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冈红色旅游 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1-08-15李月华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黄冈市黄冈红色旅游

李月华

(黄冈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红色旅游 SWOT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李月华

(黄冈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文章运用 SWOT分析法对黄冈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黄冈;红色旅游;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通过确定经济活动自身所具备的竞争优势 (Streng)和竞争劣势 (W eakness)、所处环境的机会 (Oppo 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经济活动的战略与资源、外部环境等条件有机结合,为制定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战略提供较清晰、全面、系统的判断和直接的思路。清楚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黄冈红色旅游的 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市场区位优势。黄冈位于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处在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安庆等大中城市群和庐山、黄山、九华山、鸡公山、九宫山、黄鹤楼等旅游景点群中。境内依傍一条长江,紧临两座机场 (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四条铁路 (京九铁路、合九铁路、沪蓉高速、京广连接线),飞架五座长江大桥 (鄂黄大桥、黄石大桥、九江大桥、鄂东长江大桥和即将动工的黄冈长江大桥),纵横六条高速公路 (沪蓉高速公路、黄小高速、江北高等级公路、武英高速、大广高速以及即将动工的麻竹高速),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为构筑跨省、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圈奠定了基础。

2.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黄冈有着辉煌的革命斗争史。早在 1920年代初,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的重要驻点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组建了红十五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力量;土地革命时期,红安、麻城率先点燃鄂豫皖边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火种,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解放战争时期,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新四军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历史篇章。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冈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黄冈共有 44万优秀儿女血沃中原,有5.3万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伟大的革命斗争造就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将领。在 1955年和1964年两次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有 103人是黄冈人。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三名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林彪、王树声、韩先楚、陈再道、陈锡联、秦基伟等 200多名开国将帅。全国 12个红色旅游区涉及黄冈市的就有一个,即黄冈市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全国 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涉及黄冈市的也有一条,即武汉——麻城 ——红安 ——新县 ——信阳;此外 ,还有大批省市级红色旅游资源,可见,黄冈市的红色旅游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在类型上都极其丰富,在全国颇具影响力。

3.生态资源及人文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地域组合好。黄冈不仅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而且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以大别山山水风光为例,重点景区有罗田天堂寨和薄刀峰、英山吴家山和桃花冲、浠水三角山、麻城龟峰山等。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 1729米,号称“中原第一峰”,位于黄冈罗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东北角,主峰周围无限风光,竞显风流。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以中山山岳地貌,原始森林景观为特征,融民俗风情、农艺景观、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避暑度假、旅游观光以及会议、科教休养、健身等活动的综合型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 89%,根据国家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评审,公园各景区景点中,上上景占12.7%,上景占 54.9%,中景 32.9%,上上景和上景之和达 67.6%,定性评定等级为胜景,定量评价结果为 80.82分,综合评价公园景色等级为胜景。

此外,黄冈市古色及佛教文化旅游景点众多。黄州东坡赤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历史上更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文人墨客流连之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这里留下了一词、二赋、八诗等千古名篇;黄梅佛教禅宗四祖寺、五祖寺是著名的佛教祖庭,黄州的安国寺等名声远播海内外;

由此可见,黄冈绿色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古色旅游资源丰富,为黄冈进行旅游资源整合奠定了基础。

4.具有充足的客源和广阔的市场。黄冈红色旅游的客源一部分是常住本地的青少年学生、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基层党团组织成员等。黄冈有730万人口,其中 10-29岁青少年 200多万,占全部人口的 1/3以上,加上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巨大的人群为形成红色旅游客源市场提供了可能。

武汉是我国中部最大的国际都市,其陆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发达,为加快旅游发展提供了边界的立体通道。每日进出武汉的旅客达到 30万人次,黄金周时更高达 70余万人次。黄冈市是武汉城市圈的城市之一。黄冈紧紧抓住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有利时机,充分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周边城市开展旅游合作,采取“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庆互动、交通互联、争议互商”的合作模式,在武汉城市圈建立红色旅游强势品牌。此外,黄冈充分利用自己的交通优势,与中部省市进行合作交流,与江西庐山、安徽黄山等著名旅游地区合作,采取资源互享等“八互”合作模式,向全国推广黄冈红色旅游品牌。

(二)劣势分析 1.黄冈红色旅游总体水平不高。黄冈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整体谋划运作,资源整合不够,产业集成度不高,虽然单个拿出来都是“大菜”,但不能构成“宴席”。同时由于黄冈红色旅游的市场营销力度不够,缺乏对黄冈红色旅游的有力宣传和相关的电子服务系统,从而使黄冈红色旅游的影响力和运作管理都受到极大的影响,黄冈红色旅游总体水平显得不高。

2.旅游交通瓶颈制约问题突出。黄冈红色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腹地,目前连接景区的公路均为等外公路,部分路段晴通雨阻,游客望而却步,难以形成“一线连珠”的格局,无发构筑跨省、跨区域的黄金旅游圈。

3.红色旅游资金投入不足。黄冈红色旅游景区县市大部分为国家级和省重点扶贫开发县市,对旅游业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吸引社会资金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导致相应的基础设施落后,这又导致投资环境较差,不利于引进外资,以致形成恶性循环。正是这些原因,导致黄冈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开发和配套建设滞后,旅游规模扩张受到很大限制。

4.品牌形象不突出。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投入上的不足、体制上的不顺、开发营销工作的不力,导致大别山红色旅游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实现由旅游资源向旅游品牌转变。

(三)机会分析 1.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工程。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对发展红色旅游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国家确定的“1231”红色旅游工程中,黄冈作为全国开发红色旅游发展重点地区,被列入全国 12个红色旅游区和 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在《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建设以鄂豫皖交界地域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主体形象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同样在《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以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湖北省要培育的重点红色旅游区。

2.各级政府对黄冈旅游的大力支持。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冈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对黄冈红色旅游经济寄予殷切期望。湖北省首次大别山旅游开发现场办公会就在黄冈召开的,时任省长的罗清泉同志强调,要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努力把黄冈大别山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李鸿忠省长来鄂伊始,就深入黄冈市考察工作,高度评价黄冈是“一座亟待开发的富矿”,勉励黄冈要“挖掘红色资源、绿色资源、人文科教资源、两型社会试验区机遇资源,借势造势,顺着长江让海风吹进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更是将黄冈建设成为优秀旅游城市作为战略目标之一,斥巨资修建红色旅游道路,同时已于 2010年 10月 26日 -28日召开“首届大别山旅游文化节”,极大地推动了黄冈旅游业的发展。

3.各种纪念日对红色旅游的推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前往西柏坡缅怀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提“两个务必”,再次强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更是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革命先烈、瞻仰革命圣地纪念地的热潮。同时红色旅游市场受政治纪念日和重大活动的影响明显,2011年 7月 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周年纪念日,红色旅游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青睐,所有这些,都会为黄冈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

(四)威胁分析 1.同类旅游资源竞争激烈。从全国范围来看,江西的井岗山和瑞金、陕西的延安、贵州的遵义、河北的西柏坡等地知名度高,为五大革命圣地,其红色旅游已形成规模;从周边地区来看,河南新县、安徽金寨等地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发红色旅游,抢占市场份额。这些都对黄冈开发红色旅游带来威胁。

2.不同类旅游资源的竞争。尽管红色旅游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定比例的份额,但绿色生态旅游、古文化旅游、农家休闲旅游等仍然在旅游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在旅游市场中,不同类型旅游之间的争夺客源的态势明显,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黄冈红色旅游在当前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要迎接客源竞争的挑战。

3.游客需求质量不断提高。随着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游客消费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日趋理性。在旅游过程中,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旅游景点不仅要有个性和特点,更要注重游乐中的精神愉悦。这就要求提供旅游产品的地区不仅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要有优秀的服务质量。

二、黄冈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黄冈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大力开展红色旅游,必将给黄冈带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效益。通过对黄冈红色旅游的 SWOT分析,黄冈发展红色旅游应当采取以下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制定黄冈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 要大力发展黄冈红色旅游,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黄冈红色旅游发展优势,明确旅游发展方向,要成立黄冈红色旅游专项规划领导小组,邀请专家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认真制定和完善《2010—2020年黄冈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资源配置和要素整合方面的指导作用;其次,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开发,有效保护、持续利用的原则;第三,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权限。对旅游经营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二)提炼黄冈红色旅游主题,进行红色品牌形象定位 要塑造黄冈鲜明个性的红色旅游形象,确定黄冈红色旅游主题。旅游地品牌形象设定,主要是根据旅游地的旅游资源、特色及市场定位构筑旅游品牌的总体理念。特色旅游品牌形象定位应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基调,以红军、大别山和革命名人为主要线索。尤其是红军和革命名人具有很强的市场感染力和号召力,因此,总体形象口号定位为“红色黄冈,名人故里”作为黄冈红色旅游的主打品牌。

(三)整合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资源,满足游客多元需求 一般而言,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景观为依托,和绿色生态旅游、古色文化旅游景区或景点相比,游客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游客市场范围小。除了有组织的游客外,一般游客不会把纯粹的红色旅游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只有把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相结合来开发旅游资源,以富集的红色资源为龙头,以独特的绿色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深厚的古色文化底蕴为灵魂,以红带绿,以红衬绿、以文怡游,形成复合型旅游开发,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

(四)加强不同景区的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共享 首先是加强黄冈市内不同景区的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共享。要加强黄冈市内的资源整合和协作,建立黄冈旅游区域联合体。市政府要搭建合作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互惠互利原则,进行资源整合,互送客源,共同营销,打造黄冈旅游整体品牌,才能使黄冈的旅游得到长期有效共同协调发展;其次,黄冈应紧紧抓住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的有利时机,充分融入武汉城市圈,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周边城市开展旅游合作,采取“八互”的合作模式,在武汉城市圈建立红色旅游强势品牌;第三,要加强区域间、省际间的资源整合和协作,构建一定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合作区;以长江水道为载体,开辟黄梅、武穴、黄州三个旅游码头,将黄冈旅游融入到长江游轮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以京九铁路为载体,联合京九沿线主要旅游景区景点,形成京九旅游观光带,以黄冈的四祖寺、五祖寺为平台,联合安徽九华山、天柱山、河南少林寺,形成佛教旅游精品线;以红安烈士陵园、七里坪遗址为主体,联合河南新县、安徽金寨等形成大别山红色旅游精品线。

(五)改进营销模式,积极拓展红色旅游新市场 要打开黄冈红色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加大营销力度,营销是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关键,对黄冈红色旅游的宣传应坚持以新闻媒体为先导,以旅行社为载体,以直销为补充的营销思想,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黄冈红色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营造氛围。首先,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各种手段和工具,打造有效的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体系。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相关传媒以广告、刊载专题文章和播放专题片的形式进行宣传黄冈红色旅游,形成强大的宣传效应,提高黄冈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增强黄冈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其次,充分发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统筹策划,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重大纪念活动以及国庆长假等重大节日,组织红色旅游系列宣传推广工作,鼓励将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相结合,同消费结构提升相结合,同文艺创作相结合。还可以请有关作家写有关黄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典型事件的剧本,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的形式,从而吸引全国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1]黄冈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

[2]李月华.黄冈红色旅游品牌研究 [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5).

[3]杨安宁,杨玉秀,杨志平.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J].市场论坛,2006,(10).

[4]卢丽刚,黄三生,任军利.赣南红色旅游资源研究[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周觅

F590.3

A

1003-8078(2011)01-053-04

2010-11-11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1.14

李月华 (1966-),男,湖北麻城人,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副教授。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y160。

猜你喜欢

黄冈市黄冈红色旅游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