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其借鉴价值
2011-08-15王成光
□吕 正 王成光
试论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及其借鉴价值
□吕 正 王成光
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通过“育君子”与“化小民”的双重路径达到“至忠孝、明人伦、成君子”终极目标的思想教化模式。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目标导向和教化方式对于弥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工具性”轻“目的性”、重“灌输”轻“内化”等偏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儒家思想教育;理念;理念及范式
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通过“育君子”与“化小民”的双重路径达到“至忠孝、明人伦、成君子”终极目标的思想教化模式。这种理念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儒家“修身为本、德育至上”的教育精神及其借鉴价值
从孔孟、董仲舒直至宋明理学,儒家圣贤们都非常注重通过“教化“来引导人们实现自身德行的养成,“修身为本、德育至上”作为儒家治国和治学理念的精神支撑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并逐渐沉淀和内化为儒家思想教育的灵魂。《大学》中提出“大学之道”在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在明明德”就是指圣贤要修缮自己的德行与素养,以自己高尚的“德风”感化众民之“德草”。从“在明明德”到“止于至善”的思想跃迁体现了儒家通过修身以“育人”的教育精神。孔子的“六艺”之教中囊括了“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义也是思想政治教化,即要求教育者要勤于修身以完善自己的德行。颜元所说的“孔门司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血气,调人性情”[1],即从侧面阐述了孔子“六艺”思想的“育人”精神。此外,孔子还以德才兼备为标准来区分小人和君子,他认为“知、仁、勇”是君子应具备的三种贤德,即“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2],只有那些在德性修养方面抵达仁、智、勇三重境界,真正做到德行高尚、恪守道义、坚守操行的人才堪称君子。孟子则认为“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之成,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3],指出无论身置何种境地,君子都应恪守内心的道德标准和精神追求,理智清醒地对待外界的利诱,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宋代时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列为四书之首,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大学》强调了“自我修养”的八大步骤,主张通过德行教化来激发人的善行与人性,敦促个人德性修养、道德品格和人格境界的养成,达到君子境界。其中,“诚意、正心”要求人们要树立端正的人生目标,“格物、致知”要求人们要不断地认识和了解世界,进而不断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和完善自我,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从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心环节即是“修身”,这是儒家治国立身思想的关键与根本,对于敦促人们养成“慎独自省”“独善其身”的道德品格具有极强的引导和规约意义。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其成功的经验,但劣势也很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过多地强调政治素养的培育,而忽视了修身教育和道德教育。当代,随着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强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反差拉大,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社会意识在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震荡中重构,青少年受其影响,思想心理状况比较复杂。消极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普遍的责任感淡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突出,奉献精神和协作意识较差等。这说明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修身教育和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因此,我们应该吸收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吸收儒家思想注重修身教育
这里的修身教育,至少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行操守方面的要求,如爱国、爱人、诚信、正直、正义、勇敢等等;二是理想信念方面的要求,如信仰、义利观、奉献观等等;三是科学技术方面的要求,如科技知识、科技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四是日常生活方面的要求,如生活能力、生活行为、生活艺术、健康能力等等。在个体社会成员的这些修身知识教育中,科技与生活方面的自我教育又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
1.加强理论教育,深化道德认知
深化道德认知的方法是多种的,但值得一提的是青少年目前在学校接受的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公共课,在青少年修身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直接针对道德认知,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因教学目标设置不当、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教育者主导地位发挥不够等原因,造成教学效果不好,让道德教育沦为形式。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其中,即通过“价值引导、认知失调、自我建构、内化升华”达到教育目的,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2.树立正面榜样,激发道德情感
青少年常见的修身榜样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校教师。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言传”和“身教”来向青少年传递道德规范。第二类榜样是校友。树立青少年身边的道德榜样,让青少年感觉可敬可亲,更能激发他们向榜样学习的意愿。第三类榜样是社会榜样。社会文化和大众传媒作为一个宏观因素,对人们的影响无处不在。和谐良好的社会风气下,宣扬富有感召力的人格榜样,对于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阶段的青少年,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3.开展志愿服务,引导道德实践
不论道德认知,还是道德情感,其最终目标是引导青少年外化为道德行为,这也是青少年修身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所要求的。同时,道德实践反过来也会深化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增强道德体验。而在青少年的修身教育中,最为有效的实践就是青少年志愿者服务。
(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合儒家思想的道德教育理念
当前德育内容以道德标准的灌输为主,道德实践比较少,使道德标准无法内化为青少年道德行为。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道德标准的灌输,更要发挥青少年主体性作用,让青少年能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1.“立志乐道”的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儒家思想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先是解决人生观问题,普遍重视立志乐道的教育,也即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树立起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进的信心。孔子还提出要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信念而献身,孟子提出“舍生取义”,墨子强调培养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赴汤蹈火精神。他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孔子经常教育青少年眼前利益要服从远大理想,他说:“无欲速,不见小利。欲速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身体力行“的教育
身体力行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要求行一致,或知行统一;二是要求在道德实践方面脚踏实地与孔子的主张言行一致,要求“言而有信”,认为“人而无信,知其可也”。他反对讲大话,说“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反对讲空话,说“其言之诈,则为之难”;反对讲假话,说“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反对信谣、传谣,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3.“改过迁善“的教育
在一定意义上说,适德教育实际上是帮助青少年逐步克服和纠正缺点、错误,不断发扬优点、益处的过程。教师正确对待青少年的缺点、过失和错误,是适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改过迁善就是孔子在适德实践中正确处理这一问题的原则。他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如果不愿意改,那就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二、儒家以内圣为主的君子型的人格培养目标及其借鉴价值
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必须具备的品格有四,即明人伦至忠孝、忠恕、笃实诚信、尚义轻利。
思想政治教化的根本目标是育人。明人伦、至忠孝、成君子正是儒家思想政治教育人格培养的终极目标。孟子曾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学则三代同之,皆以明人伦也”[5],将“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旨归,将培养“于君以忠、于亲以孝、于兄以义、以礼克己”仁义、忠孝、智信并举的真君子立为育人目标。同时,在儒家看来,“有父子,然后有君臣”[6],“孝悌者也,其为仁之本”[7],认为“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高境界,而孝悌正是“为仁”“修身”之本,“至忠孝”是“明人伦”的目标导向。这种由“明人伦”到“至忠孝”的育人理念为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培养目标奠定了伦理基础。在“至忠孝”“明人伦”的逻辑起点之上,儒家进一步提出要培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8]的合格君子,主张通过“仁”的教化,引导人们养成推己及人、宽厚博爱、恪守善道的理想人格;通过义的教化,培养人们舍生取义、尊义弃利的义利观;通过礼的教化,培养人们“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9]的忠孝观,进而引导处于不同地位、不同层次和水平的人向善的方向发展,达到至善至美的人格境界,培养出既能“修己”又能“安人”的真君子。儒家的人格培养目标在唤起人性、提升人们德行修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为人们对社会政治信念和道德意识达成共识社会的对为使人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达成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基于以上儒家对于君子型人格培养的思想理念,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重法律轻伦理、重道理轻忠恕、重价值轻义利等不良倾向,我们应该进一步吸收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确立以内圣为主的君子型人格的培养。
(一)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儒学的核心是“仁”。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推荐“仁者爱人”、“和为贵”,强调互相尊重、以诚待人。正如孟子所说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因此,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要培养青少年爱人与尊重别人的意识。另一方面,社会、家庭、学校要尊重爱护青少年,只有受到真正的关怀,人格受到尊重,青少年才能“以礼存心”,当他们长大进入社会后,才会真正懂得爱人与敬人。倡导仁爱精神,有助于克服当代社会生活的某些困境,化解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日益严重的人际、文化、价值观念上的种种冲突和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等等社会现实问题的挑战。同时,传统的伦理道德是我国历史上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它是以“孝悌”,即孝敬父母,敬爱兄弟为根本,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
(二)加强忠恕教育
儒家“忠恕”思想的以己度人为认识他人提供了一把钥匙。在思想教育中教育者若能以己度人,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将自己置于与己迥异的教育对象的心理位置上去观察、体验和思考问题,就可以洞察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最佳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忠恕”方法要求人们克服以自我心理位置为中心的倾向。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他不凭空妄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这些就是反对以自己的好恶为取舍标准。这四种毛病是人际交流中容易犯的,教育者也应引以为戒。如果教育者总以自我心理位置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好恶为取舍标准,不管对方的心理要求,必然会障碍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思想教育就很难奏效。“忠恕”方法将以己度人和以人度己结合起来,对思想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教育者在以己度人的同时还要善于以人度己,经常反躬自问:对教育对象是否真心诚意,尽心尽责,注意教育对象对自己言行的心理反馈,通过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以寻求教育手段与教育对象的最佳结合点,提高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加强诚信教育
要注意强化诚信教育课程教育。除了在“思想道德修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等有关必修课程中强化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把有关诚信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专业课程的讲授中,把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力争用先进的知识文化教育新一代青少年。同时,要增开一些有助于青少年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加强对青少年诚信道德的理论教育和法制教育。要使青少年明白诚实既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基础和道德修养的前提,也是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规范。
要充分了解青少年的诚信现状,拟订具有特色的诚信教育活动。高校进行诚信教育,首先应在学校层面开展全面的诚信调查活动,找准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有效开展诚信教育提供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拟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诚信教育活动,使学校诚信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青少年开展相应的诚信教育活动,如在低年级青少年中通过组织开展“诚信”特色团日、诚信演讲、诚信语录等活动,启迪青少年的诚信意识,使青少年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诚信观念,自觉地按照诚信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四)加强义利观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与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使得义利关系越来越复杂。由于青少年个体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的差异性,导致义利观的差异性。青少年有四种义利观的选择:重利轻义的义利观;尚义轻利的义利观;义利统一的义利观;义利统一,以义为先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道德认识是品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青少年对义利观的选择,取决于他们对义利观的认识程度的高低。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选择。所以,青少年在人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时刻,对义利观的选择尤为重要。社会主义义利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是青少年的首要选择。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核心问题实质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必须以兼顾并不损害他人、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和谐一致作为基本价值导向。这就要求,不但要让青少年明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应该做到取利怀义、见利思义、义利兼顾,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学会考虑和照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教育。还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集体主义、革命功利主义、唯物主义物质利益观、经济伦理教育。
三、儒家“正己正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教化”思想始终是儒家中“育君子、化小民”的首要路径。《学记》中就明确提出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强调要通过“教化”为方式来引导人们正己修身、不断自省,以达到慎独、自尊尊人的理想人格。孔子曾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0]孔子将“齐之以礼”的“教化”方式视为促使民众驯服的首选途径。与此同时,儒家在强调“教化”的基础上,还特别推崇“内圣外王”之道,主张通过君子对小民的感化和影响来形成“上行下效,捷于影响”[11]的教育格局。所谓“内圣”是指君子严于律己、自我修身;“外王”是君子布德于民,用自己的德行修养来取信于民。“内圣”与“外王”从内化与外化的视角将“礼义教化”与“渗透教化”有机结合为一体,充分认识到了君子高尚德行的表率和感化作用。正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孔子对“风吹草偃”这一教育方式的总结亦是对“内圣外王”的最好诠释。在具体实践中,儒家还将传统的教学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其中。譬如,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3]孔子认为德行的布施者本身起着的“言传身教”和率先垂范的作用,他们的言行操守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选择,因而,教育者要发挥“正己修身”、“以德化民”表率功效。
(一)“正己正人”的教育方法
1.修身而治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并以此感召被教育者,从而在管理范围内形成整体一致、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
只有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具有了一致的健康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长远的奋斗目标时,才可以说这是一个运行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道德修养问题对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绝不是一个空洞的教条。一个“正己”的教育者,他所处的位置以及他所具有的美德使他产生了载有威信的人格感召力,因此他能够“正人”,有了这样的影响,青少年也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同一价值取向,“正己正人”的格局自然浑成 ,自觉、自律、自爱便成自然之举。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又是深远的。
2.上行而下效——在良好道德修养的引导下,教育者更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躬身实践,不负众望。
教育者的表率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这种表率作用并不流于口头和形式。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策划、布置和安排的工作呈式中不知不觉把自己摆在了指手画脚的位置,逐渐脱离了实践的第一线,这是十分有害的习惯。“上行而下效”,当自己的艰苦努力赢得众人的赏识并引以为范,必然触动被教育者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断靠近教育者的要求。教育者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绝不是去做一些无关痛痒、点点滴滴的小事,“正己”中的”正”全面理解的话,应包括高尚的道德、出众的能力和总领全局的实践精神。具有高尚道德的教育者使人敬重,产生人格感召力,从而激励被教育群体“正”其所想和所为;既有高尚的道德又有出众的能力的教育者不仅使人敬重,而且令人钦佩,会一定程度上促进被教育群体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青少年思想政治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序的,逐步深化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道德知识的积累,行为的强化,体现出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进程。鉴于此,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构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为基础,相互贯通的思想品德教育系列。
青少年不仅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存在着好、中、差的不同层次,在思想道德品质上也同样存在着不同层次。对道德品质好中差不同层次的青少年,要依据德育大纲提出的目的要求,着眼面向全体,进行分类设计,实施分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思想品德处于中上位置的青少年,注重社会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对后进生的教育,要进行理想价值观念的教育,按照循序渐进和可接受性原则,首先应从他们的行为规范抓起,以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为中心,实行“学和行”的有机结合教育,使他们熟悉“知”,领会规范要求,同时,抓训练,见行动,并努力增强其自律能力。
注释:
①《颜元集》
②《论语·子罕》
③《孟子·尽心上》
④⑤《孟子·滕文公下》
⑥《易·系辞上》
⑦⑧《论语·而学》
⑨(13)《论语》
⑩《论语·为政》
(11)《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
B222
A
1008-8091(2011)02-00102-05
2011-04-20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吕 正 (1987-),男,山东聊城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杨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