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对苏区教育的影响

2011-08-15朱与墨刘立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区湖南

朱与墨,刘立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002)

毛泽东早期教育实践对苏区教育的影响

朱与墨,刘立勇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002)

毛泽东求学湖南一师五年半、工作两年半,接受了现代的民本主义教育。毛泽东还主办工人夜学、担任湖南一师一附小主事、创办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毛泽东早期的求学、教育实践对中央苏区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央苏区开展教育工作时,毛泽东等领导人根据早期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苏区实际情况,坚持群众路线而勤俭办学,坚持因时因地因校因人制宜而灵活办学,使得中央苏区教育蓬勃发展。

毛泽东;教育实践;苏区教育;群众路线

一、青年毛泽东接受的学校教育及教育实践

(一)湖南一师当年的民本主义办学理念及措施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学校主要是在孔昭绶的领导下推行民本主义教育,倡导以人格教育、军国民教育、实用教育为实现救国的唯一教旨,不断进行师范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他主张学生开展“自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钻研精神。在教育实践中不仅在各科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自学和思考能力,更注重提倡学生在课外利用一切形式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自学。民国初期,小学教育欠发达,师范教育推行全科型的背景下,孔昭绶提倡因材施教和分科,尊重学生个人兴趣、志愿与特长。另外他还主张师范学校宜因时制宜自编教科书,注重国民教育需要;对办学规模,教师人数,他较早参照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方法进行适龄儿童、师生比等的科学计算方法。

湖南一师推行的民本主义治校措施内容丰富。重视德育操行的日常考评。军体结合,非常重视体育,高度重视健康。日常管理注重细节和人性化。重视素质教育实践与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学校推行巡回讲演制度,注重社会调查,大力提倡学生了解社会百态、体察民德、民智、民力,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学校推行优秀学业成绩展览制度,鼓励学生看书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激励学生撰写研究文章。湖南一师为开展农工商实践学习,学校创造性地设有贩买部(商店)和储蓄部(内部商业银行)供学生经济和商业实习,两个实习实业均实行股份制,学生不但可以参股,而且还可以参入到高级管理层,与教师平等地开展经营管理。学生的学业成绩计算重平时轻考试,按平时成绩60%,期考成绩40%计算,而平时成绩中课堂问答占40%,笔记占20%。可见湖南一师当年以平时成绩为主,以课堂师生互动问答、双向式交流为其主要部分,推行启发式教学。学校为适应当时形势,培养救国救民的人才,开展军国民教育,设立了学生课外志愿军,并成立了童子军研究会。学校还成立了学友会作为师生的共同组织,便于师生在课外加强联系,促进教师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推行人物互选,即除了老师考查学生外,由学生考查学生的评选方法,人物互选是学校推行民主自治的重要体现,贯彻着学生自治等群众路线的民主精神[1]。这一切哺育了青年毛泽东的成长,也深刻影响了毛泽东后来的革命生涯。

(二)毛泽东早年的教育实践

毛泽东的青年时期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这为后来指导苏区的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毛泽东从1917年在湖南第一师范主办工人夜学初为人师,到1922年底投身革命,期间积极进行教育实践。1917年毛泽东接办湖南第一师范停办半年的工人夜学,办得有声有色,于浅处说是出于同情工人“写不得、认不得、算不得”的窘迫困境,究其深层次的动机则是开启民智,改造国民性,通过提高文化素质育成国民人格意识。随后,毛泽东先后任教修业小学、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同时还兼任湖南第一师范国文教师。1921年8月,参加党的“一大”回来后,毛泽东发起成立湖南自修大学,以“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成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学术周流于社会”为宗旨,自修大学的形式具有鲜明的平民教育特点,也有明确的政治诉求。1923年4月毛泽东撰写的校刊《新时代》发刊词鲜明指出:“组织这个学问上的亡命之邦,努力研究致用的学术,实行社会改造的准备,……将来,国家如何改选,政治如何澄清,帝国主义如何打倒,武人政治如何推翻,教育制度如何改革,文学、艺术及其他学问如何革命,如何建设等问题,本刊必有一种根本的研究和具体的主张贡献出来”。由于自修大学革命救国论的观点过早宣扬,半年后即遭到当政者的查封。这可以视为毛泽东由教育救国论发展成教育服务革命救国论的标志,由把教育作为改造国民性,推进社会进化的工具发展成了把教育作为革命的工具、武器,完成了其教育思想上质的飞跃。

在有限的教育实践中,青年毛泽东贯彻教育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创办“工人夜学”并任教历史,普及工人历史、社会常识,物理科则要老师教授火车为什么能跑、电灯何以能发光等社会生活中的新兴科学技术知识和现象;1917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附小任实习教师时十分注重让学生接触生活,注重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在他遗留至今的唯一一份国文教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大量采用学生身边的石料、雨伞、路程、各种毛织物等生活实际来辅助教学。1920年至1921年,毛泽东在任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主事时,撰写校训“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并要求学生以班为单位,每周搞一下午的劳动。之后在《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他还明确指出:“本大学学友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和体力值平均发展,并求知识和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

青年毛泽东从主办工人夜学、创办自修大学到和湘江学校,其思想经历了从教育救国论到教育服务革命救国论(教育革命论)的转变。形成了教育服务革命、革命不离教育的职业革命生涯的特色。毛泽东早期求学和教育实践对苏区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央苏区教育是在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探索办学经验的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展开的。毛泽东等苏区领导人针对当时的特殊情况,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辩正法为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而勤俭办学,坚持因时因地因校因人制宜而灵活办学,使得中央苏区教育蓬勃发展,蔚为大观,有别于国统区教育而风景独好。

二、中央苏区坚持群众路线勤俭办学

在毛泽东等领导下的中央苏区教育是解放工农劳苦群众,争取革命战争胜利的工具。中央苏区的一切文化教育机关,都掌握在工农群众手里,劳苦大众及其子女有受教育的优先权。他们也把发展教育、接受教育作为自我解放、翻身作主的一项关涉切身利益的事业,因而学习文化、兴办教育的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这样,中央苏区坚持群众路线而勤俭办学就有了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是苏区教育能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而空前繁荣的生命力源泉[2]。

(一)在教育对象上体现坚持群众路线办学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工农大众为革命主体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受办工人夜学的启发,毛泽东在总结辛亥革命经验教训时已敏锐地意识到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吸取孙中山领导旧民主革命的教训,必须得到工农的广泛支持,并要发动和组织工农革命。要把劳苦大众组织起来,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文化教育,唤醒他们的反抗和斗争意识。故此当时苏区人口占80%以上的工农群众的受教育权是苏区政府面临的根本教育问题。因此,苏区积极推行教育普及运动,以不让一个工农分子成为文盲作为苏区教育的基本目标,实现要每个少年儿童入校读书、每个成年人接受补习教育的目标。苏维埃政府首先利用一切机会和形式向群众宣传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打破工农轻视读书、忽视教育,认为受了教育便成了知识分子远离了革命阶级的错误观念。把建立起自己的文化教育体系提高到巩固政权的认识高度上来。正如1917年毛泽东主办湖南一师工人夜学苦心孤诣撰写的白话文《招生广告》和到工厂、街道宣传类似,当时苏区同样上演了一部非常红火的话剧《不识字的害处》,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常理使农民明白没文化、不识字、不会写字的害处和痛苦,很好地动员了群众不但要送子女上学,自己更要积极主动参加文化补习活动。为保障工农大众有受教育的机会,毛泽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大力提倡群众性扫盲识字运动,开展广泛的社会教育及民众教育。在对工农大众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苏区还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文化和军事教育。总之,苏区的教育对象非常广泛,办学形式多样,既有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又有职业技术教育、工农业余教育、儿童教育和师范教育。

(二)在学校建立和运行上体现坚持群众路线办学

中央苏区处于革命战争年代,一方面国民党封锁,另一方面战争消耗,物质财富相当匮乏。党和苏维埃政府为了保证必要的教育经费,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支,开办学校,发展教育。由于国民党对苏区的“会剿”、“围剿”不断,为保护苏维埃政权,有限的经费必须首先保障战争的需要,用于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发展教育事业只能依靠群众的力量,发动苏区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和广大群众来筹集办学经费、物资,使学校建立起来,运行下去。

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为解决办学难的问题,苏区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关心、支持文化教育事业。教育设施物质方面,没有校舍,就利用庙宇祠堂,或没收土豪劣绅的房屋,或修理废旧的房屋;没有粉笔,就用石灰或白石泥代替。经费困难,就动员群众集资募捐。当时工会、贫农团、消费合作社以及女工农妇女代会等社会团体是组织集资募捐最基本的群众组织。例如其中的小学经费就是由这些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募集而来的。中央苏区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独创了国家办学与群众办学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办学方法。它不但体现了苏区群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视与支持,而且促进了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苏维埃政权下,有国家办学、部门办学、团体办学、私人办学,还有民办公助的办学形式,调动了多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可以说,所有学校的创办都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这为以后我国人民办人民教育、扫盲运动和普及义务教育积累了经验。

(三)在学校管理监督上体现坚持群众路线办学

在学校建立和运行上坚持群众路线的同时,学校的管理监督同样坚持群众路线。中央苏区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部门与群众的联系,广泛吸收各界群众参与文化教育事业的领导管理与办学监督工作。颁发了《省、县、区、市教育部及各级教育委员会的暂行组织纲要》,明确规定小学必须每月至少召集家长联席会议一次,各级教育委员会必须有共青团、少先队、儿童团及各种文化团体的代表列席。学校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等都须经家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负责人都需定期邀请各团体代表组织评判会来审查列宁小学,奖优罚劣,激励学校竞争发展。各列宁小学按《纲要》要求与群众团体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群众团体时常协助学校、监督学校。学校的定期会议请群众团体派代表参加,或开联席会议讨论学校的教育问题成为惯例;学校还经常走出去主动向相关团体汇报教育工作,征求改进意见。苏区的学校还充分调动了家庭的力量,经常召开学校与家庭的各种联系会,报告学校教育情况,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来办教育,使父老乡亲们自觉行动起来拥护自己的学校,帮助解决学校的困难。监督管理权的行使,使群众办学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办学热情大大提高。

(四)在勤俭办学上走坚持依靠群众的路线

中央苏区教育在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办学、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道路。苏区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工农劳苦大众的鼎立支持。苏区群众认识到,只有掌握了文化知识,才能建设好、巩固好苏维埃政权。因此,他们都怀着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参与中央苏区的教育建设。苏维埃政府保护群众的办学热情,发挥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促进了苏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依靠群众创造办学条件,勤工俭学,勤俭办学。苏维埃政府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因势利导,实行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收到了显着效果。

在办学实践中依靠广大工农群众,创造办学条件,创造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勤俭办学的道路。在办学经费方面,由群众募捐筹集解决办学经费;由劳动互助组负责帮助教师代耕或派人做小生意赚钱付教师工资或生活费。在教学设施物质方面,利用庙宇祠堂或由群众帮工献料修理废旧房屋做教室;利用墙壁或祠堂的堂匾涂上烟墨做黑板;发动学生用砖石、土坯和木板堆砌课桌椅;用石板、沙盘和石笔代替纸笔,用石膏泥做粉笔,用朱红土制成红墨水;师生积极动手挖沙坑、做秋千和单双杠,建立体育设施和场所。一切都依靠群众和师生来解决办学中的各种困难。正是苏区军民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勤工俭学,勤俭办学,才促进了苏区教育建设事业的发展。

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解决师资教材短缺的问题。如工农业余教育师资解决的途径是群众推荐,能者为师;会的教不会的,会的多的教会的少的,走一条群众路线的以民教民、互教互学的路子,极大地盘活了师资力量。苏区还依靠群众为教师解决生产生活和医疗保健问题,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师多用”,一个日校教员同时兼任夜校、识字班的教员和俱乐部指导员。中央苏区教育从实际出发,依靠群众来解决师资问题,使得普及义务教育和扫盲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

综上可见,依靠群众路线办学是毛泽东早年主持湖南一师一附小“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校训的发展,也与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中平民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在苏区中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依靠群众,普及苏区教育,同时将革命主义教育结合到其中,使得苏区人民成为教育的主人,从教育对象、办学路线、学校运行、学校监管等都让人民参与到其中,让教育成为了大家的事,继承并升华了早期的教育思想。其办学措施也与早期主办工人夜学、担任附小主事和创办自修大学时依靠大家的力量办学一脉相承。

三、坚持因时因地因校因人制宜的灵活办学形式

早在1921年8月,毛泽东就创办了一所开放式的湖南自修大学。办学十分灵活,学生学习地点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充分发挥求学者的“自动性”,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选定学习的科目数量。将旧学制的被动求学转变为主动自学的学习方法。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实行自己看书,自己思索,相互讨论,共同研究与教师辅导相结合,务求理论联系实际。湖南自修大学具有鲜明的平民主义教育特点:一是招收学员不受学历限制,不设门槛,便利公众入学;二是花钱少,学生无论多少钱都可以求学;三是尊重个体差异教学,学制灵活,学习科目及进程由学生自主选定。这是毛泽东教育探索、改革的重要实践,其经验被应用到了苏区教育实践中。

(一)因时制宜,采用灵活学制

1933年10月,中央苏区召开文化教育大会。大会通过的《目前教育工作的任务决议案》明确规定:苏维埃教育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免费的男女儿童义务教育到十七岁。但是在战争的情况下,从实际出发大会同意把教育缩短为五年。此次大会通过的《苏维埃学校建设决议案》还规定:一切儿童自满七岁至十三岁,施以免费的强迫教育,如能早日完成,或不能如期完成规定课程,可以灵活减少修业年限,或增加修业年限。这是苏区教育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发布的这些政策,为中央苏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体现了党和苏维埃政府不拘成规、因时制宜、灵活办学的思想。

苏区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结合教学进行。在小学课程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的全部科目都应当使学习与生产劳动及政治斗争密切联系,并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儿童进行劳作实习及社会工作。小学各年级的课表都要安排劳作课。部分职业学校和专门学校实行半农 (工)半读。闽西苏维埃政府为方便农业生产,依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放农忙假,巧妙地解决学期和放假制度的安排问题。这种因时制宜的办学方式,适应了农村生产生活实际,既方便了农民子弟入学,也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原则。同时,坚持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教育与革命两手抓。苏区的小学教育改变了过去一旦发生战争就将学校关门的做法,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中,做到学习、战争两不误。

(二)因地制宜,确定教学内容

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在教学内容中贯彻。苏区各级各类学校都注重结合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开展教学,教材编写中都规定要有相当比例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当时的《共产儿童读本》6册教材,这类内容共有95课,占到总课数的46%。此外苏区还规定各地可以补充乡土教材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工农业余教育则要求联系实际和实用,规定识字要与说话相联系,同日常生活之中的帐单、便条、收条、用具、生产等有机结合起来。苏区很多县80%的青壮年参加了红军,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举办全日制普通中学和专门学校,只能广泛兴办职业学校,培养后方经济建设人才。土地革命后期,苏区还试办了短期职业中学,因地制宜,学习内容城市以工业为主,乡村以农业为主。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于教学仪器少,有些课则利用自然环境和生产现场开展现场教学。许多学校在贯彻这一教学原则时,采用组织师生修建校舍,开办园圃,经营畜牧场和作坊等方式,把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劳动中培养了人才,又创造出了劳动产品。

苏区教育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既为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所决定,也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举措。通过生产劳动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苏区的工农群众才能成为既有知识、又懂生产的革命群众,成为革命的基础和土壤。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苏区教育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反对剥削的意识,注意教学与生产实际、生活实际和革命实际的紧密结合。在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中,专门把“劳动实习”作为评分的一个项目[3]。

(三)因校制宜,各具办学特色

中央苏区教育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和苏维埃政府建设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创办了类型多样、层次丰富和规格不等的学校与文化教育机构。有红军学校、干部学校、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小学和幼儿园等学校教育形式;还有半日学校、识字班、夜校、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训练班和业余补习学校等灵活多样的非学校教育形式。办学遵循的总原则是:革命需要和条件许可什么样的办学形式就建立什么样的办学形式,革命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根据轻重急缓,急需的先办,次之的后办,一时不能办的就缓办。在学制上,灵活而不僵化,依据需要与可能,有长有短,长短结合。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依据需要与实际,删繁就简,有增有减。教学形式更是灵活多样,依据学生居住分散、农事忙闲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可以在课堂内学,也可以在校外学;可以全日制,也可以半工半读制;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白天不能学,可以晚上学;可以采用单级教学,也可以采用复式教学。总之,体现适应需求、精简集中、灵活机动、切合实用的原则。中央苏区教育创造的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丰富的教育机构类型,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先例,是一种创新。苏区的教育实践把办学形式与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因人制宜,教学方法迥异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他认为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教育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教学的内容应各有侧重,不能千人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增强教育效果。毛泽东本人既是因材施教的受益者,也是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本人就是湖南第一师范孔昭绶、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袁吉六等先生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的杰出代表。在主办工人夜学时,毛泽东特别注意根据学员特点,讲授教学内容,采用通俗的教学方法。他在1917年11月的《夜学日志·首卷》里写道:“常识各门,内容多而时间少,宜择其重要及与学生有密切关系者。”可见,毛泽东非常注重针对学员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在早期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中,他一直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如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兼任教学时,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讲述深刻的革命道理。他宝贵的教学经验和优良的教育品格,在中央苏区教育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他为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所写的决议案总结了红军教育的经验,提出了“十大”教授法,其具体内容是:第一,启发式(废止注入式);第二,由近及远;第三,由浅入深;第四,说话通俗化(新名词要释俗);第五、说话要明白;第六,说话要有趣味;第七,以姿势助说话;第八,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第九,要有提纲;第十,干部班要用讨论式[4]。“十大”教授法在苏区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遍进行推广和运用。

因人制宜的教学方法是毛泽东早期教育经验、教育思想的继续发展,不仅适用于红军教育,也适用于一般成人教育,并对以后革命根据地的学校教育和解放后的学校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有广泛的影响。

[1]刘鸿翔,朱与墨.湖南第一师范早期的民本主义教育对毛泽东的深远影响[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3).

[2]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59.

[3]沈学玕.苏区教育中的群众路线[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4]陈元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

TheInfluenceofMaoZedong'sEarlyEducation Practiceon theSoviet Revolution Education

ZHU Yu-mo,LIU Li-Yo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02)

Mao Zedong studied in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for five and a half years and worked two and a half years,accepting modern people-based education at that time.Furthermore,he accumulated enough educ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by hosting worker’s night school,presiding over the First Primary School,founding Hunan Self-study University and Xiang River School.Mao Zedong’s early studying and teaching practice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education.When he developed education work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Mao Zedong along with other leaders,combining the early education practice experie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adhered to the massline and persisted in running schoolsthriftily and flexibly on the basisof different time,place,school and person, which rendered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education booming and remarkably distinguished itself from education of Kuomingtang-controlled Area.

Mao Zedong;education practice;Soviet Area education;massline

A84

A

1674-831X(2011)06-0001-06

2011-07-13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09C251);湖南省2010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0YBA064)

朱与墨(1972—),男,湖南永兴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刘立勇(1971—),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济远]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苏区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