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赏识教育的副作用

2011-08-15陈晓利刘丽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副作用受教育者惩罚

陈晓利,刘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论赏识教育的副作用

陈晓利,刘丽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面对惩罚教育所带来的教育病症,人们提出了用赏识教育来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治疗效应即副作用。必须面对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并采取积极的对策。

惩罚教育;赏识教育;副作用

近几年来,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和“理解”教育,用赏识教育来治疗惩罚教育所带来的病痛。面对赏识教育,许多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罚”学生,甚至谈“罚”色变。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应该思考,人们针对惩罚教育所实施的赏识教育的治疗措施是不是可能带来某些副作用,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种副作用。

一、教育的副作用

教育疾病又称教育病,主要指教育中不正常、不健康的状况。[1](P20)教育系统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正常和不健康的问题,就像人一样,也会有病症。所以我们就要针对各种教育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像对人的病症采取的治疗措施一样。但是,这种治疗措施往往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那么教育的副作用是什么?如果在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对于问题的处置过于简单化,过于一般化或者反应过度,我们都有可能误入歧途——使问题的解决成为问题的产生的原因,这就是副作用现象。对于教学病症的治疗手段与措施,能收到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也往往会带来副作用。这可以称之为“教学疾病的治疗效应”或“治疗的副作用现象”[1](P20)。教育的副作用就是针对某一教育病症而采取的教育措施,且能收到良好疗效时所附带产生的非主观愿望的负面影响。

与教育的副作用相关联的是教育的负作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默顿对教育的负向功能进行了早期的开拓性研究。在他看来,所谓负功能,是指“削弱体系的适应或顺应”[2](P138-139)的功能。虽然我国学者对教育负功能的称谓很多,但他们在教育负功能核心把握的理解上还是比较统一的,即所谓教育的负功能,是“构成某一社会系统的要素对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损害’性的作用和影响”[3],包括“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4]以及对教育自身发展的消极否定作用[5];是“教育实施所产生的期望效应之外的不良功能”[6]。教育负作用是实施某一教育措施时所产生的“损害”的作用和影响,而教育副作用是针对某一教育病症而采取的教育措施且能收到良好疗效时所附带产生的非主观愿望的负面影响。目前,国内对于教育的副作用的研究较少。

二、赏识教育及其价值

赏识教育是针对惩罚教育提出来的,所以要了解赏识教育,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惩罚教育。正确的惩罚教育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手段,是对受教育者不正确的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是在受教育者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对受教育者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时采取的教育措施。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惩罚,在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不良惩罚不仅会影响受教育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形成反常人格,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过重的惩罚很难改变受教育者的不正确的态度;而且会使受教育者在行为上谨小慎微,消极防卫,害怕教育者。经常严厉的惩罚还会提高受教育者对惩罚的感受阈限,导致惩罚的效果下降。另外过重的惩罚还会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产生冲突及至对抗。正因为人们对惩罚教育产生后果的认识,近代以来,随着许多教育思想家的呼吁和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提出用赏识教育来治疗惩罚教育带来的病症。

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赏识”一词的解释看:“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这说明“赏识”是对某种“才能与价值”的重视和赞扬。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育行为,使学生把外在的教育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7]从以上意思可以归纳为: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量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并对受教育者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可见,它是面向普遍的、全体的受教育者,每个受教育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起点开始,来实现自我,体验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

在当代中国,赏识教育是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力量,他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人培养成为中国第一个聋人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中首次提出了赏识教育的概念。他提出赏识教育的理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8](P02)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对待受教育者;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的规律,充满了人情味和生命力。善于挖掘和发现受教育者的长处和潜能,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树立受教育者的健康自信,使其最终走向成功。赏识教育就是为了使它的价值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地实现。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受到的伤害可能最多,如有来自教师的、同学的、家长的,甚至有时是自己的 (有时他们连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因此,他们更需要受到公平的对待,也希望自己受到重视与赞扬,找回自我价值,这也正是赏识教育的价值目标所在。

三、赏识教育的副作用及其应对

为了治疗惩罚教育所带来的病症,人们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由于它产生的巨大功效,许多教师都奉之为教育的灵丹妙药。然而,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惩罚教育带来的病症,我们使用赏识教育医治时,是否每个人都能把握赏识教育治疗时的度?我们在运用赏识教育时,把赏识教育处理过于一般化 (仅仅理解为表扬和鼓励)或者是过度治疗(不管是有点还是缺点都运用赏识教育,批评不得)都会使我们的问题的解决成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就是赏识教育的治疗效应——即赏识教育的副作用。

有个家长从孩子的出生之日起,就对她采取自认为的“赏识教育”,孩子偶露微笑,就大加赞赏:“宝宝笑得真好看!”女儿刚学说话,就又不失时机地夸奖她:“宝宝真聪明!”甚至她发脾气耍性子的时候也不放过“赏识”的机会:“孩子你真有个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可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渐渐发现赏识教育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挫折。这时,由于对赏识教育使用不当而导致医治教育病症时带来的副作用开始凸现。第一,会让孩子盲目自信而无上进心。不当的使用赏识教育,采取过度治疗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这样就会让他们陶醉在一片虚幻的赞美声中,因为一叶障目,而不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缺乏竞争意识,失去继续前进的动力。第二,会让孩子不辨事理而误入歧途。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所以学生犯错误都在所难免。因此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必须引导他们不断地反省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而不能让赏识教育误入歧途,盲目赏识,掩盖学生的缺点,甚至是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第三,会让孩子自私自利而目无他人。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再加上赏识教育的出现,很多家长误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表扬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就更加批评不得,所以对孩子极尽宠爱之能事,这样一来,孩子往往表面上“完美无缺”,实际上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惟我独尊,谁也说不得,动辄伤心落泪,甚至离家出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又重蹈了“溺爱教育”的覆辙。

在面对赏识教育所带来的副作用时,我们首先要思考治疗是否必须。惩罚教育在我国实行了几千年,各种不良的惩罚给学生所带来的伤害人们都有目共睹,在面对这种教育的不正常、不健康的状况下,就必须要采取一种治疗措施,来医治这种教育病症。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9],良好的惩罚教育也会带来很好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所以我们要思考,面对惩罚教育所带来的病症时,赏识教育是否是最好的医治和治疗手段?如果面对赏识教育带来的副作用比惩罚教育带来的病症还大时,我们是否还会采取其他的第二治疗方案,来减少副作用?其次,是要注意这种治疗是否处理得当。当一种新的理论产生时,不要单凭字面意思理解它的含义,而是要深刻地了解它这种药含有什么成分?有什么疗效?在网上看了很多的人批评周弘的老师的赏识教育时,说没有运用批评,一味的表扬和赞赏而带来很多的麻烦,就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赏识教育就是表扬和鼓励,以为赏识教育与批评扯不上关系。所以当用一种药治疗一种病症时,我们要思考,我们是否能够把握治疗的这个度?不能少吃药,而也不能多吃药?另外,要注意是否可减少副作用。当用一种药去医治一种病症时,当这种药是唯一的医治这个病症的药时,我们就要考虑,我们是否可以把副作用减少到最小?所以我们要思考,能不能把赏识教育的副作用降低到最小?或者当赏识教育的副作用产生时,能不能用惩罚教育再来医治赏识教育带来的副作用?

[1]石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罗伯特·金·默顿.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3]吴康宁.教育的负向功能刍议[J].教育研究,1992,(6).

[4]黎君.教育的负向功能与新教育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J].教育评论,1998,(1).

[5]伊焱.论发展中国家教育的负功能 [J].江西教育科研,2000,(7).

[6]蒋凯.试论教育的负功能[J].江西教育科研,1994,(1).

[7]周青云.赏识教育理念与后进生转化[J].教育探索,2008,(8).

[8]周弘.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

[9]冯玥,汪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N].中国青年报,2002-12-28.

责任编辑 袁小鹏

G40-03

A

1003-8078(2011)01-134-03

2010-09-22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1.36

陈晓利 (1984-),女,山西运城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刘丽娟 (1982-),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猜你喜欢

副作用受教育者惩罚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神的惩罚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Jokes笑话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惩罚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真正的惩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