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律诗研究的新视角——评陈静《唐宋律诗流变研究》

2011-08-15

关键词:诗体律诗刻本

王 颖

(沆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02)

律诗研究的新视角
——评陈静《唐宋律诗流变研究》

王 颖

(沆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02)

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体裁,也是古典诗歌中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学术界研究律诗的论文和专著不在少数,但《唐宋律诗流变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一书却在这个熟悉的领域让人看到了新颖的内容。

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以时间为序梳理了律诗的流变过程,在梳理的同时,总结出唐宋律诗流变中的五个重要问题,即 (一)律诗的雏形为何起自齐梁。(二)律诗的诗体形式经历了自齐梁到初唐近三百年才基本定型,如此漫长的过程意味着什么?(三)律诗的形式规则中蕴含着哪些审美心理?(四)律诗成熟于盛唐,自中晚唐开始出现各种形式新变,其产生原因是什么?(五)唐代律诗与宋代律诗在审美风貌上为何明显不同?在下编中,作者即以这五个问题为引导,从诗体形式、文体结构、媒介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唐宋律诗流变的深层原因。全书以下编最为精彩,在具体论述中,又有两点颇为引人注目。

一、大胆指出了形式问题在律诗流变中的革命性意义

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通常的看法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从属于内容。该书作者通过对史料的细致梳理,却认为,无论是从律诗诗体的建立过程还是从律诗诗风的转变来看,形式的重要性显然要远远大于内容。

律诗形成于齐梁至初唐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多在形式技艺上苦苦钻研,而内容却乏善可陈。对于这种现象,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受时代环境影响,如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齐梁以后,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们,在格局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先后形成了几个以皇家为中心的诗人集团,因此这一时期群体的艺术风貌比较鲜明。”[1]在评价齐梁至初唐诗风时,也大多认为其侧重于形式美,容易流于绮艳,并不足取,如罗宗强《隋唐文学思想史》:“魏晋六朝时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重在抒情,且亦追求形式之美,而当其走向极端时,弊在流于淫放绮艳。……开始追求新的审美情趣的‘四杰’,不论在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未能摆脱绮艳文风的影响。”[2]但《唐宋律诗流变研究》的作者显然不满足于上述通行的论断,她想探究的是:律诗经历了近三百年,其诗体形式才逐渐形成和完善,这一形式探索的漫长历程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此,作者沿着律诗诗体的建立之路进行了深入地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评价内容与形式孰轻孰重,要看观察的角度,如着眼于具体的创作过程,则必然是内容先于形式,在唐代,诗人想抒情时,自然会选择近体诗,想叙事时则会选择古体诗;但如从诗体建立和发展的角度看,则是形式先于内容,在诗体定型和发展过程中,形式是十分重要的力量。任何一种文体,总是先有形式的产生与完善,才会带来内容的丰富与文体的繁荣,完成一种新形式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当律诗的形式问题在初唐得到完善和解决后,盛唐律诗才真正走向繁盛。作者对形式问题的看法大胆而新颖,但所有论述均言之成理,颇具说服力。

二、从媒介角度探究律诗流变原因

媒介对于文化的影响是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术界的热点,但它在中国学术界的运用并不广泛。“在中国大陆,目前媒介文化的研究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研究)往往只停留在对其表面现象的描述上,或是按照西方的理论话语进行一番按图索骥式的解释,缺乏对既具特殊性又兼有一般性与普遍性的中国媒介文化现象与特点进行具有历史阐释力的概括与说明。”[3]对照此段评述,会发现,《唐宋律诗流变研究》实为媒介研究的成功范本。

律诗自唐至宋的流变过程横跨中国古代媒介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抄本时期和刻本时期。作者正是从这两个时期的媒介特点入手,重点分析了抄本和刻本对律诗流变的影响。一是抄本对齐梁时期律诗雏形——永明体、宫体诗的影响;一是刻本对宋代律诗诗体特征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古代文学研究中,对于“永明体”和“宫体诗”的产生原因,多是从本国文学积累和外来佛学影响着手,但作者注意到了另一个因素——抄本。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普及引领中国文化进入了抄本传播的新时代。新媒介在文字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纸作为书写材料,方便易得,作品得以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作者可以当世成名,士人创作积极性提高,作品数量激增。抄本在公众间自由传写,使得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当世读者群和当世评论。抄本使社会全面进入到阅读文化时代,诗歌开始与音乐分离,成为用来看和诵读的艺术,文字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诗人们更重视文字本身的音律,更注重对偶和用典,更讲究雕章琢句,更注重文字的视觉效果,律诗的雏形——“永明体”和“宫体诗”就是在这样的媒介氛围中产生的。

关于刻本对宋代律诗的影响,作者指出,宋代律诗审美标准的确立在北宋中叶宋哲宗元祐年间,以苏轼及“江西诗派”为代表,而这一时期正处于宋代刻本出版的兴盛之时,两者之间决不仅仅是巧合,“在宋代律诗的审美标准中,非常注重创作意识,有两条标准都十分重要:一是规则与创新并举的创作意识,一是重才学的创作主体定位。细究起来,就会发现,这两项规定的背后一定要有一个支撑,即整个社会文化的丰富 (它能带来深厚的知识积累)和整个社会欣赏水平的提高 (它能形成重才学的社会风尚)。而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政府与主流文化群体的提倡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传播手段和方便而迅捷的传播媒介,才能够大面积地普及文化,提高文化水平。因此,宋代审美标准的确立与当时社会文化的丰富有着极深的渊源,而造成社会文化丰富的原因则在于宋代的传播媒介——刻本。”[4]作者注意到,真正将杜甫诗作立为标准而且大规模摹仿始自宋人,杜诗真正产生影响也是始自宋代。宋人不仅整理杜诗以广其传,还通过各种注本来有意识地普及杜诗,为杜诗作注始自宋人,注本都是刻本,注本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面向社会公众传播,通过注本讲解杜诗,从而为学习杜诗树立标准,以达到提倡和普及杜诗的目的。黄庭坚的诗文集在宋代即已呈现出完整的面貌,既有可资学习参考的注本,又有可深入研究的《年谱》,还有去取标准不同的各种选本,通过这些刻本,宋人对于黄庭坚的摹仿与学习就完全可以是系统性的了。“江西诗派”在宋代即有以诗派为名的三四种版本的集子流传,而且卷数众多,以诗派为名统一结集出版,不但使诗歌流派的面貌清晰起来,而且籍刻本之力,其诗派所含蕴的审美倾向与艺术风格很快就可以在社会上普及开来。作者据此得出结论:宋人有意识地借助刻本出版之力,引导和提倡一种诗作标准和审美风格,并使之能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宋代的刻本出版成为宋代律诗资以形成其自身特色的强大媒介保证。

作者从传播媒介角度看待律诗的流变历程,资料丰富,论证扎实,特别是抄本部分,作者对纸的早期应用史十分熟悉,对魏晋南北朝文化中的一些现象如洛阳纸贵、品评之风、文体划分等,均有十分独到的见解。

除此而外,作者有关文体结构的论述也令人耳目一新。唐代律诗以情景为核心,宋代律诗则转向生活物事,针对这种变化,作者提出一种观点,即文体环境(结构)的影响。唐代律诗所处的文体环境是骈体文、近体诗 (以律诗为主体)与古体诗,宋代律诗则是古文、诗与词。两种不同的文体结构,遂造成律诗在唐代和宋代各不相同的诗体走向。此部分论述涉及到不同文体的功能定位问题。中国古人的观念中,不同的文体,地位不同,功能也不同。但 20世纪后,由于“文学”概念的普及,举凡赋、诗、词、曲、文等一概被视为文学,因此也就被认为适用同一种标准。对于这一问题,钱锺书先生《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曾有精彩论述:“我们常听说中国古代文评里有对立的两派,一派要‘载道’,一派要‘言志’。事实上,在中国旧传统里,‘文以载道’和‘诗以言志’主要是规定各别文体的职能,并非概括‘文学’的界说。‘文’常指散文或‘古文而言’,以区别于‘诗’、‘词’。这两句话看来针锋相对,实则水米无干,好比说‘他去北京’、‘她回上海’,或者羽翼相辅,好比说‘早点是稀饭’、‘中餐是面’。因此,同一个作家可以‘文载道’,以‘诗言志’,以‘诗余’的词来‘言’诗里说不出口的‘志’。这些文体就像梯级或台阶,是平行而不平等的。‘文’的等次最高。”[5]钱先生此文并不以文体问题为中心,因此也未展开论述。《唐宋律诗流变研究》有关文体环境的立论依据则来自 20世纪中叶文艺学界盛行的结构主义方法,并没有引述钱先生的这一观点,但二者的论点,实为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在后记中,作者写道:“在从事文艺学研究中,深切感受到目前国内文艺学界与文学史界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文艺学界对文艺实践不太感兴趣,文学史界则对文学理论比较漠然。”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不少研究者在资料的爬梳和现象的描述方面都很到位,但更为深层的理论总结和阐述却总如隔靴搔痒。而《唐宋律诗流变研究》一书在这方面的优势显然较为明显。或许是因为作者文艺学的学术背景,较之一般的文体研究论作,该书侧重于理论阐释,但又克服了理论研究易流于空泛的弱点,其参看资料之多,论证之详密显示了一种难得的严谨。对于文体研究而言,该书的意义不在于资料的提供,而在于视角的独特。作者提出的形式先于内容、媒介影响、文体结构等思路对于其他文体的研究同样也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00.

[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M].北京:中华书局 ,2003:35.

[3]鲍海波.媒介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本土化 [J].新闻知识,2008,(12):7,8.

[4]陈静.唐宋律诗流变研究 [M].济南:齐鲁书社,2009:256-257.

[5]钱锺书.七缀集 [M].三联书店,2002:4.

邓秀丽)

猜你喜欢

诗体律诗刻本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律诗的开合结构
工而能变方有味——浅谈律诗的对仗
关于当前诗体创新的若干断想
刘半农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策略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论
山西发现北宋刻本《崇宁藏》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试谈诗体分类被忽视的新体诗
“兼剂”与“正变”——明人论诗体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