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农村教育的思考
2011-08-15刘桂兰
刘桂兰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高等师范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就是教师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充分体现出师范特色。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大众化、社会多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引领者和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受社会变革大潮的影响,产生了淡化师范性的倾向:一方面,非师范专业不断扩展。很多知名师范院校中一半以上的专业已经不是师范类专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师范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各类院校不断撤并、升格。有实力的师范院校纷纷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希望脱掉“师范”帽子,淡化和削弱了原有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当下,地方师范院校如何更好地实施其服务功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农村教育服务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农村教育的关键点之一是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它的发展需要地方高师教育的持续支撑。但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完全形成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意识,往往处于一种封闭运行、脱离农村教育需要的状态。
1.1 缺乏对农村教育的深入研究
近年来,大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层次有了提高,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也有了相当大的调整。然而,一直以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由于受地理位置和信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交流意识和学术研究意识淡薄,教育科研较为被动,经费不足,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完善,教育研究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许多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没有主动研究农村教育问题,或者说对农村教育缺乏深入细致的了解,对农村教师的生活质量、教学状况、社会地位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没有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对农村教育的师资和素质要求没有主动、系统的研究。
1.2 大学生服务农村教育的意识弱化
由于教育产业化政策的推行和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社会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业观念的影响,不愿意到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从事教师职业,认为这是现代版的“上山下乡”,加上城乡教育硬件条件和工资待遇差距较大,导致大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滞留县城。一方面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严重短缺且流失严重,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宁愿在城市租房子打零工,也不愿意去农村工作。这虽然与历史因素及社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但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教育宣传力度和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
1.3 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薄弱
传统的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基础理论教学,而对应用性课程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占到教学计划总课时的80%左右,对教学观摩、教育见习、模拟教学等活动开展得很少,即便是对学生从教技能起着关键作用的教育实习也只有6~8周的时间,与美国15周、法国27周相比要少得多[2]。教学内容也相对落后,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感;课程重叠现象严重,缺少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提炼;实践训练内容不足,职业技能训练有效性低;不能反映农村教育的要求,忽视人文教育、基础教育、科学教育。这种情况已经成为落实“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办学方针的瓶颈。学生对社会生产实践知识了解甚少,特别是对农村教育以及“三农”问题感到陌生。即便是农学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也有一定的差距,实际操作能力远不如普通百姓。
1.4 指导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弱
由于师范院校与农村教育联系不紧密,承担引领和服务农村教育重任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对农村教育改革参与的程度浅、沟通少,加上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经费投入不足,致使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指导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上显得力不从心,不能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提供积极的、直接的服务。使得本应重视基础教育研究、率先研究教育教学方法的领域,常常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
1.5 未拓展服务农村教育的功能
服务农村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振兴农村教育。地方师范教育就其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而言,应当是以服务农村、服务教育为最高理想和精神支柱。但是,目前我国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农村服务意识不强,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做的努力较少,仅仅满足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这一单一功能上,而未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9亿多人口的广大农村,未能拓展其科技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的功能。
2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服务农村教育的意义
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服务农村教育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途径、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确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向,并对破解“三农”问题,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有着深远意义。
2.1 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历史积淀和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村教育存在着一些弊端:大多数农村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思想的束缚比较重,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难度比较大;农村教师习惯于用封闭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和思考教育,这种狭隘的思维方式不能长远地发展教育;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满足于外部扶持,懒于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本的投入方面下功夫。而地方高师院校正好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通过支教、短期培训等方式将教育界最新的专业研究成果、最新的教育改革动态、最新的教育理论带到农村。通过合作办学、产学研结合等方式为农村教育提供直接服务,以实现地方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的社会功能,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2.2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部分地区的农民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中国农民的整体素质尚处于比较低的层次状态。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我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因而地方高师院校理应培养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代新人。也就是必须通过农村教育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文化素质,为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建立适度平台,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开辟新渠道。地方高师院校可以把农业实用技术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现代生活方式和先进的思想观念带到农村,把学校潜在的科技文化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使农民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更加速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3]。
2.3 提高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
农村教育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外,还包括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对农村教育有着消极的影响,要想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把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至少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大批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有效缓解农村因缺乏相应人才而发展缓慢的困境;二是为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提供良好的氛围,有效的繁荣农村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4]。此外,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满足了农村经济建设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同时也满足农民接受再教育的需要。多层面有效地开发了农村劳动力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保障。
3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对策
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当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培养合格师范生的同时,面向广大农村传播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好地服务农村教育。
3.1 响应中央号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一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村教育承担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中实现“两基”目标的重头任务,而且关系到我国“两基”任务的巩固与提高的质量和水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必须认清形势,牢固树立服务农村教育的意识,用先进、正确的理念作引导,面向农村,服务农村教育。在服务过程中,坚持边研究、边实践,以研究指导实践,以实践推动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注重提高优质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自身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和环境优势[5],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2 研究农村教育现状,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农村基础教育在中国教育中一直处于主体性、基础性地位,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支撑和发展,就没有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一种区域性大学,为区域经济、区域教育发展服务是其生存的根本[6]。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的情况下,应加强对农村教育、国内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以及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加大对农村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主动研究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主动与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合作关系。例如:承担农村基础教育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研究,推进农村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配合地方教育部门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组织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利用大学内部的培训基地为农村各级教育部门培训教育管理人员;大学教师与有关中学教研组建立稳定的联系,提供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
3.3 面向农村教育,改革课程设置
与农村教育的适应度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前提性指标。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该瞄准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强化技能、增强适应性的原则,对课程设置与结构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一方面,以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为依据,剔除一些过时的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课程,增设文理渗透及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课程。例如,将“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操作及汉字输入、顶岗实习等设置学分,对学生进行硬性考核,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机构改革的需要,增加教育课程。以淮阴师范学院为例,近两年来,教育课程由原来教学计划中占5%提高到7%,如增开了“中学语文名篇选读”、“普通话与口语交际”、“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这些做法不但有利于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同时有效地增强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与农村教育的适应度。
3.4 树立服务农村教育的信念
师范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状况如何是影响整个素质教育进程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着强烈的先导作用和示范作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灵魂和核心。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出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新型农村教师,并通过他们的良好形象和良好道德品质来影响、感染农村中小学生,进而提高新一代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要在整个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乐于奉献、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的教育,树立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思想,提升为农村教育服务的能力。
3.5 积极拓展服务路径
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基本职责。但如果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不从落后、僵化的观念中彻底解放出来,仅仅局限于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这一狭窄的圈子,势必导致功能萎缩,自身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增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农村教育的路径,应做好以下两点:第一,通过学生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实习、支教扶贫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知识和技能水平。第二,在服务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3.6 鼓励师范毕业生走向农村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说我国市场经济的人才过剩了,而是凸显了一方面目前的社会需求找不到所需要的多样化类型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又在不断地培养一些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大量毕业生。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以农村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和科教兴国战略;组织学生到农村去,了解“三农”,介绍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引导广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尤其是面向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中小学就业,实现服务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09-20(1).
[2]赵峰.构建“一体两翼”模式 彰显师范教育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41-42.
[3]叶云明.走向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现实路径[J].农业考古,2006(3):265-267.
[4]张以俭.新农村建设中淮安供销网络建设探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4):1-4.
[5]刘尧.简论发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综合职能[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9-92.
[6]叶云明.金融危机背景下师范生就业危机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09(9):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