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民舆论非理性心理成因初探——以 “中华女事件”为例

2011-08-15王秋菊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回帖网民舆论

张 厦,吕 培,王秋菊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网民舆论非理性心理成因初探
——以 “中华女事件”为例

张 厦,吕 培,王秋菊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近年网络事件频频发生,2010年“中华女事件”引起了网民的广泛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请多位专家评论,网民更是在网上打起了口水仗,从而演变成为一个重大网络事件。网民作为重要的舆论群体,往往在网络事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在很多网络事件中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在此次 “中华女事件”过程中网民却出现了一些非理性舆论。本文拟以腾讯网的网络热帖、跟帖及评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网上热帖、跟帖的非理性成因。

“中华女”;网民;舆论;非理性

一、问题的提出

自 2010年 3月 23日,网上出现《强悍 ‘中华女’郭丽当街暴打贵州电视台女记者》的帖子以来,“中华女事件”可谓在网络平台上引起了热切关注。此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请专家评论,网民更是在网上打起了口水仗,“中华女事件”因此演变成为一个重大网络事件。在百度网站上输入“中华女”可搜出其百度名片,“中华女”已经成为一专有名词。各大网站专家的评论认为双方均负有责任。然而笔者跟踪网上热帖发现,网民的舆论却奇怪的出现超半数以上支持打人者“中华女”。笔者在因特网上看到一项关于“你认为暴打事件责任在谁?”的调查,仅 20%的人认为女司机有责任。由此可见,网民的舆论已经呈现非理性。笔者依据腾讯网的热帖,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根据样本数据分析其非理性心理成因。

二、研究样本及方法

截至 2010年 8月 14日,腾讯网论坛共有 105 739人参与,有 16 564条评论。考虑诸多因素及其样本整体数量,笔者抽取 500条评论进行研究。为选取这一系统样本,先在样本间距里选择一个随机数作为起点,即在本例中从 1到 33这些数字中任意选取一个数字,随机起点保证了选择过程的随机性。从随机数字起,笔者在所有评论中每隔 33条评论选出 1条评论。如此连续选取,直至选够 500条评论为止。样本选取完毕后,对样本进行初步筛选,提取有效样本,对样本内容进行初步分析,简单归类。从内容上把样本分为四类,即支持被打记者、支持“中华女”、双方均负有责任、评论其他方。

从 2010年 3月 24日出现《强悍 ‘中华女’郭丽当街暴打贵州电视台女记者》的帖子到 2010年 8月 14日为止,网民的舆论跟帖并不是倾向于女记者。笔者抽样调查的 500条评论中超过半数以上网民认为女记者该打,认为双方均有责任的理性回帖仅仅占 10%左右,除去无效回帖、重复回帖以及其他一些评论,支持记者的回帖竟然不到 20%。从结果可看出理性回帖少之又少。

三、网民舆论非理性成因分析

(一)宣泄情绪,排遣压抑心理

中国传统媒体的舆论导致网民没有或缺少话语权,网民不能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因此网民舆论就像是一个压抑已久的堰塞湖,造成了舆论压抑的现象。而网络作为新媒体,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对于舆论平台就像是为堰塞湖炸开了一个缺口,一旦放开就不可收拾,固然对于排遣网民的舆论堰塞洪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于这一缺口的爆破大小,导流方向、方式以及引导则成为当今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而大部分网民还没有理性掌握舆论方向的能力,引导不恰当就会造成舆论洪灾,淹没本应共存的各种舆论生态,给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损失与灾害,导致价值观、道德底线的崩溃。造成此次事件网民舆论非理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网络匿名性。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匿名状态下,更容易摆脱角色束缚,显示自己的个性,从而产生与真实社会角色行为不符合的社会行为,容易降低社会控制力。也就是说,由于匿名性特点带来的网民可以不受传统现实社会中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不受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等功利性因素影响,不用担心人际交往面对面的尴尬或现实社会中因真实身份泄露造成利益受损,并且不计后果,不追究责任等等一系列原因,网民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思想上的放松和自由。在这个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心理状态异于常态,对于传统、权威的事物产生逆反心理。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所不愿暴露出来的心理可以毫无负担的在网络上呈现,以发泄现实生活中的压抑、不满。有学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理解,网络成了情感宣泄窗口。”

网友秦建中在浏览了众多网站后,发现“跟帖却少有对女记者的同情”。他认为,“网上舆情裂变折射出的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情绪,打人者毫无正义可言,而尽职尽责的被打者却被嘲讽,这种有悖常理的社会现象不能不引起包括媒体记者在内的所有人的深思。当人们苦苦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得不到最大满足时,偏执的心态常常会左右正常的思维,于是,理性被遗忘,暴力被赞美,法治被唾弃。”

在本次“中华女事件”中,无论是针对 “中华女”还是记者,有些回帖的语言用词上相当极端、激烈。这反映出现实社会和互联网上存在戾气。网民有权利真实表达自己看法,却不能心平气和地表达,这是网民心里不平衡的表现。此次事件与大多数网民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网民心理压抑、不平衡,只是借此为导火索发泄情绪,并非是在正常心理状态下发表言论。本次事件中贵州一些媒体在其中充当的角色也为记者引来无妄之灾。网民对于传统媒体的仇视心理转而发泄到记者身上。网民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逆反严重,挑战权威,这是一种非理性情绪的表达,并不代表网民理性思考的结果。

(二)定势效应或刻板印象

这里的定势效应主要指社会定势效应,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看法。所谓刻板印象则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定势效应侧重于对个体,而“刻板印象”则主要表现在对群体的认知上。虽然这两种效应有助于人们较快的对某人或某个群体进行概括的认识,但是也容易因“先入为主”的偏见妨碍人际认知和交往。

此次“中华女事件”中被打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记者群体。部分网民的回帖主要是针对记者身份进行评论。由于此前“封口费事件”以及汶川地震中对一些记者的谴责,造成记者形象在公众中大打折扣。此次事件中记者表现失准更是让网民联想起头脑中的对于记者不良的刻板印象。其中就有专家这样评论“个别事件中,如果记者出现个别言语、行为的偏颇,是需要老百姓加强监督、建议的,可以要求媒体单位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而绝不是因为是记者,所以持有批判的心态”。笔者认为专家的评论极好地反映了部分网民的心态。尤其一些与记者有过利益相关的网民,更是不能以理性、宽容公正的心态来评价此次事件。网民在面对社会事件时,抱着客观、公正、宽容的心态,理性思考问题,才能够正确的看待事实、看清事实。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在社会民众的关注下健康发展。

(三)扫帚星效应或从众心理

扫帚星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坏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作出坏的认识和评价,是人际知觉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古语也提醒人们,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惩罚。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一些网民的跟帖并不是理性的思考,而是根据已有的网络回帖和整个舆论环境判断后,进行跟帖。这些网民看完最初关于记者的不好评价的回帖后,在“扫帚星效应”作用下也对记者形成坏的印象的判断。

虽然部分网民经过对事件的了解,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因为整个舆论环境中非理性占优势,由于害怕群体孤立、攻击,而违背自身判断或保持沉默,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整个舆论中占优势的一方,形成非理性舆论占优势的沉默螺旋效应。有网友说:“说来有趣,一起简单的交通违章事件,因记者的介入被当作典型报道,又因为女记者被掌掴,使得事件影响波及全国。浏览网上的网友留言,对女记者冷嘲热讽的不少,认为女记者问女司机丢不丢脸是在侮辱对方,被打活该,‘丢脸’成了整个争论的焦点。”

在此事件中,部分意见领袖和整个舆论环境的非理性也是造成很多网友非理性跟帖的原因之一。因为某些意见领袖的介入,此次事件中打人的主角被淡出,打人行为被忽视,而记者的语言失当被无限放大,导致焦点转移,“丢脸”一词则成为讨论焦点。可见意见领袖的“放大呈现策略”和“收敛呈现策略”在引导网民舆论情绪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整个舆论环境中另外一个主角的焦点被淡化转移,主要针对记者的焦点被放大。

(四)寂寞心理

此次“中华女事件”中的事件、人物、话题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意义。部分网友只是本着排遣寂寞的心理看待此次事件。好奇或获知欲驱使着网友对此次事件进行关注而已。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或者由于性格原因使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间越发减少,因此很多网友用网络来消磨时间、排遣寂寞。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和情感累积起来却又难以通过人际交流释放,慢慢酝酿成了内心寂寞。而网络恰恰成了代替人际交流释放压力的工具,这时候正巧出现了一些现象或事件,就如寂寞网民碰到“中华女”一样,形成强有力的供需关系。因此有些网民只在回帖中表示“路过”等等,引起人们关注一下,达到排遣寂寞心理的目的即可。这些回帖也成为网民中非理性回帖中的一部分,他们毫无任何理性思考可言。就如同 “感谢门”、“山西疫苗门”、“艳照门”一样,或多或少其实都出自于网民寂寞本性的不经意推动。

(五)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首因效应”。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它对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此次事件过程中因部分媒体剪切视频和媒体倾向也是造成部分网民回帖非理性的重要原因。“豪车、无牌、暴打”,读完标题脑海中闪现出暴发户形象。看完视频再次印证第一印象,动作猛、速度快、气焰嚣张。对“中华女”的第一印象造成不客观公正地判断。部分网友可能因为媒体的不公正导致了非理性的回帖。尽管有媒体纠正了其错误,但是因为第一印象已经建立起来,对于后来事件信息的理解和组织已经定向,误导网民,造成非理性评价。

四、结语

我国的网民数量过亿,网民的舆论力量不可忽视,网民的舆论权利值得保护,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某种声音汹涌澎湃时就表示正确,有时候这种声音是非理性的从众起哄。因此,媒体首先应以身作则,公平、公正、真实客观地报道事实。同时还应注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使整个社会的舆论朝着理性方向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律向前推进。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 [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美]弗洛伊德·J.福勒著,孙振东等译.调查研究方法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4]吴正国.虚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特点 [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2001(7):11-12.

[5]刘亚丽.网民网络语言的心理因素探悉 [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5):32-33.

G206

A

1008-6471(2011)01-0122-02

2011-01-22

本文为 2010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地方党报舆论引导能力研究”(编号:201003026)的阶段性成果。

张厦 (198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 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回帖网民舆论
谜语故事三则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善意回帖:韩国教授的民间努力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有感“网民节”
爆强回帖集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