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论“虚假意识”
2011-08-15伍志燕
伍志燕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虚假意识”是意识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争议颇多的问题。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往往在否定、批判的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所以就产生了意识形态是否就是虚假意识的争论。其实,“虚假意识”和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意识形态”是两个完全不同、不能彼此混淆的范畴。正确认识“虚假意识”对于科学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一、“虚假意识”的产生根源
一种错误观念的产生,不外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认识论、阶级倾向、历史根源等方面具体阐述了虚假意识产生的缘由。
恩格斯在致梅林的信中科学地揭示了虚假意识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恩格斯说:“它(虚假意识——作者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他从纯粹的思维中——不是从他自己的思维中,就是从他的先辈的思维中引出的。”[1]726在恩格斯看来,意识形态家在创造意识形态时,并不知道推动他这样做的真正的动力是什么,他只能从他所接触的思维材料中想像出他这样做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不过是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因为“他只和思想材料打交道,他毫不迟疑地认为这种材料是由思维产生的,而不去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较远的、不从属于思维的根源。而且他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在他看来,一切行动既然都是以思维为中介,最终似乎都以思维为基础”[1]726。在认识的路线问题上,以往的意识形态家走的是一条“由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在他们看来,一切思想、意识都来源于理性和纯粹的思辨,虚假意识是人类理性的创造物;思维和观念不但是第一性的东西,而且也是独立的、自足的东西。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虚假意识不是头脑主观滋生的臆想和幻想,它是人们对物质世界以及物质事物的歪曲的、颠倒的、错误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24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深入地揭示了虚假意识产生的物质根源。他认为,生活中的各种异化现象以及异化的不同形式,只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社会中各种虚假的意识、偏见,实质上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精神现象,它同时又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精神环境,左右着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可以说,人的思维和观念不仅是在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而且唯有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才是人的思维和观念正确与否的检验者和判定者。所以,从纯粹思维材料出发想象出来的创造意识形态的动力,只能是虚假的或表面的动力,意识形态家基于这样的动力创造出来的意识形态必然是虚假意识和虚假的意识形态。
“虚假意识”的产生还有深厚的阶级根源,虚假意识在本质上是与阶级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阶级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社会各阶级的对立是虚假意识产生的阶级根源。通常来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3]98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往往在思想、精神上也占统治地位。毋庸置疑,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都必须企图说服别人从而证明自身利益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这样就需要在思想、观念建筑中拥有话语权和统治权,他们通过自己或派取自己的代言人利用灌输思想、舆论宣传以及精神统治来麻痹、奴役人们,这样,虚假意识及虚假的意识形态就产生了。这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毫不奇怪,各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一定的共同形态中演进的,也就是在那些只有随着阶级对立的彻底消逝才会完全消逝的意识形式中演进。”[4]489因此,一切虚假意识和虚假的意识形态,不论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还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以维护该阶级的利益,所谓超阶级关系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此外,阶级利益和人类利益的混淆也是虚假意识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抽象地讲,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100也就是说,历史上的统治阶级(都是剥削阶级),在其革命时期或上升时期,其特殊的阶级利益还未完全分化为同广大劳动者根本对立的利益,因而总是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并以较具人民性的思想观念获得群众的认同。然而,随着其特殊阶级利益的形成和扩展,其意识形态观念必定与社会现实形成巨大反差,就产生了虚假的意识形态。这种虚假性来源于现存社会普遍利益的虚幻性,来源于大多数人的生存条件与其需要的对立。
二、“虚假意识”的内涵、特点及其本质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给“虚假意识”下一个明确定义,但在不同时期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虚假的观念体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序言中,马克思说:“人们迄今总是为自己选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模范人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就统治他们,他们这些创造者就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我们要把他们从幻想、观念、教条和想像的存在物中解放出来,使他们不再在这些东西的枷锁下呻吟喘息。”[3]72不难看出,这里的“虚假观念”、“幻想”、“教条”、“想像的存在物”等,并不是对一般意识形态而言的,而是特指“虚假意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些“虚假观念”尽管表现形式多样,但它们都主张观念统治世界,都从所想像、所设想的意识出发,而不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际活动出发,因此,这些观念没有实际性的客观内容,属于主观自生的东西,具有极大的虚假性,所以也仅仅只能作为幻想、教条以及想象的存在物而已。
二是颠倒的观念、歪曲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时,指出这些意识形态往往具有“颠倒的观念、歪曲的意识”的含义。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影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5]10-11这里的意识形态,显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它指的是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最近的德国哲学和以其不同的先知为代表的所谓的“德国社会主义”。这些以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出现的“意识形态”虽然较头脑纯粹主观滋生的“意识”更能反映现实世界,但是它毕竟是对客观世界、现象事物的颠倒的、曲解的、片面性的、错误的反映,这种颠倒的观念、歪曲的意识只能是“虚假意识”,其目的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它揭示的不是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有意无意地遮蔽现实和真相罢了。
三是有意识的、推动意识形态完成的手段。恩格斯曾经说过:“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推动他的真正动力始终是他所不知道的,否则这就不是意识形态的过程了。”[1]726在恩格斯看来,以往的意识形态都是从纯粹的思维演绎出来的,这种纯粹的思维要么来自于意识形态创造者自身的主观想像、纯粹虚无的捏造,要么来自于对前人思想、意识的直接继承,以往的旧意识形态的创立过程是通过“虚假意识形态”来完成的,严重地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一种由虚假意识推导出虚假的意识形态的过程。因此,虚假意识难免具有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幻想、歪曲的联系来掩蔽现实联系的诟病。
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虚假意识”的经典表述,我们可以得出“虚拟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颠倒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所谓“虚拟意识”都主张“思想统治着世界,把思想和概念看作是决定性的原则,把一定的思想看作是只有哲学家们才能揭示的物质世界的秘密”[6]16。这种“虚假意识”从根本上说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的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假”,主要指其没有把观念摆在适当的位置上,以致从根本上混淆了主宾、本末、头足。这种规定本身无疑含有价值上的否定意义。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而人们又恰恰屈从于自己创造的“虚假观念”,这些虚假观念总是与“唯心史观”和虚假的意识搅合在一起。
第二,虚假性。就“虚假性”而言,广义的“虚假意识”包括“全然虚假、虚幻”的意识,这样一些“彻底、完全虚妄、错误”的意识、观念,当然是不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我们已多次指出,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以往意识形态是颠倒、掩盖、欺骗的,但它的根基总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它的颠倒或歪曲都是对这个现实世界的反映或折射。“虚假意识”是在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的社会中作为掩盖物质利益和真实动机意义上的思想或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产阶级这一虚假意识形态时明确地指出:“资产者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用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冒充为普遍的利益;这位具有移山信念的乡下佬雅各却认为这种歪曲形式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的世俗的基础。”[6]44总的来说,虚假意识的虚假性主要体现为它不仅歪曲地反映了社会实在,而且是在进行欺骗,把特殊的利益普遍化。
第三,掩蔽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虚假意识不仅仅是虚幻的意识和颠倒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是通过统治阶级精致包装的“全民意识”,具有遮蔽性。因为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都有各自不同的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要相互斗争、此消彼长,它们都企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因此,虚假意识形态家总是将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这种神秘的、扭曲的反映现实世界的方式有意识地隐蔽真相。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揭示虚假意识的掩蔽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的竞争使一切都颠倒地表现出来。经济关系的完成形态,那种在表面上、在这种关系的现实存在中,从而在这种关系的承担者和代理人试图说明这种关系时所持有的观念中出现的完成形态,是和这种关系内在的、但是隐蔽着的基本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概念大不相同的,并且事实上是颠倒的和相反的。此外,马克思还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拜物教的虚伪和罪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人异化,与马克思“去蔽”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家高呼着“自由、平等”的口号,在这样一个社会,生活是严酷的,但这种虚假意识形态的遮蔽是深重的。可见,虚假意识不仅是对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歪曲的、颠倒的反映,而且有意地遮蔽了现实的、客观的社会存在。
概言之,就虚假意识的本质来说,它是为某一阶级或阶层的政治合法性和思想合理性辩护的、关于自身利益或自身存在的观点或理论体系。它的目的在于从社会实在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自我理解和自我说明。由于它从特定的社会地位出发来从事这项工作,因而它仅仅看到社会实在的某一方面;又由于它是一种自我理解和自我说明,因而它的重点并不放在客观地理解和说明社会实在之上,相反,它是用神秘的、扭曲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其目的不是揭示现实生活的真相,而是有意无意地遮蔽真相。
三、如何走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破解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出路乃是革命实践。只有革命的实践活动才能最终摧毁“虚假意识”及虚假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7]52过去历史上纯粹观念斗争的实质是:“改造社会的事业被归结为批判的大脑活动。”[8]209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来消灭掉的,唯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才能把他们消灭掉。以往的虚假意识形态家根本不懂得实践在改造旧的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根本不了解观念批判的局限性。当然,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上,理论批判也是必要的,但这种批判只有立足于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有生命力,如果本身仍然漂浮在观念中,那充其量不过是用这一种“虚假意识”去取代另一种“虚假的意识”而已。
其次,破解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分析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之弊,其目的和归宿在于树立新的科学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11条中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16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以往的旧意识形态的辩护者只是通过杜撰出各种理论、思想来维护现有的腐朽制度和社会关系,而未能通过革命实践来彻底推毁“旧的国家机器”,用新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将代替腐朽的虚伪的旧意识形态。因此,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9]202同时,要走出虚假意识及虚假意识形态,除了建立共产主义意识并同传统观念作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了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的特征。“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的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7]41
最后,破解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必须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由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任何虚假意识都是从先入为主的原则出发,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和客观存在。走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必须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意识形态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从个人和历史环境中去真正理解意识形态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0]49也就是说,意识形态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是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革而改变的。因此,走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必须要与人们的物质实践以及物质生活过程紧密联系起来,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走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和艰巨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大无畏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投身于实践,为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5]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