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译《围城》中的比喻探析

2011-08-15牛妮妮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暗喻方鸿渐源语

牛妮妮

(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英译《围城》中的比喻探析

牛妮妮

(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5)

钱钟书在其《围城》中大量引用比喻以加深讽刺力度,随之产生机智的幽默效果。结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源语读者对源语的反应基本相同,通过考虑特定文化语境来分析译例的方法,并提出一些改善译法,以求借鉴意义。

围城;动态对等;比喻;翻译

《围城》作为中国20世纪40年代最为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影响巨大。其独特的艺术格调即在讽刺中融入机智的成分,使得幽默跃然纸上。再者其文中比喻、用典等辞格的灵活运用,更为此作品增添了艺术魅力,并且使书中对人性的讽刺更为深刻,同时更加意味深长。23万余字的《围城》,比喻就多达700处,处处新颖奇特,令人难忘。钱钟书先生自己认为:“比喻是文学辞藻的特色”“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他本人生性快活,喜开玩笑;广文博知,中西兼通,熟知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日常生活的俚俗习谚,因此,喜于用喻,乐在用喻,精于用喻。取譬之源对于他就只是信手拈来。基于《围城》用喻以加深讽刺力度随而产生意味深长的幽默效果这一点,本文选用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译的版本,结合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对其中的辞格比喻,尤其是明喻和暗喻的译例作一译例分析。

一、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

奈达于1964年首次提出动态对等理论,而后又在与泰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解释说,动态对等是指“用译入语复制出与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首先是意义对等,而后是文体对等”“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1]然而很多学者对此说法提出了疑问,张美芳在她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中说,奈达的动态对等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局限性:(1)原文与译文的目的不一致时,其功能不可能对等;(2)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阅读经验不相同时,读者反应不可能对等;(3)译语语篇的交际者及其之间的关系与源语语篇交际者及其之间的关系不相同时,译文的风格有可能随之变化。[2]

本文以用喻——加深讽刺力度——产生机智的幽默效果为轴来分析《围城》中的一些译例,因而选用了动态对等中奈达提出的“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该与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这一点。针对张美芳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的局限性之二,本文认为在《围城》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钱钟书本人是中西贯通,用喻用典广博,其中很多的比喻都与西方文化有极大的渊源,或者在这里可以称之为西式比喻,那么还有很多是半中半西式的,还有中式的。因此对于西式的比喻的翻译采用直译,不会产生阅读理解障碍,相反对于有着西方文化理解背景的译文读者还会有一种熟悉感,唤起他们的共鸣,同样也会感受到其中那份机智的幽默。

二、《围城》中的译例分析

(一)明喻。明喻,即本体、喻体、喻词三者同时出现。喻词一般用:像、好像、活像、似乎、如、正如、好似、仿佛、……似的……一样等等。如: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又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Finding himself pressured on both sides,Fang Hong-chien fin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a foreign diploma. This diploma,it seemed,would function the same as Adam and Eve’s figleaf. It could hide a person’s shame and wrap his disgrace. This tiny square of paper could cover his shallowness,ignorance,and stupidity.[3](24-25)

这是对当时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的尖酸嘲笑,同时也是对留洋知识分子的嘲弄。方鸿渐因机缘得到老丈人的资助,留学多年游历各国而又学无所成,他开始认为文凭不重要,空手而归内心比较轻松坦荡,但终究逃脱不了崇洋世风的影响,只好买张假文凭向家里人交差。文中将这一张文凭比喻为亚当夏娃遮盖下身的树叶,有遮羞包丑的功用,这一比喻对于圣经文化背景深厚的译语读者来说,完全可以验证奈达所说的读者反应上的对等。

(二)暗喻及其特殊形式。暗喻即不用喻词,事物间的比喻关系暗含在某些词句或段落篇章之中,第一眼也许辨认不出来,而经过仔细、研究、辨认后才能看出其比喻结构。如:

他们那县里的人侨居在大都市的,干三种行业的十居其九:打铁,磨豆腐,抬轿子……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还加上泥土气,这算他们的民风。

Nine out ten fo the emigrants from this district living in big cities were now either blacksmith,been-curd makers,or sedan-chair carriers…The intractability of iron,the insipidity of bean-curd,the narrowness of sedan chairs,and in addition,the smell of earth could be called the local traits.[3](16-17)

这是对方鸿渐家乡的民风的描述,其中“豆腐、轿子”是中国特有的物质文化现象,西方读者可能很少耳闻并没有亲身体验过,对于文本中“铁的硬,豆腐的淡而无味,轿子的容量狭小”这些语句很难理解,笔者建议更具体的翻译可加上几个名词作注,从而对民风进一步进行解释:“The intractability of iron(stubbornness),the insipidity of bean-curd(uninsightfulness);the narrowness of sedan chair(short-sightedness),and in addition,the smell of earth could be called the local traits”。这样加上括号里的几个表示特征的名词,读者可以不带有任何负荷的进行阅读,并且对于此处民风的描述更加清楚。但是也许会有人质疑,释译的如此清楚到位是在怀疑读者的接受和推理能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徐炳昌在其《暗喻种种》一书中提出并列式暗喻,这是由于本体和喻体是平行结构,二者各是一个(或几个)分句,或者是一个(或几个)句子。又因为这种暗喻通常情况下本体是由喻体引出的,因此也成为引喻。[4]

如:鸿渐想,政府都可以迁都,自己到不能换座位。

Hung-chien was thinking,Government may be able to move their capitals,but I can’t change my seat.[3](122-123)

这是方鸿渐、唐晓芙、沈氏夫妇等人同桌吃饭,方有幸领略到沈太太身上的“臭味交响曲”,礼貌起见,无法忍受又不能换座位,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此暗喻不涉及文化,并且前文几人谈过了欧洲大战政府迁都离开巴黎一事,在这样的场景前后呼应之下,此处的暗喻明白了然。译文采取直译也是可行的,但如果译为“but I the blessed one cannot change my seat”会更加传达出自我调侃的乐趣。

徐炳昌还提出了替代式暗喻,也可以称作借喻,是只提喻体,不提本体和喻词。[4]《围城》中有这么一例:

她的话一部分是真的,加上许多调味的作料。鸿渐没法回驳,气哄哄望着窗外。

What she said was partly true,although with a few species for seasoning. Unable to deny it and seeing with rage,he just stood gazing out the window.[3](592-593)

方鸿渐夫妇到达香港赵辛梅家后,偶然遇到了苏文纨,她对这夫妻二人的言谈举止傲慢表示出来不屑一顾,而方鸿渐也不作反驳;回去之后,孙柔嘉一方面生气一方面醋意大发,对丈夫大发牢骚。译者此处用了直译,在西方也有这样的表达如:We like conversation with a seasoning of humor。因此直译不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

结语

从各句包含的中西文化来分析以上几个译例,笔者认为奈达的“源、译文读者反应应该基本相同”这一理论是有其合理性。在英汉中有引起阅读理解障碍的文化因素,翻译的过程要进行特定的补偿方法。对于有浓厚西方特色的文化因素的翻译文本而言,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译的版本选用了直译看来基本是可行的,但对其个别特殊的文化语境之下的特定文本需要进行灵活处理。

[1]Nida E A &Taber C 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2.

[2]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钱钟书著,Jeanne Kelly & K.Mao译.围城[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徐炳昌.暗喻种种[J].修辞学研究:第二辑[C].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P287-298.

Abstract: Qian Zhongshu in his famous work Wei Cheng composed variety of metaphors with increased irony, wits and humors. Based on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some figuratives in English version of the work, and propose some advancement in the translation.

Key words: Wei Cheng; dynamic equivalence; metaphors; translation

牛妮妮(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翻译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2011-02-06

猜你喜欢

暗喻方鸿渐源语
巨婴,方鸿渐的真实面目
冰与火
年少莫学方鸿渐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围城人生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