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强势崛起的前瞻性研究*
2011-08-15刘贻石秦琴
刘贻石,秦琴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湖南 衡阳 421007)
一、“十二五”期间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总体向好的国内环境和后发优势明显但又亟待深化改革的省内环境。
(一)“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国际环境
1.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均衡化发展
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私人需求仍然乏力,随着欧债、美债及日本核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深入,欧盟、美国、日本三大经济体将持续疲软。全球经济仍然存在不少的变数。
“弯道赶超”理论认为,经济危机与发展机遇是相伴而生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受到高失业率、债务危机等问题困扰的同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新兴经济体将恢复甚至超越金融危机前的高速发展水平,进而增强其国际地位,因此,全球经济将向均衡化发展,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力将不断受到挑战,发展中经济体的影响力将相对增强。
2.经济全球化进程喜忧参半
一方面,金融危机并不能改变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大趋势。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化,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明显东移,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也多纷纷调整国内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美国要把由进口为主的国家调整为出口为主的国家。显而易见,针对的主要目标就是中国。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3.高新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未来10—20年,世界极有可能会发生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进而引发新的社会变革。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引领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试图通过支持高技术研发,抢占竞争制高点,把握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十二五”期间,世界各国在高技术投入上将不断加大,重点也将进一步聚焦,高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上也将不断涌现新的创新,人才和技术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4.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可能持续走高
随着新兴国家经济地位的不断增强,其货币也自然呈现升值状态。以中国为例,自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就步入了快速升值的通道,截止到2010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汇改以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25%。2010年,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较2009年升值11.2%,人民币对英镑汇率中间价升值7.4%,同时,人民币对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升值,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强劲,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的趋势也将不可避免。
(二)“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国内环境
1.我国仍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判断,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发展阶段;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处于经济由外向型向内需为主型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期;处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2.我国进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时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改革的深水区中渡过。行政体制、事业单位、资源品价格等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当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以后,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加速度。“十二五”期间,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就是将不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全部推进市场而成为市场主体,与行政机关完全脱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十二五”期间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经济继续高位运行,竞争态势更加激烈
从2006年到2010年,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14%。预计,“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仍有望继续在年均增长10~13%的高位运行。但在各省、市、区竞相转方式促发展的背景下,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沿海地区加大了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内需“蛋糕”的争夺明显加剧。
2.工业化纵深推进,转型提升更加艰难
“十二五”期间,我省工业经济结构将处于由重型化向高加工度化转变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源原材料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将会迅速增长,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将加速。但土地、能源、原材料、工资、环保成本升高,工业化代价不再低廉;湖南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消费品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可能成为“内生增长”的短腿。这些问题,将使我省“十二五”工业转型提升的道路更加艰难。
3.城镇化带动力增强,发展瓶颈更加突出
2009年我省城镇化率为 43.2%,预计到 2015年,将达到50%左右,城镇化将成为与新型工业化并驾齐驱的发展新引擎。展望“十二五”,虽然我省目前城镇化滞后工业化的状况将有所改变,但工业就业带动力不强,产业发展滞后,城镇化产业支撑力不足;财政投入不足,投融资体制不活,城镇建设资金保障力不强;体制创新滞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发展瓶颈将进一步显现。
4.社会建设全面加速,和谐发展任务更重
“十二五”期间,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全面加速,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人均GDP跨过3000美元台阶后,社会建设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必须直面人口失衡,建立“橄榄形”社会结构,破解城乡二元、区域梯度结构、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五大难题,社会和谐发展任务更重。
二、“十二五”期间衡阳强势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1.扩大内需机遇
“十二五”期间,由于国外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家将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衡阳作为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消费大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农村消费市场挖掘进程还有提升的空间。同时,国家也将突出增强投资内生动力,努力激活民间投资,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增长机制。衡阳作为一个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存款大市、投资弱市来说,可以大有作为。
2.产业升级机遇
“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心是“调结构、转方式”。衡阳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可以瞄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全面落实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交通提速机遇
“十二五”期间,衡阳将迎来新一轮交通发展黄金时期,衡阳(南岳)机场和北京至广州、长沙至北海、长沙至厦门等高速铁路以及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等重大交通设施将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一大批人流、物流、资金流将流转衡阳,衡阳可以借此大力发展“高铁经济”、“临空经济”、“港口经济”,努力把衡阳的区位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变为流通优势。
4.服务试点机遇
目前,衡阳已经申报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作为湖南省唯一获批的城市,在获批的11个市区中,只有衡阳和景德镇两个地级市,其他均为省会、直辖市或者沿海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努力争取国家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广泛吸纳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二)面临的挑战
1.节能减排形势异常严峻
伴随着全球环境保护的制度化趋势,全球绿色发展的呼声高涨,设定排放总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复苏的要求日益强烈,发展中国家将面临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推行碳关税等绿色壁垒,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及治理方面承受着巨大压力。目前衡阳10大工业传统优势产业中,有4大产业(盐卤化工、有色、钢铁及煤炭)是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因此,衡阳工业产业中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基数大,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日趋加大,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优惠政策将逐步取消。“十二五”期间,企业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必须由“工程减排”向“结构减排”转变,而这样的转变,必然触及企业的核心利益,因此,衡阳将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
2.企业家要素少且不强
从国际经验和国内实际来看,产业调整升级有内源型和外源型两种方式。内源型结构调整主要依靠自身力量,通过自主创新和本土企业的发展来实现,这种方式对企业家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外源型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靠外部力量,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以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基本上都处于价值链末端,及时引进了研究机构、企业总部,也不大可能在当地扎根,核心技术仍然属于别人。因此,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企业家要素。然而,2008年,衡阳传统产业中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0.6万人,2010年,传统产业拥有研究与开发人员0.9万人,三年间仅增加0.3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8年的4.1%,下降至2010年的3.9%。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是科技活动队伍的主力军,它所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可以反映出科技活动队伍的优化程度。2010年,衡阳这一比例仅为30.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传统行业中这比例则更低。由此可见,“十二五”期间,衡阳转型升级会遭遇企业家要素少且不强的瓶颈。
3.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面临新的挑战
从外部来看,“十二五”期间,衡阳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特别是长、株、潭城市圈的极化效应。在产业结构水平、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等方面,衡阳落后于长株潭、也不强于岳阳、郴州。甚至,由于武广高铁的开通,大大地强化了武汉、长沙、广州三大中心城市,大量的人才、资金、物质反向流出衡阳。从内部来看,衡阳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区本应该是一个整体,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分割,这既加剧了城市组团间的内耗,又削弱了区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民生建设任重道远
“十二五”期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结构面临着深层次的调整和转型,公共服务需求将快速增长。社会利益分化,利益纠纷和利益冲突加剧;征地拆迁、村务管理等引发的上访问题日益凸显;就业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管理等社会问题逐步显现;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卫生防疫、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生态安全等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共产品需求显著增加与公共财政短缺的矛盾更加严重。同时,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基层管理服务功能较弱,与社会结构转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保障城乡公共产品足量均衡供应任重而道远。
三、精心打造衡阳强势崛起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明天的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衡阳实际,“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核产业,预计增长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核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下面,本人将探讨哪些产业能够形成区域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1.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最被看好。经验表明,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当信息化达到目的基本运用程度时,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GDP可增加2.5—3倍,因此,提高信息化水平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以打造“衡阳云谷”为目标,依托中兴通信、金蝶软件、用友软件等战略投资者,培育特色优势鲜明的软件产业集群,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打造一批大型软件服务企业,培养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并结合打造“数字衡阳”、“智慧衡阳”,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较为完备的商用数据库体系,设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室,加快实现城市基础信息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数字化,提升我市在更广区域内的信息服务和协调功能。
2.生物医药
由于生物医药属于无污染的绿色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端人才,虽然,我市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是,相对于沿海城市或者省会城市都不具备发展优势,难以形成省内龙头产业。
3.核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由于日本核危机的影响,国内已经暂停了所有核项目的申报,因此,核产业的前景也将不再被看好。新能源产业应该是未来发展中应该被看重的,由于国家节能减排的力度越来越大,近3年,衡阳引进的这些工业项目,投产后,都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而目前,核电发展受阻,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环保能源亟待开发。对于新能源项目的引进和开发,我们不能放弃,否则,将来必然会碰到“能源危机”。
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产业由于在当地影响力较小就不一一述及。
总之,“十二五”期间,借着知名企业、项目落户衡阳,衡阳的信息产业必将有大的发展,而新能源的开发和引进也必须得到重视。
(二)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在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根据衡阳市“十二五”规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和现代商务业。
1.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现代物流业所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具体包括: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装卸搬运及其它运输服务业、仓储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便利是衡阳发展现代物流业的优势,“十二五”期间,衡阳将形成“九线归一”的铁路运输网、“三纵三横”的高速公路网、“四水七港”黄金水道和1个支线机场的多维运输网络体系。但是,人才、资金的短缺是衡阳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短板。已有的物流公司基本还是“三个一”公司——一张桌子、一条凳子和一个电话。现代物流业对工业、农业产品降低成本收效甚微。今后,必须要注重人才和资金的引入,方能壮大物流产业。
2.现代金融业
看看现在的纽约和香港,不难发现,金融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历史上,衡阳也曾经是全国“第三大金融中心”。“十二五”期间,为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一是要以高新区、解放路为金融商务圈,红湘路、蒸湘路为轴线,整合金融资源、优化服务平台,设立奖励基金,完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二是壮大证券投资基金,组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注重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三是支持保险业组织创新和服务产品创新。四是建设农村现代金融制度改革试点示范区,建立起各有定位、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3.现代商务业
“十二五”期间,衡阳将依托商务服务集聚区,困难点还是资金和人才的短缺。因此,要将衡阳打造成为湘中南区域性商务服务中心,必须要注重资金和人才的引进。
(三)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大繁荣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特色、有内涵。衡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深度和广度都亟待挖掘。“十二五”期间,首先,要充分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南岳龙头,明确打造市县、市区、区区、县区联动的“大南岳旅游圈”,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其次,要突出发展城市旅游,重点建设“三江六岸”风光带、中国福(盐)海、主题公园等项目;要修复提质一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好古镇、古村、古民居,争创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一批湖湘文化的旅游项目;再次,要着力打造一批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发展文化创意、现代传媒、新闻出版、数字影视、文化娱乐、网络动漫、文化会展等产业,打造“石鼓书院大讲坛”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加快衡阳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和目的地,以宽松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衡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