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教学单位考核机制研究
2011-08-22李炜
李 炜
(淮阴工学院人事处,江苏 淮安 223003)
0 引言
年度考核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内部机构考核对象可分为教学单位考核和非教学单位的考核。科学的考核办法,能较为准确的反映出一个机构的领导水平和团队精神,如何全面准确地对非教学单位的各方面工作形成一个客观的评价,直接关系到考核在管理工作中的“杠杆”作用。
高校非教学单位通常由党委职能部门、行政职能部门、群团组织、教学辅助部门和其他公益服务等部门组成。相对于教学单位的考核而言,非教学单位间的职责区别较大,较难形成具有共性的考核指标体系,因而也显出非教学单位考核工作的难度。
非教学单位考核作为机构考核的一部分,应遵循机构考核的基本原则,即:考核主体选取原则、考核基础实事求是原则、考核过程民主原则、考核结果使用原则。无论对部门进行目标考核还是绩效考核,对于非教学单位的考核过程都应该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1 高校非教学单位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考核方式单一
部分高校将非教学单位和教学单位合在一起笼统的考核,采取一定形式的打分或者投票方式,以取得考核结果。这种方法通常不能客观地反映出非教学单位的工作作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其考核结果也就不够客观、会有失公平。还有部分高校也考虑到了非教学单位和教学单位合并考核的不合理性,但由于非教学单位考核评价体系过分单一,实际使用的考核办法往往不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职能差别较大且无法量化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评价方法。
1.2 民主测评范围狭窄
非教学单位主要是管理及服务部门,其管理与服务的对象、范围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范围内选取评价对象,是非教学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但有些高校往往在非教学单位考核中,不能做到根据部门特点选取不同的评价者,甚至仅采用在中层领导中进行简单的投票方式决定考核结果,显得非常不科学。
1.3 “人情票”和“唯利思想”现象较重
由于存在采取简单的投票方式决定考核结果,很容易出现“人情票”现象。有的部门工作业绩和成效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绩,但平时非常注重部门、单位间的沟通,考核中就可能得到较高的评价,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拉票现象。
高校通常会对考核结果采取奖惩措施,考核结果往往也会与部门领导人的考核、任免挂钩,这就容易造成“唯利思想”的蔓延,少数评价者不够客观公正,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
2 完善高校非教学单位考核工作的对策
针对非教学单位考核中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完善考核体系,调整考核中的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比例,注意将自评和民主测评相结合,以提高考核的合理性与公正性。
2.1 实行非教学单位目标考核制
不同的部门其职责各不相同,要明确非教学单位的考核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其职责。所以部门的考核内容主要是依据学校年初部署的工作任务,考核其贯彻执行力、履行部门职责及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重点考核工作实绩。由于非教学单位职能差别较大,除了学校对于职能部门的总体要求外,有必要适当细化具体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针对不同的职能制订考核分项制度。学校可以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其职责,制订各职能部门的考核目标和内容,设定不同的量化指标,且明确各指标在考核中占有的权重。
这是奇妙的,也是伟大的。人类之所以成为这个星球的王者,就在于我们具有思维和情感,以及悲悯、同情、理解、鼓舞、宽容、感恩、觉悟、互助、合作,还有自律和发自内心的善意和无休止的想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理想主义精神。而亲人关系,则是维持个人精神和生活的主动力。因为,人类数量庞大,可是,成为历史缔造者和推动者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不过是历史的粉尘而已。而每一粒粉尘,也都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梦想追求。
2.2 正确认识非教学单位考核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被考核单位作为考核的客体,因其职能的差别,其服务、工作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因而考核主体(考核者)的选择也应该有所差别。在考核主体的选择上,对于不同的非教学单位,既可以有相同的考核主体,也可以有不同的考核主体。应该坚持领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的领导可以是全体非教学单位的考核者,不同职能的非教学单位,则要选择不同的群众参与。比如,学生管理部门可以更多地选择学生作为考核主体对其进行评价,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更多地选择教职工作为考核主体对其进行评价,教务部门、公益性机构可以选择学生和教师作为考核主体对其进行评价等等。在这种定性考核过程中,也要明确定性考核的内容,需要适当调节领导考核与群众参与所占有的权重,寻找到一个最佳点,从而进行客观、公开、民主的考核。在实际考核工作中,还可以成立非教学单位考核组织对非教学单位进行考核。
非教学单位考核主客体评价的过程可分为五步(分项评价占总评价结果的权重不同):(1)自我评价。非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对照考核内容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自评。(2)领导评价。校级领导在听取了非教学单位的工作汇报或自评报告后,对非教学单位进行考核评分。(3)考核组织(非教学单位考核小组)评价。非教学单位考核小组成员可以由非教学单位和教学单位的负责人组成。这一评价可以看作是同行、同事的评价。(4)被服务者评价。在分析完某一非教学单位的职能后,得出其被服务的最终对象,在被服务者中进行民主测评,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确定。(5)非教学单位在定性考核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量化打分的方法以得到综合考核分。
2.3 提高对非教学单位考核工作的认识
在分析考核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过程中,考核的主体和客体都作了理想化的假设:(1)非教学单位考核的客体本身是客观的,没有夸大其辞地对自己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和自评。(2)考核主体(领导、考核组织和参与考核的群众)是客观公正的,能理性对考核客体进行考核评价。
要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让非教学单位考核的主客体中的每一成员知道考核的重要性,不能无原则性的“和稀泥”、投“人情票”,不能有“唯利思想”,也不能对非教学单位考核缺乏重视,让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的主客体都应该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实事求是、不谋私,对被考核者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贬损,力求对被考核单位做出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
2.4 拓宽考核者范围
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使得高校的考核工作可能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来实现。可以将非教学单位的考核指标体系公布在高校内部网络上,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实现更大范围的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做非教学单位考核工作时,可以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兼顾效率,实现更多的评价方式。
2.5 合理使用考核结果
“奖优罚差”是针对考核结果通常使用的方法,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度运用则容量激化矛盾,不利于校园和谐。科学有效地使用非教学单位的考核结果,有利于强化竞争激励机制,能促进非教学单位职能部门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和监督。适当加大考核结果的使用力度,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将非教学单位的考核结果与其内部具体工作人员的利益联系起来,也有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对非教学单位进行考核,对于那些成绩显著、考核结果优秀的部门,应多分配个人考核的优秀指标,对于那些效率低下、考核结果不好的部门,应少分优秀指标。从而打破非教学部门按部门人数平均分配优秀指标的“大锅饭”做法。
针对高校年度考核工作在思想认识上、方法上及结果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为非教学单位构建一个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相对明确量化指标,正确处理好考核主客体的关系,完善考核标准,强化考核结果的使用,对于学校的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
3 非教学单位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
不同高校的非教学单位会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非教学单位考核指示体系。只有建立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非教学单位的工作业绩和成效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从而调动部门及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学校的良性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3.1 考核指标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
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 a1、a2、a3、a4、a5、a6、a7、a8、a9,权重系数由学校的考核机构和专家来确定。
加权系数集 A=(a1,a2,… ai),0 < ai<1,且
根据评价者不同,分为自我评价、领导评价、考核组织评价、被服务者评价和其它拓展的评价渠道。其中拓展的评价方式,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进行进行选择,各评价者所占权重系数分别为 b1、b2、b3、b4、b5,权重系数也由学校的考核机构和专家来确定。
加权系数集 B=(b1,b2,… bj),0 < bj<1,且
指标的评价可以用评语或打分的方式,评语的方式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也可根据权重直接进行打分。
3.2 计算评判指标的处理
某机构的最终考核成绩是根据各评价指标和评价群体权重进行评分计算。
各评价群体中个体对各项指标的评分为c1、c2、c3、…ci;
本考核体系适用于高校非教学机构的年度考核,其中的考核指标内容和评价者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增加和删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有根据学校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取,才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图1 高校非教学单位考核体系
3.3 考核体系的修正
当得出所有非教学单位考核结果以后,还需要对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由评估专家通过各种方式的测评,对考核体系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作出客观的评价,如果出现评价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就要对考核体系进行修正,分析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修正考核指标内容和权重,使考核体系不断得到完善。考核体系本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考核体系也要随着学校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进行不断修正,以达到对非教学单位客观评价的目标。
4 结语
年度考核不仅是激励机构积极性的有效机制,也是激励机构中每一个成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机制。面对高校非教学单位考核难以定量考核的难题,寻找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以目标考核为主的科学的高校非教学单位考核体系,对于提高非教学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非常有益的,同时也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1]邢维全,张婧.刍论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校考核制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9):43-44.
[2]何春华,谢天舒,陈华.基于模糊评价方法的高校管理机构考核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7):36-37.
[3]刘春才.构建节约型高校的考核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42-43.
[4]刘伟.浅论我国高校年度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06(2):8-9.
[5]葛跃东.对学校年度考核的若干思考[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06(1):22-24.
[6]黄毅.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工作的思考及对策[J].乌蒙论坛,2006(1):57-59.
[7]高振宇.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务员考核策略研究[J].行政与法,2006(11):51-54.
[8]刘士党.谈年度考核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5(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