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1-11-27席宇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表现力吉林动作

席宇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探讨

席宇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啦啦操运动在我国有了很好的推广和普及。本文以吉林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系健美操主项的7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通过将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中,旨在提高健美操的教学质量,迎合吉林体育学院“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健美操教学新课改模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并期望啦啦操在高校得到很好的普及和推广。

啦啦操;健美操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1.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健美操课程也在向着更科学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课程转变。吉林体育学院构建了“授技育人”的新理念,“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新思路,健身性、能力性、创新性的新内容,课程内容一方面体现健身性、能力性、创新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增添了许多流行元素,其中啦啦操以其健身性、独特性、实践性、欣赏性及音乐与动作节奏的吻合性受到人们的赞扬和喜爱,尤其是每位拉拉队选手在仪态、表情、动作、配合、表现力等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感染力。目前啦啦操运动已受到全世界青少年的喜爱和热衷参与,这项运动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和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展的非常普遍,更有甚者已被列入体育教育课程。从2001年开始,啦啦操在我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运动项目,使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这项运动,啦啦操的普及丰富了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校园内年轻人青春、动感、健康的一面。将啦啦操融入到健美操教学内容之中,对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人文精神有着深远的影响。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吉林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系健美操主项学生79人。

2.2 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资料法。到省图书馆查阅有关健美操教学及啦啦操方面的书籍和论文二十余篇,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观察法。通过观察吉林体育学院2005级体育系健美操主项学生上课,对上课内容、上课表现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第三,访谈法。对有关体育教育专家、教授、啦啦操培训教练进行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第四,问卷调查法。对2005级健美操专修学生共发放有关啦啦操融入到健美操教学中影响的问卷79份,回收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94.9%。

3.结果与分析

3.1 啦啦操概念界定。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舞蹈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的技能技巧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感的最高境界,通过展示各种具有强烈鼓动性、感染性的动作为形式,以调动观众情绪来支持本队为目标的一项体育运动。

3.2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中的意义。2008年奥运会赛场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激烈地运动竞赛,还关注到了热烈火辣并更具中国特色的拉拉队表演。拉拉队选手们都表现的激情四射,表情丰富,场地空间利用充分,动作造型美,动作与音乐风格相和谐、服装色彩与风格相吻合、操舞编排新颖、表演亮点频出,动作编排独特创新,整体设计别具一格,道具的运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集中表现了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展示了队员的表现力、感染力和自信心,有很好的鼓动性和煽动性。啦啦操表演旨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中宣传普及奥运和文明赛场知识,实施“人文奥运”理念,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了输送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文明拉拉队群体。啦啦操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健美操的基础上集合了各种舞蹈项目的特点及风格,运用了口号和道具来体现啦啦操的独特性。(如表1)

表1 啦啦操的基本特征

健美操作为一种发展迅速、深受喜爱的课程,它的教授也应该体现课改和教育观的转变,结合跟上时代的发展,体现健身性、能力性、创新性,充分发挥健美操运动的优势,延伸、提高健美操教学的层面,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的设置趋向学生的兴趣、实用,培养学生更多方面的素质及能力。因此将啦啦操融入到健美操教学中培养的不仅只是一种运动技能,更注重的是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调查中有 62.6%-69.3%的学生认为可以培养使学生的表现力和实践能力,93.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交际能力和课堂的互动。(如表2)

表2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的影响

3.3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表现力的培养。啦啦操需要通过表演、展现来表现其价值,表演中要通过音乐与肢体动作表现的结合,以及融入个人的思想和情感,用表情和与观众交流的眼神来把个人最有活力和最激情奔放的一面展现给别人,并且把这种程度上自我表现的美丽感觉带到生活中,展现优雅的形体美和阳光自信的气质。

第一,对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情感的表现力是啦啦操通过音乐展示艺术表现力的一种内在条件。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啦啦操动作在音乐的衬托下更具生命力,使啦啦操扩大了表现空间。不同旋律、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乐曲,需要明确动作的节奏,体现动作的性质,掌握动作的要领和规律。啦啦操动作需要按照音乐节奏的要求去完成,既要注重情感的表现,又充分体现音乐的风格,啦啦操动作感觉的快慢与强弱,以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变化,都要符合音乐节奏的特点,使动作节奏与音乐节奏相吻合,并通过情感来表达啦啦操动作的感觉,让人有美的诱惑,使整个身心不由自主地融入那欢快而有力的节奏中,充分体现青春活力和健康向上的精神,用自身的一种激情去感染身边的人。有了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学生去感受身边的事物,得到自我美的收获,提高个人修养,展现优雅自信的气质。

第二,对学生肢体表现力的培养。肢体的表现力是啦啦操表演和比赛中反映和制约其艺术表现力的外在条件。啦啦操通过拉丁舞、芭蕾舞、现代舞、爵士舞、民族舞等的练习,充分发挥胸、腰、髋所潜在的表现力,锻炼躯干部位的灵活性,培养规范的姿态。同时,采用把杆的训练来进行形体练习,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身体姿态,另外,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专门性训练,发挥个人特长,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及独特的表现力。不同风格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动作达到规范化,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舞蹈意识,使学生把动作表现得更加完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内在气质和富于内涵的外部动作表现,即通过“人体语言”来表达一定的意境,给人以感染,体现其艺术观赏性。

3.4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组织能力的培养。啦啦操的美还体现在很强的整体搭档和配合中,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在啦啦操运动中,组织能力具有尤为突出的作用,啦啦操是集体项目,特别强调整体效果,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它要求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动作和眼神有交流,更有一些技术技巧动作需要双人、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如“金字塔”造型、叠罗汉、托举、抛接等;啦啦操是一种独特的健身操,它与健美操、艺术体操、自由体操和技巧运动有较大的区别,就是成套动作必须要有口号,这些口号除了有鼓动性外,它还要与音乐、动作相吻合,这就需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来配合完成。将啦啦操融入到健美操教学中,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和实践中体会与同伴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关注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学会关心和关怀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与人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组织意识。

3.5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啦啦操蕴藏着极强的鼓舞性和煽动性,因它的前身就是为球队或者比赛呐喊助威、鼓舞士气,要在动作的编排,表现中突出新颖和创新,因此在设计和编排动作时,除了注意身外,还必须考虑动作的造型美、动作的连接以及全套动作的整体美。动作编排要根据表演需要确定动作风格,系统编排。要根据简单易学、变化流畅,动作与音乐一致且具有层次性为原则设计动作。充分利用场地的大小范围来进行表演或队形变换,啦啦操还有一个独特性,就是可以用道具配合动作,一般有绒球、棒、旗、扇等。要编排出独特的啦啦操,就要与众不同,让人看了有令人难忘的感觉。因此在设计和编排动作时,需要突显学生持器械的能力,还要体现到充分利用地面、地上和空中的流畅转换及队形变化,才能展示出高水准的创造和鼓动性。

3.6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啦啦操在表演、训练和比赛中,不仅是身体的活动,而且也是心理的活动。啦啦操不仅是在表演中展现自己,也是与观赏者建立了一种无形的交流平台,关注和赞赏会对队员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并提高自信。啦啦操不同于其他项目,它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要求学生不仅要展示娴熟高超的舞技,而且更要展现过人的内心气质和优美高雅的艺术内涵,增强自信心,在与人交往中展现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3.7 啦啦操融入健美操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啦啦操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表演,这就对拉拉队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表现力、交流、合作与创新。啦啦操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实践,通过实践去创造,设计新颖美观的动作,再通过实践了解动作的可行性,体会该动作对身体的影响,观察动作的造型美。当动作编成全套练习之后,还要在实践练习中考察动作之间连接是否圆滑,组合动作是否合理、协调等,如感到不满意再进行修改充实,使之达到完善为止。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的提高表现力、团队精神以及动作器械场地的运用。根据需要也可走出校门,拓展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这项运动的推广能力和科学指导的能力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健美操事业的健康发展、健美操教学改革的设想打下结实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第一,健美操是在智力支配下的有意识的活动,融入啦啦操的培养,有效全面地提高了教育质量,迎合了吉林体育学院“人文与科学相融合”的思想理念。第二,啦啦操与健美操结合进行教学比单一的健美操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气质和风度。第三,健美操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把健美操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及创造能力,体现了健美操教学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4.2 建议:第一,通过观看录像、学生讲评,课堂表演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第二,将啦啦操列入课程,并提高教师编排能力,使动作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及能力。第三,多开展以健美操为主题,不同结构的相关比赛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第四,加强该项目在学校的推广,加大宣传力度,从基础抓起,开办培训班,通过大学的体育课来带动发展,从而促进啦啦操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1]陈伟伟.啦啦队效应的运动心理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6(4),P47-49.

[2]黄迎春.对我校健美操俱乐部教学现状的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2006(1),P85-87.

[3]赵红.吉林省体育学院健美操教育课程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3).

[4]孙铁民,李惠娟.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P85-87.

[5]许波.高校健美操与多元智能教育互动的构建[J].福建体育科技,2006(1).

[6]李鸿.我国啦啦队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P89-91.

[7]韦丽春.啦啦操中艺术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7(3).

[8]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学,2006.

[9]王雁北,仝敬平.2005年河南省大学生动感啦啦队比赛情况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10]孙莉琴.河南高校拉拉队现状及思考[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Along with 2008 Olympic game in Peking of success convene,LaLadrilling at our country have good expansion and universality. This text with athletics college in Jilin 2005 class athleticses fasten 79 student of the item of aerobics lord for research object, pass a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method to the related data carry on induce with analysis. Pass will LaLadrilling to integrate aerobics teaching, aim's teaching quality in exaltation aerobics, cater to the aerobics teaching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mutually fusion” of the athletics college in Jilin new the lesson change mode, development the student's everyone's noodles of character and ability, and expectation hold to get at Gao Xiao4 good universality and expansion.

LaLadrilling; Aerobics teaching; Ability development; Research

席宇(1985-),男,吉林长春人,吉林体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方向:全民理论与健身。

2011-02-19

猜你喜欢

表现力吉林动作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吉林卷
动作描写要具体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