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师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切需要

2011-08-15

河池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新课程德育

黄 白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农村教师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切需要

黄 白

(河池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

农村教师正确地把握新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师生互动教学和因地制宜进行教学,是当前推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切需要。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设计与实施中淡化德育、回避德育和不讲德育的教学倾向是错误的。

农村教师;新课程改革;三维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教学;因地制宜

课程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是规定以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的问题,其核心是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从2001年起至今,我国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课程教学改革从试点实验到全面推广,取得了积极成就,但也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与难点,主要是三维教学目标模糊化、师生互动教学片面化、传统教学方法被全盘否定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农村学校实际等方面。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如何增强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适切需要的意识再来审视与探讨。

一、农村教师要正确把握新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1]农村教师应在正确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这一总的课程标准,正确地构建实施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体系。

关于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我国教育学语境下看:“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其中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面对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对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培养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他们几乎都预先设定了这么一个前提假设:知识教学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是两条互补相交的“平行线”[2]。如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三维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知识与技能”是基础和首要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其基础上和过程中展开及提高的。

当前,新课改标准的突出问题是课程标准笼统,课堂标准缺位。新课改标准具有长效取向,标准规定了每个年级应达到的标准,但具体到课堂的每节课上的具体标准,却没有细化,为一线教师留下了太大的空间。而传统的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对知识点做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规定了其深度与难度指标。因此,习惯于教学大纲的教师对新课改标准在课堂中的落实难免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和如何达到新课改标准。因此,构建体现新理念的课堂标准框架是新课程改革深化推行的现实诉求。[3]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应当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来构建起科学的农村小学、初中新课程教学目标体系,以及新课程每门学科、每个学段、每个单元、每一节课、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教学目标体系。[4]与此相应的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从而科学地构建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目标体系,这样“注重因材施教”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为此,强调了“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的学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抓好。

同时,要看到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中,新课程教学需要改变的是原有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不是否定“传授知识”,而是强调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会学习”中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知识是基础。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主动积极态度的基础。因此,基础教育不宜强调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提法虽然不错,但也不能由此引申出传授知识不重要的结论。不要把“学会”与“会学”对立起来。不能因知识更新快,就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反,知识更新越快,越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进而看,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比较,知识是外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则是隐性的,不容易表现出来,而且不是每节课都能有具体的结果的。但它又是长效的,长期起作用的。它是在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不能要求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效果。[5]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人说教师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也是片面的,是与新课程改革的主体精神相违背的,容易误导“三维目标”教学设计与实践。例如,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当前,中小学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着淡化德育、回避德育和不讲德育(“去德育化”)的教学倾向②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指出:“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在这里《钢要》对依据各门课程特点,给合具体内容进行德育的课程标准是十分明确的。例如,语文课教学的“文道结合”。,这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律是相违背的。对此,应当引起我们的关切与深思,并加以改进。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修订)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农村教师要正确把握新课程师生互动教学

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其中,关于“师生积极互动”(简称“师生互动”),首先要明白“互动”的词义,它是指“互相作用;互相影响”[6]578。进而要正确理解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互动不能局限在师生之间语言和动作的呼应,更重要的是思维互动、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课也是与教师互动。学生动手是活动,动脑同样是活动;学生展示、辩论、抢答是活动,思考、分析同样是活动,这些都是教学互动。再说,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的。但提“师生互教互学”则是媒体炒作,是对“教学相长”的夸张。如果课堂上师生都是互教互学,还要教师做什么,学生到学校干什么[5]。

在新课程改革的师生互动教学中,需要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正确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好教学方法。其中,关键是要把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需要遵循的中小学教学基本规律是:(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等等。

需要贯彻的中小学基本教学原则是:(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发展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等等。

需要运用好的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问答法;(3)读书指导法;(4)练习法;(5)演示法;(6)实验法;(7)实习作业法;(8)讨论法,等等。

中小学几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组合):(1)传授——接受式教学;(2)问题——发现式教学;(3)自学——引导式教学;(4)引导——探究式教学;(5)互动——合作式教学;(6)主体——参与式教学等等。其中,探究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是新课程尤其倡导的教学方法。

在中小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新课程强调或者倡导的教学方法,应当与被公认且仍有现实意义的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使它们结伴而行、交相辉映。

在中小学学习方式上,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在新课程教学的现实课堂情境中,这“三种学习”几乎变成学生的唯一学习方式,且简单地认为这就是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至于学生是否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了问题,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程度如何,是否每节课都需要这种形式,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则关心得较少。针对这个弊端,我们应当重构起坚持教育辩证法的多维学习观[7],引导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共性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相统一;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统一;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统一;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统一,[8]等等。

新课程改革的师生互动教学,具体呈现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中,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等。其中,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农村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要因地制宜

要使农村课程改革真正有所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从思想上认识农村基础教育课程的独特性,认识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平等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内涵。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教育应该也必须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农村教师要根据农村学校与自然、与农村生产具有天然、密切联系的情形,结合农村课程与教学实际,积极开发乡土资源,善于把农村教育的劣势变为优势,排除单纯从城市的眼光看农村的观点。农村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改革所需要的资源,特别是在农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文化传统以及农村现实生活中原本就存在着的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他们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课程改革的宝贵资源。能否意识到这些资源的存在,能否真正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真正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9]

例如,在农村小学,有位数学优秀老师教“数的认识”,并没有让学生照课本上的要求数小圆片或者小红花,而是让学生自带一些家里收获的农产品作为认识数的感知材料。比如,认识“5”时,学生们就带了5粒玉米、5个土豆、5个橘子、5根四季豆等农产品。这些感知材料不但起到学具的作用,为数学学习提供了表象支持,让儿童感受到数的普遍适用性,并从中抽象出数字“5”来。在农村小学,由于教具、学具严重缺乏,而有些教具、学具不能用农产品直接代替。对此,这位老师就引导学生利用农村特有的材料自制学具。比如,让学生用收获的苞谷秆或竹棍制作小棒;用泥土、塑料、萝卜等做成长方形的底座,再插上筷子、穿上算珠、标上数位成为计算器;用废旧纸盒制作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还用废旧的画报、花布、包装袋制作个人的成长记录袋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大大增强,而且每个学生制作的“学具”个性鲜明,极富创意,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塑造,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10]

值得注意是,时下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几乎成了新课程教学的代名词。但这却忽视了农村学校师资、设备、环境等方面的现实困境,特别是偏远山区乡村和教学点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设施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的状况,而能享用“农远工程”的农村学校毕竟还有限。对此,农村教师在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手段(黑板、粉笔等)优势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运用好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要因地制宜,如同上述那位小学数学老师,富有创新的制作和运用数学直观教具和学具。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及教学设备条件,正确选用直观教具。这主要有:(1)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2)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模型、录音、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等。在许多偏远乡村小学,如上语文课,老师能使用收录机播放“范读”,则可锦上添花;上数学课还需用黑板(包括小黑板)、粉笔和几何教具,等等。对于传统的直观教学手段,在新课程教学中不应忽视。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

[2]姚林群,郭元祥.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11,(5).

[3]纪德奎.新课改十年:争鸣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1,(3).

[4]黄白.运用启发式教学让新课程教学焕发生命力[J].河池学院学报,2005,(6).

[5]郭永福.关于在课程改革中坚持辩证法克服片面性的几点看法[J].当代教育科学,2005,(11).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陈佑清.多维学习与全面发展[J].教育研究,2011,(1).

[8]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与落实[J].教育研究,2008,(9).

[9]刘志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展望[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16).

[10]卞小娟.解读学生生活经验——建构4Q数学课堂[J].人民教育,2007,(19).

An Appropriate Need of Rural Teachers and New Curriculum Reform

HUANG Bai
(Teacher Education School,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 546300,China)

This paper holds that rural teachers should have a correct grasp of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goals,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and the ways of teaching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which is the appropriate need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rural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it is wrong that teachers tend to downplay,evade or give up moral education whe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three-demensional teaching goal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ural teachers;new curriculum reform;three-dimentional teaching goal;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teaching in the light of local conditions

G423.07

A

1672-9021(2011)03-0093-04

黄白(1962-),男(壮族),广西南丹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农村教师教育。

广西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教育学科教学团队”研究成果(项目批文号:桂教师范〔2010〕52号)

2011-05-30

[责任编辑 普梅笑]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新课程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