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德语境差异

2011-08-15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恭维中德德国人

洛 盾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德语境差异

洛 盾

(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041)

对中德两国的文化背景、社会规范、习俗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作了比较,分析了产生两国语境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加强大家对于跨文化交际中中德两国语境的理解和认识,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两国的语言及文化。

中德语境;文化背景;社会规范;习俗;价值观

常言道:“一句话,百样说。”意思是同样的一句话有着许多种表达方法,“百样说”就是话语形式的选择,同一内容,话语形式选择如果不合语境,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失败。而“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儿”更强调了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语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一座通向交流、沟通信息的桥梁。我们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发现,话语传递时说话者利用特定的语境含义,可以省略一些话语,听话者利用特定的语境含义的暗示和帮助,自动补充,就能领会对方省略的话语内容。此外,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同一个语词或语句来表达,不同的意思也可以用同一个语词或语句表达出来,关键在于所选用的语词及语句与它所处的语境是否是匹配的。合理利用语境可以有效地提高话语表达的效果,使话语传递真实的信息。巧妙地发挥语境因素,可以做到话语表达简洁、含蓄和得体。因此,在人与人之间联系交流日益频繁日益紧密的今天,对语境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时刻运用好语境学正是本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一、语境与跨文化交流

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在不同的生态或文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1]17。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1]23。语言深深地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不同的民族由于在地理、民俗、宗教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语境中,表达同一词的含义,会让接受者产生不同的联想。不了解这种文化传统语境,就不能完全接受言语所承载的全部信息,甚至产生严重的误解,影响到人与人,甚至国与国之间关系。

中德两国相隔万里,华夏民族和日耳曼民族的文化传统差异巨大。几千年的中华文化酝酿出了中国重集体、重伦理的文化传统。在这种文化传统中,个人的情绪、愿望、目的、隐私等相对于群体来讲无足轻重。作为西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德国文化,重个人,重竞争,突出表现自我。在这种文化中,个人偏好的生活方式受到高度重视。在中德交往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则故事:前德国总理科尔在中国访问期间,接受中方领导的宴请,中方领导在祝酒辞中说到“请您慢用”,而中方翻译没有领会到两国不同的语境差异,而直接翻译成了“Essen Sie bitte langsam.”(请您吃得慢些),使得德国总理很不高兴,因为吃饭的快慢完全是个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不关中国领导人的事。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能注意到两国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将可能闹出笑话,酿出歧义,造成误会。

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中的中德语境差异

1.历史文化背景差异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对自己悠久、连续、统一的历史有着自豪感。因此,中国人说话时,也特别愿意引经据典,运用成语或习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比如:“真巧啊,说曹操曹操就到了。”“你怎么还不采取行动,难道真的要守株待兔吗?”这样的语言如果不经过转义的解释,而是直义的翻译,德国人就不会明白究竟讲的是什么。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毛主席在1970年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时说了句“我是老和尚打伞”,其意为“无法无天”,后来被直译成英语,闹了个极大的笑话,几十年来,许多国外专家就此推断毛泽东有抑郁症[2]。同样,德国也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很多西方国家不同的是德国几次分裂和统一的过程。因此,在汉语中很平常的“带头人”这个词也不能直接翻译成德语中的“Führer”(领导,领袖)。因为这个词是代表着法西斯的头目——希特勒。

颜色的意义表达也会体现出中德文化背景的不同。同样的一种颜色在中德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含义会相差甚远。比如红色在中文中代表祖国、热情。而在西方,红色是激进和革命的象征。黄色在汉语中是皇权的象征,龙袍、宫殿都是黄色。而在德语中“gelbs Trikot”(黄色的针织品)并不是皇帝穿的衣服,而是获得赛车或者自行车比赛的冠军而得到的黄色领骑衫的意思。

同一动物词汇在中德不同的文化中也常常有不同的文化内涵。“龙”在中德不同的语境中,含义差别非常明显。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中国人一直自许为龙的传人,皇帝是“天龙之子”,可以说,“龙”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图腾。作为东方祥瑞动物的龙在德国文化中则代表邪恶力量。在德国人眼中,“龙”意味着一种会吐火的怪物,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除此外,“凤”在德语中也没有汉语中表达的“龙凤呈祥”含义。在德语中,“凤”(Phoenix)一词来源于阿拉伯地区的传说,后来演变成为耶稣复活的象征。再比如“牛”在中国,因为它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被赋予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含义。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就写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借此赞扬“牛”甘于奉献的精神,也表达出牛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是受到赞颂,值得敬佩的形象。而在许多德语的成语和俗语中,牛的形象是愚蠢和无能。例如“Soviel davon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m Sonntag.”可译为蠢笨如牛。此外,在德国民间牛曾经用来拉运灵车,因此在德国传统文化中,牛成为能给人带来厄运的动物,甚至成了死亡的象征。

2.社会规范与习俗差异

(1)社会规范。中国人见面较喜欢互相问候,而且越是先问候别人,越显得热情、有教养、知礼、明礼。最简洁明了,通用性最广泛的用语是“您好”,这既是一个问候语同时又有一种表示对他人祝福的含义,有时再加上一句恰当的称呼,如:“王师傅,您好!”就会显得亲密。根据碰面的时间,互相道一声“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也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明了的招呼用语。此外,中国人打招呼还会询问或推测对方在做什么,准备去做什么,如“买菜去啊?”“上哪儿?”“吃了么?”

德国人在打招呼的时候一般会根据时间来区分,如:“Guten Morgen!”(早上好!)“Guten Tag!”(白天见面时说的“你好!”)“Guten Abend!”(晚上好!)如果遇到了好朋友,可以直接说“Hallo!”但与德国人打招呼时应避免直接使用称呼,若是有人在德国街头打招呼对他们说“Herr Schmidt”(施密特先生)或“Frau Meier”(迈尔女士),对方一定会停下脚步,认为你找他有事情要谈。“你上哪儿去”“你干什么去”此类打招呼的词语更要避免使用,因为在他们看来,有涉人私事之嫌,是失礼的语言;更不应说“吃饭了吗”,否则会被误认为你想邀请他一起吃饭。

中国人和德国人在恭维对方时,都喜欢恭维对方的外表和成就。温和的文化生态和儒雅的文化传统造就了汉民族含蓄和谦恭的民族性格,中国人的含蓄是举世闻名的,即使在恭维时也是这样。恭维对方外表时,更多的是恭维对方的着装和化妆。很少直接恭维对方的外貌。而性格直接的德国人如果觉得一个人长得漂亮,往往直说:“你真美!”“你真漂亮!”甚至还可以说出“你真性感”的话来。如果中国人不考虑到中德的语境差异,肯定会以为德国人心怀不轨。在恭维对方成就时,中国人往往喜欢恭维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而德国人一般是上级用一些赞美的话来鼓励下级。因此,如果一个中国人突然恭维起德国上司来,德国上司会感觉很不自然。

在道歉语的使用方面,中德文化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中国人来讲,道歉的社会功能是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如果上级冒犯了下属或长辈冒犯了晚辈,在中国社会看来这并不影响各方关系的和谐,因为这是上级及长辈“权威”的标志,通常无需道歉也并不违背礼貌原则。但若相反,以下犯上则是件严肃的事情,不仅要道歉,而且往往要作深刻的自我批评。而对于德国人来说,道歉语在使用频率和适用范围上都远远高于中国人。不论冒犯了什么,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小事,德国人都会诚恳地表达歉意。同时,他们认为社会结构是平等的,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因此,不论是上级还是下属,只要冒犯了别人,就等于侵犯了个人自主或是个人利益,就必须诚恳地道歉,否则会被视为违反了社会的礼貌规范。此外,中国人表示歉意是否诚恳似乎取决于道歉话的多少,但朴实、追求效率的德国人会感觉“对不起”听多了反而会不诚恳。

(2)习俗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中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这些风俗习惯影响着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当然言语交谈也不例外。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因此在日常交际中存在特别多的礼俗,虽说中德差异无处不在,但对中德语境影响最大也最直接的就是礼俗传统了。将这些礼俗反映在言语中,中国人交谈时最常用的礼俗就是“敬他与自谦”[3]。

中国人向来把谦虚看作一种美德。谦虚不但表明一个人有涵养、有水平,而且能够给对方留下亲切、随和的良好印象。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的赞美时,往往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有时还用自贬的方式来回答,如“哪里,哪里”“差得远呢”“不敢当”“过奖了”等词语。中国人“卑己尊人”的称呼规则在德国的语境中行不通。因为在德国人的思维中,面对赞赏只要欣然接受,说“Danke”(谢谢)就可以了。“家兄”“敝人”这样的词语如果直接翻译成德语,一定会闹出笑话。而“贵校”“令尊”这样的词语让德国人听来也十分虚伪。

另外,在中德语言交际中,还应该注意一些由于习俗而产生的禁忌。比如,德国人忌讳说星期五,数字十三,数字六由于发音问题,最好也少在口语表达中出现。在经济和政治范畴中,通常用“Spenden”(捐赠)代替“Schmiergeld”(贿金),用“Operation”(军事行动)代替“Krieg”(战争)[4]。在谈话中尽量避免提到对方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和收入等问题,因为这些在德国人“隐私”的范畴。

德国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追求独立与平等,并不看重家族辈份、长幼尊卑。因此德国人同西方其他国家的人一样有“恐老”的情结。而在中国,自古就有“姜还是老的辣”的“倚老卖老”情结。所以,在与德国人交谈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提及年龄。比如,一个中国人如果对一位正在慢跑的德国老人说:“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跑这么远,真是勇气可嘉!”中国人所表达出的这种关心会让德国人非常不高兴,他会想:“我有那么老吗?难道跑步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吗?”这就会引起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

(3)价值观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学者们把这套系统称为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1]58。它告诉人们什么行为是社会所期望的,什么行为是社会所唾弃的;应该爱什么,恨什么;什么是美的,是好的;什么是丑的,是坏的;什么是正常的,什么是荒谬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邪恶的。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的,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的说法。这是指人对大自然要顺从和崇拜,与大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中国人的这种思想导致了集体主义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此,中国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个人主义被视为目无尊长的行为。同时,中国人更是养成了不愿得罪人的性格,觉得“人言可畏”,有时为了“面子”,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甚至会说假话、表里不一。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因此,西方人更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这种对自由的向往常常体现在对差异的追求上,在他们看来,保持一致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

由于以上原因,德国人在拒绝他人的建议时都比较直接,但含蓄的中国人则很少当面拒绝别人。比如:“Herr Li,kommen Sie morgen zur Party?”(李先生,您明天去参加派对吗?)“En, ich muss nochüberlegen.”(嗯,我得再考虑一下。)德国人听到这样的回答就会迷糊了,他会搞不清楚中国人到底是想去还是不想去。因为在他们直截了当的思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应该直白的,无需如此委婉。

再举一个表达观点时产生差异的例子。在德语中“Du hast recht”的直译是“你有道理”。但如果把这句话放在中德语境中,含义就变得不完全一样了。因为按照德国人的思维,“你有道理”就一定意味着“我没有道理”那么“我就错了”。而中国人则不拘泥于抽象的逻辑思维,崇尚儒家的“中庸之道”。因此“你有道理”与“我也有道理”并不矛盾,是可以和谐共存的。于是在中德双方的谈判桌上就出现了类似的争执,双方都觉得自己表达及理解的没有问题,但却恰恰忽视了双方语言习惯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如果双方能够很好地理解这种差异而换一种表达方式,就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

三、结 语

文化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它既包容历史又反映现实;既包括实物,更包含制度与观念;既有客观存在的稳定性,又有它的能动性;既有涵盖一个群体的特点,又包含地区差异与个体差异[5]。所以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这种风格和内涵一方面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使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变得更为复杂。今后的世界,无论是文化的发展还是经济的发展都不会按照纯粹的东方模式或西方模式展开,更多地会出现一个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局面。因此,作为德语学习者,在学习德国语言的同时,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境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此外,还要充分了解德国的国情,只有这样,才会成为中德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彭增安.语用修辞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84.

[3]张先亮.交际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2.

[4]AloisA.HandbuchinterkulturelleGermanistik[M]. Stuttgart:Metzler,2003:331.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43.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Context and German Context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UO D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The main reasons of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context and German context are analyzed from various angles including Chinese and German cultural backgrounds,social norms, conventions and values.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help the readers understand Chinese context and German context in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as to study and master the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these two countries better.

Chinese contextandGerman context;culturalbackground;socialnorms; convention;values

G 04

A

1008-3863(2011)04-0041-04

2011-04-19

洛 盾(1982-),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大学助教。

【责任编辑 刘晓鸥】

猜你喜欢

恭维中德德国人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发扬中德传统友好 推动两国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写在中德建交45 周年之际
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
恭维为何让我们不舒服?
德国人为什么1年能休假178天?
花开的声音 身心的交响——“2014中德合唱大师班”培训有感