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2011-08-15张黎琼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本族语心理障碍语感

张黎琼

(常宁市第七中学,湖南 常宁 421500)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扩展,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于外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英语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所以,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所占的地位和份量,大家有目共睹。因此,随着英语在我国的广泛推行,英语对当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可能是正面的,有些则可能是负面的。目前为止,大多数人注意的可能更多的在于其正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往往被忽略。基于这些情况,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英语学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期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引起注意。

一、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

1.中介心理问题

学生们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这样一种过程,既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习惯和心理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共同的学习过程,则又是一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英语是一种外来的语言,它与汉语属不同的语种,其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表达习惯均不一样,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不自觉地运用汉语作为心理支撑,或者说,把汉语作为转换的中介。所以,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汉语作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存在。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往往有意识地运用汉语中介心理,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

这种中介心理是怎样表现的呢?如在词汇的表述方式与语词的排列习惯等方面,英语与汉语相比,有相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当某些表达习惯存在一致性时,学生学起来往往得心应手。如“一张书桌”译为汉语是“a desk”,这个句子中,其词汇的排列顺序,汉语与英语是一样的,“一张”对应于“a”,书桌对应于“desk”。这是典型的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相一致的情况,中国学生学习这样的句子,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句子,其词汇排列的顺序是不一致的。如“一瓶水”,英语的表达应为“a bottle of water”,但是,中国的学生似乎更喜欢这样表达:“a bottle water”,用汉语的词序来要求英语的词序。当然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情形,如:“一本英语书”用a而不用an,“几本书”用book后面不加“s”。这让初学的中国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这就是一种汉语中介心理的障碍现象。这说明,在语言模式和表述习惯已基本固定下来的人群中,他们已习惯了汉语的表述方式,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必须重新建立一套语言的系统,学生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而老师也需要在更高的程度上建立心理反应系统。从科研角度看,学习英语的实质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进而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

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者们便不断地在汉语和英语两套语言系统中进行转换,对专业工作者来说,会建立起敏锐的反应习惯,而一般的学习者,则可能面临着邯郸学步的情形。

2.语感心理问题

语言的运用过程中,都会存在着语感的问题。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和表达能力所包含的诸多因素的一种。有人认为,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语言的运用都要涉及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语言运用的关键和核心。一般的学生对本民族语言都具有良好的语感,那是因为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已经达到神乎其技的地步,当然也具有了良好的对母语这种特定语言的语感了。有了良好的母语语感,并不必然会产生对另一种陌生语言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它是在反复经常的运用中才会产生。

因此,对学生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要提高英语阅读和表达的能力,就必须早早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比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需要加“s”,语感强的学生会脱口而出“He gets up at six o’clock”。语感差的学生则不具备这种条件反射的能力,即使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你别以为这些学生不懂得基本的语法规则,语法规则他们是背得很熟的。但运用起来,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同样,一段有一定难度的英文,要让学生将它译成汉语,语感强的学生,在有较多单词不认识的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将其翻译出来,而语感差的人则可能有困难。再如:当说到“We saw a kite flying in the sky”时,有的学生可以通过在脑海中构想风筝在天空中飞舞的有趣图景,形象鲜明地记住这个句子,而有的学生则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过的语法公式“see sb.Doing sth”对这个句子进行一番分析后才能明白,且印象也不深,忘记较快,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差异度造成的。

因此对于一般的中国学生来说,要起码建立起两套灵敏的语感。他们在过去以背诵为主要学习方法的情况下,往往形成语感心理的扭曲:即汉语表述的英语化和英语表述的汉语化。

3.迁移心理问题

所谓迁移心理,是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前识(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往往影响后来的学习行为,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如果先行学习对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

任何人在本国生活,作为思想和表达工具的语言均为本族语。但用外语交流思想时,则表达的语言是外语,而思维时言语的工具却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借助本族语,通过心译,再转化为外语,或外语、本族语相混合交替使用。这是学习外语初始阶段的两种基本情况。我们中学生学习外语主要倾向于前一种。故在学习过程中受本族语负迁移的影响是再明显不过了。他们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往往习惯于先用本族语将自已的思想表达出来,然后再在脑海将本族语译成外语,再用嘴说出来,而不能做到像运用本族语言那样,直接条件反射般地用本族语进行思考和表达。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即对外语的习惯性排他心理。这种习惯性心理一经养成之后,就会成为人们心理品质中稳固的因素。如果再加上懒于思考、意志薄弱、兴趣冷漠、信心不足等心理缺陷,就会形成对外语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同时,有不少英语教师,也由于受习惯性排他心理的影响,不愿意用英语组织教学。不善于用英语做表达言语,从而也助长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性排他心理的发展。

4.学生年龄的心理障碍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不同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刚刚学习英语,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出于对外语学习的好奇,对英语可有都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慢慢地对英语的兴趣在他们的身上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英语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他们有的表现出思维反映有快有慢,模仿能力有强有弱,接受程度有深有浅,好的和差的之间已经有了明显的距离。程度好的学生可能获得足够的动力,而程度差的学生,则不能获得足够的动力,进而形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心理障碍越加重。这时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疏导和帮助,学外语就成了他们一种卸不掉的沉重包袱。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会表现为:对学习没精打采,无动于衷,态度冷漠,反应迟缓。在日常学习、课堂提问、检查考试时,表现极为紧张,经常出错。这种焦虑的失调,造成了学生思维认识和创造上的闭合,导致了事实上的厌恶外语学习的心理。

二、克服英语学习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尽管对当今中国应给予英语以何等程度的重视,在高考中应不应该把英语作为必考科目尚有争议,但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安排中英语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前提之下,解决好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更好更有效率地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成了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1.强化立体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的是阅读和写作,对语音的训练往往不予注意。其实,语言的学习是一项综合立体的工程,要多渠道同步进行。在当前中学教学的设计中,语音教学也逐渐是英语入门教学的重点。因为,根据英语的特点,语音与词汇有直接的关系,语音不准就很做到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记单词。所以说,语音与听、说有密切的关系。不正确的发音就达不到用英语作交流工具的目的。考虑到以前教学重点放在读和写方面,老师和学生都积累了丰富的读、写经验。因此,今后重点应放在语音教学上。这样一来,对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因为教师必须起码做到语音、语调正确。而教师要想指导好学生的语音语调,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语音、语调情况,在教学中除了解学生发音中的共性问题外,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问题。在这样多样化的深度的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就有可能稳步提高。

2.更多地利用情境教学

教师如果能够在大多数教学环节中用英语组织课堂,就能很好的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气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如问候、告别、发布命令、请求做事、归纳、布置作业等均可使用英语。而学生用英语理解并用英语进行交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同时,学生通过课堂用语还可以复习不少学过的单词与句型。由于课堂用语是教师上课针对具体情况、结合教学情景说出的话,因此,学生容易懂,而且在反复接触当中也易于理解与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简笔画、设计小游戏、教唱英语歌曲、排练短剧,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故事情景。这样将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自觉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去用英语思维并用英语去交谈。课堂上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里,寓知识于娱乐之中,获成就于玩耍之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把英语学习变成享心乐事,达到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目的。

3.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

这是克服语言迁移心理障碍的最为重要的方法。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环境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多听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不断加强学生对地道英语的体验;教师讲授课文时,最好用英语讲解词意、句型、句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要求学生用英语复述课文对话。经常性地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总之,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同时,要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尽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视、听、手、口等器官交替运用,时刻意识到他们是在学外语、用外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达到用外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最佳效果。

4.开发学习潜能,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反应能力,特别是在口语中对获取的信息能迅速理解、判断,并作出正确的应答。为此,在教学中,应经常围绕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的主题,有计划地设计一系列听说训练。根据材料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示范朗读性对话,替换性对话,个人情况对话,情景模仿对话,自由对话等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让学生积极地用英语思维,使他们在愉快的情景中进行模拟交际,并逐步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听说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的基础,重视听说训练,这既是英语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读、写固然是重要的,但决不能因此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新教材,教师更应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且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英语会话、听说的环境,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本族语心理障碍语感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本族语和非本族语科技写作中的词块: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述评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英汉本族语者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音感知及言语理解度的对比研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