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教学方法

2011-08-15黄洪旭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本主义元认知建构主义

黄洪旭 陈 楠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开放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教学方法

黄洪旭1陈 楠2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本文介绍了开放教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然后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梳理,提炼整理了几种符合开放教学理念的现代教学方法,并进行了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开放教学;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PBL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的是由老师主讲、学生主听的“灌输式”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很少甚至没有参与教学活动,创造力和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种“一言堂”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产出,违背了培养创新人才、素质人才的教育理念。为此,国内外进行了各种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改革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主体活动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开放教学,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的一致认可。

开放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角,讲究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开放教学符合全球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创新人才和素质人才培养的教育方向。

在开放教学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中,作为教学活动开展、师生进行交互的手段——教学方法是其中的重点。基于开放教学,学术界提出了种种教学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开放教学理论,推动了开放教学的发展,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和整理,对于进一步深化开放教学改革,加强不同专业、不同院校在教学改革研究中的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放教学相关理论基础

所谓开放教学,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开放,这里不仅包括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开放,也包括了课堂教学以外教学的开放,如怎么进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等。通过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活动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开放教学,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能力获得发展。

开放教学,渊源于科恩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式。元认知理论作为学生在开展主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认知活动的协调和调节理论。因此,我们认为,元认知理论是开放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一)、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后者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学者在教育实际中倡导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提倡“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一种以知情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新的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不过,部分人本主义学者对教师作用的否定,是不正确的。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者是历经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维特罗克等人的早期建构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对认知心理学的批判,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领域中出现的一股强大“洪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共为三大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三)、元认知理论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威尔在其《认知发展》中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随之,有关元认知的研究便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关注。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具有较高的元认知水平,学生就能有效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众多的元认知定义中,以元认知研究的开创者Flavell所作的定义最具代表性。1976年,他将元认知表述为“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它相关事情的知识”,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1981年,他对元认知作了更简练的概括:“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可见,元认知这一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认知的知识,二是对认知的调节。作为“关于认知的认知”,元认知被认为是认知活动的核心,在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基于开放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

在开放教学的相关理论下,不同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根据自身的专业情况开展了教学改革研究,并提出了种种教学方法。我们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了梳理,整理和提炼了以下几种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教学法

在任务教学法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开展学习活动,以完成任务作为学习活动的最终目标。当任务为一项具体的项目时,也叫项目教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处理。整个项目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二)、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模式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情景教学法要求再现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

(三)、仿真教学法

仿真教学也称为模拟教学,就是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仿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仿真教学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新方法,广泛用于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教学中。

(四)、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在具体实践活动开展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开放教学中,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获得一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法包括实验法、实习法等。

语言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在特定的真实环境下创造性地使用真实的语言,即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注重学生对英语应用的流畅性而不是准确性。由于交际教学法强调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我们认为其属于实践教学法。

(五)、案例教学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通常是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亦可以是经改编或虚拟的问题。案例一般以书面形式发给学生,写明案例的有关事实。然后由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事实的相互关系,研究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六)、异步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由我国教育家黎世法教授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六步学习:自学-自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学过程;“八个基本: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作业-基本实践成果-基本思维方法-基本生活态度”体现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的学习实践过程。

(七)、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师生互相活动、互相讨论、互相观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通过“预习、提问、解问,、练习、总结、复习”五个步骤进行,也可以通过“提出话题、开展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

(八)、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其教学思路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三、对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客观分析

综合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些教学方法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但都有以下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在这些教学法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大力提倡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着主体角色,通过自身的独立性思考和实践来完成教学任务。

(2)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比如任务教学法需要教师安排任务,PBL教学法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异步教学法更是将教师的引导作用扩大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3)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由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需要依赖自身的努力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个过程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些教学法也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学生交流。相互的讨论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

(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任务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是基于学生实践技能培养角度提出的教学方法外,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异步教学法强调教学中基本技能的培养,基于交流角度的互动教学法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PBL教学法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自行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

(5)相互交叉,互相包容。这些教学法虽然从不同的角度,但不难看出它们相互联系,彼此包容。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往往需要融入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学生的实践教学中,就可以纳入PBL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

[1] 岳欣云,董宏建.使封闭式课堂教学走向开放[J].中国教育学刊,2008(10):30-33.

[2] 陈楠,陈栀.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09(44):91-91.

[3] 余晓梅,陈楠.任务型教学法中小组活动的任务设计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7(14):50-52.

[4] 贾虹,BEC教学方法探讨.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5):154-157.

[5] 黎世法,新时期高等学校异步教学改革思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69-75,111.

[6] 李丽萍,PBL课程改革中教师实践共同体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0(9):90-92.

[7] 倪筱楠,基于仿真教学法的会计实践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6):82-83.

[8] 祁光颖,利用互动法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5):66-67.

[9] 刘雪明,情景模拟法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1(1):94-96.

Related Theory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Open Education

HUANG Hong-xu1CHEN Nan2
(1.School of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entre South UniversityofForest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2.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Centre South UniversityofForest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04,Huna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related theory of open education.Then several present teching methods adequated for open education are collated and analyzed.

open education;techingmethod;task pedagogy;PBLpedagogy

G424.1

A

1671-5004(2011) 03-0145-02

2011-2-14

黄洪旭(1975-),男,重庆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与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人本主义元认知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也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人本主义路径——兼与董涛博士商榷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