的朦胧认识,并认为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这种不能被理性概念确切涵盖的朦胧性的美,必然犹如经验主义者的心理体验、情感体验之美,否则它又落入逻辑学的范围。虽然鲍姆加登“对于这种完善性的内容的分析赶不上他对于这种完善性的来源的信念”,他所说的“美”,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的形式原则”[5](P242),但“完善”、“完满”范畴无疑属于伍尔夫等人的理性主义哲学。

显然,处于心理被不断分解、细化运动过程中的鲍姆加登,希望通过在清晰的理性认识前加入一个朦胧阶段并设立与此相对应学科的方式,力求在学科知识层面达到对人类认识、人类心理进一步精确化的理解。这种努力,客观上流露出调和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企图。被调和的两大流派,在审美问题上,执着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预设,欣欣然于各自的观照对象。鲍姆加登的调和,固然使世人欣喜看到新知识、新学科的出现,但由新学科新知识描画并固定下来的、人类心灵被过分分解的状况,对美学学科建立之后美学、艺术领域内的现代性历程影响深远。

从词源上可追溯至波德莱尔的“现代性”范畴,波德莱尔认为它并不是高深玄奥之物,而是艺术家对生活于其中、稍纵即逝之当下时代的心灵触摸,是艺术家对永远变化中之人类心灵的当下感知,“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6](P485)“对波德莱尔来说,审美的现代经验和历史的现代经验在当时是融为一体的。”[3](P8)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每个古代画家都有一种现代性,古代留下来的大部分美丽的肖像都穿着当时的衣服。”[6](P485)波德莱尔对体现时代特征的当代艺术的肯定,同时是对作为时代的“现代性”的肯定。在瞬间与永恒的矛盾中,艺术心灵激情拥抱瞬间、拥抱现代性。当然,激情的背后,隐隐流露出波德莱尔及其他艺术家艺术心灵分裂的痛苦事实。

波德莱尔于艺术领域提出“现代性”范畴,就它在客观上体现艺术心灵分裂的现实来说,确是审美“现代性”确立及审美现代性焦虑产生的重要标志。但如果就美的领域心灵分裂的事实本身及相关知识性补救策略来说,美学学科诞生之时及其后的美学家如鲍姆加登、康德等早已进行关注,并从学科知识上作了深刻的阐释。在这个意义上,审美现代性及焦虑其实早已开始。

审美现代性及其焦虑的产生,在学科知识层面上,鲍姆加登具有开创之功。他创立新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弥补分裂心灵的鸿沟。从学理上说,这种初始的弥合工作是浅层次的,但它启发了后来者。康德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凸显了现代性进程中人类心灵分裂的严重事实,表现了哲学家、美学家在弥合工作上的进一步努力。与鲍姆加登一样,康德本属莱布尼兹、伍尔夫一派,但休谟、卢梭思想使他从“独断论的梦幻”中醒来,从此致力于人学研究。尽管如此,在理性主义传统之下,康德的目标仍然是积极论证被怀疑主义所诟病的科学理性。康德明确注意到人类心灵的分裂,积极从理论上予以调和。在他看来,感性自然界受机械律制约,不自由;在为自然立法的道德领域,意志是自由的。但这两个领域分属经验世界和理性世界,不可通约。只有在审美领域,人由自然走向自由,成为完整的人。审美(鉴赏判断)由此成为人之为人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判断力批判》也因此而成为三大批判的拱心石。三大批判间的关系不仅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心灵分裂的事实在康德思想体系中的表现,也反映了他对这一分裂的深层次拯救。

肇始于鲍姆加登的对于审美领域心灵分裂现实的理论关注,不仅延续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更体现在他的具体美学命题如关于鉴赏判断的论述之内。康德对判断力的先验分析,在承继鲍姆加登弥合心灵鸿沟的同时,却又从学科知识、从理论上进一步加深了这一鸿沟,成为后世审美现代性焦虑的直接理论源头。

欧洲中世纪及以前,在整一性观念影响下,美涵盖于真、善之中,审美中充满着神圣、崇敬之情。17世纪开始的现代进程使世界被科层化,万事万物被人的意识分解,包括人的意识本身。宏大叙事解体,人们的任何行为涉及的可能仅是对象(包括人自身)的一个极为细小的方面。真善美不仅从学科层面被区分为从属不同领域,即使在学科内,这种区分仍然一如既往,典型者莫过于康德及其鉴赏判断思想。

康德的鉴赏判断思想,以人学为背景,旨在将主体当下的鉴赏判断(审美)与实用、善等区分开来。质的方面,“鉴赏是凭借完全无利害观念的快感和不快感对某一对象或其表现方法的一种判断力。”[7](P47)从传统理性主义方法入手,康德通过对人的认识能力本身及其对象的分析,首先把主体当下的鉴赏判断快感与日常感官快适及对于善的快感区别开来,强调了在心意能力的传统区分中鉴赏判断与其它心理活动的不同,这就是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思想,它构成了康德鉴赏判断思想的核心。仅仅从这一论述看,鉴赏判断的确无关功利。但其后关于其他三个“契机”的说明,如“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7](P57),“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时”[7](P74),“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底对象”[7](P79),又显示了康德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与困惑,即把人类意识活动过于细化之后带来的、论证其中某一方面的深层根源时的困难。虽然三者都旨在进一步说明主体当下鉴赏判断的无利害性,但主观普遍性、主观合目的性以及建立在“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基础上的无概念的必然性,客观上显示出:作为大自然进化的最后目的——人,其鉴赏判断有先验基础。这一基础同人的其他因素一起,共同构成了人丰富复杂的整一性。心意活动的种种外部表现,虽有不同追求目标,分属不同学科领域,但在康德那里,它们都指向“人是什么”这一终极问题,在此最终目标上统一在一起。某种意义上,康德通过第一个契机强调了鉴赏判断的经验性质,而其他三个契机则在客观上表现了鉴赏判断的理性指向。正是在主体当下的鉴赏判断中,由对象的形式表象到主体在道德领域内为自然立法的理性,人由自然走向自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鉴赏判断是康德关于“人”的问题的枢纽,在此相关论述中,康德调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拯救理性、进而拯救被科技理性所分裂的“人”的意图明确,笛卡尔、牛顿以来科技理性的成就明显,深刻的理论论述背后,心灵分裂的困惑与痛苦也明显。正是这种学科层面的深刻阐释,构成后世审美现代性焦虑的理论源头。

康德之后,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不少人纷纷从理论和实践等角度,掀起反抗技术理性、拯救人的运动,如席勒、王尔德、先锋派,甚至后来的尼采、海德格尔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历程,是审美的现代性焦虑在理论形态和感性形态的进一步发展,它最终导致美由象牙塔走向日常生活、由精英群体走向平民百姓,由主体对对象纯粹形式表象的感受转向对对象形式所映射一切的感受,促成人类心灵在审美问题上又归于整一——新的整一,这是一个令人回味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进程。

[1]沃尔夫冈·韦尔施.洪天富 译.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罗兰·斯特龙伯格.刘北成,等译.西方现代思想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于尔根·哈贝马斯.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4]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鲍桑葵.张今译.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7]康德.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I01

A

1003-8078(2011)05-0074-03

2011-08-17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5.24

林国兵(1970-),男,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江玉娥(1972-),女,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黄冈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6CB25。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波德莱尔学科知识康德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命运是自我选择”:《波德莱尔》传记批评解读
品读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南方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论《现代中国作家与法国文学》中的波德莱尔考察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